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5:5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3:46
艾略特的《荒原》作为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鲜明的现代主义艺术风格。本文通过对诗歌中的典故、意象进行解析,进而揭示诗歌的隐喻性主题。《荒原》分《死者的葬礼》、《弈棋》、《火的布道》、《水里的死亡》和《雷霆的话》五部分,全诗共433行,使用了七种文字和大量典故,涉及35个古今作家的56部作品,且用典突兀,意象纷繁,体现出鲜明的现代主义特征。
艾略特完全不同于海子。他的《死亡葬礼》简直就是跳跃性极强的小说,中间仅仅穿插了少量的诗性句子,感情平稳,并且从叙事中找到了平淡的故事意识与感觉,支撑起了诗歌构架。瞬间挖掘出我们一直想表达而没法表达的“真实诗意”——这种“真实诗意”是建立在我们过往对人性与世界极其复杂极其阴冷的体验之上。
一战过后,整个西方社会展现出两个鲜明的特点,即信仰丧失与物欲横流,这也正是艾略特在《荒原》中所批判的。诗人强调的信仰指的是近代以来统治整个西方精神世界的理性精神。
这种理性精神的丧失和*社会给人心造成的荒凉感究竟如何呢?请看哲学诗画为你整理的这三首诗。
1,《弗吉尼亚》
红河、红河,
慢慢流淌的热默默无声,
没有意志能像河流那般平静。
难道热只在一度听到的
反舌鸟的婉啭中运动?静谧的山岭
等待着。大门等待着。紫色的树,
白色的树,等待,等待,
延宕,衰败。生存着,生存着,
从不运动。永远运动的
铁的思想和我一起来临
又和我一起消失:
红河、红河、红河。
T·S·艾略特作为20世纪“但丁的最后一位传人”,开启了西方新一代诗风,其诗歌中的语言碎片、意象、典故、原型、宗教、文化等诗歌隐喻与现实世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将“传统”与“初始经验”完美衔接,从而建构了强大的由认知和选择所建构的世界。
这首诗中,诗人就充分运用了意象、语言碎片和灵魂体验来把内心的复杂活动表现了出来。
2,《我最后一次看到的充满泪水的眼睛》
我最后一次看到的充满泪水的眼睛
越过分界线
这里,在死亡的梦幻王国中
金色的幻象重新出现
我看到眼睛,但未看到泪水
这是我的苦难
我再也见不到的眼睛
充满决心的眼睛
除了在死亡另一王国的门口
我再也见不到的眼睛
那里,就像在这里
眼睛的生命力更长一些
比泪水的生命力更长一些
眼睛在嘲弄我们。
象征主义诞生于十九世纪的中叶,很多知识分子对传统的统治也开始失望、怀疑、否定,使得传统的理性道德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象征主义文学的诞生表现了这种社会心态和作家的心理特征。托马斯·艾略特是英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诗人,他的作品中有很多对阶级统治下的社会形态的反映。
3,《荒原》节选
一,死者的葬礼
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
长着丁香,把回忆和*
参合在一起,又让春雨
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
冬天使我们温暖,大地
给助人遗忘的雪覆盖着,又叫
枯干的球根提供少许生命。
夏天来得出人意外,在下阵雨的时候
来到了斯丹卜基西;我们在柱廊下躲避,
等太阳出来又进了霍夫加登,
喝咖啡,闲谈了一个小时。
我不是*人,我是立陶宛来的,是地道的德国人。
而且我们小时候住在大公那里
我表兄家,他带着我出去滑雪橇,
我很害怕。他说,玛丽,
玛丽,牢牢揪住。我们就往下冲。
在山上,那里你觉得自由。
大半个晚上我看书,冬天我到南方。
什么树根在抓紧,什么树根在从
这堆乱石块里长出?人子啊,
你说不出,也猜不到,因为你只知道
一堆破烂的偶像,承受着太阳的鞭打
枯死的树没有遮荫。蟋蟀的声音也不使人放心,
焦石间没有流水的声音。只有
这块红石下有影子,
(请走进这块红石下的影子)
我要指点你一件事,它既不像
你早起的影子,在你后面迈步;
也不像傍晚的,站起身来迎着你;
我要给你看恐惧在一把尘土里。
风吹得很轻快,
吹送我回家去,
爱尔兰的小孩,
你在哪里逗留?
“一年前你先给我的是风信子;
他们叫我做风信子的女郎”,
——可是等我们回来,晚了,从风信子的园里来,
你的臂膊抱满,你的头发湿漉,我说不出
话,眼睛看不见,我既不是
活的,也未曾死,我什么都不知道,
望着光亮的中心看时,是一片寂静。
荒凉而空虚是那大海。
马丹梭梭屈里士,著名的女相士,
患了重感冒,可仍然是
欧罗巴知名的最有智慧的女人,
带着一副恶毒的纸牌,这里,她说,
是你的一张,那淹死了的腓尼基水手,
(这些珍珠就是他的眼睛,看!)
这是贝洛多纳,岩石的女主人
一个善于应变的女人。
这人带着三根杖,这是“转轮”,
这是那独眼商人,这张牌上面
一无所有,是他背在背上的一种东西。
是不准我看见的。我没有找到
“那被绞死的人”。怕水里的死亡。
我看见成群的人,在绕着圈子走。
谢谢你。你看见亲爱的爱奎尔太太的时候
就说我自己把天宫图给她带去,
这年头人得小心啊。
并无实体的城,
在冬日破晓的黄雾下,
一群人鱼贯地流过伦敦桥,人数是那么多,
我没想到死亡毁坏了这许多人。
叹息,短促而稀少,吐了出来,
人人的眼睛都盯住在自己的脚前。
流上山,流下威廉王大街,
直到圣马利吴尔诺斯教堂,那里报时的钟声
敲着最后的第九下,阴沉的一声。
在那里我看见一个熟人,拦住他叫道:“斯代真!”
你从前在迈里的船上是和我在一起的!
去年你种在你花园里的尸首,
它发芽了吗?今年会开花吗?
还是忽来严霜捣坏了它的花床?
叫这狗熊星走远吧,它是人们的朋友,
不然它会用它的爪子再把它挖掘出来!
你!虚伪的读者!——我的同类——我的兄弟!
理性陨落、信仰丧失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普遍主题。在《荒原》中,艾略特主要是通过《圣经》典故来批判、鞭挞、警示、劝诫生活在“精神荒原”中而全无信仰的“现代荒原人”。
作者引用此典故的用意在于向现代人发出警示:如荒原一般的现代社会,上帝这唯一的信仰被打碎了,而新的信仰还未曾建立起来。于是荒原人只能“承受着太阳的鞭打,枯死的树没有遮荫。蟋蟀的声音也不使人放心,焦石间没有流水的声音。”
信仰丧失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物欲横流,在艾略特看来,信仰的缺失导致现代人无节制的纵欲生活,致使他们一步步走向死亡,走向虚无和毫无意义的生活。《荒原》中的死亡,更多的是指“精神死亡”,即肉体尚存,精神已死,上帝已死。正是荒原人丧失信仰、抛弃理性,纵情享受无爱之性,才使得精神世界一片空虚,社会文明衰落,现代社会犹如一片荒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