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亢的西北腔教学反思

2024-07-16 来源:华拓网

篇1:高亢的西北腔教学反思

高亢的西北腔教学反思

1、在介绍青海“花儿”的特点时,我着重讲了“花儿”的两个特点第一: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展。衬腔较多,同学们对于旋律的特点马上能够自主总结出来。但是“花儿”的'第二特点:以真假声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演唱。这个特点的介绍我没有作具体的分析,导致学生对于真假声的概念比较模糊,教师应该对于“花儿”的这个特点略作分析,也可以通过欣赏原生态唱法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真假声演唱是怎样进行结合的。

2、本节教学内容容量大,可是每一首民歌都没有做深入细致的挖掘,导致内容繁冗,没有主次。因此在备课过程中准确合理的确定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3、在授课的过程中,本人已经尝试用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尽可能的参与教学活动。但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依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课堂气氛不佳。而且课堂在最后没有很好的进行拓展和升华,因此不能使课堂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篇2:高亢的西北腔教学反思

1、在介绍青海“花儿”的特点时,我着重讲了“花儿”的两个特点。

第一: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展。衬腔较多,同学们对于旋律的特点马上能够自主总结出来。

但是“花儿”的第二特点:以真假声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演唱。这个特点的介绍我没有作具体的分析,导致学生对于真假声的概念比较模糊,教师应该对于“花儿”的这个特点略作分析,也可以通过欣赏原生态唱法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真假声演唱是怎样进行结合的。

2、本节教学内容容量大,可是每一首民歌都没有做深入细致的挖掘,导致内容繁冗,没有主次。因此在备课过程中准确合理的确定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3、在授课的过程中,本人已经尝试用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尽可能的参与教学活动。但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依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课堂气氛不佳。而且课堂在最后没有很好的进行拓展和升华,因此不能使课堂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篇3:《高亢的西北腔》教学反思 西安车辆中学 何培

《高亢的西北腔》教学反思 西安车辆中学 何培

《高亢的西北腔》教学反思

西安车辆中学 何培

1、在介绍青海“花儿”的特点时,我着重讲了“花儿”的两个特点第一: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展。衬腔较多,同学们对于旋律的特点马上能够自主总结出来。但是“花儿”的第二特点:以真假声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演唱。这个特点的介绍我没有作具体的分析,导致学生对于真假声的概念比较模糊,教师应该对于“花儿”的这个特点略作分析,也可以通过欣赏原生态唱法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真假声演唱是怎样进行结合的。

2、本节教学内容容量大,可是每一首民歌都没有做深入细致的挖掘,导致内容繁冗,没有主次。因此在备课过程中准确合理的确定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3、在授课的过程中,本人已经尝试用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尽可能的参与教学活动。但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依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课堂气氛不佳。而且课堂在最后没有很好的进行拓展和升华,因此不能使课堂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篇4:《高亢西北腔》教学设计

《高亢西北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积极的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特点强调,使同学们能够对西北民歌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2)通过对《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等民歌的`欣赏,来认识了解“花儿”和“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3)初步认识西北地区的风格特点与当地环境、生存状态、人物性格等。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三首民歌的学习,能够对西北民歌的特点和风格做出适当审美评价。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西北民歌的特点,理解西北民歌的艺术价值。

三、教学过程:

1、提问导入:听一段西北民歌风格的音乐后,提出问题。

问:大家听完这些音乐有什么感觉,歌曲是民歌还是通俗歌曲?

问:请大家拿出笔和纸,一起来画曲中的旋律线。

由旋律线引出西北地区的地形地貌与所属范围。多媒体展示中国行政图,简单介绍一下西北的地理位置以及涉及省份。点明这里的歌曲和此地区地形地貌、人文特点风俗习惯有着密切地联系。引出本课课题—《高亢的西北腔》

播放视频片段:电影插曲《信天游》、《黄土高坡》等。

问:这些歌曲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听到的,大家讨论一下,这两首歌是民歌还是通俗歌曲?引导学生回答:是具有西北特征的通俗歌曲。

教师演唱一遍《信天游》,有会唱的同学一起唱。

问:同学们猜测一下原汁原味的西北民歌是怎么样的?

2、欣赏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

(1)问:大家能说说听过这首歌曲的感受吗?

讨论过以后,简单介绍一下民歌的知识。

(2)再次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介绍此曲特点:乐曲气息较长,多用装饰音,节奏松散,较自由,旋律起伏较大。

(3)介绍作品:《上去高山望平川》是“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在全国颇具影响,声誉极高。这首歌曲的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富有西北民歌的典型特点。歌词表面上是述说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受阻,而实质上是揭露旧社会封建以及旧礼教迫使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难以实现。这首歌由“花儿王”朱仲禄演唱。演唱时采用了方言和真假声结合。

3、了解“花儿”:“花儿”主要流传于甘肃、青海、宁夏等地。亦称“少年”或“野曲”。

4、欣赏《脚夫调》

(1)欣赏视频《脚夫调》,问;演唱者是做什么的?歌曲情绪是怎样?

(2)介绍“脚夫”,“脚夫”又称“赶脚的”或“脚户哥”。

(3)介绍歌曲

5、欣赏《刨洋芋》

(1)、聆听歌曲《刨洋芋》

(2)介绍歌曲

(3)欣赏音谱,熟悉一下旋律,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特征。

主旋律——轻快活泼,乡土气息

歌词——生活化、口语化、风趣幽默

整体感觉——充满了生活的喜悦

(4)学唱《刨洋芋》

四、小结:

通过对三首歌曲的学习,了解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五、课后小结:

同学们唱得好,听得仔细。民歌只有唱,才能体会中国民歌的精髓,才会体味其中的腔调和情调!

篇5:高中音乐鉴赏《高亢的西北腔》说课稿

高中音乐鉴赏《高亢的西北腔》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是高中音乐鉴赏《高亢的西北腔》。

一、说大纲

根据《大纲》要求,欣赏民歌的学习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民歌,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并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本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及不同的民族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认识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西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花儿”和“信天游”。《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脚夫调》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表现脚夫的复杂心情。

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2)引导学生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3、教学重点、难点:

能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西北的民歌。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利用超级女声这样一种流行要素的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听”歌曲的旋律、节奏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音乐,从而来分辨西北民族的民歌特点。

四、说教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配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使学生通过形象感受来理解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学过程中,创设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以学生的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成功地达成教学目标,

《高中音乐鉴赏《高亢的'西北腔》说课稿》()。

五、说教学程序

本课主要是欣赏少数民族歌曲,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目标教学模式进行。

1、前提测评

这环节中我运用创设情境,兴趣引入法。

1)首先了解学生对我国民歌曲调的地域划分,知道多少?有没有谁能说出各个地域的民歌风格?

2)然后我将会运用课件向学生展示超级女声演唱民歌的视频,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及兴趣。

2、认定目标

我将口述2个学习目标(略)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2)引导学生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3、导学达标

在这一环节中,我用感性到理性的教学法。

1)采用听--想--观看--讨论的程序,让他们听三首歌曲的旋律片段,了解各首民歌的风格特点及表现情绪等。

阅览歌曲简介、欣赏歌曲、知识链接、互动链接

2)然后我将结合流行歌曲,给学生介绍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阅读音乐知识,了解花儿、信天游,欣赏歌曲,互动链接

4、拓展探究

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深入地感知、体验、理解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并结合流行乐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自然地导出下节课的内容。

六、总结

总的来说,这是一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的音乐感受能力和电脑多媒体课件运用的的音乐欣赏课。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节省了教师板书和传统播放音乐进带倒带的时间,教学内容紧凑丰富,课堂气氛生动有趣而富于吸引力。当然这种尝试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今后将努力改进,取得好的效果。

篇6:《西北和青藏地区》教学反思

上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这节课,我收益良多,感触也很多,认真反思后,我记下了自己心灵的对话:本节课的内容我已特别熟悉,但对我的学生来说,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却是遥不可及的,因此我用美丽的图片引入新课,再用恰当的视频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两个地区,学生兴趣浓厚,这一点我是成功的;本节课主要以学生为主体,试采用探究式和生成式教学方法,转换师生的地位,我以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当中,学生的积极性倍增;同时,我鼓励学生以对比法来学习地理,教会学生“会学地理”而不是“学会地理”,比如,我在教学中,对于西北和青藏地区的自然差异、人文差异这些基础知识,我改变了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做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找差异,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另外,在教学中,我依旧注重对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同时也在这一节渗透了人地和谐关系及区域经济联系发展的观念,对学生情感教育做出努力。

但本节课,给学生的时间较多,课堂时间的分配因此受到了影响,在答疑环节,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还不能迅速给出科学的合理的解释,因此,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让“生活地理”成为我的“地理生活”,为更优秀的学生服务,同时让我的学生更加优秀。

篇7:《西北和青藏地区》教学反思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既是对教学内容选择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教学方法的要求。如果在教学中,教师不注意联系实际,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用来自于学生身边的事物,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积极充当学生的“向导” ――把学生引向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的向导,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在主动学习中,学生自能乐学、善学。在教学中,对于西北和青藏地区的自然差异、人文差异这些基础知识,我改变了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做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找,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这堂课的反馈,我认为自己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手段的运用直观、合理。在这方面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如:对地图的处理,自然景观的描述等等,体现了知识的直观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2、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发现规律。如让学生计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青藏地区要比同纬度地区温度大约低多少度,分析总结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从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注重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体现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地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整节课几乎是由学生活动串联在一起,学生在读图、讨论的过程中掌握我国的地形特点。

在这节课中,还有亟待完善的地方:

1、教师基本功有待提高, 例如教师本身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也有待提高。

2、忽略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没有把学生在生活中熟悉的知识迁移到教学实际中。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离学生很遥远,可是《青藏高原》、《天路》等却是广为人知、广泛传唱的歌曲,这些都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教学切入点,我却没有进行挖掘。

3、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控制过于严格,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如果教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阅读后的看法,会更有利于学生读图能力和学习主动性的提高。

篇8:《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教学反思

通过前几节课认识东、南、西、北,我觉得学生对方向的掌握不够到位,特别缺乏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应用,尤其是辨别方向上有些吃力。我决定从学生已有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入手,引入新知识的学习,将生活素材融入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通过学习初步达成“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这一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索、相互交流的空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当中。首先,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说一说,校园内的主要建筑物教学楼、图书馆、大门和风雨操场分别在操场的什么方向,复习已经学过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课堂上,我尝试着让学生用“什么在操场的哪一面”、“操场的哪一面有什么”两种不同的句式大胆的说方向;在“扶”和“半扶”中学习“东北”和“东南”知识后,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中掌握“西南和西北”这两个方位知识;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制作方向板服务于生活;用手指教室的八个方位等。做到了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处于一种亢奋阶段,体现了人人参与,全程参与的参与意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对学生而言,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需要大量的感受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这节课创设了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情境,如“帮动物找家”、“制作方向板”等,使学生亲身体验方位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我本着“扎实、有效”的原则,力图数学课堂教学体现“生活味”的同时,能更关注数学的本质。教学中尽量做到科学有序、活动目的明确、手法灵活运用。不追求浮华热闹,崇尚稳健平实,从而使教学活动回归本真,能够更加准确全面地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要求。

篇9:《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教学反思

先复习上学期所学的方向,学生根据主题意先说出学校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建筑物,再引导学生观察其他的建筑物,该怎样描述,从而引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四个新的方向,再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说一说这四个方向,以巩固所学内容,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这四个新的方向,基本会用这四个方向词描述出物体所处的位置,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在练习时要体现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10:《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教学反思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教学反思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一课,是“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后半部分的内容。学生已会根据《辩方向儿歌》辨认东、西、南、北,知道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前几节课难度增加了,所以我课前布置了预习导航作业。由于有了预习做铺垫,所以学生们都知道生活中不仅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复习《辩方向儿歌》动手操作,辨认东、西、南、北,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坐着谁,再把这个座位表画在练习本上;再由教室东南角的一台饮水机的.位置,引出新课的教学内容。先让学生辨认实景中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即:先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的这四个方向,同时说说这四个方向分别有什么物体。再用课件出示例4:通过预习检测,让学生说说校园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多数学生都能准确的将它们的位置描述出来。为了能用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自编《行走路线儿歌》夜晚面向北极星,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左上西北角,右下东南角,右上东北角,左下西南角,儿歌记心中,行走错不了。在作业中,发现有的学生不认真审题,出现辨认方向错误的情况。我引导点拨学生可以把你辨认出来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写在相应的地点,然后再去辨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四个方向,掌握辨别方向的方法很重要。

篇11:西北放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教学反思

西北放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教学反思

为了本节教学课,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课前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和教学环节是:1.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热情;2.让学生能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所掌握;3.选择怎样的教学手段来让学生更好参与。在经过精心的准备后,我满怀信心走上每一个班的讲台,上过之后感觉比较满意,同事们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后来有幸参加中山市组织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听了一位来自深圳的刘宏伟教师的课,我感受颇深。通过对比、反思,我觉得《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一课可以上的更好。在刘老师的课中,她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和生生互动的环节非常成功,而我的课这一方面比较薄弱。于是我重新设计了这一课,主要的改进点是加入了律动教学这一环节,我感觉律动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课件也重新制做,我感觉比上一次漂亮和专业了很多,并主动提出要求上第二次展示课。

很感谢各位老师的指点、帮助,也盼望能在第二次的展示课上得到更多同事的指点和建议。

篇12:《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东、西、南、北,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本节课的内容较前几节课难度增加了,所以我着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出发,一切以学生为主,以熟悉的校园为情境,采用多种互动方式,复习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课上尽量抓住学生学习思维,对学生及时评价,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激情导课环节,我采用复习导入法,借助教材情境图,先引领学生回忆借助早晨太阳东方升起的生活常识,确定其他三个方向,唤醒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之后再让学生描述其他建筑物(图书室、食堂)的位置,引出新课教学内容,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任务一“认识东北、东南、西南、西北方向”的教学。对于方向这个词学生并不陌生,但对方向的具体内涵与认识则比较表面,因此教学中把孩子们引入校园情境,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首先用课件把孩子们的目光聚焦的指南针上,适时向学生介绍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之后呈现地图上的方向示意图,先说明:正东与正北之间的方向叫东北方向。然后请学生像老师这样说一说。刘金霖同学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想法,他按顺时针的顺序依次说出东南、西南、西北方向的位置。这个新的知识点教学,我采用“扶”的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东北方向”,并在此帮助下,“东南、西南、西北方向”的学习,采用的是“半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根据知识的迁移认识新的方向,自主生成新的知识。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提高了学生交流能力。随后把认识的8个方向写在练习本上,这样的设计是为了避免线上教学学生只能听的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帮助进一步认识与理解知识,并通过提问加以巩固。

提问:正东和正南之间的方向是什么方向?(生:东南方向)

谁能说说西南方向是指哪儿?(生:正西和正南之间的方向是西南方向)

谁能说说西北方向是指哪儿?

此处的课堂虽然没有声音,但给足了学生思考的时间,整个过程是稳步渐进的。

说一说哪两个方向是相对的?赵子涵同学回答:东对西,南对北,东南对西北,东北对西南。我肯定了她的回答,赞扬了她思维的敏捷与清晰,引导大家认读记忆进一步理解方向的相对性。

方向的相对性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部分。当问到餐厅在存车处的( )方向,科技楼在多功能厅的'( )方向,由于观察点的变化,物体的位置描述发生了变化,此处留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思考,并结合实际演示让孩子们明白:在描述方位时不同的参照物会有不同的结果。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让学生用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并帮助学生理解方位的相对性,突破了教学难点。

学以致用,练习的设计更是贴近学生的生活,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图上标出家的位置,说出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此环节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并交流了班内几位孩子们家的位置,帮助学生们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解决问题中来。

本课的教学我比较注重利用学生熟悉的素材进行教学,充分让学生感知数学的实用性。但从课堂练习反馈来看,学生对描述实景中的方向不够熟练,在后面的教学中还应对次内容加强练习,帮助学生牢固掌握。

篇13:《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教学反思

1、教学效果预测

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逐步探索,逐步引导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在探索中去解决这些问题。当问题得到解决是,学生会感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当学生经历这样一个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会辨认这八个方向,而且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利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经历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的发现、抽象、内化的过程,体验了“观察、迁移、猜测、验证”基本的研究过程。在经过知识的探索发现与实际应用,多次体验学习成功的感受,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2、教学理念陈述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本次教学设计就是遵循这个理念,整个教学设计是一个数学活动的连接,而每个活动有充分体现数学活动是一个数学化的活动思想,紧扣数学本质。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可见,数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数学既包含客观性知识又包含主观性知识。因此,整个数学教学设计充分展现了位置与方向的认识和应用过程。

“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根据这一理念,我们设计教学过程时,充分考虑到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既有模仿与记忆的学习,更有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

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分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内化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14:《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教学反思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一课,是“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后半部分的内容。学生已会根据《辩方向儿歌》辨认东、西、南、北,知道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前几节课难度增加了,所以我课前布置了预习导航作业。由于有了预习做铺垫,所以学生们都知道生活中不仅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通过生活情境和同学们的生活经验,让同学们会辨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2、能用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复习《辩方向儿歌》动手操作,辨认东、西、南、北,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坐着谁,再把这个座位表画在练习本上;再由教室东南角的一台饮水机的位置,引出新课的教学内容。

1、让学生辨认实景中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即:先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的这四个方向,同时说说这四个方向分别有什么物体。

2、课件出示例4:通过预习检测,让学生说说校园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多数学生都能准确的将它们的位置描述出来。

3、为了能用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自编《行走路线儿歌》夜晚面向北极星,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左上西北角,右下东南角,右上东北角,左下西南角,儿歌记心中,行走错不了。

在作业中,发现有的学生不认真审题,出现辨认方向错误的情况。我引导点拨学生可以把你辨认出来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写在相应的地点,然后再去辨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四个方向。掌握辨别方向的方法很重要。

篇15:《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教学反思

1、结合实际,合理定位。

从学生已有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入手,引入新知识的学习,将生活素材融入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绘制了主题图——校园操场平面图。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处于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而且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通过学习初步达成“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这一教学目标。而后,在探究、训练、拓展等环节,从题材取舍到情境设计,都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从熟悉的、鲜活的事例中,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激发强烈的探究热情。

2、自主探索,感悟提升。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索、相互交流的空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当中。课中,我尝试着让学生用“什么在操场的哪一面”、“操场的哪一面有什么”两种不同的句式大胆的说方向;在“扶”和“半扶”中学习“东北”和“东南”知识后,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中掌握“西南和西北”这两个方位知识;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制作方向板服务于生活;用手指多媒体教室的八个方位等。做到了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处于一种亢奋阶段,体现了人人参与,全程参与的参与意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3、联系生活,体会价值。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对学生而言,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需要大量的感受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这节课创设了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情境,如“帮动物找家”、“制作方向板”、“以第五小组为中心提问题”等,使学生亲身体验方位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求真务实,讲求实效。

本节课我本着“扎实、有效”的原则,力图数学课堂教学体现“生活味”的同时,能更关注数学的本质。教学中尽量做到科学有序、活动目的明确、手法灵活运用。不追求浮华热闹,崇尚稳健平实,从而使教学活动回归本真,能够更加准确全面地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要求。

篇16:《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教学反思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一课,是“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后半部分的内容。在该单元前面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已会在实景中辨认东、西、南、北,知道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本课我设计在课前让学生超前预习:布置学生自己去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这一方面增强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民族自豪感;布置学生课前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找的答案涉及面广,在课堂中交流能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新课教学中先让学生交流、汇报收集到的信息,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学会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并用来解决“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这个问题。在练习中首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制作方向板,将知识进一步内化。接下来,先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再让学生坐在座位上说出自己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这两个活动让学生体验实景中的八个方向,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最后利用我国行政区域图,让学生用刚学过的四个方向描述某省市所在的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篇17:《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教学反思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在学习东、西、南、北时,学生已经学会了画十字标上四个方向。同时在做题时,我习惯让学生把地图上的四个方位标出来。教学本课时,我是先让学生画出十字标出四个方位,然后让学生在这个基础上,添上两笔,成米字,通过小组交流,得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新的方位。这样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通过本课时教学,学生基本上能辨认图上的八个方向。

但是,当要求他们说说自己回家的路线,并把这条路线画出来的时候,只有极少数几个能画出来,这就说明学生不能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看来以后的教学应多联系实际生活,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并能学以致用。

篇18:《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教学反思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一课,是“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后半部分的内容。学生已会根据《辩方向儿歌》辨认东、西、南、北,知道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前几节课难度增加了,所以我课前布置了预习导航作业。由于有了预习做铺垫,所以学生们都知道生活中不仅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复习《辩方向儿歌》动手操作,辨认东、西、南、北,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坐着谁,再把这个座位表画在练习本上;再由教室东北角的`一台书橱的位置,引出新课的教学内容。先让学生辨认实景中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即:先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的这四个方向,同时说说这四个方向分别有什么物体。

再用课件出示例4:通过预习检测,让学生说说校园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多数学生都能准确的将它们的位置描述出来。为了能用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自编《行走路线儿歌》夜晚面向北极星,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左上西北角,右下东南角,右上东北角,左下西南角,儿歌记心中,行走错不了。在作业中,发现有的学生不认真审题,出现辨认方向错误的情况。我引导点拨学生可以把你辨认出来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写在相应的地点,然后再去辨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四个方向,掌握辨别方向的方法很重要。

篇19:《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8个方向的位置关系,也就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自己的方向板,进而使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依据判断出的一个方向,辨认其它的七个方向,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会在生活中辨认东、西、南、北,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还有少数学生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位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全面,而三年级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较弱,方向感不强,抽象的方向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很难理解掌握。所以为了照顾全体学生,在新课教学之前,我还是先进行了复习。我先复习生活中的四个方向,再复习地图上的四个方向,从复习的结果来看,学生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掌握都比较好。

在此基础上,课件呈现例4的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多功能厅在学校的什么位置?”从而引出新课的教学,将指南针适时引了出来。根据指南针上的方向,学生明白了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也就知道了“多功能厅在学校的东北面,食堂在学校的西南面”。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这八个方向的认识,接着我用课件呈现米字形图,让学生自己再写一写这八个方位的名称,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说写的顺序,学生一致认为先写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再写其余的四个方向容易写一些,这样一个汇报的过程有助于帮助思维差的学生掌握好的记忆方法。

本课的难点是在具体情境中以不同物体为参照物来辨别方向。我并没有直接将方法教给学生,也没有在例题时就亮出难点,而是考虑到“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些方向对于三年级小朋友来说内化吸收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并没有急于让学生以不同的参照物来辨认,而是本着打牢基础,先以中间单位为参照物来辨认8个方向,目的是不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而把处理难点的时间推后了些,如:自制座位图,由学生提问,出现的参照物发生了变化,这些是我预设到的,而在“卡通世界找朋友”环节中,我也有意识地改变了参照物,这样学生可能会走一些弯路,但我觉得只有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心里才有一种寻求答案的动力,才会认真去掌握方法。

巩固练习中我安排了一个小游戏:“我来说,你来指!”请大家闭上眼睛,先是老师说出一个方向,请同学们在脑子里想一想它在哪?再用手指一指。然后同桌互相玩一玩这个游戏。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对八个方向的认识。这堂课通过指一指、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方向系,感觉效果还可以。

篇20:西北放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教学反思

西北放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教学反思

听完崔的老师的课,感觉整堂课比较完整,而且比较流畅,教态自然,语言准确,教学环节清楚而紧凑,能突出重点和难点;教师设计的课堂环节,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方法灵活,学生的积极性基本调动起来了。但是教学内容多了些,如果能删减些会更好。这节课总的来说还是成功的。

看得出,周老师进行了精心的课堂设计,整个课堂都给学生营造了一个音乐的氛围,注意学生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通过以两种民歌体裁对比欣赏等手段,帮助学生体会、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达到教学目的。

其次教师很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与学生保持亲善友好的交流关系,教师的语言充满了亲切感。在周老师这一课中,不但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培养,还特别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了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如果在歌唱教学的过程中能用到钢琴,教学效果会更好的多。

听了谢老师的课,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教师的教态自然、大方、亲切,语言清晰、准确,善于和学生沟通。

二、教师课前的准备工作充分、细致,教案、课件设计精心。教学中能充分运用了先进的多媒体平台帮助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三、课程从学生熟悉的音乐要素——速度入手,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助于学生尽快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四、在进入创编活动环节时,教师给予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充分,如能多提供让学生分组讨论、分组展示创编成果的互动环节,对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是有很大帮助的。

五、能围绕着重难点进行课堂教学,基本完成让学生感受西北音乐风格特点的教学任务,尤其是美育的渗透这一点更值得赞赏。

----听《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一课有感

1、本课教学内容把握准确,分析到位,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使学生产生探索音响的愿望,从而在感性的认知基础上产生理性认知。

2、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制定,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切合学生实际的欣赏水平,并使学生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初步对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有了了解,并对之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培养了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学生终身爱好音乐、学习音乐奠定了基础。

3、教学过程中,教学主线清晰、环环相扣,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了音乐艺术情境,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如在创编歌词这一教学环节能提供更多让学生参与、主动实践机会就更好。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