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夷狄蛮貊”怎么解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6:27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0:07

这两个词语泛指古代少数民族。

1、夷狄:

读音:yí dí

释义:指少数民族地区。古称东方部族为夷 ,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视为夷狄。

出处:春秋战国孔子及其弟子《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意思是,夷狄有君主而不讲礼节,还不如原之地的没有君主而讲礼节哩。

2、蛮貊:

读音:mán mò

释义: 古代称南方和北方落后部族。亦泛指四方落后部族。

出处:先秦诸子《尚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无论是中原地区的民族,还是边远地区的民族,都对周武王表示顺从。

扩展资料:

近义词:蛮夷

读音:mán yí

释义:泛指华夏民族以外、九州地区以外的少数民族。古代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出处:战国刘向等人《战国策·燕策》:“北蛮夷之鄙人。”意思是,北方边远地区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夷狄

百度百科——蛮貊

百度百科——蛮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0:08

夷狄蛮貊——是古代对周边民族的泛称,有贬义。

古代中国的自称“华夏”,亦称“夏”。而周边的落后民族有各种泛称,一般认为是“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有侮辱性。

《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恭天成命。”孔颖达疏“《释诂》云:夏大地。故大国日夏。华夏谓中国也......言华夏及四夷皆相率而充已,使奉天成命,欲其共伐纣也。”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