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5:1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4:15
大意是这样,尚书裴行检之子裴少俊遵父之命赴洛阳为御花园挑选奇花异草。一日,裴少俊带着家人裴福来到花市时,看到万花丛中露出一段粉墙,墙内传来一阵歌声,裴少俊不觉听入了迷,便把骏马往柳树上一拴,欲登墙而上,忽见墙头出现一位绝色佳人。
扩展资料:
原诗: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元代的大戏剧家白朴写了本杂剧,名字就叫《裴少俊墙头马上》,现在的京剧和昆曲都还保留有这出戏,但是名字被简化成了《墙头马上》。 无论是京剧还是昆曲。
墙头马上,出自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 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很简单,是指男女相互爱慕 至于“眉梢眼角”,我知道几个词: 明眸善睐,脉脉含情,嘴角挂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裴少俊墙头马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4:15
意思是,两个人一个在马上一个在墙头远远地看着,女的在矮墙边玩着手里的青梅。出自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原文是,
井底引银瓶
唐 白居易
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译文是,我玩弄靠着矮墙青梅树的枝桠,君骑着白马立在垂杨边上。我在墙头你在马上遥相对望,一看见君就知道已经有断肠的相思。
扩展资料:
元代的大戏剧家白朴写了本杂剧,名字就叫《裴少俊墙头马上》,现在还保留着《墙头马上》这一曲目。剧叙李家小姐千金与裴家少年少俊游园偶遇,互相爱慕,互致情诗。男问:“为谁含笑在墙头?”女答:“莫负后园今夜约。”二人相约私奔,在裴家花园匿居七年,终被裴父发现赶出。后几经周折,再得团圆。
该剧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裴、李的自由结合反抗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礼教。他们不顾家长的压迫,坚持不屈,表现了青年要求婚姻自由的坚强意志和对爱情的忠贞,揭露了作为封建礼教的代表者的虚伪和势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4:15
墙头马上遥相见:我在墙头,你在马上,我们遥相对望。
妾弄青梅凭短墙:我靠着矮墙,玩弄青梅树的枝桠。
原诗: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描写男女之间相互爱慕的情景。
元代的大戏剧家白朴写了本杂剧,名字就叫《裴少俊墙头马上》。
现在的京剧和昆曲都还保留有这出戏,但是名字被简化成了《墙头马上》。
扩展资料
出处:公元838年,唐代白居易所作的《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
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
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折。
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
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
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
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未相识。
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
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去。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
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苹蘩。
终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门无去处。
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情满故乡。
潜来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归不得。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译文:
从井底用丝绳向上拉起银瓶,银瓶快上来了丝绳却断掉了。
在石头上磨玉做的簪子,玉簪快要磨成却从中间折断。
银瓶沉入井底玉簪折断又能如何呢?就像如今我和君的离别。
回想起往日在家还是闺秀之时,人们都说(我)举动之间都有美丽的影姿。
头发梳成美丽的发髻如同秋蝉之翼,将双眉化成如同远山一般缠绵婉转。
笑着和(侍婢)嬉戏大笑相伴在后花园,这个时候我还没有和君相识呢。
我玩弄靠着矮墙青梅树的枝桠,君骑着白马立在垂杨边上。
我在墙头你在马上遥相对望,一看见君就知道已经有断肠的相思。
知道君断肠的相思想要和君倾诉,君将手指向了南山的松柏树。
感受到君心就如松柏化成,暗想着要结起双鬟想要随君离去。
随着君到家里五六,君的父母常常有话告诉我。
经过正式行聘的才是正妻,私奔的是妾室,没有资格参与家族祭祀。
终于知道君的家是不能够住下去的,可是奈何离开家门却没有去处。
难道我没有父母高堂?我的家乡也都是亲人。
因为和君私奔所以很久不与家乡通消息,如今悲愤羞愧无法归乡。
对君而言不过一天的姻缘,却耽误了我一生的幸福。
以我的经历告诉那些小人家痴情的女儿,千万要慎重不要将终生轻易许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4:16
“墙头马上遥相见,妾弄青梅凭短墙”的意思是:
心上人骑着马儿离去,姑娘的目光越过墙头远远的看着他,目送着他离开。她依靠在矮矮的墙角,无意识的把玩着手上的青梅树枝。
这句话出自元代杂剧《裴少俊墙头马上》。
扩展资料
《裴少俊墙头马上》(简称《墙头马上》)是元代白朴创作杂剧。
该剧讲述李家小姐千金与裴家少年少俊游园偶遇,互相爱慕,互致情诗。男问:“为谁含笑在墙头?”女答:“莫负后园今夜约。”二人相约私奔,在裴家花园匿居七年,终被裴父发现赶出。后几经周折,再得团圆。
该剧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裴少俊、李千金的自由结合反抗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礼教。他们不顾家长的压迫,坚持不屈,表现了青年要求婚姻自由的坚强意志和对爱情的忠贞。裴少俊进士及第后,他的父亲就改变了对他们的态度,这就揭露了作为封建礼教的代表者的虚伪和势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裴少俊墙头马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4:17
原诗: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后来,元代的大戏剧家白朴写了本杂剧,名字就叫《裴少俊墙头马上》,现在的京剧和昆曲都还保留有这出戏,但是名字被简化成了《墙头马上》。
无论是京剧还是昆曲,剧情都差不多,其大意是这样的:
尚书裴行检之子裴少俊遵父之命赴洛阳为御花园挑选奇花异草。一日,裴少俊带着家人裴福来到花市时,看到万花丛中露出一段粉墙,墙内传来一阵歌声,裴少俊不觉听入了迷,便把骏马往柳树上一拴,欲登墙而上,忽见墙头出现一位绝色佳人。
这佳人原是洛阳总管李世杰之女李倩君。她看见墙下一位翩翩美少年,也不觉惊呆了。少俊急命裴福取来笔砚,作诗一首,送与倩君,倩君也答诗一首,送与少俊,并相约夜间在花园会面。结果裴少俊晚上从墙头跳入的时候,被李倩君的乳母发现,乳母告知他说,李世杰已把李倩君许配给丞相杜如晦之子。
得知此消息的李倩君悲痛万分,在裴少俊的接应下,李倩君离家出走来到裴家,但因裴行检家法甚严,她只好藏在花园之中。
就这样,两人共同生活了七年,儿子端端六岁,女儿重阳四岁。某年清明节,裴少俊陪同母亲外出祭奠,裴行检因身体欠佳留在家中,偶然来到花园,碰见端端兄妹,经询问后得知始末。裴行检盛怒之下,认为李倩君行为失检,命裴少俊赶李倩君回家,但却把两个小孩留下了。
李倩君回到洛阳家后,因父母已亡,便在家守节。后来裴少俊高中进士,任职洛阳令,欲与李倩君复合,但李倩君怨恨他休了自己,执意不肯。此时裴行检也知道李倩君原来是他旧交李世杰之女,而李世杰和裴行检先前已经为各自儿女议过婚了,遂命裴少俊带着端端与重阳向李倩君求情,李倩君最后原谅了他,二人也破镜重圆。
来自天涯博客 猫在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