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门简介
国家统计局是国务院直属机构,成立于1952年8月。1952年,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第十七次全体会议决定成立国家统计局。主管全国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拟定统计工作法规、统计改革和统计现代化建设规划以及国家统计调查计划,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各地区、各部门的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监督检查统计法律法规的实施。
二、面试形式
材料结构化。考生在考场外的候考室先行阅读材料(材料一般在1500字左右,附带一张统计图表),总共15分钟,一般剩余1-3分钟提醒,在此期间提供草稿纸和笔,供考生梳理思路。之后考生进入考场,在考场内听考官阅读题目进行作答,听一道答一道,4道题目总共20分钟时间,一般剩余5分钟时会有提醒。
其中2021年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采用结构化小组讨论形式,但题目均使用了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统考题目。
三、面试流程
抽签、候考—备考室阅读材料—入场、听题答题—离场
考生会提前在候考室阅读材料(不包含面试题目),给题本和草稿纸,考生可以在材料上进行涂写,题本和草稿纸都可以带进考场,考场内也有两张草稿纸,结束后会收走题本和草稿纸。考场内考官一道题一道题读题,考生进行作答(没有纸质版的题目)。
面试成绩公布时间不定,因地区而异。部分地区当场出成绩,部分地区会于当晚或第二天在官网发布,具体以官网公告为准。
四、考察特点
国家统计局面试题目难度较大,最为突出的难点在于其带有极强的统计专业色彩。面试题目以立足实际统计调查工作的文字和图表材料为依托,搭配四种不同类型的题目,全方位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主要包括综合分析能力、统计调查能力和沟通能力、统计图表分析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和专业能力。
1.题型常规基础,设问新颖灵活
纵观近几年的统计局调查队面试题,考察的题型较为固定除了包含社会现象等几大基础题型以外,每套题一般会有一表分析题。虽然2022年出现了态度观点题目,此外题目设问上也并不拘泥于“你怎么看”、“你怎么组织”等常规问法,多次出现“谈谈意义和问题”、“自拟两个主题并选择一个展开”、“你会优先回复哪个人的问题”等特殊问法。
2.贴合时代热点,关注民生经济
材料题作为近年来统计局调查队的“主旋律”都有其对应主题,且主题与当前热点紧密相连,如2024年民营经济发展,2023年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2022年是“共同富裕”和“养老服务”,2021年是“老旧小区改造”,2020年考了“夜间经济”和“乡村振兴”
3.紧扣材料内容,考察材料分析
统计局每套题一般由3-4段材料组成,不同材料之间有一定联系,且材料后设置的问题基本可以从材料中总结得出。尤其是图表分析题,不仅需要应用材料中的文字信息,也需要考生能够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材料特点:
较长。材料字数在600-1000字左右,篇幅长;材料撰写惯用长句,信息含量繁多难以提炼;材料某些段落即题干,题干较长。
专业。材料包含专业调查方案、统计指标、调查工作场景、《统计法》有关法条等专业内容。
宏观。材料开篇往往大量引用国家战略、方针政策的文件原文。
【考题示例】2023年4月12日国家统计局调查队面试题
材料一: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党的二十大后,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教育改革工作的首个指导性文件,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指明了前进方向。《竟见》指出,要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每年培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超过1000万人。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是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职业教育体系为我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但是它依然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普遍定位是比普通教育、学术教育层次更低的教育体系,这些现实削弱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针对这些问题,此次改革意见中的各项举措释放出强烈信号:明确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但绝不是单纯的就业教育,是要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让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明确职业教育不是“终结教育”,也不是“低层次教育”,更不是“淘汰教育”,而是特色鲜明的一种教育类型,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既可以升学,也可以就业,还可以先就业再升学,最大程度地来拓宽学生多样化、多途径成长成才的通道。落实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有利于促进社会就业创业,保障民生发展,有利于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有利于增强现代职业教育适应性,推动形成与人才市场需求相适应、与产业结构相衔接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及区域布局结构。
材料二:近年来,A市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积极推进相关工作。为了更好地结合本地实际,有效落实《意见》要求,A市围绕本地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积极听取了各方意见。
职业教育学校负责人表示:学校办学条件不好,硬件方面教学设施比较陈旧,想要改善但经费短缺,办学软实力也不足,一方面招不到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想跟企业合作办学企业参与度也不高。种种因素导致办学水平一直也上不去。再加上家长们普遍认为报考职校是学习差的学生不得已的选择,这两年招生是越来越难了。
企业代表称:不是企业不愿意与职校合作,而是职校培养的人才确实不能满足企业需要。职校的毕业生不仅缺乏基本的专业技能,实践经验也不足,招进来还得花时间找人来培训才能上岗,这大大增加了用人成本。
学生代表表明:报考职校没什么就业前景,即使在职校学习了再多技能,企业招人的时候还是看学历,现在没有本科学历找工作太难了。
教师代表反映:现在报职校的学生大多数底子确实比较差,教起来难度大。对于我们教学质量的考核,也是更加偏重于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我们压力很大。
材料三:为了更加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对职业教育改革的看法,调查队来到了一所职业教育学校,召开了一次座谈会。会上,学生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学生甲说:“最近关注了一下企业招聘的信息,几乎都是要求学历本科以上。我觉得发展职业教育解决不了就业问题,如果真的为我们着想,还不如多在专升本上多考虑考虑。”
学生乙抱怨道:“上课的时候,老师基本都是照本宣科,讲了一堆理论性的东西,工作的时候也用不上啊。职业教育难道不应该更注重实践操作吗?”
学生丙说:“学校为了提升我们的实践能力,给我们安排了工厂的实习。可是工厂太远,每天往返花费了很多时间,工作强度也很大,自己非常疲惫。关键工厂分配的都是简单的重复劳动,根本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学不到什么东西。”
学生丁表示:“父母说职校教的那些技能学得再好,到最后都还是进厂打螺丝。让我多学习文化课,以后考个好学校,不要让他们在亲戚们面前抬不起头。”
大家的抱怨让座谈会的氛围十分沉闷,一度陷入了僵局。
问题:
1.你认为衡量职业教育发展成效的重要指标有哪些?请你从中选择三个指标,谈谈你的理解。
2.针对材料二中A市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选择一个你认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并就此开展一次调研工作。请说明调研的主题、内容和方法。
3.如果你是调查队的工作人员,面对材料三中座谈会上的状况,你会如何劝解在场的学生?请站起来现场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