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玲琍老师的先进事迹,她以“爱心”之浓提升奉献“温度”,教书育人烛光尽,师为楷模根基牢。刘玲琍老师像一束柔和烛光,无私地燃烧自己温暖着无声世界中的孩子们。她既是老师,也是妈妈,日复一日,一字一句,教听障孩子学发音、学说话、学文化知识,还要兼顾喂饭、帮忙佩戴耳蜗、换洗衣服。她把孩子们渴求的眼神、父母殷切的希望化作无尽的动力,不畏吃苦、乐于吃苦,白天教学生,回家教儿子,像永不停歇的陀螺。帮助孩子张口说话,是刘玲琍对孩子们最朴素的爱,这种无私关爱迸发出温暖人间的光,带领听障孩子翻越无声世界中的一座座“大山”。
32年来,她帮助20余名听障学生考上大学,80多名孩子回归社会顺利就业。“大音希声,大爱无言”是对刘玲琍老师最好的诠释。广大青年教师要以刘玲琍老师为榜样,读懂刘玲琍老师为了孩子“春蚕到死丝方尽”为民初心,拿稳爱的“接力棒”,时时刻刻把人民放在心头最高位置,从中汲取“坚守力量”,要乐于做甘于奉献的“燃灯者”,做到尽己所能、奉献群众,努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刘玲琍老师涵养乐于吃苦的品格,在平凡的岗位上充分发光发热,勇于奉献自我,把先进性体现在实际行动中,敢于作为、善于作为,在担苦、担难中增锐气,在办事、扛事中当先锋,在苦干、实干中挥汗水,于忘我工作中不断谱写新篇章。
32年的辛勤耕耘,刘玲琍自创唇舌操、触摸法和情景教学法,先后荣获全国“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称号及“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第四批岗位学雷锋标兵”“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2021年“七一”前夕,她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成为全省特教岗位唯一当选的教师……
回顾走过的路,刘玲琍已记不清多少次带着患病的学生去看病,记不清多少次自己掏钱为学生购买生活和学习用品,记不清多少个节假日陪伴在这些孩子身边。她教的学生中,有30多名考上大学,有的成了舞蹈演员、有的成了设计师、有的成了园艺师,还有2名学生毕业后回到特校当了老师。
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目前共有学生300余人,如何让这些孩子们未来有更好的发展,是刘玲琍最操心的问题。她在多方走访自主创业的残疾青年人时发现,仍存在创业扶持机制不可持续运行、服务领域局限、职业康复体系滞后,以及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不对称、单向传递、无法有效联通等问题。
作为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她希望为残障人士发声,提出了“优化残疾青年创业扶持政策”“推进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发展”等建议。比如,通过实名制调查,科学合理地按照调查结果配置培训项目;由政府及残联牵头,与企业建立联动机制,采取订单式上岗配置,保证有效上岗;积极开发孵化项目,为残疾人创业搭建平台。
二十二年,我们初心未改!《感动中国》一路寻找动人的故事,像整理一本又一本影集。每一次翻开都历久弥新,永远温暖,永远热泪盈眶。
刘玲琍是湖南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2023年中组部优秀共产党员榜样人物。她扎根特教讲台,坚持做一件事,就是让听障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学习开口说话。
眼耳鼻舌身意,色香声味触法,用尽所有,为生命解锁。她从命运那里夺回一副又一副翅膀,带领孩子们飞离寂静的牢笼。听,每一个新的发音,都打开一个新的世界。——《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 刘玲琍
爱心、诚心、耐心、细心、用心,是同事们给刘玲琍的评价。和刘玲琍相处了32年的同事、好友陈红看来,刘玲琍敬业热心,工作一丝不苟,人缘也很好。
“很多单位找她交流心得,她都会提前备稿,丝毫没有耽误教学工作,每天都很忙。”陈红说,不管刘玲琍多忙,永远都是一笔一画地认真写教案、班务日志、听课记录,“每个孩子都是她手心里的宝。”
“推选‘先进’‘优秀’,她在学校里都是全票通过。”陈红坦言,正是因为刘玲琍的影响,她才在特殊教育行业坚持下来。“我1992年进入学校工作,比刘老师晚一年。第一次见到她时,感觉她是一个阳光灿烂爱笑的女孩。”周围都是身体情况特殊的孩子,陈红坦言教学压力非常大,“我不是学特殊教育专业出身,确实想过转去普通学校。”
陈红回忆,刚入职时她就与刘玲琍同在语文组,每天相处交流,她逐渐被对方身上的坚持和专注所感染,“刘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地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我也一直在向她学习。”
“每天至少要花两三个小时跟班里的孩子们一对一地上课,每天下来喉咙基本是嘶哑的。”这种在旁人看来特别费力气的课,刘玲琍已经坚持了33年。
台下是一群被“静音”的孩子,台上是一位如妈妈般细心、温柔的老师。
“孩子们不该有‘有苦难言’的命运……”刘玲俐说,自己之所以选择当特教老师,是因为邻居是聋哑人,自己便有了“阿姨要是能开口说话该多好”的初心。
她有多心疼,就有多努力。
2008年,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办学前聋儿康复语训班,刘玲琍主动请缨担任班主任。叫孩子起床、帮他们叠被子、陪他们吃饭上课、手把手教他们写作业……在这间特殊的教室,老师的办公桌与学生的床位紧紧挨着,刘玲琍与这群特殊孩子同吃同睡,像是照顾他们饮食起居的保姆,又像是对他们关怀备至的妈妈。
“记得有一年盛夏,刘老师怀着孕坚持给我们上课,背后的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她始终没有放弃我们,坚持教我们直到毕业。”4月10日,在衡阳一家公立医院从事行政工作的刘梦晗,给潇湘晨报记者写下这些文字,回忆了昔日恩师刘玲琍带给她的感动和温暖。
日前,《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发布,湖南省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老师刘玲琍与老科学家俞鸿儒、泳坛名将张雨霏、水稻专家杨华德等人一起,获此殊荣。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组委会写给刘玲琍的颁奖辞是这样的:“眼耳鼻舌身意,色香声味触法,用尽所有为生命解锁,她从命运那里夺回一副又一副翅膀,带领孩子们飞离寂静的牢笼,听每一个新的发音,都打开一个新的世界。”
对刘玲琍和她所教过的80多名学生来说,解锁、夺回、飞离、打开……每一点生命进阶都来之不易,每一个动词背后都是刘玲琍33年如一日坚守付出的初心与耐心。
向阳而生,向善而行。那些人性当中最闪耀的瞬间,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中国。4月8日晚,《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
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耕耘特教讲台33年,教会听障孩子开口说话、找到打开有声世界的“钥匙”,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刘玲琍代表湖南当选“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再次走上人生高光时刻。
刘玲琍与特教结缘,缘于小时候的邻居。1973年,刘玲琍出生于衡阳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邻居王阿姨是一名聋哑人,不识字,也不能讲话。
一年冬天,刘玲琍串门到王阿姨家玩。一见面,对方不停用手比画着。刘玲琍不明白阿姨的意思,王阿姨却急得涨红了脸。王阿姨的丈夫解释说,是王阿姨想织一条围巾送给她。
“那个冬天,让我感受到温暖。王阿姨对我好,我想,要是她能说话就好了。”这件小事,深深地印在年幼的刘玲琍脑海里。1987年,14岁的刘玲琍决心报考聋教专业,被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