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0:27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3:16
杨引传在苏州冷摊买得《浮生六记》稿本(也有可能是钞本),应该是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前。王韬《浮生六记跋》称“予少时尝跋其后”,又称“顾跋后未越一载,遽赋悼亡”,王韬妻杨保艾(杨引传之妹)病故于道光三十年,故杨引传访得此书,必在道光二十九年前。这个本子为残本,虽有六记全目,但正文仅存前四记。未久,王韬在管贻葄的《裁物象斋诗钞》中发现《长洲沈处士三白以浮生六记见示,分赋六绝句》,便抄了寄给杨引传。那六绝句分题六记,一记一绝,其五曰:“瀛海曾乘汉使槎,中山风土记皇华。春云偶住留痕室,夜半涛声听煮茶。”其六曰:“白雪黄芽说有无,指归性命未全虚。养生从此留真诀,休向嫏嬛问素书。”故杨引传在《浮生六记序》里说:“韬园王君寄示阳湖管氏所题《浮生六记》六绝句,始知所亡《中山记历》,盖曾到琉球也。”至于《养生记道》,自然是修性养生的体会,两记的具体内容都无从得知。
据《清代毗陵名人小传》、《江苏艺文志·常州卷》等记载,管贻葄,常州府阳湖县人,字树荃,号芝生。嘉庆十八年(1813)举人,官河南固始知县,道光十五年迁福建兴化知府,卒于道光二十八年,年六十岁。他著有《裁物象斋诗钞》、《湘西斋词草》各一卷,又与董士锡等合撰《蓉影词》一卷。凡印上序跋的各本《浮生六记》,都将“管贻葄”印成“管贻萼”,这是应该纠正的。管贻葄与沈复有交往,故能得读《浮生六记》全稿,他也是迄今所知唯一读过全稿的人。这有可能是在沈复游幕如皋期间,管贻葄的《湘西斋词草》中有两首提到如皋,一首《高阳台》,题曰“花朝日抵如皋,宿露香池馆,见雨中桃花,感赋”;一首《念奴娇》,题曰“寒食日归自如皋,伯恬亦自粤东旋里”云云。管贻葄在如皋时,得见沈复,沈复出示所作,于是就有六绝句,作此推论,当在道光二年之前。如果《养生记道》乃沈复回到苏州后所作,则两人相识于如皋,当沈复写完《浮生六记》全稿后,寄给管贻葄,或管贻葄过苏州拜访沈复时得读全稿,而有六绝句之作。
杨引传买得《浮生六记》前四记后,即传阅于同好间,他在《浮生六记序》里说:“其书则武林叶桐君刺史、潘麐生茂才、顾云樵山人、陶芑孙明经诸人,皆阅而心醉焉。”于是就有刊印此书的想法。但迟至光绪三年(1877),他才将《浮生六记》辑入《独悟庵丛钞》,自撰序一篇,请王韬撰跋一篇,另将管贻葄六绝句和潘锺瑞题词置诸书前,于光绪四年(1878)作为《申报馆丛书续集·纪丽类》的一种,排印付梓。《浮生六记》印行以后,受到读者的喜爱,光绪三十二年黄摩西主编的东吴大学堂《雁来红丛报》予以转载,1915年王文濡辑印《说库》,也将《浮生六记》收入,以后坊间印本甚多,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特别值得一说的是俞平伯的点校本,1924年由北京霜枫社刊印,由朴社发行,后又改由上海开明书店刊印,堪称当时最为精核的版本,风靡一时,屡屡重印。
正当《浮生六记》盛行的时候,那散佚的两记却意外地出现了。1935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美化文学名著丛刊》里就印出了“足本”,后两记赫然在目,唯《养生记道》作《养生记逍》。书前有赵苕狂《浮生六记考》,介绍了“足本”的由来:
“同乡王均卿先生,他是一位笃学好古的君子,也是出版界中的一位老前辈。他在前清光绪末年刊印《香艳丛书》的时候,就把这《浮生六记》列入的了,三十年来,无日不以搜寻是项佚稿为事。最近,他在吴中作菟裘之营,无意中忽给他在冷摊上得到了《浮生六记》的一个钞本。一翻阅其内容,竟是首尾俱全,连得这久已佚去的五、六两卷,也都赫然在内,这一来,可把他喜欢煞了!现在,我们的这本,就是根据他的这个钞本的,所以别个本子都阙去了这五、六两卷,我们这个本子却有,大可夸称一声是足本。”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3:17
邮箱号码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