推荐家长与师生阅读2963:教育就是,让孩子感觉不到你在教育他
资料来源于网络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些话常常用来指那种不知不觉的教化。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在老师的不声不响和学生的不知不觉中发生的。那种动不动就讲引导,动不动就讲良好效果的,并非真教育。
家庭教育也是如此。高明的教育,孩子不会感觉到你在教育他。而是一起生活,一起玩耍,一起成长。
一
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也有人叫无痕教育。
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要让爱贯穿整个过程。
这种爱不是溺爱,也不是有条件的爱,而是一种纯粹、深沉、持久的爱。
在这种爱的包围下,孩子才能感受到安全和自由,从而更加开放地接受教育。
有些家长时间、金钱等方面付出了很多,得不到回报,产生了情绪,觉得自己辛辛苦苦,但孩子不争气。
这是要不得的,大人和孩子之间一旦有了利益想法,那种爱已经变味。
无条件的爱,不管孩子怎样,优秀不优秀,出色不出色,爱依然不变。
二
要让环境影响孩子。
一个温馨、和谐、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
为了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有的家里布置了书香环境,客厅也改造成了书的世界。
为了让孩子多接触自然环境,有的家庭干脆到乡下租了地方,打造美好田园生活。
近年来,许多学校为了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让一草一木都成教育资源,也作了巨大的努力。
孩子的社交环境也不容忽视,让他们与品行端正的同伴交往,避免受到不良影响。
要发挥同伴的榜样作用,一个好的同伴可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而一个不良的同伴则可能将孩子带向错误的道路。
《卡尔·威特的教育》中老卡尔·威特甚至认为孩子还是不要同伴的好。
同伴好的习惯学不来,往往坏的做法学得很快,很大程度上会被同伴带坏。
他这种观点,现实社会行不通,但也可见同伴影响的重要。
三
要让教育者以身作则带动孩子。
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教育者,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要让孩子爱上书,教育者自己就要是个阅读者;
要让孩子讲卫生,教育者自己就要是个处处讲卫生者;
要让孩子讲话文明,教育者自己就要是个彬彬有礼者。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会通过观察家长和老师的行为来学习。
因此,教育者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孩子的良好榜样。
看到书本不整齐,轻轻摆整齐;
看到地上有纸屑,悄悄弯腰捡起;
有空,拿起书来,专心致志;
……
四
要用多元文化的熏陶孩子。
现在这个信息时代,影视作品、书籍阅读、音乐和美术等文化形式,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们可以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音乐旋律等方式,传递正能量和价值观,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种力量是言语道理无法企及的。
看看电影、读读书、听听音乐、欣赏美术作品,都能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受到教育。
五
了解了上面这些,您可能会觉得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育者的所谓教育真的只是微乎其微的一点点。
现代信息社会,资源越来越丰富,孩子大部分是受到了别的不知不觉的影响。
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资源,需要更多的人,包括教育者,去筛选,去净化。
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需要坚持长期主义,也许不是两三天就出效果的。可能要两年三年,也可能要八年十年,甚至某一时刻触动了改变的机关也不得而知。
我们要少说道理,多行动,善于借助丰富的良好的教育资源,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当孩子发觉教育者是在教育他的时候,这种教育方式往往是不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