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高变区DNA与DNA指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1:27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1 15:17

在生物学中,人的遗传特征之一是通过卫星DNA,又称为随体DNA来体现的。这种DNA由一系列约10碱基对(bp)的短重复片段组成,它们的组成和复制次数在个体之间以及基因组的不同区域有所差异。为了进行个体识别,科学家们会采取特定步骤。


首先,从不同个体中提取基因组DNA,然后利用一种特殊的酶,即性内切酶,这种酶能够识别特定的4个碱基序列,但避开那些不被切割的重复片段。性内切酶会在重复片段的两侧切割基因组DNA,导致DNA片段的长度变化,主要由重复单位拷贝数的差异引起。


接着,这些切割后的DNA片段通过凝胶电泳技术进行分离,因为不同长度的片段会在电泳过程中按照大小顺序分布。在这个过程中,DNA片段被分离成不同的条带。最后,这些条带与含有目标重复序列的特异性探针进行杂交,形成放射性自显影图,这就是我们所说的DNA指纹。


DNA指纹图的独特性在于,每个个体的重复片段拷贝数和排列顺序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人的指纹一样,是识别个体身份的重要生物学标志。




扩展资料

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缩写RFLP) 技术的原理是检测DNA在性内切酶酶切后形成的特定DNA片段的大小。因此凡是可以引起酶切位点变异的突变如点突变(新产生和去除酶切位点)和 一段DNA的重新组织(如插入和缺失造成酶切位点间的长度发生变化)等均可导致RFLP的产生。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