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说,现在单纯学英语翻译,搞点口译、笔译那确实没啥前途了,也挣不了几个钱,除非你练的是同声传译,那确实考验功力,收入也还蛮可观的。
抛开单纯语言翻译这一领域,要说英语值不值钱就要看你和什么专业搭配了。基本上现在国内名校的本科生,英语普通交流都是OK的,主要是差在一些专业学术英语领域,不过一般念到博士,很多也没问题,此前见过一些医学院毕业的本硕博连读的学生,在附属医院实习期,导师就要求日常汇报要全程用英文的,全是专业词汇,我是守在旁边听得满眼冒星星,一句都没听懂。
西医这个行当因为存在大量与国内外药企及国外同行交流的可能,所以重视英语完全可以理解,毕竟西医本就起源于国外。另外一个与英语这个语言存在很大关联度的行业就是IT行业,现在国内这个行业卷得厉害,大厂基本都只要名校对口专业的新人,但是国内也存在大量的二本、三本甚至是职业学校培养出为的IT人才,对于这些学历不高的IT人群,如果你能掌握流利的英语,那么绝对可以把你的收入瞬间提高3、4倍都不止,而且职业就业渠道也同时拓宽了N倍,这是绝大多数IT民工逆天改命的神器,绝不夸张。
在当下的国内,内卷得这么厉害的情况下,只要你有一门普通的技术特长,不用太出色,在国人里能排个中上,再搭配上熟练的英语,那收入起码比同行要提升2-5倍,这并不稀奇。
我有一个朋友是开厂的,同时做点进出口单子,厂里有个女文员,负责做报关,学历不高,其实这个职位基本上也就是个跑腿脸熟儿的活儿,所以薪资也不高,女生内地三线某外贸专业毕业(当年这也是烂大街的专业,是个学校都有开这种不着调的专业),但是因为酷爱美剧,所以当年英语学得不怎么灵光,后来看电视倒是学得满口的流行词,平时就在这个朋友厂里混日子,也没啥具体的奋斗目标。
再后来,疫情来了,朋友厂子倒了,女生没了工作,在家闲了大半年。
有一次另外一个朋友找我闲聊,做跨境电商兼直播带货,说这个行业太缺人才了,既要懂点外贸知识还要英语语言过关的,高不成低不就,不好找。我一听不知怎么就想起这个女孩子了,我说我给你推荐一个,不知道合不合适,但是我不知道人家联系方式,也不知道愿不愿意做这行,我先给你打听打听。
然后我又先找开厂的朋友要联系方式,又打电话给那个女生巴拉巴拉一通。
后来我就把这个女生的基本资料与联系方式推送给这个做电商的朋友了,他约了女生做了面试,没想到反馈印象非常好,直接就录用了,薪资比此前在工厂高了五倍。
朋友给的反馈意见是,有专业外贸背景,同时英语极为流利,沟通非常顺畅,第一印象不错,包装一下,再开个美颜,做直播面向海外客户完全没有问题。
我听到这个消息当时也很感慨,人有时候啊,怎么说呢,三分靠努力,七分靠运气,不服不行。
既然英语如此有用,那为什么又有很多人都觉得他没用呢?
因为太年轻了。
我刚毕业时候,也感觉英语确实没什么用,中学六年,大学四年,研究生三年,就学了个哑巴英语,平常不赶时间让我看个文字资料,多少能嗑嗑巴巴搞个迷迷糊糊,还不能是那种专业资料,但是遇上个日常交流就直接傻眼了,动不动就让人家再说一遍说慢一点,多搞几次连我自己都恨不得钻地底下去了。
况且毕业之后,所从事的工作,甭管会不会英语,反正都是月薪5000块,没啥区别,加之又年轻,不论是专业能力,技术水平,还是经验履历,都不太行。那个时候也是年轻人最难熬,最痛苦的时候。
能熬过了前几年,有了工作能力,有了专业特长,会英语的人,一定比不会英语的人,升迁的要快很多很多很多倍,工资也高很多很多,当然,还是要看所处的行业,实话说,早十几年,我们根本没有对外交流的机会,会的那点英语要么早早还给老师了,要么就仅限于教一教小学的孩子了。但是到了这十年,不得不承认,很多行业都有了与外部交流的可能,哪怕只是港台,英语都有可能成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因为发现粤语沟通不比英语容易多少。
所以,就有了一个悖论:
1、一开始英语就好的人,他受不了这个苦,没有毅力在职场挺住,挺下来,他换行当了。
2、英语差的人,在职场挺下来了,但是他压根没时间再继续学好英语。
能够又有职场经验,同时英语又好的人,始终是很多行业是凤毛麟角的,少到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大部分人才觉得英语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