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血小板形态结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32分钟前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6分钟前

血小板,一种体积微小、形状不规则的细胞碎片,通常在红细胞之间成群分布。在正常循环状态中,血小板呈现出两面微凹、椭圆形或圆盘形的外观,被称为循环型血小板。平均直径约为2~4微米,厚度为0.5~1.5微米,体积约为7立方微米。虽然血小板无细胞核,但含有细胞器。当与创伤面或非血管内膜表面接触时,血小板迅速扩展,颗粒集中于,伸出多个伪足,转变为树突型血小板。释放大部分颗粒后,血小板融合成为粘性变形血小板。树突型血小板在消除刺激因素后可恢复为循环型血小板,而粘性变形的血小板则不可逆转。


血小板结构复杂,其膜为蛋白质双分子层嵌入脂质的结构,膜上含有多种糖蛋白,其中糖蛋白Ⅰb参与粘附作用,糖蛋白Ⅱb/Ⅲa与聚集作用有关,糖蛋白Ⅴ是凝血酶的受体。膜外附着血浆蛋白、凝血因子和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相关的分子组成的血浆层。血小板胞浆内包含开放管道系统和致密管系统,前者是血小板膜内陷形成的管道网络,与血小板膜相连续,管道内表面有血浆层,通过管道系统血浆可进入血小板内部,扩大了与血浆的接触面积,使血小板形成海绵状结构;后者为细短管道系统,与外界不通,类似内质网。血小板周缘的血小板膜下有十几层平行排列的微管,靠近膜处有较密的微丝(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与血小板形态维持及变形运动相关。


血小板内含有两种颗粒:α颗粒和致密颗粒。α颗粒内容物中等电子密度,有电子密度较高的芯,其中包含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第4因子、组织蛋白酶A、组织蛋白酶D、酸性水解酶等。致密颗粒内容物电子密度极高,含有5-羟色胺、ADP、ATP、钙离子、肾上腺素、抗血纤维蛋白酶、焦磷酸等。此外,血小板中还存在线粒体、糖原颗粒等其他结构。


扩展资料

血小板(blood platelet)是哺乳动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形状不规则,比红细胞和白细胞小得多,无细胞核,成年人血液中血小板数量为(1~3)×10^11个/L,它有质膜,没有细胞核结构,一般呈圆形,体积小于红细胞和白细胞。血小板在长期内被看作是血液中的无功能的细胞碎片。血小板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生化组成,在正常血液中有较恒定的数量(如人的血小板数为每立方毫米10~30万),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血小板只存在于哺乳动物血液中。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