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1:2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5 00:15
1.指尖传播,快易广
2011年7月23日发生温州动车事故后,第一个发出消息的是网络ID为“袁小芫”的微博网友,她在事故发生4分钟后发出了第一条微博,比国内媒体在互联网上的第一条“列车脱轨”报道早了两个多小时;2010年8月8日凌晨,假期回家乡的重庆理工大学学生王凯用手机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19字信息,成为最先向外界发布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的消息;而2010年11月15日的上海胶州路大火事件,也由微博最先传播。其传播速度之快让其他传播媒体不得不退居其后。
由于微博短小,发送信息方便,每个博主都有可能成为信息传播的中心和新闻的源头,这直接改变和*了原有的信息传播和*传播的模式。此外,微博对信息的传播是几何级的,其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十分惊人。比如“微博女王”姚晨的粉丝超过1700多万,即使只有1%的粉丝转发她的微博,也可达到17万条;而这些粉丝也有自己的粉丝,如此广大的传播空间和效应不能不让人吃惊。
2.微博渐成突发事件传播的*中心
当人们还在分析微传播能带给我们什么时,微博已经悄然地成为传播的*中心。微传播利用微博快易广的优势,在一次次突发事件中显示出强大的力量。据统计,96%的用户表示会通过微博了解大事件、突发事件的情况和发布观点。2010年被称为“女厕攻防战”的微博直播,是当年威力显现最突出、影响最始料未及的事件,在这一事件中,大批学者、记者、律师、其他拆迁户和网民都纷纷加入微传播的行列,直接推动了事件的升级甚至转向。
3.传播群体年轻化
由于微传播技术的先进性及使用方式的特殊性,我国微博客户年轻化特征明显,20岁~30岁之间的年轻人占到总体用户的52.6%,远高出在这一年龄段的全国网民比例。其中,学生和职场人士这两大群体是主力用户,分别占29%和17%,63%以上的微博用户有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年轻的用户们往往更具有*,且好奇心强烈,更愿意探究事件,微传播的方式契合了年轻人快节奏生活方式的需要,他们通过飞信、QQ、微信等传播工具随时随地传播新鲜事件,得心应手地上传图片视频,真正做到图文并茂,即时滚动更新。
4.传播影响力大
微传播大力量。无数小人物以微形态和微行动参与到传播中来,他们发出的声音低调却有力,最终凝聚成不可小觑的力量。郭美美事件将中国慈善机构的公信力推到了旋涡中心;药家鑫案引发了一场关于罪与罚、贫与富、情与法的争议;四川会理县*网站发布*视察的“悬浮照”后不得不公开道歉;浙江宁波机场“让领导先飞”引发网民对官僚主义的不满和讨伐;中石化广东公司天价购茅台的*被发到微博后,将其一把手拉下马……微传播成为一场全民参与的传播,因为其快易广的特征使其影响力越来越大。当数亿用户(仅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就突破2亿)集体围观并发声,其强大影响力自不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