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6:29
共4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9-04 03:14
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用之不竭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洋生物,有史以来就为人类所食用。
2、美国早期的丰富资源,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3、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是有限的。
4、海洋里有用之不竭的资源,等待着我们去开发。
5、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我们要珍惜用水。
6、人的智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7、我国资源丰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8、有人说水用之不竭,其实,我国水资源短缺,有许多地方连生活用水都十分困难。
关于【用之不竭】扩展阅读
【用之不竭】汉语拼音为:yòng zhī bù jié。
【用之不竭】基本意思为:无的取用也不会枯竭。宋.徐经孙〈哨遍.江山风月〉词:「江山风月,耳目声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用之不竭】出处为:宋·苏轼《前赤壁赋》:“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2、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3、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4、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5、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6、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
懂视网 时间:2022-10-01 08:06
1、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个成语,读音是qǔ zhī bù jìn,yòng zhī bù jié,意思是指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出自宋·苏轼《前赤壁赋》
2、【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懂视网 时间:2023-01-17 01:51
1、两个之均为代词,指前面提到的景、物、某项资源等。
2、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解释】:竭:尽,完。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
3、【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8 03:03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出自宋·苏轼《前赤壁赋》
原文:
《前赤壁赋》宋·苏轼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译文:
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景色。获取它们没有人禁止,享用它们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无穷的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扩展资料:
《赤壁赋》的创作背景: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遭御史*并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
元丰五年,苏轼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8 03:03
读音:qǔ zhī bù jìn,yòng zhī bù jié
释义:意思是指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
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译文: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造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洋生物,有史以来就为人类所食用。
扩展资料:
近义词:无穷无尽
读音:wú qióng wú jìn
释义:指没有尽头,没有限度。
出处:宋·晏殊《踏莎行》:“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译文:人世间无穷无尽的是离愁,我的心要飞到天涯地角寻他个遍。
造句:一眼望去,无穷无尽,简直像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8 03:04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8 03:05
老师提了个问题:什么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下就能知道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