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2:5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20:01
鼓吹乐的初创阶段不晚于汉初。班氏家族称雄于西北时,班壹已经用了鼓吹乐(刘《定军礼》),它的来源就是西北民族的马上之乐。至汉武帝时,鼓吹乐中的横吹,还从西域音乐《摩诃兜勒》中汲取创作素材;六朝时亦与北狄乐、北方箫鼓有关。
鼓吹乐作为在中原发展、成熟的乐种,与先秦恺乐(一种军乐)的关系无考;从两汉间,朝廷与军中习用汉族民间音乐的传统来说,则与相和歌、清商乐有密切联系。《乐府诗集》鼓吹曲辞小序:长箫、短箫,《伎录》并云:孙(丝)竹合作,执节者歌;清商乐曲辞《黄鹄曲》小序:按《黄鹄》本汉横吹曲名。鼓吹乐与汉族民间歌曲的关系十分密切,甚至在汉代军乐中也并不避免爱情和反战题材的民歌原词,如汉铙歌《上邪》歌唱爱情的永恒,横吹曲《紫骝马》歌唱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之类。只从《乐府诗集》中现存鼓吹曲辞的形式与内容上即可看出鼓吹乐与两汉魏晋以来汉族民间音乐的密切联系。 汉魏间的鼓吹乐按用途区分,一般有下列几种类。
①、黄门鼓吹
由天子近侍掌握,主要列于殿廷,称为食举乐(宴席、饮膳时所用),亦称长箫。黄门鼓吹也用于天子专用的卤簿(仪仗)。《西京杂记》载:汉大驾祠甘泉、汾阴,备千乘万骑,有黄门前、后部鼓吹。列殿廷与供卤簿,和后世鼓乐兼有坐乐、行乐颇为相同。
②、骑吹
用于卤簿,随行帝王、贵族等车驾,以用箫、笳、鼓、等乐器在马上演奏而得名。
③、短箫铙歌
指为军乐,主要用于社、庙、恺乐、无会、郊祀校猎等盛大活动。
④、横吹
随军演奏,朝廷常以其赐予边将。《乐府诗集》卷21解释鼓吹与横吹的区别:横吹曲,其始亦谓之鼓吹……。有箫、笳者为鼓吹……;有鼓、角者为横吹,用之军中,马上所奏者是也。《晋书·乐志》又说:胡角者,本以应胡笳之声,后渐用之横吹,有双角,即胡乐也。由此可知横吹为后起,它的代表作品即著名的《新声二十八解》(《晋书·乐志》)。 隋唐鼓吹乐仍由天子近侍及太常鼓吹署掌握。略同前代,但分部与名称有异,其礼仪用途则仍为汉代鼓吹的延续。
①、前代黄门鼓吹用于宴享及天子专用卤簿者,相当于隋代鼓部,或唐代鼓吹部。鼓部用鼓、金钲、大鼓、小鼓、长鸣角、次鸣角、大角。唐鼓吹部不用大角。
②、前代短箫铙歌用于郊、庙及恺乐。相当于隋代铙鼓部,用歌、鼓、箫、笳。唐代则分之为羽葆部、铙吹部 两部。《旧唐书?音乐志》载:铙吹部用于凯乐时,又别增乐器如筚篥、铙等,取骑吹形式。鼓吹令丞前导,分行于兵马俘馘之前。将入都门,鼓吹振作,迭奏《破阵乐》等四曲。
③、前代骑吹、横吹兼用于卤簿与行军。略可相当于隋、唐的大横吹部(角、节鼓、笛、箫、筚篥、笳、桃皮筚篥)与小横吹部(大横吹减去节鼓)。 鼓吹乐的初期阶段,采自汉族民间而供奉官府。其后,至南北朝时如邓县画像砖所示,则又流入汉族民间并为豪富之家使用。明、清以后,作为宫廷与官府使用的鼓吹乐,已成古代史上这一乐种的余波;反之,流入民间的鼓吹艺人及其技艺,却在商业经济的影响下取得新的进展,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各以鼓吹、鼓乐、吹打为名的近世汉族民间器乐合奏诸乐种,逐渐进入形成或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