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收藏了就等于学习了”“先码住再说”“放进收藏夹吃灰”……这些有趣说法,反映了社交媒体用户在面对海量信息时的矛盾心理,既想收集尽可能多的有价值信息,但又难以消化过多的数字内容。
在信息爆炸时代,用户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参与内容的筛选、分享和收藏,积累有价值的信息,如抖音中的好物分享、小红书中的学习经验贴、微信公众号中的健康“小妙招”等。然而随着信息持续涌入,用户迅速积累了大量数字内容,甚至到了失去思考和客观判断的程度,严重者还会导致压力和混乱,这样的现象被称为“数字囤积”。
数字囤积通常与“错失焦虑”密切相关。心理学研究认为,不确定性和回避不确定性的倾向在焦虑等情绪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个体在面对无法预测的情景时,往往会感到不安,进而选择回避。虽然社交媒体有巨量信息,但是完全对个人有价值的内容却具有不确定性,不仅数量稀少,而且一旦失去,很难再找回,因此用户会采取行动进行“风险规避”。他们选择将有价值的内容存储在个人的“数字仓库”中,以便能随用随取,且大多数情况下不愿删除,旨在减少因信息缺失、信息忽视而产生的潜在损失。然而,随着错失焦虑程度加深,数字囤积物不断增加,用户可能会转向另一种焦虑——信息消耗焦虑,使原本期望通过数字囤积获得的愉悦感受逐渐被压制。
在现代社会,信息资源至关重要,人们普遍认为获取更多信息会增加自己的竞争力,认为拥有更多的信息会让自己拥有安全感。而低成本的信息获取和存储使个体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数字囤积,积累个人数字资产:社交媒体平台提供了几乎无限的存储空间,个人可以轻松地存储和分享自己的数字内容,还能通过移动设备实时访问,这极大地提高了便捷性,且成本极低,几近于零。用户在社交媒体上也常常感受到他人的数字形象、数字资产,在比较中,个体的虚荣心促使其渴望“把控”更多、更独特的数字资源。基于此,用户会对有价值内容形成“心理占有”,基于“心理所有权”进行数字囤积。心理所有权是指个体将物质的或非物质的目标视为“自己的”的一种心理状态。当对目标产生占有感时,个体通常会将目标物看成是自我概念的一部分。为了寻求控制和安全感,人们开始通过数字囤积来建立心理所有权。将数字信息存储到个人的社交媒体账号云空间中,人们会感到自己对这些内容的所有权得到了确认和保护,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欣赏、分享这些内容,不必担心失去或难以找到。
此外,用户与数字囤积物之间并非主体与客体的简单关系。数字物的囤积不仅体现着用户数字生命的痕迹,还承载着社交媒体使用过程中的情感和回忆,记录着个体在数字空间的经历和变迁。在大数据驱动的社交媒体平台,链接、点赞、分享、跟帖及好友请求等数字痕迹无处不在。数字囤积的过程更是一种显性的数字留痕过程。在囤积者看来,囤积的数字物具有特殊意义,是个体数字身份的一部分,也是“自我”的延伸。用户对这些数字囤积物产生“情感依恋”,实际上是对自身经历和情感联结有依恋,这使得囤积者在面对清理和删除这些数字物时感到困扰。
数字囤积过度最直接的体现是信息过载,即受众接受的信息量超出其所需要以及所能消费、承受的信息量,以致无法高效选择或有效利用信息的状况。另一个后果就是信息的混乱,原本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如今却因为囤积内容过多而变得繁琐。这种信息混乱不仅影响了用户对数字内容的有效利用,还可能会让个体产生信息消耗焦虑,对已囤积的数字内容产生陌生感和排斥感。
(摘编自张铮、刘晨旭《海量信息下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的心理机制初探》)
材料二
从宏观进化的历史来看,人类终究会在与信息过载这一“环境”的互动中成为胜出的“适者”,然而人们应该更为积极主动地推动这一进程,以使我们能够化焦虑为坦然。
首先,就个体的认知资源状况来说,我们根本无法去完成加工和接收尚在日益增长的所有信息,与其做与海量信息“搏斗”的“堂吉诃德”,不如学会合理分配注意力,在“有用”原则下把获取信息限定在工作与生活所需的限度内。其次,在巨量数字内容的冲击下,我们更需要做个清醒的“聪明人”。一方面,针对来源多样、充斥着毫无根据的推测和想象、尤其是热点事件发生时搅得人们焦躁难安的信息,人们应选择更理性的态度,学会“质疑式的认知方法”,即在接触任何信息的时候,头脑中至少要提出并尝试回答如下的问题:这个信息来自何处?它是一个完整的信息吗?如果不完整,它缺失了什么?我为什么要相信它?它展示了什么证据?证据源自何处?存在着与此不同的解释吗……另一方面,在超负荷信息的压迫下,仔细且深入的阅读必然被快速又浮表的浏览替代,信息的接收成了一种忙乱的“快餐”,改变这种状况有赖于一个具有独特性的自我,能够运用拥有个人特点的知识系统和认知结构来加工、同化和评判外在的事物。这个自我既是开放的,又是独立的:既保持着与信息世界的互动,又展示出个人所独具的风格。
(摘编自汪新建《超量信息带来的普遍焦虑如何应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用户常把存储的数字信息与自我概念相联系,将其视为“自己的”,并以之为个人数字资产,塑造自身数字形象。
B. 数字信息对用户而言并非纯客观的数字痕迹,其承载的经历和记忆让用户对之怀有特殊情感,以致难以轻易删除。
C. 人们存储信息往往不加选择,易过度囤积,这不仅会导致信息过载,还可能使人因信息混乱而排斥已囤积的内容。
D. 社会热点事件发生时搅得人们焦躁不安的信息,有时传递的未必是事件的真相或者全貌,对此,用户尤其需警惕。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重视数字信息的潜在价值,一方面与用户自身心理有关,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如今信息巨量庞杂的现状。
B. “堂吉诃德”一词的使用表明,作者认为与海量信息“搏斗”的行为脱离个体的认知资源现状,并不可取。
C. 数字囤积反映了信息数量无限性与用户消化信息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如何应对考验着用户的信息管理能力。
D. 在两则材料的作者看来,当下信息过载容易造成用户的心理焦虑,而他们也在尝试寻找破解该问题的路径。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受访者所提及现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受访者小华:一方面,我总觉得这些东西在未来可能会有用,看到时就想着赶紧保存下来,以防将来需要用时找不到;另一方面,我在点击收藏的过程中也收获到了心理的满足感,囤资料对我而言意味着仿佛比起别人,自己掌握到了更多的资源。事实上那么多的数字资料,保存后不曾被清理,也未被打开使用过。每每看到满满当当的收藏夹我就焦虑不已,嫌弃自己为什么保存后没有充分利用,对自己充满了失望感。
A. 小华囤积大量数字信息,是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交媒体平台的存储空间得到明显扩大。
B. 小华对数字内容的所有权在存储信息过程中得到了确认和保护,故他可随时访问分享信息。
C. 小华囤积数字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与个体虚荣心有关,但过度囤积使小华出现信息消耗焦虑。
D. 当今时代快速浏览必然会替代深入的阅读,所以“小华们”陷入信息过载困境难以避免。
4. 请结合材料一,完成下图的信息填空,每处不超过5个字。
数字囤积的三大心理机制示意图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5. 学校围绕“信息爆炸时代个人的应对之道”这一主题举行研讨活动,作为学生会的发言代表,请你结合上述两则材料简要阐述你的建议。
【答案】1. C 2. D
3. C4. ①. 量大易失去 ②. 风险规避 ③. 储存空间大 ④. 情感依恋
5. (1)学会合理分配注意力,获取的信息限定在满足工作与生活的限度内;
(2)以理性的态度辨别信息,学会“质疑式认知方法”。
(3)形成具有独特性的自我,能够运用拥有个人特点的知识系统和认知结构来加工、同化和评判外在的事物。
【解析】
【导语】这两篇文章探讨了信息爆炸时代的数字囤积现象及其心理机制。材料一详细分析了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囤积信息的原因,包括错失焦虑、心理所有权和自我延伸等心理因素。材料二则从宏观视角提出应对信息过载的策略,强调理性认知和独特自我的重要性。两者结合,揭示了数字囤积的复杂性及其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呼吁人们在信息时代中保持清醒和理智。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人们存储信息往往不加选择”错误。从材料一第二段“在信息爆炸时代,用户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参与内容的筛选、分享和收藏,积累有价值的信息”和材料一第三段“他们选择将有价值的内容存储在个人的‘数字仓库’”中可知,人们对储存信息进行了筛选,也就是选择。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D.“而他们也在尝试寻找破解该问题的路径”错误。材料一主要介绍了“数字囤积”的原因及危害,没有谈到解决的方法。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题目材料中“一方面,我总觉得这些东西在未来可能会有用,看到时就想着赶紧保存下来,以防将来需要用时找不到”体现出小华的“错失焦虑”,从原文“虽然社交媒体有巨量信息,但是完全对个人有价值的内容却具有不确定性,不仅数量稀少,而且一旦失去,很难再找回,因此用户会采取行动进行‘风险规避’”可知李华采取了“风险规避”措施。
题目材料中“我在点击收藏的过程中也收获到了心理的满足感,囤资料对我而言意味着仿佛比起别人,自己掌握到了更多的资源”反映出了小华形成了“心理占有”机制,是虚荣心的体现。
题目材料中“事实上那么多的数字资料,保存后不曾被清理,也未被打开使用过。每每看到满满当当的收藏夹我就焦虑不已,嫌弃自己为什么保存后没有充分利用,对自己充满了失望感。”指小华产生了信息消耗焦虑,从原文“原本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对已囤积的数字内容产生陌生感和排斥感”可知。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①从图片中“自我延伸”下面的“信息特质因素”“痕迹价值”可知,“错失焦虑”下面的“信息特质因素”应该是原文信息的特点,总结材料一第三段“心理学研究认为,不确定性和回避不确定性的倾向在焦虑等情绪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得“量大易失去”;
②图片中“错失焦虑”下面的“用户心理因素”应该是用户心理的特点,总结材料一第三段“虽然社交媒体有巨量信息,但是完全对个人有价值的内容却具有不确定性,不仅数量稀少,而且一旦失去,很难再找回,因此用户会采取行动进行‘风险规避’可得“风险规避”;
③图片中“心理占有”下面的“用信息特质因素”应该是原文中信息的特点,总结材料一第四段“社交媒体平台提供了几乎无限的存储空间,个人可以轻松地存储和分享自己的数字内容,还能通过移动设备实时访问”可得“储存空间大”。
④图片中“自我延伸”下面的“用户心理因素”应该是原文用户心理的特点,总结材料一第五段“用户对这些数字囤积物产生‘情感依恋’”可得“情感依恋”。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并概括要点的能力。
(1)从材料二第二段“不如学会合理分配注意力,在‘有用’原则下把获取信息限定在工作与生活所需的限度内”可知,在信息爆炸时代个人应学会合理分配注意力,将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与生活所需上;
(2)从材料二第二段“针对来源多样、充斥着毫无根据的推测和想象、尤其是热点事件发生时搅得人们焦躁难安的信息”可知,信息量巨大且复杂,学生必须学会批判质疑;
(3)从材料二第二段“在超负荷信息的压迫下,仔细且深入的阅读必然被快速又浮表的浏览替代,信息的接收成了一种忙乱的‘快餐’”可知,为了防止数字囤积带来的危害,学生必须学会个性化思考,形成个人独特的知识系统和认知结构。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山河儿女好看时
徐鲁
楠竹长在朝阳的山隈,水柳长在湿润的河畔。有雨雾、有日光的山崖下,哪有长不好的茶树和开不好的二月兰?伴着山崖的云雾,伴着青翠的茶园,唱着清新的山歌,听着采茶戏长大的细哥和细妹子,哪有长得不好看的?
采春茶的日子里,茶山上,茶园里,到处都是春工忙忙的景象。早饭时分,一眼能从街头望到街尾的小街上,聚起了全垮子准备下水田和上茶山的人们。伴着一阵阵爽朗的笑语,驻村书记韩燕来从枫林镇上请过来、帮着垮子开园采茶的小嫂子们,个个像仙姑下凡一样,驾着淡淡的晨雾,袅袅娜娜,络绎出现在垮前和街头。
幕阜山区把开园第一天掐下来的头道春茶,叫作“跑芽尖”。不单单是在幕阜山区,全国各地采春茶,好像都特别看重这头一道“春芽”。光看人们给这春芽起的名字:龙芽、雀舌、雪芽、银毫、毛尖、玉露……①那么娇美,又那么生动形象,反正是怎么美、怎么娇嫩就怎么叫吧。
老一辈暮阜山人,还把茶姑们“跑芽尖”的灵巧手指,形象地称为“野鸡啄”。可不是嘛,一双双轻盈灵巧的手,不正像野雉点头一样,不停地啄着、掐着整座翠色欲滴的茶园和茶山嘛。清明前后、谷雨时节的青茶,你越掐,它们越是长得丰盈、长得旺。
从茶园深处笑吟吟走过来一个“仙女”,利索地把摘得满满的一篓青茶,倒进了摆在茶园边的箩筐挑担里,径直走到我的面前,笑着问道:“细叔,你还认得我不咯?”
“你是……”我愣了一下,有点茫然。
“那你还记得我阿妈不咯?我阿妈叫柯翠云。”
听到这个名字,我顿时惊喜地说道:“哦,翠云嫂啊,当然记得,记得的。你……你不会是小玉吧?”
“正是我呀,细叔!”
那些年里,翠云嫂是东春塆子采茶戏小剧团的主角,小玉总是跟着翠云嫂跑跑龙套,偶尔扮演一下《秦香莲》里的“冬哥”一类的童子角色。
“对了小玉,你阿妈现在还在唱采茶戏不?”
“早就不唱了,在家当高婆(外婆),给我带细伢崽咯。”
“不唱了?那么好的嗓子和扮相,怎么不唱了?”
“塆子里留不住年轻人,都到外地打工去了,小剧团很快就散了伙,我阿妈伤透了心,就再也没有演戏了。”
听小玉这么一说,我明白了几分,赶忙看了一眼站在我身边的韩燕来,说:“看看吧,你这个驻村书记,任重道远哪!”
韩燕来是一位转业军人,正带着驻村工作队的一帮年轻人,在枫林镇下面各个塆子里跑前跑后,每天忙得很,今天他是特意抽出半天时间,陪我来茶山“采采风”的。对我来说,重返暮阜山,也是“故地重游”。②我大学毕业那会儿,分配到了湘那赣交界的幕车山区从事群众文化辅导工作。那时候我对这一带的一些采茶戏小剧团,都十分熟悉。
韩燕来当然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就对小玉说:“别说泄气话,你回去告诉翠云嫂。采茶戏是我们家乡的魂,还是要唱的。”
“我阿妈说,她和春娥细婶都老了,嗓子也倒了,想唱也唱不了了。”小玉噘着小嘴说。
“唱不了小旦,就唱老旦嘛。看哪天有时间,我非去给你阿妈好好上一趟‘思想课’不可。”
小玉望着韩燕来,认真地说道:“我阿妈说了,除非你把肖冬云,还有打鼓佬那些人都给找回来。”
“找,是得找回来的,戏台子也得重新搭起来。可你们也得给我点时间咯!”韩燕来又求救般地笑笑说,“我不是正在想办法说服肖冬云,请她回到家乡吗?回去跟你阿妈讲,戏台子,我一定给你们重新搭起来!”
当年,年轻的肖冬云是这一带十分抢手的采茶戏导演,采茶戏团陆续解散了,肖冬云一赌气到南方打工去了,再也不肯回来。
“要真有这一天,那我阿妈就是枯木逢春咯!”小玉说,“细叔,中午你跟燕来哥一起来我家吃饭呀,我阿妈时常念叨你哪。”
“是啊是啊,是应该去看看翠云嫂的,那些年里,真没少吃你阿妈做的腌藠头和锅巴饭哪。”
“我阿妈见到你,不晓得会有多欢喜,就这么说定了哟!”小玉说着,又跑向茶梯深处去了。
幕阜山乡亲们爱看家乡的采茶戏。
我特别记得,有一次,翠云嫂她们用采茶戏排演了现代京剧《沙家浜》。戏台搭在一个打谷场上,附近塆子的乡亲们扶老携幼,像过节一样,都赶来看戏,大人和细伢子坐满了谷场。
可是天公不太作美,翠云嫂在台上刚刚唱道:“风声紧雨意浓天低云暗,不由人一阵阵坐立不安……”突然,雨点啪嗒啪嗒地真的落了下来,台下的人们,少不了要慌里慌张地赶着去收拾晒场上的东西。
翠云嫂倒是不慌,只是朝锣鼓乐队示意了一下,锣鼓乐队马上停了下来。翠云嫂朝台下喊道:“小玉吔,你快回家,把晒的被子收回去!”
正在幕布后面候场的“沙奶奶”,是春娥婶饰演的,也赶紧探出头来,朝着台下喊她的幺儿:“细崽吧,快去喊你细爹帮忙,把晒场上的玉芦收回去咯!”
就这样,台上台下互动了好几分钟。有人往家里跑,去收东西;也有人匆匆拿来斗笠和蓑衣,让老人和细伢子戴上、披上。③有经验的老人仰头看了看天象,心里有数了,就仍然稳稳地坐在台下,继续看戏。
果然,台下的事情吩咐完了,“沙奶奶”赶紧退回幕布后面,“阿庆嫂”朝台边的打鼓佬们一招手,乐队接着刚才的段落重新演奏起来,仿佛什么事也不曾发生过一样。
翠云嫂接着演唱:“……亲人们粮缺药尽消息又断,芦荡内怎禁得浪激水淹!他们是革命的宝贵财产,十八个人和我们骨肉相连……”
④雨,一阵子就过去了。谷场上的天空,重归晴朗。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部分,以优美笔触交代了幕阜山区的自然环境,“雨雾”则暗示了下文采茶戏遭遇发展困难。
B. 文章多处使用了“咯”“哪”等语气词,并进行了大量的对话描写,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生动鲜明。
C. 驻村书记韩燕来在面对群众不肯重组戏班子的阻碍时,积极回应,表现出勇于担当和高度负责的精神。
D. 文章实写了幕阜山区采茶的“仙女”,虚写了唱戏的翠云嫂,两者形成新旧面貌对比,展现茶乡巨变。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连用两个“那么”和三个“怎么”形容春芽名称,凸显对春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 句子②补充“我”的工作经历,“我”的身份转换使读者更能了解茶乡人才流失的情况。
C. 句子③写老人观戏途中遇雨却不慌不忙的情景,说明老人已早有预判,与下文形成呼应。
D. 句子④用环境描写收束全篇,不只是在写实际天气的变化,还饱含丰富意蕴,耐人寻味。
8. 韩燕来为何说“采茶戏是我们家乡的魂”?
9. 文章标题“山河儿女好看时”具有多重含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6. B 7. B
8. (1)从文化角度分析,采茶戏是幕阜山地区的传统文化。它承载着当地的历史和记忆,其在当地文化生活中有重要地位。
(2)从情感角度分析,它是乡亲们情感的寄托。乡亲们爱看采茶戏,就像过节一样聚在一起看戏,戏台上下互动频繁,说明采茶戏能凝聚人心,是维系乡亲们情感的纽带。
(3)从精神层面分析,采茶戏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精神追求。通过看戏人冒雨看戏,到演戏人对自我的高要求以及对采茶戏的创新,都能看出采茶戏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精神追求。
9. (1)指幕阜山区自然风光和人物形象好看。通过文章对于山区自然风景的描写及对人物采茶情态的描写,体现了幕阜山区的景美人美。
(2)指文化好看。采茶戏是当地文化的代表。文中通过写翠云嫂等唱戏人对采茶戏的重视,以及听众听采茶戏的热闹场景,体现了采茶戏的好看,体现了当地文化之美。
(3)指幕阜山区的未来美好。通过采茶时欣欣向荣的情景,以及韩燕来等人为重组剧团所付出的努力等方面,可以看出幕阜山区的生活越来越好,未来会更加美好。
【解析】
【导语】本文通过描绘幕阜山区的自然风光和采茶戏的文化背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采茶的繁忙景象和采茶戏的历史变迁,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乡村振兴的期望。通过驻村书记韩燕来的努力,体现了新一代乡村建设者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整体上,文章表达了对家乡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A.“‘雨雾’则暗示了下文采茶戏遭遇发展困难”错误。文章开头部分交代自然环境主要是为了展现幕阜山区的美好,引出下文的人物和故事,“雨雾” 没有暗示采茶戏发展困难的作用。
C.“驻村书记韩燕来在面对群众不肯重组戏班子的阻碍时”错误。群众不是不肯重组戏班子,而是有一些客观困难,比如年轻人外出打工、演员老了等,韩燕来也不是面对群众的阻碍,而是面对实际困难积极想办法解决,该项错误。
D.“两者形成新旧面貌对比,展现茶乡巨变”错误。文章没有实虚对比展现茶乡巨变,“仙女”和翠云嫂都是为了展现茶乡的人物和文化,该项错误。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作用的能力。
B.“‘我’的身份转换使读者更能了解茶乡人才流失的情况”错误。句子②补充 “我”的工作经历主要是为了说明“我”对这一带采茶戏小剧团熟悉的原因,而不是体现茶乡人才流失情况。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1)从文化角度看,采茶戏是当地历史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根据“听着采茶戏长大的细哥细妹子”“那些年里,翠云嫂是东春塆子采茶戏小剧团的主角”“我大学毕业那会儿,分配到了湘那赣交界的幕车山区从事群众文化辅导工作。那时候我对这一带的一些采茶戏小剧团,都十分熟悉”这些作者的回忆,可以看出当地剧团历史颇为悠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且“有一次,翠云嫂她们用采茶戏排演了现代京剧《沙家浜》”可以看出当时采茶戏是在不断发展创新的,由此可知采茶戏是当地文化的重要部分。
(2)从情感角度看,采茶戏是乡亲们情感的寄托。文中翠云嫂小剧团在表演《沙家浜》时尽管遇到了突降的雨水,但台下的乡亲们有条不紊地处理家中的东西,拿出斗笠和蓑衣给老人孩子穿好,而台上的演员们也毫不慌乱地安排事务,继续表演,而无一人因此退场,可见观赏采茶戏、表演采茶戏对于当地乡亲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在情感层面上是十分重要的寄托。
(3)从精神层面分析,采茶戏也是以翠云嫂为代表的乡亲们的精神追求。因为年轻人的外流,小剧团被迫解散,从翠云嫂、肖冬云等人的伤心程度,到即使韩燕来提议重组,翠云嫂也认为她和春娥细婶年龄大嗓音无法再唱而婉拒,以及前期精心用采茶戏排演《沙家浜》可知,她们对于采茶戏非常重视,感情极深,且对自我要求很高,意味着采茶戏对她们来说更是精神的追求。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1)指幕阜山区自然风光、人物形象好看。通过文中“楠竹长在朝阳的山隈,水柳长在湿润的河畔”等语句,描写了幕阜山区的楠竹、水柳、茶树、二月兰等自然风光,还有像仙女一样的采茶姑娘,展现了山河的美丽和儿女(当地百姓)的好看。
(2)指采茶戏好看。通过韩燕来文中记叙采茶戏表演过程中台上台下互动的热闹场景,如翠云嫂在台上唱戏,遇到下雨台下乡亲们互动,然后继续唱戏的情节,以及韩燕来说“采茶戏是我们家乡的魂”,体现了采茶戏的魅力,对于当地人民来说有着重要意义。
(3)指幕阜山区的未来美好。通过文章开头所体现的人们采茶场景的美好,以及韩燕来等人为重新搭建戏台、召回演员所做的努力,结尾“雨,一阵子就过去了。谷场上的天空,重归晴朗”等,寓意着幕阜山区此时同样追求精神文化建设,表明这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越来越好,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山河儿女会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名者,所以名实也,实立而名从之,非名立而实从之也。故长形立而名之曰长短形立而名之曰短非长短之名先立而长短之形从之也。仲尼之所贵者,名实之名也,贵名乃所以贵实也。夫名之系于实也,犹物之系于时也。物者,春也吐华,夏也布叶,秋也凋零,冬也成实,斯无为而自成者也。若强为之,则伤其性矣。名亦如之,故伪名者皆欲伤之者也。人徒知名之为善,不知伪善者为不善也,惑甚矣!
求名有三:少而求多,迟而求速,无而求有。此三者不僻为幽昧,离乎正道,则不获也。固非君子之所能也。君子者,能成其心,心成则内定,内定则物不能乱,物不能乱则独乐其道,独乐其道则不闻为闻,不显为显。故《礼》称:“君子之道暗然而日彰,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徵之显,可与入德矣。君子之不可及者,其惟人之所不见乎。
(节选自徐干《中论•考伪篇》,有删改)
材料二: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者,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佑,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让名也;窃名者,厚貌深奸,干浮华之虚称,非所以得名也。
吾见世人,清名登而金贝入,信誉显而然诺亏,不知后之矛戟毁前之干橹也!虑子贱云:“诚于此者形于彼。”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乎迹,但察之未熟耳。一为察之所鉴,巧伪不如拙诚,承之以羞大矣。伯石让卿,王莽辞政,当于尔时,自以巧密;后人书之,留传万代,可为骨寒毛竖也。近有大贵,以孝悌著声,前后居丧,哀毁逾制,亦足以高于人矣;而尝于苫块之中,以巴豆涂脸,遂使成疮,表哭泣之过,左右童竖,不能掩之,益使外人谓其居处饮食,皆为不信。以一伪丧百诚者,乃贪名不已故也。
(节选自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有删改)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故长形立而名之A曰长B短形立而名之C曰短D非长E短之名先立F而长G短之形从之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乐,以……为乐,意动用法,与《岳阳楼记》“后天下之乐而乐”后一个“乐”用法不同。
B. 其,也许、大概,表示一种推测语气,与《师说》“其皆出于此乎”中的“其”意思相同。
C. 虚,虚浮、不真实的,与《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中的“虚”意思及用法相同。
D. 让,推辞、辞让,与《鸿门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中的“让”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名与实,就如同形与影,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但实立名才能够随之而来,二者的顺序不可颠倒。
B. 徐干认为求取名声有三种行为,这三种行为均是采用了偏离正道的不光彩的方式,为君子所不齿。
C. 颜之推认为,有了清廉的名声之后就要克制对财富的欲望,有了显耀的信誉之后就不要轻易许诺。
D. 显贵之人贪名不足,试图以巧伪的手段搏取名声,结果弄巧成拙,这与伯石以及王莽的情况相似。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之道暗然而日彰,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2)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14. 对于汲汲求名者,两则材料给了哪些劝诫?请简要概括。
【答案】10.BDF
11. C12. C
13.
(1)君子的道虽然隐晦,但日益彰显;小人的道虽然看似明显,但日益消亡。
(2)现在(有人)不注重修养身心却想在世上求得美好的名声,就好像容貌很丑陋却在镜子里要求出现美丽的影子一样。
14.
①要先立实,实立名才能随之而来,不要只追求名而忽视实。
②追求名声不能采用不正当的、偏离正道的方式。
③不要做伪善、伪名之事,要保持内心真诚。
④通过修身慎行来立名,不追求浮华虚名。
【解析】
【导语】这两则文言文分别出自徐干的《中论》和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都探讨了名与实的关系。徐干强调名从实立,批评追求虚名的行为,认为君子应内心坚定,不为外物所动。颜之推通过比喻指出不修身而求名的荒谬,强调德艺与名声的联系,批判虚伪求名的行为。两者都劝诫人们要注重内在修养,反对追逐虚名,强调名实相符的重要性。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所以长的形状确立了,就给它命名叫“长”;短的形状确立了,就给它命名叫“短”。并不是“长”“短”的名称先确立,然后“长”“短”的形状才跟从它。
“长形立而名之曰长”,“短形立而名之曰短”结构一致,意思相似,表意完整,分别独立成句,在BD处断开;
“长短之名先立”中“长短之名”作主语,“立”作谓语,结构完整,句意清晰,在F处断开。
故选BDF。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意动用法,以……为乐/动词,快乐。句意:外物不能扰乱就会独自以自己所遵循的道为乐。/在天下人都快乐之后才快乐。
B.正确。句意:大概就在于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吧。/大概都出于这吧?
C.错误。意思及用法不同,形容词,虚浮、不真实的/名词,太空。句意:求取浮华的虚浮的名声。/多么辽阔呀,就像凌空乘风而行。
D.正确。句意:伯石辞让卿的册封。/做大事不必注意小的细节,讲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辞让。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有了清廉的名声之后就要克制对财富的欲望,有了显耀的信誉之后就不要轻易许诺”错误。“吾见世人,清名登而金贝入,信誉显而然诺亏”意思是有的人有了清名却贪财,有了信誉却失信,颜之推列举这些是为了表达有了清廉的名声和显耀的信誉后,仍需保持诚实和信守承诺;而非有了名声之后就要克制对财富的欲望,有了信誉之后就不要许诺。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暗然”,隐晦深远;“彰”,彰明;“的然”,明显;“亡”,消亡。
(2)“令”,美好;“求令名于世”“责妍影于镜”,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名于世求令名”“于镜责妍影”;“责”,要求;“妍”,美丽。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注重实际:“实立而名从之,非名立而实从之也”,可见要先立实,实立名才能随之而来,不要本末倒置,只追求名而忽视实。
②正途求名:追求名声应以修身为本,不能采用不正当的、偏离正道的方式,如“少而求多,迟而求速,无而求有。此三者不僻为幽昧,离乎正道,则不获也”,可见少求多、迟求速、无求有等行为不可取。
③真诚为本:“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乎迹,但察之未熟耳。一为察之所鉴,巧伪不如拙诚”,因此不能急功近利或虚伪造作,不要做伪善、伪名之事,不要以虚假的手段来获取名声,最后落得“以一伪丧百诚者”,要一直内心真诚。
④注重修身:通过修身慎行来立名,忘名者要体道合德,立名者要注重自身修养;如果“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因此不要窃名,不要厚貌深奸,追求浮华虚名。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名,是用来给事物的实际情况命名的,实际情况确立了,名称才随之而来,而不是名称先确立然后实际情况才跟从它。所以长的形状确立了,然后给它命名叫“长”;短的形状确立了,然后给它命名叫“短”。不是“长”“短”的名称先确立,然后“长”“短”的形状才跟从它。孔子所看重的,是与实际情况相符的名称,看重名称正是为了看重实际情况。名称与实际情况的关系,就如同万物与时节的关联。万物在春天开花,在夏天展叶,在秋天凋零,在冬天结果,这是不用做什么而自然形成的。如果强行去改变它,就会伤害它的本性。名也是如此,所以虚假的名称都是会对事物造成伤害的。人们只知道名是好的,却不知道虚假地制造好的名称其实是不好的,糊涂得很啊!
求取名声有三种:原本拥有的少却想求取很多,原本进展迟缓却想快速获得,原本没有却想拥有。这三种情况如果不采取不正当、隐蔽的手段,不偏离正道,就无法实现。本来这就不是君子所能做的事情。君子能够成就自己的内心,内心成就了就会内心安定,内心安定了外物就不能扰乱,外物不能扰乱就会独自以自己所遵循的道为乐,独自以自己所遵循的道为乐就不把听闻当作听闻,不把显扬当作显扬。所以《礼记》上说:“君子所遵循的道,表面隐晦却日益彰明;小人所遵循的道,外表显著却日益消亡。”君子所遵循的道,平淡却不会让人厌烦,简约却有文采,温和且有条理,知道远是由近开始的,知道风气的来源,知道细微之处会变得显著,可以凭借这些进入道德的境界了。君子让人难以企及的地方,大概就在于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吧。
(节选自徐干《中论•考伪篇》,有删改)
材料二:
名与实的关系,好比形与影的关系。德行技艺周厚,那名就一定好;容貌美丽,那影就一定美。如今不修身却想在世上求取美好的名声,就好比容貌很丑却要求镜子里现出美丽的影子。上等德行的人已经忘掉了名声,中等德行的人努力树立名声,下等德行的人竭力窃取名声。忘掉名声的人,可以体察事物的规律,使言行符合道德的规范,因而享受鬼神的赐福、保佑,这就是他们用不着去求取名声的原因;树立名声的人,努力提高品德修养,慎重对待自己的行动,常常担心自己的荣誉不能显现,这就是他们对名声不会谦让的原因;窃取名声的人,貌似忠厚而心怀大奸,求取浮华的虚名,这就是他们不会得到好名声的原因。
我看世上有些人,在清白的名声树立之后,就把金钱财宝弄来装入腰包;在信誉显扬之后,就不再去信守诺言,不知道后面的矛戟,在捣毁前面的盾牌啊!虑子贱说过:“在这件事上做得真诚,就给另件事树立了榜样。”人的虚实真伪本于内心,但不能不从他的形迹中显露出来,只是人们没有深入考察罢了。一旦通过考察来鉴别,那么奸巧伪诈的人就不如笨拙诚实的人,他蒙受的羞辱就大了。春秋时代的伯石曾经三次推却卿的册封,汉朝的王莽也曾一再辞谢大司马的任命,在那个时候,他们都自以为事情做得机巧缜密。后人把他俩的言行记载下来,留传万代,让人读后为之毛骨悚然。最近有位大官,以孝顺闻名,在居丧时,他悲伤异常超过了丧礼的要求,其孝心可说是超乎常人了。但他曾经在居丧期间,用巴豆涂抹脸部,从而使脸上长出了疮疤,以此表示他哭泣得多么厉害。他身边的童仆,却没有遮盖这件事,反而使得外人对他在居处饮食诸方面所表露的孝心,都不相信了。因一件虚假的事情使一百件诚实的事情失去别人的信任,这就是贪求名声不停止的缘故啊。
(节选自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有删改)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观棋
韦骧
不卜天时不背山,枯棋遇敌战谈间。
藏机暗伏三千楯,侵道雄窥百二关。
群语虽咻难改听,一先偶失若无颜。
人心勇善能如此,谁谓渊骞未易攀。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描写了在棋局对战中,下棋人既战且谈,颇有公瑾“谈笑间”的风度。
B. 颔联将下棋譬喻为战争,“三千楯”言埋伏之多,“百二关”言睥睨之广。
C. 观棋之人议论纷纷,从而造成下棋人“一先偶失”,好像无颜见人的样子。
D. 尾联用典,其中“渊骞”分别指颜渊、闵子骞,这里指的是品行高尚之士。
16. 南宋姜夔《白石诗说》有“一篇全在尾句”的说法,本诗尾联是如何体现这一说法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15. C 16. ①结构上总结全诗:前三联描述了对弈时的谈笑风生、棋局的巧妙布局,棋手的专注坚定,尾联用“如此”一词对全诗进行总结概括。
②内容上深化主题:尾联由棋局中展现出的勇敢、专注等品质引发了对人性和品德修养的思考,将棋局与人的品德相联系,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③情感上升华中心:尾联以用典和反问句,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下棋人勇善品质的肯定与赞赏,更是对人们在品德修养上追求贤德境界的期许,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使全诗情感升华。
【解析】
【导语】《观棋》通过描绘下棋的场景,借棋局比喻战争,展现了棋手的智慧与勇气。诗中运用战争意象,如“三千楯”“百二关”,形象地表现了棋局的复杂与激烈。尾联以“渊骞”典故,赞美棋手的品行与才智,暗示人心的勇善与高尚。全诗通过观棋,反映出对人品与智慧的深刻思考,尾联点明主题,升华全篇。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观棋之人议论纷纷,从而造成下棋人‘一先偶失’”错误,“群语虽咻难改听”是指观棋人虽然喧嚣,议论纷纷,但难以改变下棋人的决定或看法,棋手偶尔失误不能归因于观棋者的议论。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1)首联描绘了下棋时展现出一种轻松应对棋局的氛围,颔联描述了棋局中双方暗中布局、相互窥探、激烈争夺的态势,颈联刻画了下棋者在面对周围众人的嘈杂干扰时,依然能专注于棋局,尾联中的“如此”一词指代前面三联所描述的下棋者在对弈过程中表现出的种种特质,如从容应对、坚守自我、充满勇气等,从结构上起到了收束全诗的作用。
(2)诗的前三联主要围绕着棋局展开,详细描绘了棋局中的各种情况和下棋人的状态。而尾联则跳出了单纯对棋局的刻画,指出下棋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勇敢、专注等品质,其实反映了人性中可贵的一面,这种从棋局到人性品德的延伸,使得诗歌的主题不再局限于对下棋这一行为的表面描述,而是深入到了对人的品德修养层面的探讨,深化主题内容。
(3)尾联中“渊骞”是指颜回和闵子骞,他们以贤德著称,这里运用典故,将下棋人所表现出的勇善品质与古代贤德相比。“谁谓渊骞未易攀”采用了反问句,表达了作者对下棋人在棋局中所展现出的勇善品质的高度肯定与赞赏,作者不仅仅是赞赏当下下棋人的品质,更是对所有人在品德修养上能够追求贤德境界的一种期许,具有普遍引导的意义,实现了情感的升华。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针对班上学生不把学习上的微小失误放在心上,又沉迷于电子产品的现象,李老师引用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______,______”两句作为班会主题来劝勉同学。
(2)在中秋晚会舞台上,一人短发稀疏,在空阔的湖面上平稳泛舟,此情此景让小明联想到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诗句“______,______”。
(3)互文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______,______”两句就运用了这种手法。
【答案】 ①.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②.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③. 短发萧骚襟袖冷 ④. 稳泛沧浪空阔 ⑤. 将军百战死 ⑥. 壮士十年归(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常、溺、萧骚、沧、覆。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7月27日,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中轴线肇始于元,成型于明,完善于清,发展于近现代;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长约7.8公里。它不单是一条“虚”的空间之轴,(甲),其中蕴含着丰富深厚的中国文化基因。
文化遗产,一定是静态的过去时吗?只能参观、缅怀么?当人类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历史责任传递到我们手中时,我们有理由相信,七百五十多岁的北京中轴线,如同树木的年轮还在生长,而且A ,生生不息。
(乙),推进中轴线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我们既要挖掘自身的文化价值精髓,又要以全球视野思考,深入挖掘中轴线的时代价值,坚定文化遗产保护和创新文化传承的努力方向。
以科学研究为抓手,探索中轴线活态文化遗产的共生保护。正阳门是中轴线上的重要遗产点,也是北京最大的雨燕族群繁殖地。春夏晨昏之际,结群的北京雨燕在古老高大的城门楼上如追风逐电般争相竞飞。为观察雨燕产卵、孵化全过程,科研团队从2018年开始建立雨燕栖息数据存储系统,该系统为日后国际性研究与保护积累了大量科研数据。
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助力中轴线数字文化遗产的公众保护。为实现由“单一文物景观”向“多元应用场景”的突破性转变,①北京重点探索文化遗产的科技保护与公众参与相协调的路径,②兼容公众的文化需求与消费新模式,③策划公众模拟修缮、模拟考古等可视化呈现、互动性体验,④更直观地使中轴线上的建筑艺术、历史故事能够呈现给社会公众,⑤发挥数字化解决方案在遗产保护领域的动力优势。
当传承与新生成为一座城市新的关键词,历史文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B ,站在时代潮头的我们要主动设置议题,将这条蕴藏着核心文化基因的延长线,塑造成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风景线。
18.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0.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个字。
21. 下列句子中的“杰作”与文中加点的“杰作”,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A.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B. 刽子手们这次杰作,我们不忍再描述了,其残酷程度,我们无以名之,只好名之曰兽行。
C. 在不同的劳动建设中,故乡的人民仿佛正在抽针引线,共同绣着一幅伟大的杰作。
D. 这篇文章无的放矢、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可谓“杰作”,大家见了都直摇头。
22. 有些语句故意在表面上违背逻辑,以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下列句子加点处的“追风逐电”具有上述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春夏晨昏之际,结群的北京雨燕在古老高大的城门楼上如追风逐电般争相竞飞。
【答案】18.A.枝繁叶茂
B.相得益彰 19. ②修改:兼顾公众的文化需求与消费新模式。
④修改:使中轴线上的建筑艺术、历史故事呈现给社会公众更加直观。
20. (甲)更是一条“实”的文化之轴
(乙)以价值挖掘为导向
21. A22. ①强化速度感。“追风逐电”极度夸张雨燕速度,虽不符实际逻辑,但让读者更直观感受其飞行之快,增强画面冲击力。
②凸显活力。突出雨燕的灵动,烘托出正阳门充满生机的氛围,展现中轴线的活力。
③融合之美。将雨燕与古老城门楼相连,体现自然与文化融合,强化了中轴线的独特魅力。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此处强调北京中轴线像树木一样茁壮成长且发展繁荣,与后文 “生生不息” 呼应,故可填“枝繁叶茂”。枝繁叶茂:形容树木生长茂盛,枝条众多,叶子茂密。同时,也可以用来比喻事物繁荣兴旺,充满生机。
B.此处在说历史文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当传承与新生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要素时,这两者并不是相互割裂、彼此独立的,而是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关系,可以共同为塑造城市的独特风貌发挥作用,故可填“相得益彰”。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②“兼容公众的文化需求与消费新模式”动宾搭配不当,应修改为“兼顾公众的文化需求与消费新模式”。
④“更直观地使中轴线上的建筑艺术、历史故事能够呈现给社会公众”句式杂糅,应修改为“更直观地使中轴线上的建筑艺术、历史故事呈现给社会公众”。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前文说北京中轴线不单是一条“虚”的空间之轴,这里需要一个与之相对应且能进一步阐述中轴线特点的语句。因为后文提到其中蕴含着丰富深厚的中国文化基因,故此处应填“更是一条‘实’的文化之轴”。
(乙)后面紧接着阐述了要挖掘中轴线自身的文化价值精髓以及时代价值等内容,并且要第五段“以科学研究为抓手,探索中轴线活态文化遗产的共生保护”相照应,使上下文衔接自然,故此处应填“以价值挖掘为导向”。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理解词语语境义的能力。
文中“杰作”指的是能够代表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优秀作品。
A.“杰作”同样是指桥这类建筑作品在设计、建造等方面表现出色,是优秀的、值得称赞的作品,与文中“杰作”表达的是在某一领域具有杰出、优秀特质的作品这一含义相同。
B.“杰作”是反语,是对刽子手残忍行为的讽刺,与文中“杰作”的正面、优秀的含义完全相反。
C.“杰作”表意较为宽泛,没有明确突出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高超技艺或达到优秀水平的意思,与文中“杰作”含义有差异。
D.“杰作”也是反语,是对这篇质量很差的文章的嘲讽,和文中“杰作”的积极意义不同。
故选A。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追风逐电”本意是形容速度极快,仿佛能够追赶风和闪电。在“春夏晨昏之际,结群的北京雨燕在古老高大的城门楼上如追风逐电般争相竞飞”这句话中,运用这个词语虽然从实际情况来看,雨燕的飞行速度达不到真正“追风逐电”的程度,在表面上违背了一定的逻辑,但正是这种夸张的手法,能够让读者更加直观、强烈地感受到北京雨燕飞行速度之快,仿佛在脑海中能看到雨燕如闪电般快速穿梭在城门楼上的画面,极大地增强了画面的冲击力,使描述更加生动形象。
②通过“追风逐电”这样夸张地描绘雨燕飞行状态,突出了雨燕的灵动性和活跃性。众多雨燕在古老高大的城门楼上以如此迅猛的速度飞行、竞飞,营造出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氛围,而正阳门作为北京中轴线的重要遗产点,这种活力也进一步烘托出整个中轴线区域并非是死寂的历史遗迹,而是依然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展现了中轴线在传承历史的同时也蕴含着鲜活的当下气息。
③句子将北京雨燕在城门楼上的飞行与古老的城门楼这一历史建筑相结合,“追风逐电”的雨燕为古老的建筑增添了灵动的元素,使自然生物的灵动与历史建筑的庄重形成鲜明对比又相互融合。这种融合体现了自然与文化的和谐共生,强化了北京中轴线作为世界遗产的独特魅力,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轴线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还与周边的自然生态有着紧密的联系,丰富了人们对中轴线的整体认知和感受。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渐入深秋,天气转凉,世间万物自然开始面对清冷时节。过了这个秋冬,就能更好地应对后面更多的秋冬;过了这个秋冬,就能迎来更多的繁茂春夏。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以深秋季节为背景,点明了天气转凉,万物面临清冷时节的自然规律。材料的核心在于“过了这个秋冬,就能更好地应对后面更多的秋冬;过了这个秋冬,就能迎来更多的繁茂春夏”,强调了经历挑战和低谷的重要性,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生机的积极态度。材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经历磨砺才能成长,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材料中“秋冬”象征着困境、挑战、蛰伏;“春夏”象征着希望、生机、繁荣。“过了这个秋冬”暗示着经历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材料而言,文章可以阐述个人如何面对人生中的“秋冬”困境,如何在逆境中磨砺意志,最终实现成长与蜕变,迎来“春夏”的繁荣;也可以阐述自然界中“秋冬”与“春夏”的循环往复,以及蕴含的“生生不息”的哲理,从而引申到人生和社会发展中也同样存在这样的规律,鼓励人们积极面对挑战,迎接希望。
写作时,文章可以从个人成长、社会发展、自然规律等多个角度入手,结合自身经历或社会现象作为论据,例如个人在学业、生活中遇到的挑战与取得的成绩(收获),或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经济危机、科技突破等,来支撑文章的观点。可以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进行阐述。例如,可以用个人经历中的具体事例进行举例论证,也可以对比顺境与逆境下不同的发展状态进行对比论证,还可以将人生比作四季,用四季的更替来论证人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并运用比喻、对比、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论证更生动形象,更具说服力。
立意:
1.困难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2.希望永存,生生不息。
3.顺应自然,积极面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