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6:51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4分钟前
油泼面和臊子面是两种口味和做法不同的面食。
油泼面的主要特点是制作简单,味道香辣。制作油泼面的主要步骤是将面条煮熟,然后加入调料,如醋和酱油,以及热油,搅拌均匀即可。
臊子面的特点则是配料丰富,色泽鲜艳,且多以豆腐、黄花、木耳、胡萝卜、冬瓜、大葱、蒜苗、韭菜、菠菜、鸡蛋等辅料为主。同时,臊子面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大火炒肉出油,中火炒菜出味,小火煮汤出香,肉与菜均一厘米见方,谓之菜如其人,方方正正;十分规整。
总的来说,油泼面和臊子面在口味、配料和制作方法上有明显的区别。
热心网友 时间:3分钟前
古人讲究饮和食德,基于饮食满足人们自身的需求时,又进一步升华到道德层面。从某方面,也反映出古人对于饮食的一个态度。
古人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大羹不和,老子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对味道过度追求反而是对人味觉最大的伤害,返璞归真,食材自身的本味才是味道的最高境界。过度追求味道,犹如一个清新脱俗的少女,不以原面目示人,却描眉画目,涂脂抹粉,反而令人生厌。褫其华衮,示人本相,一个人骨子里的气质并不是扭捏作态能够达到的。花生,即使盐都不用,只略炒,花生自带的香味便喷薄欲出;红薯,洗净蒸熟,甘面适口。这两种东西再也寻常不过,不需要任何佐料,自身的香味带给人的享受却是其他食物无法比拟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最纯真的东西,是不需要任何雕琢的。人们对于味觉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但往往最终感觉到最好吃的东西却是最简单的,甚至随处可见。
臊子面
秦人的面食样式可以说是天底下最多的,无出其右。但有两种面食最具有代表性,也是两个极端,臊子面和油泼面。
臊子面据传起源于西周,吃法也很符合周礼。秦人待客宴席必定是臊子面,这就是臊子面的的独特地位。
臊子一词最早记载出现是在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第三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鲁达先要了十斤精肉,要郑屠细细切碎了做臊子,又要了十斤肥肉,也细细切碎了做臊子,最后要了十斤寸金软骨,也要细细切碎做臊子,这时郑屠自然明白了,说鲁达是特来消遣他。因为瘦肉、肥肉都可做臊子,而寸金软骨是做不了臊子的。这也是臊子一词已发现最早的记录,已有600余年。
做面用的臊子
最好的臊子是肥瘦肉各半,辅料不拘,多以豆腐、黄花、木耳、胡萝卜、冬瓜、大葱、蒜苗、韭菜、菠菜、鸡蛋等,肉菜全部切丁。先大火炒肉出油,中火炒菜出味,小火煮汤出香,秦人称之为爦臊子。臊子要有型,肉与菜均一厘米见方,谓之菜如其人,方方正正;十分规整;要有色,胡萝卜—红色,豆腐、冬瓜—白色,黄花、鸡蛋—金黄,木耳—黑色,葱、蒜苗、韭菜、菠菜—绿色,谓之五色俱全。面条洁白细长,谓之清白做人,福寿延长。
臊子面流行于晋南,豫西、陇东及关中地区,尤以岐山为最,这一代正是周的发源地,所以臊子面就增加了许多周礼上的内涵。臊子面多用于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及宴席,烹制过程复杂,多人参与,也就是孔子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又说“肉不正不食”。臊子面很是符合这两个要求。岐山人讲究臊子面,面要薄筋光,汤要煎稀汪,味要酸辣香。宴席上的臊子面,必以小碗,汤多面少,只吃面,不喝汤。强调的是礼,而不是饱腹。
秦人待客最好的招待
秦人待客最好的招待就是臊子面,其他的饭菜,即使主人最拿手的,也不能用于待客。如同关中地区,新女婿上门,老丈人必以两个荷包蛋招待,他人不能享用。并非说是荷包蛋有多好吃,而是表示对新女婿的认可,这就逐渐演化成约定俗成的礼仪上的程序。
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不是所有的面都叫臊子面
相对于臊子面,油泼面与之就有云泥之别。同是一碗面,差距咋这么大呢?
油泼面
郑板桥说他的竹子“冗枝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如果说臊子面的制作及食用都比较繁琐,油泼面这方面可以说是简到了极致。别的面是什么料都可以加,而油泼面却没有一样材料可以减少了。这怕是应了老子那句话:大道至简。或许在秦人看来,吃面就是吃面的本身,多余的东西都可以舍弃不要。这也就是大羹不和的境界。
臊子面以臊子为主,油泼面却主要突出面。面或檊或扯,不拘手法,菜,也只有两三颗青菜或白菜叶,与面一同锅中煮熟,笊篱控水,捞于碗中,葱花半把,辣椒面一勺,浇上热油,盐醋则随自己喜好。
蒜是吃油泼面最好的佐料
秦人吃面重辣而不重菜。油泼面中的菜只是点缀,聊胜于无。做法可以说再简单不过,一般农村妇女半小时即可做好。但简单并不意味着随意,要做好一碗油泼面还是很考验一个家庭主妇的做饭水平的。面并不讲究形,多是厚而宽,有韧劲,耐嚼。油温低则不出香味,油温高则辣椒面易糊发苦;油少影响口感,油多又太腻,最好是每根面条上都有油,吃完碗里又没有多余的油。会做,很简单,做好,却不容易。
宋人称苏轼的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想必这关西大汉唱苏词之前要先咥一大碗油泼面的,否则,唱至一半,声嘶力竭,反为不美。
卢仝诗云“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说的是吃茶的最高境界,同样,吃油泼面最高境界就是,关中大汉,褫其上衣,有凳子蹲而不坐,或门口大石头,或屋旁土坡,因陋就简,不拘场所。一手一只耀州粗瓷大老碗,这碗直径一尺有余,重有三斤,妇人、儿童绝对使用不了,一手数瓣蒜,一口面,一口蒜,吃一个风卷残云,吃一个酣畅淋漓。一日的辛劳,一日的困倦,在这一碗面里,顿时烟消云散。
一碗油泼面 菜可忽略不计
无需任何奢华,简简单单一碗面,简简单单一个人。
如果说臊子面是待客之道,油泼面就是实实在在为自己做的饭。最近的电视剧《白鹿原》中,处处都是油泼面,可能是根据剧情需要烘托气氛吧,这是不合关中人的习俗和礼仪的。
臊子面与油泼面,一个阳春白雪,一个下里巴人,却都是秦人的最爱。
热心网友 时间:7分钟前
如果说做面食最出名的地方,还应该说是陕西,尤其走在西安的街头,不夸张的说,十米就有一家面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油泼面和臊子面的操作方法,在家也可以作出陕西面食的美味。
油泼面原料:
制好的扯面200克,豆腐50克,绿豆芽、油菜各50克。
调料:
酱油1克,香醋3克,鸡精2克,芝麻酱5克,热鲜汤400克,葱花、蒜末各15克,植物油20克,八角1颗、花椒粒20克,辣椒面15克,芫荽5克。
扯面制作工艺(以25kg为例):
1、和面:
用温开水化开盐水和面,水分几次倒入,先拉成面絮,后搓成块,再蘸水调软。每25kg面用12.5kg水、750g盐、碱面100g反复折揉后,过10分钟,再分批搓成大条,揉好,抹上油,再揪成100g重小剂子抹油搓成小条,用湿布盖严待用。
2、抻面:
(1)箸头面:将面条搓细(约5—8条),用两手轻轻扯长,再将“面头”平列起来,用两手将面提起用力扯,随即在案上弹一下,两臂张开再一扯,然后用右手将面的两头捏住提起,左手食指、中指伸入折处,略加弹动将面条分开,两手伸开徐徐向外伸扯,再用左手无名指、小指把面条中间挂住,将左手食指与中指原挂的面头交到右手,再左右向外伸扯,如此两三次,即成箸头细面。
(2)油泼面(即较宽条的扯面):将小条用手压扁擀成宽片,在宽片中间用小擀杖横压一道纹,双手左右分开扯成宽面片,再顺中间压纹处劈开即可。
制作方法:
(1)豆腐50克切1厘米厚的片,过油,晾凉后切0.8厘米粗的条;绿豆芽、油菜各50克掏洗一下。
(2)将酱油1克、香醋3克、鸡精2克、芝麻酱5克放入碗中,用热鲜汤400克冲开。
(4)将制好的扯面200克,投入开水锅,随后加豆芽、青菜叶同煮,捞出放汤碗中,上撒葱花、蒜末各15克。
(5)锅上火,加植物油20克,同时加入八角1颗、花椒粒20克中火炸香,待油温升至七成热,倒入辣椒面15克,撒上芫荽5克即可。
配方:
精面粉500g, 猪肉臊子、鸡蛋、黄花、木耳、豆腐、蒜苗各适量,植物油、精盐、醋、酱油、辣椒、味精各适量。
正宗猪肉臊子配方及制作:
臊子面原料:
五花肉1500克,线椒面(辣椒面)250克,A料(大葱段100克,姜片50克,桂皮6克,八角8个,草果4个),岐山醋500克,色拉油5千克(约耗450克)。
制作:
1.五花肉冲净,切黄豆粒大小的小丁。
2.锅上火,入色拉油烧热,下入A料炸香,入五花肉丁煸出油后,下辣椒面炒3分钟,离火,再下入岐山醋(可用陈醋或香醋代替,若用香醋,用量应相对减少),放汝50克盐,小火焖30-40分钟,至肉烂浓香、汁发干时即可。
注:
臊子可冷藏于冰箱,保存1个月左右。
制作方法:
(1)将面粉放入盆内,加入水(按5:2比例)和成硬面团,揉匀揉透,盖上湿布饧一会儿,然后擀成薄片切条。面条的粗细不限,一般中等粗细即可。也可用机器压的面,但正宗的歧山臊子面以手工擀面为优。
(2)把豆腐、黄花、木耳加油、盐等调料炒好,作底菜;鸡蛋摊成薄饼,切成长1.5cm的菱形小片,蒜苗划细切小,作为漂菜。水烧开,舀部分水于另一锅中(其余水用于煮面条),加入盐、醋、酱油、辣椒、味精等作为汤,漂菜放于汤中。
(3)将面条煮熟捞入碗中,用勺取适量底菜加到面上,再浇上事先放好调料的汤,然后放上臊子,拌匀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