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各大姓氏来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7:24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5:51

  可到此网址查看中华姓氏起源及名*全http://koudai.qihoo.com/u/174055/article_868374.html

  赵姓起源

  出自嬴姓,形成于西周,祖先是伯益,具体始祖是造父。伯益为颛顼帝裔孙,被舜赐姓嬴。造父为伯益的9世孙,是西周时著名的驾驭马车的能手,他在桃林一带得到8匹骏马,调训好后献给周穆王。周穆王配备了上好的马车,让造父为他驾驶,经常外出打猎、游玩,有一次西行至昆仑山,见到西王母,乐而忘归,而正在这时听到徐国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着急,在此关键时刻,造父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镐京,及时发兵打败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乱。由于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赵城赐给他,自此以后,造父族就称为赵氏。周穆王传周幽王时,因幽王无道,造父的7世孙叔带离周仕晋,从此赵氏子孙世代为晋大夫。到战国初年,叔带的12世孙赵襄自联合魏氏、韩氏三家分晋,建立赵国。至他的孙子赵籍时,正式获得了周烈王的承认,与韩、魏两家并列为诸侯。公元前222年,赵国为秦国所灭,其王室贵族和平民百姓纷纷以国名为姓,称赵氏。

  出自他族改姓。如汉朝时有赵安稽,本匈奴人;唐朝时有赵曳天,本南蛮人;五代时有赵国珍,本牂牁(今广西、贵州一带)蛮族人。

  聚集地[迁徙分布]

  秦代,真定人(今河北正定)赵佗任南海郡龙川县令,后为南海尉,于秦末兼并桂林、南海和象三郡,建立南越国,汉高祖时受封为南越王。此后,赵佗的子孙繁衍于今广东、广西一带。东汉末年,京师遭董卓之乱,洛阳人赵达避难迁居江东。唐高宗总章年间,中原人赵端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五代时,刘龑在广州建立南汉政权,洛阳人赵光裔、光逢、光胤三兄弟因此而在南海安家;开封人赵廷隐、赵崇韬父子因仕后蜀而在四川成都定居。南宋初,开封人赵用贤随宋高宗赵构南逃,移居江苏常熟,郑州人赵蕃移居江西上饶。南宋灭亡后,宗室赵氏散逃至澎湖、潮阳等地,后在闽、粤一带发展繁衍。

  赵,是中国的一个大姓。在亦然,被排为姓氏的第四十七位。赵姓移居,是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2年)的事。当时,郑成功的儿子郑经就安置了赵、黄、董、柯、李等五姓,后来各地的赵姓随之增多。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朱一贵,下淡水港有一名义民赵姓和;雍正初年,有赵姓招募福建漳州和泉州两地的佃人,乾隆年间,有泉州人赵普、赵晋两人。目前,全省各地的赵姓人士,以台中、台南和基隆三地为最多。后又有不少人移居海外,分布于欧美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堂号

  "半部堂":五代后周时,赵普助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宋太祖赵匡胤于是封赵普为宰相。他又提出了"杯酒释兵权"的方法削减了地方武装,巩固了*集权,想方设法,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宋太祖就问:"爱卿!你怎样把国家治得这么好的?"赵普回答说:"我不过是靠了半部《论语》罢了!"赵普死后,家人整理他的书箱,果真什么宝贝也没有,只有他活着的时候常读的一部《论语》。

  "琴鹤堂":宋朝时殿中侍御史赵忭是个清廉爱民的好官,人称"铁面御史"。他当成都知府的时候,一清如水。他看到人民安居乐业,就高兴地弹琴取乐。他养了一只鹤,时常用鹤毛的洁白勉励自己不贪污;用鹤头上的红色勉励自己赤心为国。他穷得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有一琴一鹤。
  赵氏还以"天水"、"孝思"、"谷治"、"萃涣"等为堂号。

  历史名人:

  赵匡胤:本为后周大将,"陈桥兵变",代周为帝,建立宋朝,立国320之久,使赵姓的宗族声望达到了最为辉煌的时期。
  赵文渊:北周著名书法家,擅长楷、隶书。当时碑文多出其手,又在西魏时奉命编定了一部六体书法字典。
  赵 胜:平原君,以"食客数千人"而著称,是赵氏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人物。
  赵 雍:即赵武灵王,他提倡"胡服骑射",始创骑兵,这是中*事史上的一大进步。
  赵之堔:清代"西泠八家"之一。
  赵之廉:清代杰出书画家、篆刻家。其书、画、篆刻对后世都有一定影响,与任伯年、吴昌硕并称为"清末三大画家"。
  赵 翼:明代史学家、文学家。长于史学,考据精赅,其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并称"江右三大家"或"乾隆三大家"。
  赵孟頫:元代杰出书画家。精于正、行书和小楷,其笔法园转遒丽,人称"赵体"。
  赵 云:三国时蜀国大将,为"五虎上将"之一。
  赵公明:相传秦时得道于终南山。人称之为"赵公元帅",被奉为"财神"。

  也可到此网址下载中国姓氏起源电子书
  http://www.anxz.com/down/3422.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5:51

陈氏来源
陈 周武王建立周朝,找到叫胡公满的人,封他在“陈”这个地方,建立陈国。因为胡公满是舜帝的后代。胡公满在陈国供祀先祖舜帝,他的子孙们后来都以国为姓,都姓陈。现在陈姓人口也很多,并分布很广。

陈姓先人还有如:〔陈寿〕晋朝人,著名史学家。做的官,职称叫著作郎,他写了《三国志》。后来的《三国演义》长篇章回小说,就参考他的史书《三国志》写成。〔陈元光〕唐朝人,在漳州成大业,后世尊他为“开漳圣王”的漳州陈姓人盖陈王庙来祀他。〔陈亮〕宋朝大状元,极有才气,议论切合实际,说“义利双行”,意思道义和利益都是做事的根本。

邓氏来源
邓 上古商朝时候,商朝君主中有一位叫武丁,将自己的叔父封为邓地的首领。这位皇叔叫曼季,受封这后就建立了邓国,那地方就是现今河南省邓州一带。曼季同时被封为侯爵,所以人们称他为邓侯,邓侯的子孙一直承袭封号,到春秋时候,有一位邓侯叫吾离期出了名。后来邓国公族的子孙就以国名为姓。

邓姓先人还有如【邓禹】汉代将领,二十四岁就挂将印,英勇果断,武艺高强,为国立有大功。被光武帝刘秀封为高密侯,许多比他年长的将军都不如他。【邓廷桢】清朝著名将领,青年时习文,举为进士做官,做两广总督时和林则徐一起禁烟,领兵抗击英军,指挥将士守卫虎门。

孙氏来源
孙 古代周朝有个叫姬和的王族,生了个儿子取名叫惠孙。惠孙受封,亨用“戚”那个地方的物产,戚就在现今的河南省濮阳市。惠孙的后辈崇敬惠孙,就取他的名字“孙”作为姓,世代相传,成为孙姓的大宗。另外,周代齐国有个叫“书”的人,立有战功,齐景公就恩赐给他一个孙姓,他就叫孙书。孙书的又形成孙的另一大宗。孙姓的历代先代人如:〔孙武〕孙书的后代。著有《孙子兵法》,现在受全世界人推崇,孙武生前领兵打仗,战无不胜。〔孙膑〕孙武的的孙子,著有《孙膑宾法》,直到本世纪才出土。孙膑生前被同学庞涓所害,受刑挖去膝盖骨,关在牢里,后来逃出报仇,扬眉吐气。〔孙思邈〕唐代著名医学家,写《千金方》。

张氏来源
张姓主要有三种来源:①相传少昊有个儿子叫挥,是弓的发明者,因此他被封为弓正(监造弓箭的官名),赐姓张(张的古文像一人持弓欲射)。②春秋时,晋国大去解侯字张,他的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③秦末韩国贵族姬良,因谋刺秦始皇未成被通缉,改姓为张。张良后来成为刘邦的重要谋臣,封为留侯。历史上张氏著名望族近百个,以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东)为主要渊源。张姓多名臣良将,杜陵张氏四世三公、九代封侯,宠贵无比。西汉名将张骞,三国名将张飞,唐代宰相张柬之、张说、张九龄,清代张之洞均为名辅。

李氏来源
李 姓是华人人口最多的姓氏,经厉了以官职命氏到以树名命氏的过程。相传帝少昊有个后裔叫皋陶,担任帝尧时的大理(司法长宫名),他制定了五仲刑罚。处理案子从不失误。皋陶的子孙世袭大理职务,历经虞、夏、商三代,被人称为理氏。商末,理征因执法不阿,得罪纣王,被处死。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往伊侯之墟。当地李树很多,又值果实成熟季节。*在困苦中,以李子充饥,才得活命。于是改“理”为“李”,其后人便以李为姓。到唐朝,徐、安、杜、胡、弘、郭、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罗等氏,因助李渊、李世民建国有功,赐姓李,更使李氏宗族宠大了。李姓望族居陇西郡(今甘肃兰州、巩昌、秦州一带)。李氏史上名人很多,西汉飞将军李广,唐朝李世民、李白、李贺、李商隐,宋朝李清照,明朝李自成、李时珍等都是名垂青史的人物。

王氏来源
王 姓起源繁多,分布很广。根据考证,可以归纳为七个方面:①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②出自妫姓,为古帝虞舜之后。③出自子姓,为商朝王子比干之后。④历史上的外族姓氏,如王氏高丽(今朝鲜)的开国君主王建,西魏可频氏之祖王雄,钳耳氏之祖王季等。⑤王者之子孙多号王氏,常以为姓。⑥赐姓,如汉代燕*的玄孙嘉,王莽时被赐姓王;⑦易姓。如隋代王世充本姓支, 五代时王保义本姓刘。历史上王姓曾拥一百多个著名望族,分布遍及全国。有的望族影响很大。元城王氏(汉朝王莽)、太原王氏(唐代海内第一高门)、临川王氏(宋代王安石门阀)、余姚王氏(明清时期王阳明家族)等都是影响中华历史的家族。

刘氏来源
刘 为华人第四大姓。起源有三;①源出于祁姓。相传帝尧姓伊祁,他的子孙有一支以祁为姓,被封在刘国(河北唐县),后代称刘氏。②源出于杜姓。杜伯的孙子士会在晋国任士师,晋襄公死后,士会去秦国接公子雍回国继位,因晋国国内有变故而留在秦国,其后世取姓刘(即“留”之意)。③源出于姬姓。春秋时,周匡王封小儿子王季于刘邑(河南偃师县南),号刘康公,后代也称刘氏。刘姓历史上望族很多。彭城刘隗家族、南阳刘瑾家族、诸城刘墉家族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至于开劈大汉帝国的沛县刘邦家族就更不用说了。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刘氏你帝400多年;三国时刘备建立蜀汉,两代称帝43年;南北朝刘裕建立宋,历时60年; 元末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统一中国276年。可见刘氏善于建基立业。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5:52

1、冯姓来源:
冯姓在中国也是一个大姓。 在百家姓中列第九位。冯姓在以人口多少为序的中国百家姓氏中排名第27位。
冯姓早在东周时期就已经出现,据《元和姓纂》和《广韵》记载,冯姓是周文王之后,他们的祖先,可追溯到周文王的第15个儿子毕高公,他的后代封在魏地,其子孙采食于冯城,于是,这一支子孙就以邑为氏,就是冯氏。而记载姓氏的最早典籍《世本·氏姓篇》说冯姓是“郑大夫冯简子之后”。冯简子是春秋后期郑简公时人,据说他博学多才,能断大事,当时郑国凡事要跟诸侯打交道,许多大事都先同他商议,再做决定。因郑国建都于今河南新郑,故此支冯氏出自新郑。
2、冯姓变迁:
战国末期的大将冯亭,任韩国上党守,入赵国,拒秦战死,其宗族分散,有的留在上党潞县(今山西潞城东北),有的留在赵(今河北境),并发展繁衍下去。其后裔有许多为将相,如秦丞相冯去疾、御史大夫冯劫等。
此外,先秦时期,冯氏已有徙居今山东者;而三国以前,冯氏还有迁至今四川及湖北者,河南冯氏则分布于今内黄、宝丰、焦作、南阳、安阳等地,其中潮阳为当时的大族;到了东晋末,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的冯氏又有徙居和龙(今辽宁朝阳)者。
到了汉唐时期,冯氏繁衍的很快,从原来的发源地陕西,发展到了现今河南、河北、山西及福建等地。冯姓的宗族较多,唐代的《元和姓纂》说,冯氏出颖川(郡治今河南许昌)者,是东汉征西大将军冯异的后代;出上党(今山西长治)者,是西汉左将军冯奉世的后代;出长乐信都者,是汉代宜都侯冯参的后代;出京兆(今陕西西安)者,是燕王冯弘的后代;出弘农(今河南灵宝)者,是冯弘之孙冯宁的后代;出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者,是唐监察御史冯师古的后代。
唐末黄巢时,中原冯氏有一支避乱南迁至福建宁化石壁,到宋代分成上杭、漳州、武平等支脉,至宋末元初,上杭冯氏有的又南迁至广东。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广东、福建的冯氏有数支移居,此后,有的又远迁到海外。
3、 冯氏英才:
战国时的冯驩,为齐国孟尝君田文门下食客,曾替田文到封邑收取债息,把不能还息的债券烧掉,替田文收买民心。
西汉有冯奉世,上党潞县人,宣帝时曾率兵击破莎车,后为左将军,封关内侯。
东汉人冯异,被刘秀封为阳夏侯,任征西大将军;京兆杜陵人冯衍,为辞赋家;
十六国时,长乐信都人冯跋,乘后燕内乱,推翻慕容熙的统治,建立地方政权,国号燕,史称北燕,历时27年,于436年被北魏所灭。
五代时的冯道,后唐、后晋时历任宰相;契丹灭后晋,又附契丹任太傅;后汉时任太师;后周时又任太师、中书令,成为历史上少有的历事五姓的人物。
南唐著名词人冯延巳,任中主(李璟)时的宰相。北宋有大臣冯京,仁宗时是知开封府,神宗时进参知政事。
元代有散曲家冯子振。
明代有散曲家冯惟敏,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
清代有诗人冯班,清末有爱国名将冯子材,于70岁高龄时,大败法军于镇南关,为当时受外国列强欺压的中国人扬眉吐气了一番。
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的冯云山,
*时期的著名将领冯玉祥、民族女英雄冯婉贞等,也产生了不少影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5:53

赵姓起源

出自嬴姓,形成于西周,祖先是伯益,具体始祖是造父。伯益为颛顼帝裔孙,被舜赐姓嬴。造父为伯益的9世孙,是西周时著名的驾驭马车的能手,他在桃林一带得到8匹骏马,调训好后献给周穆王。周穆王配备了上好的马车,让造父为他驾驶,经常外出打猎、游玩,有一次西行至昆仑山,见到西王母,乐而忘归,而正在这时听到徐国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着急,在此关键时刻,造父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镐京,及时发兵打败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乱。由于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赵城赐给他,自此以后,造父族就称为赵氏。周穆王传周幽王时,因幽王无道,造父的7世孙叔带离周仕晋,从此赵氏子孙世代为晋大夫。到战国初年,叔带的12世孙赵襄自联合魏氏、韩氏三家分晋,建立赵国。至他的孙子赵籍时,正式获得了周烈王的承认,与韩、魏两家并列为诸侯。公元前222年,赵国为秦国所灭,其王室贵族和平民百姓纷纷以国名为姓,称赵氏。

出自他族改姓。如汉朝时有赵安稽,本匈奴人;唐朝时有赵曳天,本南蛮人;五代时有赵国珍,本牂牁(今广西、贵州一带)蛮族人。

聚集地[迁徙分布]

秦代,真定人(今河北正定)赵佗任南海郡龙川县令,后为南海尉,于秦末兼并桂林、南海和象三郡,建立南越国,汉高祖时受封为南越王。此后,赵佗的子孙繁衍于今广东、广西一带。东汉末年,京师遭董卓之乱,洛阳人赵达避难迁居江东。唐高宗总章年间,中原人赵端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五代时,刘龑在广州建立南汉政权,洛阳人赵光裔、光逢、光胤三兄弟因此而在南海安家;开封人赵廷隐、赵崇韬父子因仕后蜀而在四川成都定居。南宋初,开封人赵用贤随宋高宗赵构南逃,移居江苏常熟,郑州人赵蕃移居江西上饶。南宋灭亡后,宗室赵氏散逃至澎湖、潮阳等地,后在闽、粤一带发展繁衍。

赵,是中国的一个大姓。在亦然,被排为姓氏的第四十七位。赵姓移居,是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2年)的事。当时,郑成功的儿子郑经就安置了赵、黄、董、柯、李等五姓,后来各地的赵姓随之增多。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朱一贵,下淡水港有一名义民赵姓和;雍正初年,有赵姓招募福建漳州和泉州两地的佃人,乾隆年间,有泉州人赵普、赵晋两人。目前,全省各地的赵姓人士,以台中、台南和基隆三地为最多。后又有不少人移居海外,分布于欧美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堂号

"半部堂":五代后周时,赵普助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宋太祖赵匡胤于是封赵普为宰相。他又提出了"杯酒释兵权"的方法削减了地方武装,巩固了*集权,想方设法,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宋太祖就问:"爱卿!你怎样把国家治得这么好的?"赵普回答说:"我不过是靠了半部《论语》罢了!"赵普死后,家人整理他的书箱,果真什么宝贝也没有,只有他活着的时候常读的一部《论语》。

"琴鹤堂":宋朝时殿中侍御史赵忭是个清廉爱民的好官,人称"铁面御史"。他当成都知府的时候,一清如水。他看到人民安居乐业,就高兴地弹琴取乐。他养了一只鹤,时常用鹤毛的洁白勉励自己不贪污;用鹤头上的红色勉励自己赤心为国。他穷得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有一琴一鹤。
赵氏还以"天水"、"孝思"、"谷治"、"萃涣"等为堂号。

历史名人:

赵匡胤:本为后周大将,"陈桥兵变",代周为帝,建立宋朝,立国320之久,使赵姓的宗族声望达到了最为辉煌的时期。
赵文渊:北周著名书法家,擅长楷、隶书。当时碑文多出其手,又在西魏时奉命编定了一部六体书法字典。
赵 胜:平原君,以"食客数千人"而著称,是赵氏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人物。
赵 雍:即赵武灵王,他提倡"胡服骑射",始创骑兵,这是中*事史上的一大进步。
赵之堔:清代"西泠八家"之一。
赵之廉:清代杰出书画家、篆刻家。其书、画、篆刻对后世都有一定影响,与任伯年、吴昌硕并称为"清末三大画家"。
赵 翼:明代史学家、文学家。长于史学,考据精赅,其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并称"江右三大家"或"乾隆三大家"。
赵孟頫:元代杰出书画家。精于正、行书和小楷,其笔法园转遒丽,人称"赵体"。
赵 云:三国时蜀国大将,为"五虎上将"之一。
赵公明:相传秦时得道于终南山。人称之为"赵公元帅",被奉为"财神"。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5:53

中华姓氏起源及名*全
http://koudai.qihoo.com/u/174055/article_868374.html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