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育资讯 | 新加坡校园安全行动

2024-12-04 来源:华拓网

编者按

校园安全不仅是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基本要求,关系学校师生的基本福祉,更是关系千家万户和全社会的民生问题。校园安全牵涉面广,不仅涵盖交通安全、建筑安全、食品安全、实验室安全等“硬安全”问题,而且也包括身心健康、防治欺凌等“软安全”问题。世界主要国家通过安全立法、健全规则、加强指导、技术监管等综合举措,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EDUCATION

2024年6月11日,经济与和平研究所(Institute for Economics & Peace, IEP)公布了2024年的全球和平指数排行榜。该排行榜是基于安全与治安、国内外冲突以及国家军事化程度等三大类23项具体指标,对全球163个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排名。其中,新加坡在安全和治安方面排名第一,成为全球最安全与和平的国家,体现了该国在保障社会安全方面的杰出表现。面对全球性的校园安全问题,新加坡教育部已构建起一套全面且高效的预防与保障体系,值得他国借鉴。

1. 防暴与防冲突机制

众所周知,新加坡有着颇为严格的《新加坡刑法典》,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了校园暴力行为。教育部还为学校提供了详细的纪律政策与校规制定指南,确保学校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应对。对于违规学生,学校可采取包括拘留、停学、社区服务乃至笞刑在内的多种纪律处分措施。

国家预防犯罪理事会(NCPC)与新加坡警察部队(SPF)、新加坡民防部队(SCDF)及教育部紧密合作,不断优化校园基础设施,如加强围栏、出入口管理,增设安全房间,改善楼梯、走道、阳台与窗户的安全性能,提升食堂照明与安全警报系统。此外,学校严格管理学生课后活动,确保学生在教职员工的监督下安全进行。

针对校园霸凌问题,新加坡学校和高等教育机构(IHLs)采取零容忍态度,进行彻底调查并采取相应行动。对于轻微情况,教师通过指导促进双方和解;对于持续、故意的霸凌行为,则采取严厉纪律处分;网络霸凌事件则指导学生向网络服务提供商报告。每当发生校园霸凌时,学校都会为受害者与施暴者提供情感支持与心理辅导,必要时将会转介至社区资源如“社区心理健康反应、初期治疗与评估项目”(REACH)团队,以获得更专业的支持。

2. 校园食品安全保障

新加坡高度重视校园食品安全,学校食堂需严格遵守教育部制定的选择标准。此外,自2011年起,健康促进委员会(HPB)推出“学校健康膳食计划”,倡导均衡膳食。然而,疫情后食堂摊位面临财务压力,为平衡价格与健康准则,学校开始探索新的餐饮模式,如向食品摊贩支付固定月费烹饪饭菜,或聘请餐饮公司为多所学校提供膳食服务,部分学校则采用中央厨房统一配送,减少由自动售货机中含有大量防腐剂的预先加工食品给学生带来的健康隐患。

与此同时,新加坡正准备实施一项《食品安全与保障法案》,有望彻底改变该国在食品监管、消费者保护和国家食品安全方面的做法。新法案的核心是加强处罚,旨在确保整个食品行业严格遵守。根据法案,违反食品安全规定的个人可能面临高达 50,000 新元的罚款和两年的监禁,而公司实体则可能被处以高达 100,000 新元的罚款。

3. 校园实验室安全管理

新加坡评审局要求学校实验室必须遵守相关认证标准(SAC),多所高校都在致力于维护学生在教学实验室的安全学习与工作的环境。例如,南洋理工大学通过实验室迎新课程、在线安全测验以及发放《教学实验室政策与安全手册》等方式,确保学生充分了解并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新加坡国立大学则推出了《通用实验室安全手册》,为实验室工作人员提供全面指导,涵盖实验室管理、个人防护、电气安全、急救等多个方面。

更多信息请参阅:

https://www.economicsandpeace.org/wp-content/uploads/2024/06/GPI-2024-web.pdf;

https://www.straitstimes.com/opinion/we-have-a-food-crisis-silently-brewing-in-our-schools;

https://www.foodpoisoningnews.com/singapore-unveils-comprehensive-food-safety-reforms/;

https://www.ntu.edu.sg/sbs/admissions/programmes/undergraduate/resources-for-students/laboratory-safety

编译自:

经济与和平研究所,2024-06-11;

亚洲新闻频道,2024-10-30;

海峡时报,2024-10-07;

亚洲新闻频道,2024-11-27;

南洋理工大学,2021-04-07

编译者:

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花萱子

编辑 | 李程琳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