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4:5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30 05:23
脚下的路 ——浅析《红跑道》镜头语言与拍摄技巧
本片为导演干超拍摄的一部纪录片,全片风格纪实,画面质朴。导演用镜头真实的记录了一群为了体操挥洒汗水的孩子,他们多来自平凡家庭,在父母全力支持与殷切期待下,孩子们的体操路艰苦外更多了一份承担。道阻且长的体操之路使孩子们的身体更加殷实外,心灵也在训练与荣辱得失中懵懂成长,令观者为之触动。
红色,象征着生命之怒,情绪之强,希望之远,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影片的开头正是定格镜头下的一截红色跑道,背景墙的红与跑道相连,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这种强烈的色彩。固定镜头正如纪录片的特点一般,客观而真实。它并没有刻意跟随孩子的身影将整套动作完整记录,只是固定在跑道一截,减少了观众对于人物的代入感,而是凸显出一名看客的身份,从旁观者的角度观看孩子们的训练。而孩子们在俞指导画外音的要求下,一个个翻滚跳跃着进入镜头,意味着影片的主角正是这群孩子,孩子们脚下的路也从这块红色的舞台开始。俞指导严厉的要求也为本片孩子们面对的严苛训练打下基础。
本片巧用剪辑技巧,将零碎的片段拼接,用观者的逻辑思维与想象将其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人物刻画饱满,情绪真实有血有肉。例如导演拍摄绘画比赛中获得金牌的小姑娘,在无人时独自对着镜子整理仪容,小小的稚嫩的脸满是对于未来的憧憬与渴望。以及半夜因训练手疼得睡不着觉,在父母询问她要不要继续练下去了,小女孩重重点头,泪痕未干的脸蛋写满坚韧。仅仅两个简单的片段,却让观者深切感受到女孩所受训练之苦,所向梦想之坚。又如导演拍摄三十多岁的小南母亲苍老而憔悴,在与俞指导的谈话中母亲表示没有心情打扮自己,与她与小南在医院中的对话相联系,小南的家庭背景虽模糊却已使观者感受到其背后的承担。与先前大厦下的小南锁在画面一角的镜头相联系,导演想表达的以呼之欲出。
孩子们稚嫩而细小的肩膀上,背负着的是沉重的压力,导演通过镜头将其向观众展现出来。譬如使用仰拍使高楼大厦占据了整个画面,而小男孩只蹲坐着处在画面的一角。钢筋混凝土铸成的大厦稍向前倾斜,给人以强烈的压迫感。正如在训练时,比赛与俞指导的训斥所带给他的压力,也同家中生病的母亲对他的期望之沉重。导演曾用一个长达几分钟的长镜头拍摄两个小姑娘在单杠上较量。导演使用摇镜头将画面由两个父亲的谈话转入单杠上的两个小姑娘,接着固定镜头使用近景拍摄二人面部表情,长达三分多种的长镜头真实的记录女孩们在坚持中的分秒表情变化。从一开始的咬牙坚持,到最后表情扭曲哭着流泪也还是挣扎着紧紧握住单杠。导演仅仅拍摄女孩的面部变化,仍将人物此刻内心挣扎与肉体痛苦淋漓尽致的展现于观众,颇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感。而导演对于结尾情节的设置,也采用的同样的手法。最后去参加比赛的孩子都获奖了,导演却没有将这一情节拍摄出来。与其对于孩子们最后得到成果的体现,导演更希望观众关注的是他们在路上的变化与成长。所以虽隐去了结局的*,却使本片更具深意引人深思。
本片内涵丰富,具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在观者欣赏影片为片中的孩子们感染触动之余,更能够深入思考本片所承载的文化使命。即便孩子们脚下的路且长,且阻,且艰辛,但梦之跑道仍会一直延续,它的颜色也必定是泪与汗水所铸成的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