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6:4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5 06:04
九旗的意思是:以不同徽号表示不同等级和用途的常、旗、旜、物、旗、旟、旐、旞、旌等九种旗帜。《周礼 春官 司常》中对九旗进行详细的解释:“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属以待国事。日月为常,交龙为旗,通帛为旜,杂帛为物,熊虎为旗,鸟隼为旟,龟蛇为旐,全羽为旞,析羽为旌。”后多指各式军旗。
“周旗尚赤”说也有其零星的依据。例如,西周金文常见的赐旗、赐銮旗事例一般不说色,只有毛公鼎、番生簋等极少器铭特别提到受赐“朱旗”、“朱旗旜”。这些器主的身份都很高,说明朱旗在诸色旗帜中较被看重。不过,只凭这一现象还不足以断定崇尚“大赤”是周代旗制通例,因为从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周人崇尚白旗的事例。下面试按所涉史事的先后对这些资料略作排比和分析。
周礼&S231;巾车》述及天子使用的与“五路”相配的“五旗”:玉路建大常,用於祭祀;金路建大旗,以会宾客;象路建大赤,用於视朝;革路建大白,用於戎事;木路建大麾,用於田猎。同书《司常》又有常、旗、旜、物、旗、、旐、旞、旌“九旗”之说,其中五种旗是以旗上图案的不同命名的:日月为常,交龙为旗,熊虎为旗,鸟隼为 ,龟蛇为旐。《周礼》所谓“大白”用於戎事的说法,与上举史上举史实基本相合。《周礼》没有明确说“大赤”是周制,“大白”是殷制,更重要的是,《周礼》并不以“大赤”为最尊,按它的排序,大常、大旗的地位似在大赤之上。《周礼》所述与《明堂位》的“殷之大白,周之大赤”说不同,说明战国人对周代所尚旗色的看法尚未趋於一致。清代学者将《周礼&S231;巾车》“五旗”与《司常》中的五种旗帜一一对应,认为大常以外的四旗各象四方之色,分别来自或代表虞、夏、商、周四代制度[3](卷53)。这类解说未必符合《周礼》本意。
参考资料:http://xiaosanzi.blog.hexun.com/7801106_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