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怎样促进补铁的吸收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4:30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9:31

通过饮食促进补铁的吸收。多吃补铁的食物,富含铁的食品,如动物全血、动物肝脏、肉类、虾类、蛋黄、黑木耳、海带、芝麻、大爪子、芹菜、苋菜、菠菜、茄子、小米、樱桃、红枣、紫葡萄等含铁都比较丰富。

1、多吃红肉、瘦肉补铁

肝脏、猪、牛肉、文蛤、猪血、鸭血都是铁的好来源,而且含有丰富蛋白质,可帮助铁吸收。

2、多吃高铁蔬菜补铁

苋菜,蕃薯叶等深色蔬菜,不但含铁量高,还含有帮助制造红血球的叶酸,可以和瘦肉一起烹煮,增加铁质吸收。

3、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质吸收补铁

维生素C能促进身体对植物性食物里的铁吸收,像瓜子、黑芝麻、坚果、发菜、草莓等,或者进餐时配一杯柳橙汁,将可加倍人体对铁的吸收。

4、少吃碱性食物补铁

海带、胡萝卜、苏打饼干、黄瓜、红薯等这类食物可提高血液的碱性,影响胃内胃酸量和pH值,不利于铁剂的吸收。

5、少吃干果补铁

如杏仁、桃仁等,因为其中含有杏仁甙,能够与铁剂作用生成亚氰化铁,降低其吸收,影响疗效。

扩展资料:

缺铁的表现

1、疲劳乏力。有专家表示,铁是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帮助氧气传输至身体各部分。如果铁元素缺乏,体内健康血细胞就可能出现不足,就会感到筋疲力尽。

2、呼吸不畅。美国纽约营养学专家金伯利·穆勒博士表示,人体缺铁,导致血氧量降低,健身时或者平常走路时会感到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

3、皮肤异常苍白。皮肤异常苍白是血流量降低和红细胞减少的典型症状,而人体缺铁会引起血流量降低和红细胞减少。

4、指甲变脆。缺铁会导致手指甲及脚趾甲变薄变脆,更容易折断。指甲出现凹陷或者勺状也是缺铁明显症状。

5、肌肉酸痛,难以进行正常锻炼。身体缺铁,浑身没劲,勉强健身更易导致运动后更长时间的肌肉酸痛,因为缺铁会延长肌肉恢复期。而血铁水平过低严重影响了耐力,使得完成同样的运动量非常吃力。

6、注意力难以集中。有专家表示,在缺铁的人群中,神经递质素合成可能发生改变,进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等功能失常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6大表现告诉你缺铁了 女性如何补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9:32

一、少吃抑制铁吸收的食物
  铁的存在形式可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也叫做2价铁和3价铁。人体对2价铁的吸收利用率比3价铁高得多。所以,补铁应多吃红色瘦肉、动物肝、动物血、黄鳝、鱼肉等含2价铁高的动物性食物,黑木耳等非肉类食物虽然含铁量高,但属于3价铁,补铁吸收效果明显差得多。
  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可抑制胃酸的分泌,阻碍铁剂的吸收。同时,油腻食物中含有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质,能将2价铁氧化为3价铁,降低补铁的吸收。除了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乳制品、茶、咖啡、碳酸饮料也会妨碍铁的吸收,它们最好和补铁食物及补铁剂相隔2~3小时食用。
  二、维生素C助吸收
  维生素C可以将3价铁还原成2价铁,促进人体对铁的吸收。在补铁的同时,应适量食用猕猴桃、山楂、鲜枣、柠檬、橘子、橙子、草莓、西红柿、白菜、苦瓜、菜花等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三、饭后30分钟服用补铁剂
  十二指肠是人体吸收铁的主要场所,延长铁剂在十二指肠的停留时间,可以促进铁质的吸收。饭后30分钟服用铁剂,不仅可促进胃肠道对铁的吸收,还能减少铁剂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避免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上腹不适等不良反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9:32

  一、少吃抑制铁吸收的食物
  铁的存在形式可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也叫做2价铁和3价铁。人体对2价铁的吸收利用率比3价铁高得多。所以,补铁应多吃红色瘦肉、动物肝、动物血、黄鳝、鱼肉等含2价铁高的动物性食物,黑木耳等非肉类食物虽然含铁量高,但属于3价铁,补铁吸收效果明显差得多。
  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可抑制胃酸的分泌,阻碍铁剂的吸收。同时,油腻食物中含有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质,能将2价铁氧化为3价铁,降低补铁的吸收。除了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乳制品、茶、咖啡、碳酸饮料也会妨碍铁的吸收,它们最好和补铁食物及补铁剂相隔2~3小时食用。
  二、维生素C助吸收
  维生素C可以将3价铁还原成2价铁,促进人体对铁的吸收。在补铁的同时,应适量食用猕猴桃、山楂、鲜枣、柠檬、橘子、橙子、草莓、西红柿、白菜、苦瓜、菜花等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三、饭后30分钟服用补铁剂
  十二指肠是人体吸收铁的主要场所,延长铁剂在十二指肠的停留时间,可以促进铁质的吸收。饭后30分钟服用铁剂,不仅可促进胃肠道对铁的吸收,还能减少铁剂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避免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上腹不适等不良反应。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