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安置房需满足法律条件,如取得房产证并办理不动产登记。合同需到房管部门核实政策,否则无效。购房需提交开发商房产证、法人委托书、个人房产证或注销证明、被安置人身份证、拆迁安置协议、过户申请书、权属登记申请书、分户平面图。如被拆迁人死亡,需提供死亡证明和代理人证明。政策允许后,卖方才能办理不动产登记,取得权利证书。
法律分析
安置房私下买卖合同只要符合了法律的规定就能够生效。但是如果并没有取得房产证,本身就不能够在市场上交易,签订的协议就是无效的,因为它不具备法律上的产权效力。现阶段如果想购买安置房买卖合同,一定要到当地房管部门去咨询了解具体政策,核实是否具备办理不动产权登记的条件。否则即使签署的安置房买卖合同是有效的,想要卖方配合办理不动产登记,取得权利证书仍需要等待政策允许。
购买安置房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1、开发商名下的房产证原件;
2、开发商的法人委托书;
3、拆迁前个人房产证原件或房产证注销证明;
4、被安置人身份证复印件;
5、拆迁安置协议;
6、房屋移转过户申请书;
7、房屋权属登记申请书;
8、测量分户平面图;
9、如被拆迁人死亡,应提供死亡证明和代理人证明及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
拓展延伸
私下交易的安置房买卖合同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私下交易的安置房买卖合同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根据我对相关法律的理解和解释,私下交易的安置房买卖合同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安置房交易应当遵守相关法律程序,如签订正式合同、办理过户手续等。私下交易可能导致合同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并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行为。因此,建议当事人在进行安置房买卖时应遵循法律程序,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如果存在纠纷,当事人可以寻求法律援助,以维护自身权益。总之,私下交易的安置房买卖合同需要谨慎对待,确保合法性,以免引发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结语
购买安置房需谨慎,私下交易合同存在法律风险。根据法律规定,安置房交易应遵守相关程序,如正式合同和过户手续。私下交易可能被质疑合法性,甚至被认定为违法行为。建议遵循法律程序,确保合同有效。如有纠纷,可寻求法律援助,维护权益。私下交易安置房需谨慎,确保合法性,避免不必要法律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