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2-13 08: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4 06:10
高俊山先生在其科研生涯中主持和参与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项目,涵盖了多个领域和资金来源。首先,他负责了科技部973计划前期项目"基于高产氮高效协同的水稻品种碳氮代谢关键调节因子研究"(项目编号:2011CB111506),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总经费10万元人民币。
接着,他参与了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TMV抗性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项目编号:11040606M67),研究期限为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总经费5万元。此外,他还主持了安徽农业大学的稳定与引进人才资助项目"TMV抗性基因N的同源基因鉴定及其功能研究"(项目编号:yi2009-25),时间跨度为2010年至2012年,经费10万元。
在生物技术领域,他负责了"棕棉生物技术辅助育种及新品系选育"项目(编号:KJ2012A117),作为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12年至2014年,经费5万元。同时,他还是安徽省第四批"115"创新团队"丰产优质多抗棉花新品种选育及关键技术研究创新团队"的成员,该项目于2011年9月至2016年8月,投入5万元。
在昆虫学研究方面,高俊山先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家蚕β-FFase同源基因的表达差异与昆虫食性相关的功能"(项目编号:31172270),2012年至2015年,总经费高达62万元。他还主持了"家蚕体表色素墨蝶呤的提取与应用研究",作为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项目,2010年至2011年,经费15万元。
最后,他带领团队研究了"家蚕黄体色突变体作为人SPR缺陷型疾病模型",同样得到了安徽农业大学稳定与引进人才资助,项目期限为2010年至2012年,经费25万元。
高俊山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简历 1953年出生,1980年作为后首届研究生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现为北京科技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之前曾在一家地方钢铁企业担任技术工作。1982年调入管理科学系(现为管理学院)任教,现任管理学院副院长,负责研究生、MBA教学及外事工作。2003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1983-85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斯坦福大筹学系进修二年;1991-92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英国兰斯特大学参加科研合作一年。1990年以来出版著作、教材、译著7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