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习王新法先进事迹心得

2024-07-16 来源:华拓网

学习王新法先进事迹心得1

王新法将共产党员与军人的信仰融进血液、刻在心里。一身迷彩、一双胶鞋、一双雨靴、一个军礼是他的标配;开山修路有危险,他带头签下“生死状”,寻找水源下溶洞有危险,他让村民靠后自己先上;他出资修建“山河圆”烈士陵园,集中安葬在当地牺牲的68具红军烈士遗骨,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运用《村规民约》以及留守儿童的力量推进乡村治理、移风易俗,让村里有了朝气;出谋划策发展产业经济,建成1200亩生态茶园,成立农业科技公司,打造了致富的“绿色银行”。

王新法的经历如同一张试纸,敏锐地考验着社会和裹挟其中的每一个人。那些我们视之为感动的是他的身体力行,都是他充满正能量的付出。他个性突出,好强、倔强,认准的事情不干好不罢休。但他同样充满智慧,擅做群众工作,为了记住村民们的名字,他给许多人取了“时尚大姐”“蜜蜂妹子”这样有趣的绰号。他生前甚至不愿接受采访,更不想成为典型,但留给薛家村的“精神遗产”,正是新时代退役军人群体所共有的、那些支撑他们选择决断的关键逻辑――忠诚与信仰。

自2013年开始,随着王新法的到来,让武陵山深处默默无闻的湖南省石门县薛家村渐渐有了名气。这个曾经的上访村伴随着“名誉村长”王新法带来的一次次“头脑风暴”,不仅于2016年顺利脱贫,还变成了“省级文明村”。

薛家村离县城近140公里,封闭、贫困,没有支撑的致富产业。10年前由安家、薛家两村合并。全村309户近1000人中,有五保、低保等困难户87人,因贫离异家庭达到22户,30岁以上未婚男女41人,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在外务工,留在家里的多是老人与小孩。

“要改变大山里的现状,首要在人心的改变。”王新法认准这一点,坚持做了一件事情――通过乡村治理创新激活村民脱贫过程中沉睡的力量,带领群众转变观念、移风易俗、发展产业。这些行进中的改变,正是推进乡村民政民生工作创新发展的鲜活样本。

一次次思想的碰撞,让薛家村村民逐步树立起自主脱贫的信心,义务投工投劳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蔚然成风,人均年收入从4年前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6000元以上。如今,对村民们来说,他们告别的不仅是一位“名誉村长”,还是一位扶贫引路人、首席营销官,以及一张薛家村的“活名片”。

学习王新法先进事迹心得2

王新法同志,河北省石家庄市人,1969年12月入伍,1981年转业到石家庄市公安局工作。他是一名中国共产党的普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退役军人,六十多岁了,为了帮助石门县南北镇的扶贫工作,2013年7月,他退休后不远千里,就迫不及待地来到湖南省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开展义务扶贫,任“名誉村长”。今年2月23日下午3时许,王新法同志因突发心肌梗塞倒在工作阵地,不幸以身殉职,年仅六十四岁。

一个外省人,毫不利己的动机,把薛家村人民群众的脱贫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爱党、爱国、爱人民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名退役军人,每一名退休干部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王新法同志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牢牢记住: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他只身扎根石门贫困山区,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取得了令人瞻目的扶贫成果,使薛家村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王新法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人民群众极端的热忱。短暂的3年多时间里,他为村里募捐一百三十多万元,组织村民修桥六座,修通村里盘山道;与村民一起将68位红军先烈遗骨找回来,安葬在六塔山上;打造村里生态茶园、倡导生态养殖,义务开展文明创建;无私关爱帮助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他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每年春节都不休息,就连儿女结婚生子也无暇回家……然而,有的人却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为追求“政绩”,不惜牺牲群众的利益,闭门造车,浪费国家钱财。有的对人民群众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高高在上,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仅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合格的公务员。

薛家村乃至南北镇的人说到王新法同志,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薛家村的干部群众,凡亲身受过王新法同志的帮助和亲眼看过王新法同志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我和王新法同志虽然没有谋面。然而,王新法同志的先进事迹也曾有所耳闻,对于他的不幸离世,我是非常悲痛的。然而,高风传千里,亮节昭后人。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代表了我们民族的优秀品质和传统,具有永恒的价值。王新法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值得我们世代弘扬下去。毛泽东同志说得好,“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人人都拥有一个流动的生命,人人都在不停顿地往前走,然而,有的人每走一步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这些足迹一旦串连起来,就变得那样光耀无比。王新法的人生就如同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事业是人生的常青之树,它根植于人民的土壤中,汇千千万万的人生于一身,永远生气勃勃,枝繁叶茂。人生在世,事业为重,一息尚存,绝不松劲,这也是我学习王新法同志先进事迹后的座右铭。

学习王新法先进事迹心得3

没有谁给他下指示、定目标,4年前,河北省石家庄市退伍老兵王新法来到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主动扶贫,今年2月23日,年仅64岁的他倒在了扶贫的路上,石门上万百姓洒泪相送,湘鄂边界的大山有幸收藏了他的忠骨。

百姓的泪凝结成一面镜子,映照出王新法在薛家村的日日夜夜。4年中,他倾其所有为百姓办实事,薛家村人均收入由前几年的不足2000元,达到了6000多元。若说以往乡村工作的第一难事是计划生育,而当下则是脱贫攻坚,有的干部谈贫色变,想法多办法不多,压力大动力不大,把扶贫村的脱贫希望仅仅寄托在后盾单位的资金筹措上。王新法来到薛家村举目无亲,个人也非亿万富豪,但他的扶贫举措为何在短时间内收到了效果,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呢?

王新法刚到薛家村便得知附近山上散落着68具红军战士的遗骨,他捐出2万多元赶制68副小棺木,带领村民在六塔界修建名为“山河圆”的陵园,看上去是收殓烈士们散落的遗骨,实际上是凝聚起因贫困而涣散的民心。此举让一颗颗曾经冷漠的心暖了,人们仿佛听到山谷间又回荡起当年激越的战斗号角声,“拧成一股绳,共挖贫穷根”便形成了共识。王新法这是从精神世界的一次成功切入,这就避免了“干部在田里撸起袖子加油干,贫困群众站在一边喊加油”的尴尬局面。

薛家村最大的农业资源是千亩茶园,也是村民脱贫的希望所在,然而,受传统观念和技术制约,村里的茶叶生产并未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并非茶叶专家的王新法审时度势,为薛家村的茶叶生产开出了良方:改几季采摘为一季采摘,走精品生产的路子。千亩茶园实施生态种植,近300亩茶园做到了天然富硒、无农药残留。千百年来奉行几季采摘法的村民,若不是王新法此前的灵魂洗礼,又怎能相信这个“冒险”举措呢?结果是令人欣喜的,一季采摘的茶叶茶品好、价格高,收益反而超过了几季采摘的总和。

王新法的扶贫路径正确,方法创新,实为精准扶贫的范例,让薛家村人看到了希望,他的突然去世,当然令百姓倾情缅怀!

学习王新法先进事迹心得4

一种精神,不只影响一座城市,还会影响一个民族。

历史的浩荡长河里,常有英雄“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才在名山大川中凿出河床与草原,让人们生息不绝。

3月15日,我市举行学习王新法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代表悼念王新法,也在思索着王新法的精神传承。

“我们可以从时代的坐标、人生的坐标、共产党员的坐标这三个坐标来考量王新法。在这个奋发有为、价值多元、攻坚克难的时代里,他是一座丰碑;在生与死、长与短、大与小的人生辩证法里,他是一位楷模;在对党的信仰、对党的忠诚和对党的职责里,他是一个典范。”常德日报传媒集团总编辑唐直秋率先发言。他全程参与了王新法同志去世后的宣传报道。他说,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典型,王新法用生命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堂课。

从2014年就追踪报道王新法的湖南日报社常德分社社长周勇军,也是王新法的生前好友。周勇军认为,王新法就是我们的英雄,我们不遗余力地学习他宣传他,就是提醒人们要尊重英雄、尊重历史。“只有用英雄的精神来武装自己、提升自己,我们的民族才会更有希望,变得更强。”

一年多来,常德市社科联主席李云峰组织社会团体参与到精准扶贫中,还撰写了相关课题论文。他谈到,王新法的精神首先要深挖、要提升,要从他的老家河北石家庄挖起,从他的成长过程挖起,从他参军的地方挖起。要推介、要宣传,不能让学习宣传王新法精神成为空谈。要学习、要践行,引导全社会学深、学细。

常德军分区政治部干事傅艺说,王新法同志的军人经历,锻造了他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的良好品质。在薛家村,一间废弃小木板房是他的住处,一身迷彩服是他不变的装扮,一摞书和一床被是他的全部家当。向王新法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始终做到勤俭为荣、淡泊名利,立足岗位、脚踏实地,践行修身律己、知行合一的高尚品格。

春天来了,王新法同志却走了,山花中的薛家村“山河圆”陪伴着他。市扶贫办副主任刘孟春动情地说,自己作为一名扶贫干部,要像王新法扎根山村一样,坚守扶贫工作岗位;要像他奉献薛家村一样,全身投入到扶贫工作中;要像他苦干实干一样,坚持脱贫攻坚一锤子一锤子地敲;要像他亲民爱民一样,与贫困群众建立起更密切的联系,为“两年决战决胜、全面精准脱贫”出力、作贡献。

“王新法既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更是一个时代的符号。”湖南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黄向阳说,要将王新法献身扶贫事业的精神融入到革命文化之中来升华,将王新法献身扶贫事业的精神融入到“四个意识”,特别是大局意识、看齐意识的高度来升华,将王新法献身扶贫事业的精神融入到民族精神的高度来升华,将王新法献身扶贫事业的精神融入到时代精神之中来升华。

王新法的扶贫,是新时期实干与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是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灵巧相结合的产物。王新法本身,就是我们精神的坐标。

学习王新法先进事迹心得5

3月16日上午,石门县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座无虚席,王新法同志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这里举行。

石门县广播电视台记者郭海龙用他3次采访经历,向人们介绍了王新法的先进事迹;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村民曾德平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王新法平凡而感人的故事;武警西藏总队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徐书真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她与王新法的战友情;薛家村村主任贺顺勇讲述了王新法在村里办的一件件好事、实事;王新法的女儿王婷追忆了父亲舍小家、为大家,真心帮扶薛家村的点点滴滴,表达了对父亲的崇敬与思念;石门县委驻薛家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王军讲述了王新法真扶贫、扶真贫的优秀事迹。现场听众用阵阵掌声和声声抽泣表达了对王新法的崇高敬意。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胡丘陵,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石门县委书记谭本仲及700多位社会各界代表聆听了报告会。王新法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还将在常德巡回举办。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