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透视2000组家庭,揭秘中产择校的真实考量

2024-11-30 来源:华拓网

文 / Flora

责任编辑 / Leah

后疫情时代,市场经济格局生了显著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产家庭对国际部(校)的选校择校需求发生了哪些变化?面对家长的变化,学校该如何灵活应对?学而思国际业务负责人张露祎在第十届VIS大会中给出了答案。

学而思国际业务负责人 张露祎

张露祎每年接待约2000组家庭,与他们进行一对一的线下规划交流。这些家庭主要来自北京市的海淀区、西城区和朝阳区,成员涵盖了医生、律师、金融从业者、互联网从业者及教育工作者等中产阶层。他们的孩子年龄层跨越小学高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张露祎深入分享了这些中产家庭对国际教育的态度变化及择校偏好。

01

中产家庭的择校心理更加客观理性

近年来,北京的中产家庭对国际教育的态度逐渐趋于客观与理性,呈现出“祛魅”的现象。

早在2017年,人大附中早培学生的海外留学热,特别是留学爬藤的成功案例,一度成为顶尖学生身份的象征。2017年至2019年间,中产家庭竞相追逐留学机会,鼎石学校、十一学校国际部、北师大实验中学国际部等顶尖学校成为了热门之选。然而,后疫情时代的来临逐渐改变了这一趋势,中产家庭对国际教育的的态度变得更加审慎。出国留学不再是中产家庭的唯一选择,而是成为了众多选项中的一个备选方案。

中产家庭择校时关注的四大问题

基于这种心理变化,家长们在择校时考虑得更加客观理性。通过对1700人进行用户问卷调研,张露祎发现家长在选校择校时主要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路线抉择:在民办国际学校与公立国际部之间,家长们审慎权衡教育质量、性价比及个性化需求,力求找到最佳的教育平衡点。他们不仅关注这些学校的升学出路,更深入到各个专业方向,如文科、数理、STEM等,以确保所选路径与孩子兴趣及未来规划相契合。

择校规划:家长们致力于寻找最适合孩子的优质学校,细致比较如朝阳凯文与海淀凯文之间的差异,同时探索公立学校学生如何平衡高考与留学规划。公立国际部的招生策略、跨区录取政策、以及初中阶段向国际路线转型的长远规划,均成为家长们热议的焦点。

语言学习:家长们关注国际课程体系的抉择(AP、IB、A-Level)、高中转国际部前的准备、初中学托福的必要性以及PET、FCE等语言考试的学习和提升方法。

特殊人群规划:对于非京籍、港籍等特殊身份背景的家长,他们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择校挑战。如何根据孩子的身份特点,选择最合适的学校,成为这部分家长尤为关注的问题。

中产家庭对学校“出口数据”和“性价比”尤为关注

后疫情时代整体消费降级,但在东亚文化属性中,国际教育仍是中产家庭的较高选择,北京中产家庭对国际教育的热情并未削减,但家长们在敲定学校时更加客观理性。

家长们愈发重视国际学校的出口数据,特别是北京第一梯队国际部在冲击藤校及Top 20方面的表现,以及第二/三梯队国际部在保底Top 50升学率上的情况。在中国大陆,藤校和TOP 10的录取中,北京第一梯队的国际部占据了显著优势,2024年占比达89.5%,2023年占比77%,2022年占比74.5%,这些数据已成为中产家庭评估国际学校出口质量的关键参考。

另外,结合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及所在区域排名,也能够评估孩子的教育路径及未来留学目标。比如对于区排名前5%的尖子生,家长们可以选择一梯队国际部,以期冲击哈佛、耶鲁等藤校及Top 20的顶尖学府。而对于区排名前30%至50%的学生,家长们则更可能考虑三梯队国际部或私立国际学校,目标设定为美国Top 70或世界Top 50的大学。

“物有所值,方为良选”。家长们也越来越重视国际教育的性价比。他们综合考虑学费、生活费、就业情况等因素,不再仅仅追求学校的名气,而是更加注重教育的质量和回报。性价比的背后,体现了家长们对学校出口、师资、教学课程和就业前景的全面关注。他们希望孩子能够接受优质教育,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02

优秀学校的应对策略

面对中产家长群体中出现的这些新变化,网络上出现了不少关于国际教育前景的悲观论调,尤其在今年暑期,有关“2024年国际部招生遇冷,招生名额未满”的言论甚嚣尘上。然而,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张露祎根据2024年北京公立学校国际部的实际招生数据(基于学生反馈)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了事实的另一面:顶尖学校依然保持着卓越的表现,比如十一学校国际部计划招生230,实际招生260+;北大附道尔顿计划招生100,实际招生120。

那么,这些表现优异的学校是如何应对挑战并作出积极调整的呢?

招生策略前置

优秀学校采取精准且前瞻性的招生策略,实施一对一招生模式并提前规划招生进程。

若计划招收100名学生,学校会提前一年启动招生工作;若目标为200名学生,则提前两年开始全面布局。

在此过程中,学校对每位申请者的简历和个人情况进行细致入微的审阅与分析,逐一深入了解他们的背景、特长及发展潜力,确保招生工作既精准又高效。

教学服务前置

在学年正式开启前的9月1日之前,优秀的学校会预先组建社群,为学生开设过渡课程及美国大学本科申请的指导课程,同时为家长安排专题讲座。这一系列举措旨在帮助学生提前适应,也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业规划中。

她分享了一个实例,讲述了一位学生在7月9日收到北京一零一中国际部的录取通知后,仅隔两日,7月11日便前往学校报到,而7月14日就已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课程涵盖了美国康州教育服务局(ACES)的暑期夏令营、升学规划指导、学科衔接课程以及针对英语语言基础的托福备考进阶课程等。

张露祎透露,有家长向她反馈,他们的孩子所在学校直到9月1日开学后才着手这些准备工作,这引发了家长们的不满与焦虑。

以升学为导向的申请规划

针对注重性价比的中产家庭,学校需汇聚全校之力,确保每位教职员工都具备升学指导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美国本科及其他如英国、香港等地区的教育体系与升学路径。一切要以升学结果为导向,促进课程的教育。

后疫情时代,尽管整体消费趋势呈现降级,但在深受东亚文化影响的背景下,中产家庭仍将国际教育视为提升孩子未来的最高势能路径。在北京这座教育资源密集的城市,家长们依然热衷于通过经济投入来获取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对考试、考级、升学及择校的需求依然旺盛,但已不再是盲目跟风,而是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理性与客观。

这促使增量市场的机遇主要聚焦于那些能够脚踏实地、精益求精,将“招生-教学-教研-申请”这一完整链路做到极致的学校。以“扎硬寨,打硬仗”的心态,细化工作颗粒度,集中资源,深耕细作,力求在每个细节上都做到尽善尽美。与此同时,存量市场则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中等和中下等的国际学校,它们需要更加审慎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与竞争压力。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