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0:05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6 13:29
根据图片上的虫子来看,这是刺蛾幼虫。
防止方法:
挖除树基四周土壤中的虫茧,减少虫源。
幼虫盛发期喷洒80%敌敌畏乳油12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l000倍液、25%爱卡士乳油1500倍液、5%来福灵乳油3000倍液。
如果被其毒刺所蛰到会非常疼痛,由于毒液呈酸性,可以用食用碱或者是小苏打稀释后涂抹。也可使用风油精。如果条件所限可以用肥皂水涂抹,都有利于治疗毒液带来的皮疹、水泡或者疼痛。
1、刺蛾
刺蛾是鳞翅目刺蛾科昆虫的通称,大约有500种。分布全球,多数在热带。幼虫肥短,蛞蝓状。无腹足,代以吸盘。行动时不是爬行而是滑行。有的幼虫体色鲜艳,附肢上密布褐色刺毛,像乱蓬蓬的头发,结茧时附肢伸出茧外,用以保护和伪装。受惊扰时会用有毒刺毛螫人,并引起皮疹。以植物为食。在卵圆形的茧中化蛹,茧附着在叶间。刺蛾幼虫多被称为荆条虎,在东北称为洋辣子(方言),作茧称为洋辣罐(方言)。山东东部方言称为瘄子毛,八街毛子,触子毛。
2、体性特征
成虫体长13—18mm,翅展28—39mm,体暗灰褐色,腹面及足色深,
触角雌丝状,基部10多节呈栉齿状,雄羽状。前翅灰褐稍带紫色,中室外侧有1明显的暗褐色斜纹,自前缘近顶角处向后缘中部倾斜;中室上角有1黑点,雄蛾较明显。后翅暗灰褐色。卵扁椭圆形,长1.1mm,初淡黄绿,后呈灰褐色。幼虫体长21—26mm,体扁椭圆形,背稍隆似龟背,绿色或黄绿色,背线白色、边缘蓝色;体边缘每侧有10个瘤状突起,上生刺毛,各节背面有2小丛刺毛,第4节背面两侧各有1个红点。蛹体长10一15mm,前端较肥大, 近椭圆形,初乳白色,近羽化时变为黄褐色。茧长12—16mm,椭圆形,暗褐色。
3、生活习性
北方年生1代,长江下游地区2代,少数3代。均以老熟幼虫在树
下3—6cm土层内结茧以前蛹越冬。1代区5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开始羽化、产卵,发生期不整齐,6月中旬一8月上旬均可见初孵幼虫,8月为害最重,8月下旬开始陆续老熟入土结茧越冬。2—3代区4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一6月上旬羽化。第1代幼虫发生期为5月下旬一7月中旬。第2代幼虫发生期为7月下旬一9月中旬。第3代幼虫发生期为9月上旬一10月。以末代老熟幼虫入土结茧越冬。成虫多在黄昏羽化出土,昼伏夜出,羽化后即可交配,2天后产卵,多散产于叶面上。卵期7天左右。幼虫共8龄,6龄起可食全叶,老熟多夜间下树入土结茧。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百度百科[引用时间2017-12-22]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6 13:30
你说的是刺蛾幼虫。
此虫俗称痒辣刺、刺毛虫,杂食性,是多种果树、林木的重要食叶害虫。此外幼虫体表密布有毒的刺毛,还可伤害人体皮肤。刺蛾种类很多,发生较多,危害较重的主要有黄刺蛾、青刺蛾、褐刺蛾和扁刺蛾。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2代。越冬幼虫于次年5月中下旬化蛹,成虫6月上中旬发生。第一代幼虫发生期为6月中下旬,危害期1个月左右,到7月中、下旬结茧化蛹,7月底、8月上旬发生第一代成虫。第二代幼虫发生期为8月中下旬,到9月中下旬陆续老熟,结茧越冬。
防治方法]
(1) 冬季果园深翻及清理树体,消灭越冬虫茧。
(2) 成虫发生期间进行灯光诱杀,并结合防病于果树上仔细喷洒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驱避,并可减少幼虫发生(桃树忌用波尔多液,以免发生药害)。
(3) 掌握幼虫发生初期(以2龄期喷药为适宜)及时喷洒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杀螟杆菌1000倍液,或用20%杀灭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均有良好效果。追问现在打药可以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6 13:30
药店里面杀虫的都好使!比如3911 或1605喷一两次就好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6 13:31
我找治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