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翅虫中毒的症状
隐翅虫皮肤炎往往发生在炎热夏季下雨后,皮肤接触隐翅虫体液(只要接触10-15秒就反应),皮肤随即会发生局部型的刺痛、红肿、红斑、水泡与糜烂;症状一开始呈现线状、斑片状或混合型坏蛆浮肿性红斑(有灼热及刺痛感),大约在一天左右便开始出现水泡、脓疱及溃烂的变化。建议发现此类似症状,应立即就医做适常处置;如果处置得当,病灶区可在三至四天后干燥,六至七天左右落屑痊愈,有些人则可能会有一至二个月的色素沉着反应(暗沈或咖啡色的痕迹)。若处理不当(乱用药或处置,或抓痒弄破水泡),易造成细菌感染或全身过敏,甚至留下难看的色素沉着或疤痕。
隐翅虫叮咬了怎么办
为避免继发性细菌感染、全身过敏或永久性色素沉着,只要怀疑为隐刺虫皮肤炎之患者建议立即至斗诊追踪及治疗。
1.不要刻意弄破水泡,应遵照医师指示用药,并以纱布覆盖患处以避免继发性细菌感染;换药时机:一天二次;当患处脏污、潮湿时等必要时需再更换。
2.沐浴时以清水沖洗,不须使用肥皂等清洁用品,沐浴后立即换药。
3.必要时按时服用口服药以减轻皮肤刺痛及搔痒感。
4.避免搔抓,以防水泡破损引发感染及预防色素沈着。
5.避免刺激性饮食,如:辛辣食物,槟榔,抽烟、喝酒等,以防增加过敏反应而引发搔痒感。
预防隐翅虫
1.于郊外或山区,就寝前仔细检查室内及床铺上是否有隐翅虫或其他虫只。
2.就寝时熄灯,以防隐翅虫之趋光性。
3.看到隐翅虫停在皮肤上时,切勿将之打死,以防毒液接触至皮肤而引发皮肤炎。建议吹气气将虫只吹走,或用树枝或其他可代替之外物将之轻轻挥除。
4.尽量不要在野外或草地上活动,必要时穿着遮蔽衣物或使用防虫剂。
5.不要开窗户睡觉,必要时应当使用蚊帐,并尽量减少身体的曝露,以避免隐翅虫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