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8:30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3:22
中国的土地资源中耕地大约占世界总耕地的7%。我国耕地资源特点为:
1、人均耕地面积小
我国虽然耕地面积总数较大,但人均占有耕地的面积相对较小,只有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4。
2、分布不均匀
综合气候、生物、土壤、地形和水文等因素,我国耕地大致分布在东南部湿润区、半湿润季风区、西北部半干旱区、干旱内陆区和西部的青藏高原区。东南部湿润区和半湿润季风区集中了全国耕他的90%以上。
扩展资料:
根据耕地性质,我国耕地总资源可分为常用耕地面积和临时性耕地。根据耕地当年利用情况可分为当年实际利用的耕地和当年闲置、弃耕的耕地。根据耕地的水利条件,可分为水田和旱地。旱地又可分为水浇地和无水浇地条件的旱地。
并非任何土壤都可以发育成耕地。能够形成耕地的土地需要具备可供农作物生长、发育、成熟的自然资源。耕地资源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已开发利用的土地,即耕地;而是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即荒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耕地资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3:23
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从自然因素讲也就是耕地的基本国情,可概括为“一多三少”,即耕地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 ●人均耕地少,分布不均衡。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可以说是幅员辽阔。但由于可利用土地少,加上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特别是作为农业生产基础的耕地更为紧缺。根据全国土地详查汇总的数据,我国耕地面积19.51亿亩,人均耕地只有1.59亩,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仅相当世界人均耕地3.75亩的43%。 ●耕地质量差,退化严重。全国66%的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只有34%的耕地分布在平原、盆地。耕地总体质量不高,与发达国家或农业发达国家相比,粮食单产相差150~200公斤。全国还有9100万亩耕地坡度在25度以上,长期耕作不利于水土保持,需逐步退耕。 ●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耕地利用率低。我国拥有宜耕荒地资源2.04亿亩,按照60%的垦殖率计,可开垦耕地1.22亿亩。但由于生态保护的要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受到严格*,今后通过后备资源开发补充耕地已十分有限。 我国的耕地现状,从人为因素来看也是相当严峻的。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1998年全国净减耕地391.5万亩,1999年净减耕地654.9万亩。从近两年的耕地变化情况看,我国耕地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耕地保护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3:23
耕地后备资源是指自然条件较好,但尚未被开垦的宜耕土地,它是仅次于耕地的优质土地资源。
据调查,我国除沙漠,戈壁,石山,高寒荒漠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外,真正未利用的荒地很少。全国后备土地资源总量约1亿公顷,其中,可供开垦种植农作物的只有1300多万公顷。而且这些宜耕土地大多是现有的天然草场和疏林地,他们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建设用地,又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等边远地区。若按垦殖率一般为60%计算,全国耕地最大潜在增量不足800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