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5-01-02 14: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5-01-06 03:20
伊拉斯谟,这位生于荷兰鹿特丹的天才,是一位教士和医生女儿的私生子。他在哥达的第一所学校开始了他的学习,虽然那里的教育质量不高,但这段经历却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文特的圣·利宾教会学校,他深受人文主义学者阿勒克山得尔、墨吉斯和兄弟会的影响,文学种子在心中悄然萌发。
1484年,父亲的离世迫使伊拉斯谟被送往教会学校,为成为一名修道士做准备。然而,斯泰因修道院的学术生活开阔了他的视野,他沉浸于古典著作的海洋中,学术成就显著提升。1493年,他赴巴黎大学,然而那里的学风让他深感失望,对经院哲学的陈规旧习持有强烈反感。他在巴黎期间,以人文主义的理念授课,培养了一批学生。
1499年,伊拉斯谟受蒙乔伊勋爵之邀,访问英国,成为人文主义团体的一员,与利那克瑞、格若新和莫尔等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此后,他游历欧洲,致力于教育和学术研究,他的作品充满了回归原始教的理想,渴望教会能摆脱繁琐的教条和仪式,回归圣经和教父派的教义。
1505年,伊拉斯谟与莫尔合作,编译和出版了卢亚契奴斯的著作,并负责管理巴提斯卡·博伊利奥的两个孩子的教育。1506年,他在都灵获得了神学博士学位。1509年,他回到英国,创作了著名的《愚人颂》。在剑桥大学教授希腊文和神学期间,他完成了希腊文版《新约》,纠正了拉丁文版中的许多错误,成为北欧文艺复兴的重要贡献。
在1517至1521年间,伊拉斯谟在勒文定居,面对宗教改革,他与路德的观点存在分歧,对罗马教会和新教都持有批评态度。晚年,他生活在矛盾和孤寂中,1536年病逝,留下了一段充满争议和深刻思考的人生历程。
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Desiderius Erasmus ,约1466—1536)荷兰哲学家,16世纪初欧洲人文主义运动主要代表人物。1524年写了《论自由意志》并同马丁·路德通信,批评路德。他知识渊博,忠于教育事业,一生始终追求个人自由和人格尊严,但忽视自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