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4:4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2:32
一、校园暴力及其现象
所谓的校园暴力主要是指发生在学校校园,由老师、同学和校外人员针对学生身体和精神实施的,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包括勒索、抢劫、起侮辱性外号、造谣诬蔑、甚至是肉体上的*等一系列侵害行为。校园暴力现象总结起来可分为三种形式,即语言暴力,力量暴力和心理暴力。
1、语言暴力。语言暴力主要指包括起侮辱性外号,造谣污蔑等一系列对学生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语言暴力虽然不会对学生的身体直接造成伤害,但对学生的性格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大部分语言暴力的受害者的性格都会越来越孤僻,极度自卑,导致患社交恐惧症,抑郁症等,同时也可能导致受害学生产生一些自残的行为,危害极大。
2、力量暴力。力量暴力主要指包括校*、打架斗殴、抢东西、强索钱财、毁坏物品等一系列对学生身体及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力量暴力在校园暴力现象中最为普遍。力量暴力表面上对受害学生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很有可能让受害者残废,甚至死亡。但除了身体上的伤害,更大的是精神上的伤害。作为受害者有可能导致*人格的形成,严重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对施暴者也有极其严重的影响,对他们的心灵成长增添了大量的阻力,很有可能导致他们*后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些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社会归属感长期得不到满足。
3、心理暴力。心理暴力主要指包括孤立,侮辱人格等一系列对学生的精神造成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心理暴力的问题常被忽略,但其危害又非常大。心理暴力可能无处不在,而且任何学生和老师都可能成为施暴者。心理暴力的危害是潜在持久的,让学生无法对自己建立正确的认知,无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到他们以后的社交能力。同时对社会,对人性也无法建立正确的认知,严重的也可能导致受害学生患上抑郁症,及社交恐惧症等。
二、校园暴力的危害
近几年的有关报纸已经披露了我国数起由于同学的长期勒索、敲诈、抢劫、欺侮而发生的学生出走乃至于自杀的恶性事件,校园暴力的危害不容忽视。但是由于校园暴力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受害人往往受到对方的威胁而不敢向老师、家长和有关部门报告,因而学校的收报率较低,受害学生也就因此会反复遭到勒索、敲诈和殴打,往往是在造成了一定的后果后,学校、家长才会得知,才会进行处理。那么在学生受害期间,受害学生必然在学习、生活和其他各方面都受到影响。
1、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经常受到校园暴力侵害的学生整日生活在暴力的阴影当中,学习成绩一般都下降严重。甚至有些学生由于受到严重伤害不得不住院治疗或者休学,正常的学习*中断。而对于老师实施的暴力侵害行为,一般都会导致受到伤害的学生畏惧学校,不愿意再去上学。
2、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这种危害不仅体现在受害者身上,施暴者的身心同样不能得到健康发展。对受害者,有可能导致其缺乏信心和勇气,自卑,逃避人群,孤僻,偏激。对施暴者,有可能导致其形成*人格,走上犯罪道路。
3、破坏了社会秩序,使人们对法律失去信心。尽管我们一直在强调要对青少年加强法制教育,使青少年从小知法、守法,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但如果这种校园暴力的状态得不到有效改善,学生受到严重侵害而感受不到法律的作用,那么不但受害者本人会对法律失去信心,就连他们的家人、同学等也会对法律失去信心,最终导致我们的法制宣传事倍功半。
三、校园暴力的成因
(一)家庭对校园暴力形成的影响
家庭,是青少年走向生活的起点,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因此家庭是校园暴力形成的起源,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
1、家庭构成。不同的家庭结构,会在各项家庭职能的发挥上有所差异,就子女的教育来说,一个理想的家庭应该是父母健在,并且能对子女负起养育责任的家庭。一旦家庭的这种完整性受到破坏,如父母故亡,父母病残,父母离婚,家庭教育职能往往就会减弱。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大多人格发展都很不完善,性格孤僻,冷漠,偏激,容易冲动,在学校里很难和同学相处,暴力发生在他们身上也变得很自然了。
2、家长素质。家长是家庭生活的主持人,是子女的直接榜样,家长素质好坏,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子女的成长。在有些家庭中,父母缺少道德修养,*觉悟低,经常对社会,对现实流露出不满情绪,这些*情绪直接影响到孩子身上,父母的理念也灌输到孩子身上,导致他们直接把这些*情绪外化成*的行为。有些家庭中,虽然父母很有文化,也没有*情绪,但自身性格高傲,总是瞧不起人,父母的这种性格直接影响到孩子性格的形成,这就影响到孩子在学校里和同学之间的相处,很有可能因为孩子的高傲而导致心理暴力发生在他身上。
3、家庭教育。家庭自然构成和家长素质好坏,都要通过家庭教育这个中间环节才能对子女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责任心不强,对子女缺乏真正的爱护,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很多家长一听说孩子不听话,就直接打骂,从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也没有从正面去教育。孩子在暴力家庭中成长,自然会把这样的性格带到社会中,带到学校里。
(二)社会文化对校园暴力形成的影响
市场经济带来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也使青少年学生受到很多负面的影响。例如,越来越多的游戏场所,歌厅、舞厅和游戏机室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有的学生为了满足玩游戏机的愿望,勒索低年级学生的钱财,如果得不到钱,就实施暴力行为。另外,带有暴力倾向的影视作品、书刊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形成影响很大。
(三)学校管理对校园暴力形成的影响
学校是青少年继家庭之后走进的又一个人生重要课堂,学校的管理及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发展有极其大的影响,因此学校是校园暴力形成的重要原因。
1、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从某个角度来看,校园暴力是学校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恶果。由于长期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学校的各项工作,使得学校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大量的精力投注到智力的培养上,而忽视了诸如道德品质、人生理想、生活能力、审美能力等培养。很多学校思想品德的教育内容不够充实,形式比较单调,不注意青少年的特点,对青少年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
2、学校的教育工作。对于教育工作抓的不紧的学校,校园里的学习风气不浓厚,早恋现象比较严重,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发展得很不好,学校对学生也很少采取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学校对他们的管理都是一味的制止,强行要求,没有从学生的角度为学生考虑,学生的抱怨很多,很多学生表示希望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多一些,责骂少一些。因此学校的教育方式和管理方式是校园暴力形成的客观原因。
3、教师的教育态度。教师的教育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他们对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偏爱有加,而对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的后进生简单地批评处分,没有足够细致、耐心地说服工作,有的甚至使用郫视的手段,治标不治本;有的没有深入探讨教育的方式方法,浅尝辄止,这些使得在形式上班级的学风、班风似乎有了改观,但实际上是将班级学生明显地一分为二,分为两种受到不同待遇的阶层;实际上就是将本来是潜在的行为越轨的主体和被侵害的客体明确化,使得本来可以通过适当教育手段教育好,本来可以转变的后进生从自身心理上将自己划分为与教师相对立的一面,也实际上就是将学校教育失败的后进生推到了社会,留下了社会隐患。
(四)从犯罪心理学角度分析校园暴力的成因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在少年期的社会化过程中,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内部心理结构的动力以及主观需要和客观现实性之间的矛盾更为错综复杂。青少年的心理发育水平与生理发育水平不同步,两者之间就必然存在一定的矛盾,这就成为校园暴力发生的一大诱因。
1、精力过剩与缺乏支配能力的矛盾。由于青少年心理水平的提高相对缓慢,因而缺乏足够的调节和支配过剩精力的能力,在外界不良因素影响下,精神空虚的少年往往将过剩的精力用于暴力性的活动,如打架,斗殴,抢劫等。
2、好动好奇与认识水平低的矛盾。青少年心理上的探求能力和好奇心加速发展,但由于心理发展,特别是认识能力的发展不成熟,思维易片面、偏激,分不清是非,往往难以找到正确的宣泄方式。
3、兴奋性高与自控力差的矛盾。青少年的腺体发育还未成熟,尤其是脑垂下腺还不成熟,因而兴奋性高,情绪波动大,心境不易持久,与此同时,少年的意志品质尚未发展成熟,自我控制能力欠缺。因此,青少年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与冲动,导致不良行为发生。
4、性机能发育成熟与性道德观念形成较晚的矛盾。青少年性机能渐渐发育成熟,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向成熟过渡,并产生朦胧的性意识,如在异性面前怕羞而又被异性所吸引,有些青少年因此而开始初恋;对性机能有好奇和新颖感,但性道德观念的形成却落后于性机能的发育成熟。这时,如果缺乏正确的性道德教育和性知识教育,就容易接受外界不良的刺激,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推动青少年犯罪的需要往往是:膨胀的物质需要,嫉妒,逞强好胜,好奇心等,青少年的犯罪动机通常不稳定,而且带有强烈的情感性和情绪性。青少年的犯罪心理结构是由于个性心理结构内部因素矛盾突出而形成,由此可以了解,校园暴力的根源在于青少年内心机制的发展,要解决校园暴力的问题也需要从多方面着手。
四、预防的基本措施
由于校园暴力的根源在于青少年内心机制的发展,所以预防校园暴力的基本措施应从青少年的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着手,应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知识教育和心理技能训练,提高其心理的容纳性和承受力,而这些教育应结合家庭,学校及社会三个方面来做。
1、家庭教育。家庭是最早对孩子进行社会规范教育的,必须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职能。但要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职能,必须先解决家长愿意教育而又不会教育的矛盾。每个家长都期待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但许多家长都不会用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因此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充分运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途径宣传家庭教育知识,也可以举办家庭教育辅导讲座,介绍家庭教育经验,向家长宣传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供教育子女的正确方法,介绍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宣传科学育人,让家庭的教育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从心理学角度讲,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对青少年心理机制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父母或监护人一定要更加重视孩子的发展,要给予孩子更多关注,并时刻注意孩子的变化,多和孩子沟通,并让孩子知道他们和其他完整家庭的孩子一样可以幸福,避免孩子孤僻,偏激。同时,家庭的性教育也非常重要。很多家长羞于给孩子传达正常的性教育知识,并一味地想要隐瞒,压制孩子去了解他们应该了解的性教育知识,这就使得孩子可能从不正当的途径去了解,导致产生一些不良行为,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决定性环节,是预防校园暴力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条防线。加强学校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师德、师能及教师队伍的法制观念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不恰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体罚、变相体罚、人格侮辱是一种重要的校园暴力现象。因此要克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校园暴力”行为,首先各教育部门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师德建设,选拔和任用有爱心、有责任感、正义感的教师到第一线工作,要根据学生、教师、家长的反馈信息及时对教师的师德进行评价,奖优惩劣,努力形成尊师爱生的教育观念,帮助老师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最大可能地实现教育目标,从而避免因老师在认识上的局限性而导致其采取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最后,加强《教育法》等法律文件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在保证法律精神深入人心的基础上,对于违法行为予以坚决打击,以保护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2)转变教育理念,加强对后进学生的教育。应改善教育方式,增加人本的教育理念,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对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首先应端正教育态度,不能把学生当作包袱,应善于观察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将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引导。同时,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及时防止和解决后进生学业不良的问题,使后进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对他们加强个别教育,用科学的观点指导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3)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可以是家庭教育得到指导,又可以延长学校的教育手段。学校教师应经常主动和学生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表现,听取意见,研究教育措施,交流教育经验,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职能充分发挥。
(4)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设置专门的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对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宣传和知识咨询,同时最好能将心理测量、心理矫正纳入教育教学的轨道,这样一来可以帮助教师对症下药,避免因臆断处理而带来不良后果,同时也可以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避免学生出现严重的行为偏差。学校的性道德教育和性知识教育也非常重要。目前我国的性教育十分落后,这一问题不应回避,因为学生已逐步显出了青春期的一些特点,对其进行相应的性知识教育,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性问题,排除不健康的好奇、恐怖、甚至模仿心理。
3、社会教育。社会教育主要是配合学校和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学生创造健康的氛围。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学生生活在一片灯红酒绿的喧闹之中,这不仅严重妨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由于青少年学生心理上尚不成熟,喜欢模仿,以及进入青春期后意识萌动等一系列心理生理特点,使其容易受到这些不健康娱乐内容的蛊惑而出现越轨行为。同时,社会上闲杂人员窜入学校,或在学校周围对学生进行黄毒*、人身侵害、财物抢劫等,这构成了对良好教育环境的又一个冲击。正处于身心成长期的青少年学生对于环境既有很强的依赖性又缺乏足够的辨别和抵抗能力,所以面对不同的环境他们很大程度上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为他们创造健康的环境尤其重要。要加强建设教育环境,一方面社会不能将文化事业完全推向市场,而要加强引导和调节,对学校周边环境则尤其要加强管理,保证良好的学校环境;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保卫工作。
当然,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客观作用,主体在于青少年本身,青少年自身应努力提高自己,建立自信,有问题多向老师家长请教,正视自己面对的问题,选择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正确的认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2:32
一、校园暴力及其现象
所谓的校园暴力主要是指发生在学校校园,由老师、同学和校外人员针对学生身体和精神实施的,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包括勒索、抢劫、起侮辱性外号、造谣诬蔑、甚至是肉体上的*等一系列侵害行为。校园暴力现象总结起来可分为三种形式,即语言暴力,力量暴力和心理暴力。
1、语言暴力。语言暴力主要指包括起侮辱性外号,造谣污蔑等一系列对学生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语言暴力虽然不会对学生的身体直接造成伤害,但对学生的性格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大部分语言暴力的受害者的性格都会越来越孤僻,极度自卑,导致患社交恐惧症,抑郁症等,同时也可能导致受害学生产生一些自残的行为,危害极大。
2、力量暴力。力量暴力主要指包括校*、打架斗殴、抢东西、强索钱财、毁坏物品等一系列对学生身体及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力量暴力在校园暴力现象中最为普遍。力量暴力表面上对受害学生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很有可能让受害者残废,甚至死亡。但除了身体上的伤害,更大的是精神上的伤害。作为受害者有可能导致*人格的形成,严重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对施暴者也有极其严重的影响,对他们的心灵成长增添了大量的阻力,很有可能导致他们*后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些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社会归属感长期得不到满足。
3、心理暴力。心理暴力主要指包括孤立,侮辱人格等一系列对学生的精神造成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心理暴力的问题常被忽略,但其危害又非常大。心理暴力可能无处不在,而且任何学生和老师都可能成为施暴者。心理暴力的危害是潜在持久的,让学生无法对自己建立正确的认知,无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到他们以后的社交能力。同时对社会,对人性也无法建立正确的认知,严重的也可能导致受害学生患上抑郁症,及社交恐惧症等。
二、校园暴力的危害
近几年的有关报纸已经披露了我国数起由于同学的长期勒索、敲诈、抢劫、欺侮而发生的学生出走乃至于自杀的恶性事件,校园暴力的危害不容忽视。但是由于校园暴力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受害人往往受到对方的威胁而不敢向老师、家长和有关部门报告,因而学校的收报率较低,受害学生也就因此会反复遭到勒索、敲诈和殴打,往往是在造成了一定的后果后,学校、家长才会得知,才会进行处理。那么在学生受害期间,受害学生必然在学习、生活和其他各方面都受到影响。
1、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经常受到校园暴力侵害的学生整日生活在暴力的阴影当中,学习成绩一般都下降严重。甚至有些学生由于受到严重伤害不得不住院治疗或者休学,正常的学习*中断。而对于老师实施的暴力侵害行为,一般都会导致受到伤害的学生畏惧学校,不愿意再去上学。
2、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这种危害不仅体现在受害者身上,施暴者的身心同样不能得到健康发展。对受害者,有可能导致其缺乏信心和勇气,自卑,逃避人群,孤僻,偏激。对施暴者,有可能导致其形成*人格,走上犯罪道路。
3、破坏了社会秩序,使人们对法律失去信心。尽管我们一直在强调要对青少年加强法制教育,使青少年从小知法、守法,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但如果这种校园暴力的状态得不到有效改善,学生受到严重侵害而感受不到法律的作用,那么不但受害者本人会对法律失去信心,就连他们的家人、同学等也会对法律失去信心,最终导致我们的法制宣传事倍功半。
三、校园暴力的成因
(一)家庭对校园暴力形成的影响
家庭,是青少年走向生活的起点,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因此家庭是校园暴力形成的起源,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
1、家庭构成。不同的家庭结构,会在各项家庭职能的发挥上有所差异,就子女的教育来说,一个理想的家庭应该是父母健在,并且能对子女负起养育责任的家庭。一旦家庭的这种完整性受到破坏,如父母故亡,父母病残,父母离婚,家庭教育职能往往就会减弱。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大多人格发展都很不完善,性格孤僻,冷漠,偏激,容易冲动,在学校里很难和同学相处,暴力发生在他们身上也变得很自然了。
2、家长素质。家长是家庭生活的主持人,是子女的直接榜样,家长素质好坏,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子女的成长。在有些家庭中,父母缺少道德修养,*觉悟低,经常对社会,对现实流露出不满情绪,这些*情绪直接影响到孩子身上,父母的理念也灌输到孩子身上,导致他们直接把这些*情绪外化成*的行为。有些家庭中,虽然父母很有文化,也没有*情绪,但自身性格高傲,总是瞧不起人,父母的这种性格直接影响到孩子性格的形成,这就影响到孩子在学校里和同学之间的相处,很有可能因为孩子的高傲而导致心理暴力发生在他身上。
3、家庭教育。家庭自然构成和家长素质好坏,都要通过家庭教育这个中间环节才能对子女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责任心不强,对子女缺乏真正的爱护,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很多家长一听说孩子不听话,就直接打骂,从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也没有从正面去教育。孩子在暴力家庭中成长,自然会把这样的性格带到社会中,带到学校里。
(二)社会文化对校园暴力形成的影响
市场经济带来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也使青少年学生受到很多负面的影响。例如,越来越多的游戏场所,歌厅、舞厅和游戏机室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有的学生为了满足玩游戏机的愿望,勒索低年级学生的钱财,如果得不到钱,就实施暴力行为。另外,带有暴力倾向的影视作品、书刊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形成影响很大。
(三)学校管理对校园暴力形成的影响
学校是青少年继家庭之后走进的又一个人生重要课堂,学校的管理及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发展有极其大的影响,因此学校是校园暴力形成的重要原因。
1、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从某个角度来看,校园暴力是学校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恶果。由于长期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学校的各项工作,使得学校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大量的精力投注到智力的培养上,而忽视了诸如道德品质、人生理想、生活能力、审美能力等培养。很多学校思想品德的教育内容不够充实,形式比较单调,不注意青少年的特点,对青少年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
2、学校的教育工作。对于教育工作抓的不紧的学校,校园里的学习风气不浓厚,早恋现象比较严重,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发展得很不好,学校对学生也很少采取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学校对他们的管理都是一味的制止,强行要求,没有从学生的角度为学生考虑,学生的抱怨很多,很多学生表示希望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多一些,责骂少一些。因此学校的教育方式和管理方式是校园暴力形成的客观原因。
3、教师的教育态度。教师的教育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他们对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偏爱有加,而对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的后进生简单地批评处分,没有足够细致、耐心地说服工作,有的甚至使用郫视的手段,治标不治本;有的没有深入探讨教育的方式方法,浅尝辄止,这些使得在形式上班级的学风、班风似乎有了改观,但实际上是将班级学生明显地一分为二,分为两种受到不同待遇的阶层;实际上就是将本来是潜在的行为越轨的主体和被侵害的客体明确化,使得本来可以通过适当教育手段教育好,本来可以转变的后进生从自身心理上将自己划分为与教师相对立的一面,也实际上就是将学校教育失败的后进生推到了社会,留下了社会隐患。
(四)从犯罪心理学角度分析校园暴力的成因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在少年期的社会化过程中,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内部心理结构的动力以及主观需要和客观现实性之间的矛盾更为错综复杂。青少年的心理发育水平与生理发育水平不同步,两者之间就必然存在一定的矛盾,这就成为校园暴力发生的一大诱因。
1、精力过剩与缺乏支配能力的矛盾。由于青少年心理水平的提高相对缓慢,因而缺乏足够的调节和支配过剩精力的能力,在外界不良因素影响下,精神空虚的少年往往将过剩的精力用于暴力性的活动,如打架,斗殴,抢劫等。
2、好动好奇与认识水平低的矛盾。青少年心理上的探求能力和好奇心加速发展,但由于心理发展,特别是认识能力的发展不成熟,思维易片面、偏激,分不清是非,往往难以找到正确的宣泄方式。
3、兴奋性高与自控力差的矛盾。青少年的腺体发育还未成熟,尤其是脑垂下腺还不成熟,因而兴奋性高,情绪波动大,心境不易持久,与此同时,少年的意志品质尚未发展成熟,自我控制能力欠缺。因此,青少年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与冲动,导致不良行为发生。
4、性机能发育成熟与性道德观念形成较晚的矛盾。青少年性机能渐渐发育成熟,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向成熟过渡,并产生朦胧的性意识,如在异性面前怕羞而又被异性所吸引,有些青少年因此而开始初恋;对性机能有好奇和新颖感,但性道德观念的形成却落后于性机能的发育成熟。这时,如果缺乏正确的性道德教育和性知识教育,就容易接受外界不良的刺激,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推动青少年犯罪的需要往往是:膨胀的物质需要,嫉妒,逞强好胜,好奇心等,青少年的犯罪动机通常不稳定,而且带有强烈的情感性和情绪性。青少年的犯罪心理结构是由于个性心理结构内部因素矛盾突出而形成,由此可以了解,校园暴力的根源在于青少年内心机制的发展,要解决校园暴力的问题也需要从多方面着手。
四、预防的基本措施
由于校园暴力的根源在于青少年内心机制的发展,所以预防校园暴力的基本措施应从青少年的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着手,应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知识教育和心理技能训练,提高其心理的容纳性和承受力,而这些教育应结合家庭,学校及社会三个方面来做。
1、家庭教育。家庭是最早对孩子进行社会规范教育的,必须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职能。但要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职能,必须先解决家长愿意教育而又不会教育的矛盾。每个家长都期待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但许多家长都不会用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因此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充分运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途径宣传家庭教育知识,也可以举办家庭教育辅导讲座,介绍家庭教育经验,向家长宣传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供教育子女的正确方法,介绍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宣传科学育人,让家庭的教育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从心理学角度讲,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对青少年心理机制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父母或监护人一定要更加重视孩子的发展,要给予孩子更多关注,并时刻注意孩子的变化,多和孩子沟通,并让孩子知道他们和其他完整家庭的孩子一样可以幸福,避免孩子孤僻,偏激。同时,家庭的性教育也非常重要。很多家长羞于给孩子传达正常的性教育知识,并一味地想要隐瞒,压制孩子去了解他们应该了解的性教育知识,这就使得孩子可能从不正当的途径去了解,导致产生一些不良行为,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决定性环节,是预防校园暴力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条防线。加强学校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师德、师能及教师队伍的法制观念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不恰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体罚、变相体罚、人格侮辱是一种重要的校园暴力现象。因此要克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校园暴力”行为,首先各教育部门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师德建设,选拔和任用有爱心、有责任感、正义感的教师到第一线工作,要根据学生、教师、家长的反馈信息及时对教师的师德进行评价,奖优惩劣,努力形成尊师爱生的教育观念,帮助老师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最大可能地实现教育目标,从而避免因老师在认识上的局限性而导致其采取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最后,加强《教育法》等法律文件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在保证法律精神深入人心的基础上,对于违法行为予以坚决打击,以保护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2)转变教育理念,加强对后进学生的教育。应改善教育方式,增加人本的教育理念,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对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首先应端正教育态度,不能把学生当作包袱,应善于观察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将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引导。同时,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及时防止和解决后进生学业不良的问题,使后进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对他们加强个别教育,用科学的观点指导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3)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可以是家庭教育得到指导,又可以延长学校的教育手段。学校教师应经常主动和学生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表现,听取意见,研究教育措施,交流教育经验,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职能充分发挥。
(4)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设置专门的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对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宣传和知识咨询,同时最好能将心理测量、心理矫正纳入教育教学的轨道,这样一来可以帮助教师对症下药,避免因臆断处理而带来不良后果,同时也可以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避免学生出现严重的行为偏差。学校的性道德教育和性知识教育也非常重要。目前我国的性教育十分落后,这一问题不应回避,因为学生已逐步显出了青春期的一些特点,对其进行相应的性知识教育,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性问题,排除不健康的好奇、恐怖、甚至模仿心理。
3、社会教育。社会教育主要是配合学校和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学生创造健康的氛围。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学生生活在一片灯红酒绿的喧闹之中,这不仅严重妨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由于青少年学生心理上尚不成熟,喜欢模仿,以及进入青春期后意识萌动等一系列心理生理特点,使其容易受到这些不健康娱乐内容的蛊惑而出现越轨行为。同时,社会上闲杂人员窜入学校,或在学校周围对学生进行黄毒*、人身侵害、财物抢劫等,这构成了对良好教育环境的又一个冲击。正处于身心成长期的青少年学生对于环境既有很强的依赖性又缺乏足够的辨别和抵抗能力,所以面对不同的环境他们很大程度上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为他们创造健康的环境尤其重要。要加强建设教育环境,一方面社会不能将文化事业完全推向市场,而要加强引导和调节,对学校周边环境则尤其要加强管理,保证良好的学校环境;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保卫工作。
当然,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客观作用,主体在于青少年本身,青少年自身应努力提高自己,建立自信,有问题多向老师家长请教,正视自己面对的问题,选择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正确的认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2:32
一、校园暴力及其现象
所谓的校园暴力主要是指发生在学校校园,由老师、同学和校外人员针对学生身体和精神实施的,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包括勒索、抢劫、起侮辱性外号、造谣诬蔑、甚至是肉体上的*等一系列侵害行为。校园暴力现象总结起来可分为三种形式,即语言暴力,力量暴力和心理暴力。
1、语言暴力。语言暴力主要指包括起侮辱性外号,造谣污蔑等一系列对学生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语言暴力虽然不会对学生的身体直接造成伤害,但对学生的性格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大部分语言暴力的受害者的性格都会越来越孤僻,极度自卑,导致患社交恐惧症,抑郁症等,同时也可能导致受害学生产生一些自残的行为,危害极大。
2、力量暴力。力量暴力主要指包括校*、打架斗殴、抢东西、强索钱财、毁坏物品等一系列对学生身体及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力量暴力在校园暴力现象中最为普遍。力量暴力表面上对受害学生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很有可能让受害者残废,甚至死亡。但除了身体上的伤害,更大的是精神上的伤害。作为受害者有可能导致*人格的形成,严重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对施暴者也有极其严重的影响,对他们的心灵成长增添了大量的阻力,很有可能导致他们*后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些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社会归属感长期得不到满足。
3、心理暴力。心理暴力主要指包括孤立,侮辱人格等一系列对学生的精神造成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心理暴力的问题常被忽略,但其危害又非常大。心理暴力可能无处不在,而且任何学生和老师都可能成为施暴者。心理暴力的危害是潜在持久的,让学生无法对自己建立正确的认知,无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到他们以后的社交能力。同时对社会,对人性也无法建立正确的认知,严重的也可能导致受害学生患上抑郁症,及社交恐惧症等。
二、校园暴力的危害
近几年的有关报纸已经披露了我国数起由于同学的长期勒索、敲诈、抢劫、欺侮而发生的学生出走乃至于自杀的恶性事件,校园暴力的危害不容忽视。但是由于校园暴力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受害人往往受到对方的威胁而不敢向老师、家长和有关部门报告,因而学校的收报率较低,受害学生也就因此会反复遭到勒索、敲诈和殴打,往往是在造成了一定的后果后,学校、家长才会得知,才会进行处理。那么在学生受害期间,受害学生必然在学习、生活和其他各方面都受到影响。
1、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经常受到校园暴力侵害的学生整日生活在暴力的阴影当中,学习成绩一般都下降严重。甚至有些学生由于受到严重伤害不得不住院治疗或者休学,正常的学习*中断。而对于老师实施的暴力侵害行为,一般都会导致受到伤害的学生畏惧学校,不愿意再去上学。
2、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这种危害不仅体现在受害者身上,施暴者的身心同样不能得到健康发展。对受害者,有可能导致其缺乏信心和勇气,自卑,逃避人群,孤僻,偏激。对施暴者,有可能导致其形成*人格,走上犯罪道路。
3、破坏了社会秩序,使人们对法律失去信心。尽管我们一直在强调要对青少年加强法制教育,使青少年从小知法、守法,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但如果这种校园暴力的状态得不到有效改善,学生受到严重侵害而感受不到法律的作用,那么不但受害者本人会对法律失去信心,就连他们的家人、同学等也会对法律失去信心,最终导致我们的法制宣传事倍功半。
三、校园暴力的成因
(一)家庭对校园暴力形成的影响
家庭,是青少年走向生活的起点,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因此家庭是校园暴力形成的起源,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
1、家庭构成。不同的家庭结构,会在各项家庭职能的发挥上有所差异,就子女的教育来说,一个理想的家庭应该是父母健在,并且能对子女负起养育责任的家庭。一旦家庭的这种完整性受到破坏,如父母故亡,父母病残,父母离婚,家庭教育职能往往就会减弱。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大多人格发展都很不完善,性格孤僻,冷漠,偏激,容易冲动,在学校里很难和同学相处,暴力发生在他们身上也变得很自然了。
2、家长素质。家长是家庭生活的主持人,是子女的直接榜样,家长素质好坏,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子女的成长。在有些家庭中,父母缺少道德修养,*觉悟低,经常对社会,对现实流露出不满情绪,这些*情绪直接影响到孩子身上,父母的理念也灌输到孩子身上,导致他们直接把这些*情绪外化成*的行为。有些家庭中,虽然父母很有文化,也没有*情绪,但自身性格高傲,总是瞧不起人,父母的这种性格直接影响到孩子性格的形成,这就影响到孩子在学校里和同学之间的相处,很有可能因为孩子的高傲而导致心理暴力发生在他身上。
3、家庭教育。家庭自然构成和家长素质好坏,都要通过家庭教育这个中间环节才能对子女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责任心不强,对子女缺乏真正的爱护,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很多家长一听说孩子不听话,就直接打骂,从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也没有从正面去教育。孩子在暴力家庭中成长,自然会把这样的性格带到社会中,带到学校里。
(二)社会文化对校园暴力形成的影响
市场经济带来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也使青少年学生受到很多负面的影响。例如,越来越多的游戏场所,歌厅、舞厅和游戏机室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有的学生为了满足玩游戏机的愿望,勒索低年级学生的钱财,如果得不到钱,就实施暴力行为。另外,带有暴力倾向的影视作品、书刊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形成影响很大。
(三)学校管理对校园暴力形成的影响
学校是青少年继家庭之后走进的又一个人生重要课堂,学校的管理及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发展有极其大的影响,因此学校是校园暴力形成的重要原因。
1、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从某个角度来看,校园暴力是学校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恶果。由于长期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学校的各项工作,使得学校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大量的精力投注到智力的培养上,而忽视了诸如道德品质、人生理想、生活能力、审美能力等培养。很多学校思想品德的教育内容不够充实,形式比较单调,不注意青少年的特点,对青少年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
2、学校的教育工作。对于教育工作抓的不紧的学校,校园里的学习风气不浓厚,早恋现象比较严重,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发展得很不好,学校对学生也很少采取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学校对他们的管理都是一味的制止,强行要求,没有从学生的角度为学生考虑,学生的抱怨很多,很多学生表示希望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多一些,责骂少一些。因此学校的教育方式和管理方式是校园暴力形成的客观原因。
3、教师的教育态度。教师的教育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他们对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偏爱有加,而对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的后进生简单地批评处分,没有足够细致、耐心地说服工作,有的甚至使用郫视的手段,治标不治本;有的没有深入探讨教育的方式方法,浅尝辄止,这些使得在形式上班级的学风、班风似乎有了改观,但实际上是将班级学生明显地一分为二,分为两种受到不同待遇的阶层;实际上就是将本来是潜在的行为越轨的主体和被侵害的客体明确化,使得本来可以通过适当教育手段教育好,本来可以转变的后进生从自身心理上将自己划分为与教师相对立的一面,也实际上就是将学校教育失败的后进生推到了社会,留下了社会隐患。
(四)从犯罪心理学角度分析校园暴力的成因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在少年期的社会化过程中,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内部心理结构的动力以及主观需要和客观现实性之间的矛盾更为错综复杂。青少年的心理发育水平与生理发育水平不同步,两者之间就必然存在一定的矛盾,这就成为校园暴力发生的一大诱因。
1、精力过剩与缺乏支配能力的矛盾。由于青少年心理水平的提高相对缓慢,因而缺乏足够的调节和支配过剩精力的能力,在外界不良因素影响下,精神空虚的少年往往将过剩的精力用于暴力性的活动,如打架,斗殴,抢劫等。
2、好动好奇与认识水平低的矛盾。青少年心理上的探求能力和好奇心加速发展,但由于心理发展,特别是认识能力的发展不成熟,思维易片面、偏激,分不清是非,往往难以找到正确的宣泄方式。
3、兴奋性高与自控力差的矛盾。青少年的腺体发育还未成熟,尤其是脑垂下腺还不成熟,因而兴奋性高,情绪波动大,心境不易持久,与此同时,少年的意志品质尚未发展成熟,自我控制能力欠缺。因此,青少年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与冲动,导致不良行为发生。
4、性机能发育成熟与性道德观念形成较晚的矛盾。青少年性机能渐渐发育成熟,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向成熟过渡,并产生朦胧的性意识,如在异性面前怕羞而又被异性所吸引,有些青少年因此而开始初恋;对性机能有好奇和新颖感,但性道德观念的形成却落后于性机能的发育成熟。这时,如果缺乏正确的性道德教育和性知识教育,就容易接受外界不良的刺激,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推动青少年犯罪的需要往往是:膨胀的物质需要,嫉妒,逞强好胜,好奇心等,青少年的犯罪动机通常不稳定,而且带有强烈的情感性和情绪性。青少年的犯罪心理结构是由于个性心理结构内部因素矛盾突出而形成,由此可以了解,校园暴力的根源在于青少年内心机制的发展,要解决校园暴力的问题也需要从多方面着手。
四、预防的基本措施
由于校园暴力的根源在于青少年内心机制的发展,所以预防校园暴力的基本措施应从青少年的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着手,应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知识教育和心理技能训练,提高其心理的容纳性和承受力,而这些教育应结合家庭,学校及社会三个方面来做。
1、家庭教育。家庭是最早对孩子进行社会规范教育的,必须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职能。但要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职能,必须先解决家长愿意教育而又不会教育的矛盾。每个家长都期待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但许多家长都不会用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因此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充分运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途径宣传家庭教育知识,也可以举办家庭教育辅导讲座,介绍家庭教育经验,向家长宣传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供教育子女的正确方法,介绍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宣传科学育人,让家庭的教育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从心理学角度讲,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对青少年心理机制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父母或监护人一定要更加重视孩子的发展,要给予孩子更多关注,并时刻注意孩子的变化,多和孩子沟通,并让孩子知道他们和其他完整家庭的孩子一样可以幸福,避免孩子孤僻,偏激。同时,家庭的性教育也非常重要。很多家长羞于给孩子传达正常的性教育知识,并一味地想要隐瞒,压制孩子去了解他们应该了解的性教育知识,这就使得孩子可能从不正当的途径去了解,导致产生一些不良行为,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决定性环节,是预防校园暴力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条防线。加强学校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师德、师能及教师队伍的法制观念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不恰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体罚、变相体罚、人格侮辱是一种重要的校园暴力现象。因此要克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校园暴力”行为,首先各教育部门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师德建设,选拔和任用有爱心、有责任感、正义感的教师到第一线工作,要根据学生、教师、家长的反馈信息及时对教师的师德进行评价,奖优惩劣,努力形成尊师爱生的教育观念,帮助老师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最大可能地实现教育目标,从而避免因老师在认识上的局限性而导致其采取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最后,加强《教育法》等法律文件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在保证法律精神深入人心的基础上,对于违法行为予以坚决打击,以保护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2)转变教育理念,加强对后进学生的教育。应改善教育方式,增加人本的教育理念,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对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首先应端正教育态度,不能把学生当作包袱,应善于观察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将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引导。同时,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及时防止和解决后进生学业不良的问题,使后进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对他们加强个别教育,用科学的观点指导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3)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可以是家庭教育得到指导,又可以延长学校的教育手段。学校教师应经常主动和学生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表现,听取意见,研究教育措施,交流教育经验,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职能充分发挥。
(4)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设置专门的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对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宣传和知识咨询,同时最好能将心理测量、心理矫正纳入教育教学的轨道,这样一来可以帮助教师对症下药,避免因臆断处理而带来不良后果,同时也可以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避免学生出现严重的行为偏差。学校的性道德教育和性知识教育也非常重要。目前我国的性教育十分落后,这一问题不应回避,因为学生已逐步显出了青春期的一些特点,对其进行相应的性知识教育,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性问题,排除不健康的好奇、恐怖、甚至模仿心理。
3、社会教育。社会教育主要是配合学校和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学生创造健康的氛围。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学生生活在一片灯红酒绿的喧闹之中,这不仅严重妨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由于青少年学生心理上尚不成熟,喜欢模仿,以及进入青春期后意识萌动等一系列心理生理特点,使其容易受到这些不健康娱乐内容的蛊惑而出现越轨行为。同时,社会上闲杂人员窜入学校,或在学校周围对学生进行黄毒*、人身侵害、财物抢劫等,这构成了对良好教育环境的又一个冲击。正处于身心成长期的青少年学生对于环境既有很强的依赖性又缺乏足够的辨别和抵抗能力,所以面对不同的环境他们很大程度上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为他们创造健康的环境尤其重要。要加强建设教育环境,一方面社会不能将文化事业完全推向市场,而要加强引导和调节,对学校周边环境则尤其要加强管理,保证良好的学校环境;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保卫工作。
当然,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客观作用,主体在于青少年本身,青少年自身应努力提高自己,建立自信,有问题多向老师家长请教,正视自己面对的问题,选择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正确的认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