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4“最美基层民警”优秀事迹

2024-07-16 来源:华拓网

2024“最美基层民警”优秀事迹篇1

何欢,33岁,中共党员,2014年参加公安工作。8年来,何欢同志始终坚守在集安市公安局户政大厅窗口服务岗位,她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民满意为目标,用热心温暖群众、用诚心感动群众、用细心服务群众、用爱心帮助群众,把全部的真情、真心、真爱倾注到公安事业,用无私奉献架起了一座警民“连心桥”,彰显了新时代公安女警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何欢同志先后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十佳群众满意户籍内勤”“警爱民”模范;被共青团通化市委授予“通化市优秀青年志愿者”“通化市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被通化市公安局评为“警爱民”模范,授予个人嘉奖3次;被集安市委、市政府评为“最美警官”“最美人民卫士”,并被共青团集安市委授予十大领域百杰青年暨首届“青年五四奖章”,荣记个人三等功一次,评为优秀公务员4次。

时代在变,工作方式在变,但何欢同志心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不改变。面对人民群众对户政工作提出的新期盼、新要求,她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____难题的重要抓手,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举措,不断推动户政服务高效便民。在全国居民身份证异地办理和户籍业务“全省通办”试点工作中,为尽快熟悉系统、____工作难题,“白+黑”“5+2”成了她当时的工作常态,通过不懈努力,她在精心制作PPT和撰写符合实际操作手册的基础上,推动集安市在全省率先开通了这两项工作,让辖区群众第一时间享受到了户政改革的红利。同时,为了让辖区群众适时掌握户政工作动态及相关政策,繁忙的工作之余,何欢同志敏而好学,紧跟互联网新媒体步伐,自主开通了“集安户政微播报”栏目,将常见业务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播报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向群众讲解户政推行的便民措施。其自导自演的宣传作品创意新颖、引人入胜,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多部作品被省公安厅采纳推广。2020年1月,她导演编排的展示户政部门“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的情景歌舞《有你真好》登上了集安春晚的舞台,让群众深入了解到户政改革带来的便利和实惠。在此基础上,何欢同志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不断带动同事共同进步,多次通过“微课堂”等线上培训方式,为全市户籍内勤授课,有效提升了全市户籍内勤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先后两次受邀参加省公安厅组织的户政业务培训,为全省户政部门同行授课,介绍集安先进工作经验。特别是其精心整理制作的培训课件,内容丰富新颖、实用性强,被省公安厅和公安部采纳推广使用。

2024“最美基层民警”优秀事迹篇2

生在雷锋精神的发祥地抚顺、长在红色抗联老区后安镇,辽宁省抚顺县公安局后安派出所所长张宇航15年扎根农村一线,成立“三块石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带着民警、辅警学雷锋。疫情紧张时,他吃住在所,连续奋战,对辖区常住居民逐一走访,做到返乡人员登记零误差、零感染。

“急人所急、帮人所难、解人所困”“群众再小的事也是大事”,张宇航把对人民群众朴素深厚的感情化作“及时雨”,滋养着人心。

戍边13载,王微的脸颊被强烈的紫外线炙烤出点点高原红,显得比同龄人苍老些。他是西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山南边境管理支队玉麦边境派出所政治教导员。十余年如一日,他把最好的青春年华挥洒在雅砻江畔。在中印边境的加玉边境派出所,村民洛桑旦增说:“村里每家每户都存了他的手机号码,只要遇到困难,大家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他。”

2021年6月来到玉麦后,王微说,要像玉麦的树一样,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繁华虽远,信仰永恒。同样扎根大山的,还有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公安局生态环境保护分局猫儿山派出所民警杨伯伦。

与山为伴的漫长岁月中,他错过了很多人生的重要时刻:父母临终前的最后一面、孩子的家长会和毕业典礼、与妻子的结婚纪念日……他也收获了很多:2015年全区优秀人民警察、2022年广西公安榜样……荣誉背后,是一个人用一辈子守护一座山的信仰。

有的人,为了守住这份信仰,付出了生命。

50岁生日那天,湖北省十堰市公安局张湾区分局直属大队原大队长常武在办公室录了段庆生视频,发给妻子。如今,一点开这段视频,妻子的眼泪就止不住。

2022年3月11日,单位的荣誉室里,常武的模范民警铭牌底色由蓝换黑。那之前3天的凌晨时分,他因连续加班劳累突发疾病去世,生命定格在51岁。

去年12月从茅箭区分局调到张湾区分局后,常武时常泡在合成作战中心分析研判情报信息。翻阅他的战果,同事们很是佩服,80余名涉案嫌疑人每人一个文件夹,编号、地点和研判报告清晰明了。

2024“最美基层民警”优秀事迹篇3

路博阳,男,汉族,辽宁省新宾县人,1987年1月生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

2012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哈尔滨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支队警犬队副队长。

2014年以来多次被评为公安部沈阳片区警犬破案能手,所带警犬被公安部三次评为功勋犬。

2018年全国第五届警犬技术比武室内搜捕个人单项第一名。

2019年荣获“个人二等功”。

2021年4月被黑龙江共青团委评为“全省首届杰出青年卫士”。

2022年5月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2022年荣获哈尔滨市第38届劳动模范。

路博阳,2012年毕业于中国刑警学院警犬技术系,路博阳在基地埋头训犬10年,他是龙警训犬王。作为战斗员,路博阳亲手训练的考本、无敌、尼莫三头警犬都是公安部功勋犬;作为指挥员,他带领全队训练出功勋犬总计10头。路博阳对于警犬专业有着无限热爱,在汗水、伤痛与疑难任务考验中,他与无言战友共同见证了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信仰力量。

路博阳还在全国首创研发出警犬多功能气味搜索训练箱,现已无偿向全国警犬技术行业提供技术支援。路博阳也入选了全国警犬技术人才库,成为了公安部搜捕犬特聘教官,公安部刑事、技术青年人才,黑龙江省青年岗位能手、黑龙江省组织部“百佳工匠”称号。

2024“最美基层民警”优秀事迹篇4

广袤的乌拉山脉包头段,绿草如茵,牛羊散布其间,悠然自得。因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这里一度盗采猖獗,山体千疮百孔、满目疮痍。

5年前,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公安局九原区分局阿嘎如泰派出所所长马春雨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巡山守山,他用烂了数十双劳保手套、十几双登山鞋,更换了12条轮胎和1辆警用越野车;先后封堵了197个盗采矿点,查处非法盗采案件13起。

当过兵、扛过枪,种过地、扛过犁,干过保安,曾芝强是全国铁路保安员入警第一人。这名南昌铁路公安局厦门公安处乘警支队民警,始终战斗在维护站区治安、打击违法犯罪第一线,在实战中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18年来,他累计查破各类刑事案件200余起,抓获网上在逃人员310人,抓获犯罪嫌疑人3000人。

时春霞是广东省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机动训练大队二中队副中队长,全国首支女子铁骑队队长。从不识油门、离合,到携带10公斤装备、娴熟驾驭大功率摩托车;从在办公室写材料,到顶风冒雨巡逻执勤逾8万公里;从台风天为群众开通“安全通道”,到烈日下妥善处置车辆自燃警情……从警13年,经受住种种磨炼和考验,她成了守卫城市交通的“钢铁霞”。

17年来,上万张画像的磨砺、上千起案件的锤炼,贵州省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朱允宏用画笔擘画着“警察梦”。从“学院派”到“实战派”、从“画得好”到“画得像”、从“模拟画像”到“现场重建”,他破获刑事案件1000余起,被誉为画影追凶的“神笔警探”。

作为警犬技术领域的“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湖南省衡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四大队教导员李江说,功勋章上,有警犬的一半。警犬之于他,如作家的笔、战士的枪。25年来,李江携警犬执行出勘刑事案件、搜索救援、安检搜爆、毒品查缉、巡逻防控等各类任务730余次。他训练的3头工作犬被公安部评为“功勋犬”。

在高手如云的全国经侦“论剑”大比武赛场上,来自安徽省芜湖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的民警朱明,演示着自己领衔研发的数据研判模型,最终获得“特殊贡献奖”。从警10余年来,为守护好人民的钱袋子,他始终奋战在打防经济犯罪最前线,近3年来破获各类经济案件50余起,为国家和人民群众挽回损失10亿余元。

其行也远,其路也艰。随着犯罪手段的不断变化,人民警察也不断增强本领,迎接新的挑战。

2024“最美基层民警”优秀事迹篇5

2012年从警以来,陈建强常年坚守便衣反扒一线,倾情守护全世界里程数、客流数双第一的轨道交通。十年来,他始终牢记国家领导“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殷殷嘱托,和队友直面反扒的“苦、累、脏、险”,为守护人民的幸福生活前行不辍。2021年起,陈建强和战友将反扒工作主动融入以风险防控“一平台、三体系”为主体的新型现代警务机制,确保动态隐患清零和精准打击犯罪“两手抓”“两手硬”。在陈建强的带领下,上海轨交十年来擒贼1000余人,扒窃案件数从2019年1.7万多起,直降到今年以来发案仅个位数,“百日行动”中更是保持了零发案。

“群众取回被盗财物时的笑脸,就是我们反扒民警的荣耀时刻。” 当选2022“最美基层民警”的陈建强表示,这些年,虽然轨道交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侦查方式也在不断创新,但是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为民守护的警察情怀,拼搏奉献的职业精神始终没有变。

2024“最美基层民警”优秀事迹篇6

医务科科长艾金凤,是江西省南昌市第二看守所唯一的医务民警。

高墙把这名女警的身材衬托得娇小,但在同事们眼中,这可是“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要履行监管民警责任,还要协调医院医生做嫌疑人入所体检,负责在押人员健康监测、疾病治疗……娇小的肩膀,担着重任。

白衣天使、人民警察,这双重身份在入警以来的13年里塑造着艾金凤的品格。为实时掌握在押人员的健康状况,及时跟踪治疗,她值勤时每天坚持上下午对监区进行巡诊,并研究出了“四查”工作法:每天的“重症必查”、连续三天的“病情追查”、每周一次的“疾病复查”、每月一次的“全面筛查”。

多年来,看守所内发病率和出所就医率逐年下降,“小病不出所,大病快处置”成为常态。

2021年2月,正在取保候审的黄某即将入所执行刑罚。艾金凤发现黄某的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立即致电办案民警建议加做心脏彩超。当得知黄某在体检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艾金凤凭多年临床经验判断可能是心绞痛急性发作的症状,当即告知办案民警,黄某存在猝死风险,须立即实施抢救。

“料事如神!”办案民警回忆,“当时心脏彩超结果还没出,我们立即将他带到了急诊,几分钟后对方就突然昏迷,如果不是及时抢救,非出大事不可。”

艾金凤也把真挚的关怀给予了在押人员。她制作的“艾姐抢救癫痫小卡片”,能帮助民警熟悉癫痫病人处置的“二保护、三不要”;她推出的“艾姐保暖帽”,为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在押人员提供了保护。

“医得了身体上的病痛,还要医得了心里的伤。”艾金凤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在看守所内建起了“艾姐心理驿站”,对可能被判处重刑、家庭关系紧张、心理负担重的在押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

2024“最美基层民警”优秀事迹篇7

在1995年的一次收缴非法枪支行动中,孙益海左腿被火药炸烂,高位截肢,体内遗留下36颗钢珠。他坚持回到岗位,用一条右腿,独自行走乡间26载、行程达2万多公里,为群众打造365天“永不打烊”的户籍大厅,办理户籍5万余人次。他牵头组织的“益海志愿联盟”,已帮助16个困难家庭,防范化解矛盾隐患1500余起,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1995年11月30日,26岁的孙益海从军营转入警营刚满2年,阳光青春的他,爱打篮球爱冲锋,接警办案总是冲在第一。谁也没有料到,在那天的收缴非法枪支行动中,他的左腿主动脉被火药枪炸烂,不得不高位截肢保住性命。

“当时他还身中60多颗钢珠,先后做了5场手术,取出了30多颗,还留下36颗无法取出。”给孙益海做过手术的医生朱宝国回忆,当年取完钢珠后,孙益海的肚子上全是密密麻麻的缝合线。

面对这样的不幸,孙益海痛苦万分,但在亲人和战友的细致照顾下,他振作起精神。“我还是幸运的,因为有组织的关怀、妻子的支持鼓励、战友的关心,作为人民警察,我要站起来!”

恢复的过程漫长而艰难。疼痛难忍之时,孙益海总是用来自家乡的新四军战士郭猛的一句话激励自己:“一个人失去一只手臂是难受的,但不影响整个机体的健康。思想残废,人就无用了。”拄拐,戴假肢,摔倒,再爬起,再摔倒,再爬起……经过反复练习,他终于重新学会“行走”。

疼痛依然伴随着他,由于钢珠留下的伤痕结痂,他几乎每个月都要去做一次尿道扩张手术,大腿根部与假肢长时间摩擦,出血、发炎、甚至化脓,疼得钻心,但他下定决心,要“书写”好属于自己的《钢铁是怎么炼成的》。

1998年初,孙益海向单位再三申请后重返警察岗位,负责起办户口、办二代身份证、档案管理、统计报表、化解矛盾纠纷等“杂事小事”。

独腿丈量为民路

“干就干到最好,做就做到极致!”孙益海给自己定下“标准”。由于历史原因,当时辖区内户口登记信息错误较多,为明确一个身份信息,孙益海要开着残疾人三轮车,挨个找村干部、卫生院多方查证。“每改好一条信息,都很有成就感。”孙益海说。

2005年,全国集中换发二代身份证,有年老体弱和行动不便的村民,孙益海就带着照相器材,上门拍照。遇到下雨天,乡间小路泥泞,他不小心就会摔跟头,有时假肢都摔出去。跌倒了,站起来,就这样,孙益海一个月办了1.2万余张身份证,无一差错。

薄薄户籍看似轻,但关系着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申请转岗到户籍大厅后,孙益海坚持从小事做起,把户籍窗口视为了解社情民意的平台,当作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桥梁。

“办好一张证、解开一个结、熟悉一个人、结下一段缘”。就是孙益海总结出的“四个一”工作法。他为镇子里所有无户口人员解决了落户问题;发现农民习惯早起办事,他也坚持每天提早1个小时到班,户籍大厅365天“不打烊”;一有时间他就开车下乡,把服务窗口开到老百姓家门口;他多方对接协调,帮助70岁独居老人申请遗属补助金……

20多年来,孙益海随身带着止疼药走了两万多公里,一张张身份证从他的手上递出。支撑他的拐杖,磨了一截又一截,断了一根又一根,前前后后换了8根。“说起来有点奇妙,为老百姓办事,忙起来的时候疼痛会变轻。”孙益海笑着说。

2024“最美基层民警”优秀事迹篇8

破案、追赃、挽损、惠民——一步不少,步步精通。在打击经济犯罪、“守护老百姓的钱袋子”的战线上,安徽省芜湖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朱明“手持利剑”,屡建奇功。

他的利剑,是大数据技术。也因此,他被同事们赞誉为“大数据专家型”经侦卫士。

2018年,朱明接手了一起串通投标案,报案单位的投标资料要用车拉,装了半个房间。从中发现蛛丝马迹,如大海捞针。

“大数据时代,不想被海量数据湮没,就必须学会在数据海洋里‘游泳’。”朱明潜心研究,分析招投标数据,足足一个月没有出过办公楼。最终,他建成一套串通投标案分析模型。

模型不仅能帮助迅速破案,而且为排查采购类存疑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撑。朱明和同事们仅用1天时间就从1459个项目中筛查出串通投标犯罪线索32条,后续通过对线索的继续研判和调查取证,立案22起。

在一次次真刀真枪的较量中,朱明不断解构研判流程、完善系统逻辑、优化数据算法,案件模型逐渐成熟。2019年,这一模型在全国经侦大比武中获特殊贡献奖,被公安部经侦局列装。

多年来,朱明始终在创新,他不断提升大数据追逃战法的效能,助力“猎狐行动”。

习惯创新、善于创新的朱明,不满足于已有成绩。2021年,总结电信网络诈骗等案件的办案经验后,朱明紧扣买卖银行卡犯罪活动,研发出一种新的案件模型,使公安机关在批量筛查全国买卖银行卡犯罪线索方面实现突破。

就在当年,他在一张被买卖的银行卡上找到突破口,公安机关循线在多地开展收网,实现了对“卡农”、中间商、取卡马仔、跨境物流从业人员、跨境卡商的全链条打击,成功破获叶某等人特大妨害信用卡管理案。

2024“最美基层民警”优秀事迹篇9

警徽熠熠,闪耀基层一线。日前, 2022年“最美基层民警”评选结果揭晓, 全国38名警察获此殊荣。来自浙江省的基层民警—— 绍兴新昌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大队长梁晓丽,名列其中。

扎根出入境窗口21年,梁晓丽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持之以恒做好群众的窗口服务贴心人。她依靠细致、精致、极致的工作作风,确保了 超17.5万份受理审核证件“零差错”,凭借贴心、热心、尽心的服务举措,赢得当地群众、企业和外国人才的交口称赞。

在新昌,梁晓丽的手机就是 24小时的服务热线电话。为了便于及时解决群众的疑难问题,梁晓丽把窗口咨询电话,在非工作时间里转接到自己手机上,当起了24小时的接线员,认真对待处理每一位群众的求助。

“即使晚上九点多去询问,她都会及时回复。”加拿大籍博士余斌说,自己刚来新昌工作时,有出入境问题就会想到咨询梁晓丽。她还会主动发来信息,提醒外籍人才签证续期等须知以及生活便民提示。这让余斌感到非常温暖,“生活里多了一个贴心人,我们可以专心研发工作”。

新昌是小县城,但有着大科技,全县有涉外企业97家,外籍高层次人才30余名。为服务好人才,梁晓丽还带领民警建立涉外企业服务直通车和外籍人才服务警官制。高新、重点企业配备有涉外警务助理。目前,大队已结对服务企业900余家次,帮助企业和外籍人员解决问题和困难680余件。

浙江启动数字化改革以来,梁晓丽主动投身改革,参与打造了 “一照通用”应用。该应用找准群众办理证照时需重复提交照片这一“小切口”,梳理出涉及人社、文旅等140项高频业务,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实现证件照一次提交,多领域应用。该应用上线以来累计应用访问量超过76.3万,照片下载量24.1万余张,并作为浙里民生关键小事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

出入境管理部门是公安机关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也是守护国门的关键岗哨。梁晓丽21年如一日的坚守和专注,在严打涉外领域违法犯罪中筑起了安全屏障。今年2月,在一份出境人员的材料审核中,梁晓丽发现了该人员有偷渡嫌疑。她循着这条线索,对同航班人员、出入境信息进行分析研判,掌握了确凿证据并通报相关部门,最终抓获了洪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

如今在新昌出入境管理大队,新建了梁晓丽工作室。梁晓丽定期在这里授课,示范带动和培养梯队人才,推动公安服务工作提质增效,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基层一直传承。

2024“最美基层民警”优秀事迹篇10

在人们的印象里,警察都是冲锋陷阵、英勇善战的钢铁战士,闪着不凡的光,然而内勤民警的岗位,却是再平凡不过,这个窗口上演更多的是忙碌与重复,重庆市铜梁区公安局东城派出所民警张涵孝就是这样一名内勤民警。从警以来,用“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工作”这十二个字来形容他是最真实、最贴切的。充实的学习、扎实的工作、谦虚的为人,五年的从警经历给了他终生难忘的记忆。

内勤工作是一项繁琐、劳神、不显山露水、却又必不可少的工作。各条战线的执法勤务部门中,可以警力不足,可以部分岗位空缺,但内勤民警必不可少。正所谓内勤民警,就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提得起笔杆子,握得住枪杆子,既和狡猾的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又为困难群众送去温暖;既要做好安全宣传员,又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而他,有着火一样的热情。

刚分到派出所内勤岗位时,张涵孝总认为内勤工作无非就是做报表、传信息、统计数字。然而这种感觉很快被内勤工作的复杂繁琐赶得无影无踪,单调而繁重的材料写作、上传下达、信息搜集等等工作使其感到力不从心,无所适从。

“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做百件事、不及尽十分心”,张涵孝牢牢记住在重庆警校学习期间老师对他的教导。在派出所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通过不断的学习,他对内勤工作有了全新认识,并为自己制定了“当好参谋、搞好协调、写好材料、做好统计、抓好内务、搞好服务”的“六好”要求。几年磨砺下来,繁杂的工作锻炼了他的能力,使他飞速成长,成为了独当一面的工作能手,他成了派出所上传下达的“情报员”,也是咬文嚼字的“笔杆子”,是领导的得力助手,也是身边同事的有力帮手。5年来,张涵孝整理各类档案3000余份,经手5000多份文件,没有出过一次差错,直接参与或协同打击刑事犯罪49人,强制隔离戒毒108人,成功调解化解矛盾纠纷40余起。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付出再多也值得。工作中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不出任何差错,便是不负组织重托。”张涵孝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对本职工作如此,对公安其他工作亦是如此。繁琐的内勤工作之余,他还积极参与区局组织的各项活动。

帅气的外表,干净的嗓音,一双爱笑的眼睛,这是90后民警张涵孝给人的第一印象。公安局“两学一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的主持人是他;区公安局与区电视台联办的电视专题节目《龙乡警视》的主持人是他,区公安局各类公安宣传短片民警提醒还是他......他待人谦和、举止文雅,正义秉然、机智应变,充分展现了铜梁公安的良好形象。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主持节目时,为了拿准一个字的发音,他反复练习;拍摄短片时,为了一个最佳的角度,他反复走位。是的,这就是他,把苦与累、艰难与磨砺留给自己,把欢与笑、阳光与绚烂带给他人。

别人总说“你真傻,工作这么累了,下班就回家好好休息,还给自己找一堆麻烦。”可是他不这么想,他说他就希望自己能像小太阳一样,无论哪里都能带去光和热。

2016年7月,铜梁区公安局东城派出所抓到有强戒前科的吸毒人员杨某,经审问到裁决,过程十分顺利。然而后续跟进询问中,张涵孝了解到杨某家里的艰难情况:2011年杨某与前妻离婚后,独自抚养12岁的双胞胎儿子,还要照顾卧病在床的老母亲,作为唯一监护人的杨某被强戒,孩子老人都将无人照顾。在所领导找杨某谈话时,杨某一再承诺以后一定尽到为人子为人父的责任,好好照顾老人和孩子。

张涵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趁午休之余及时走访学校、询问街坊、到家中实地查看,了解到杨某所说情况属实,而且两个小孩9月即将小升初,正是成长关键时期。他立刻将情况上报所领导,并反馈到区局法制部门。最后,区公安局考虑到杨某的实际情况,讨论研究决定对其法外开恩,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实行社区戒毒。

“谢谢你,张警官,谢谢你们给我一次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机会。”当张涵孝把区公安局的决定告诉杨某时,这个七尺男儿流下了悔恨的泪水。法律是无情的,在如铁般的法律面前,这位年轻民警却也心怀柔情热血。看到杨某改过自新,家人团聚,张涵孝也露出了笑容。这时候的他,就像春风一般,带给别人温暖和美好。

他说:我要像溪流一样,永远奔流向前,不畏艰难险阻,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当问到他工作中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时?他说,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就是对他工作最好的褒奖。

2017年5月的一天晚上,市民周女士匆匆赶到铜梁区公安局东城派出所,报案称自己的钱夹遗失在一辆出租车上。正在值班的张涵孝了解情况后得知:当晚周女士带病重的母亲到区人民医院看病,下车太急不慎将一个装有6900元现金和手机的钱夹遗忘在出租车上。

“这可是我母亲的救命钱啊!要是找不回来怎么办呀?”周女士在派出所心急如焚。群众利益无小事,张涵孝了解情况后立即向值班所领导汇报,一边安慰周女士,一边了解其乘车路线等细节情况。当时已是深夜23时,他先后到区局指挥中心、交巡警支队根据行车轨迹查看出租车可能经过的路口卡口监控。经过几个小时梳理调查,次日凌晨两点,他最终找到了出租车车牌号线索,并联系到出租车驾驶员。

“要不是张警官帮忙,我都不知道我母亲的救命钱怎么办。”当看到失而复得的钱包,周女士眼眶湿润了,不停地对他表达着谢意。那一刻,张涵孝感动着、自豪着,感动于群众这份诚挚之心,自豪于自己获得群众的肯定,兑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承诺,履行了公安人应负的使命。在他心里,对群众应如涓涓溪水,倾心竭力,无怨无悔。

2024“最美基层民警”优秀事迹篇11

朱明,1979年出生,现任芜湖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脱下军装、换上警服的10余年来,他把忠诚铸入灵魂,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人民记在心中,始终奋战在打防经济犯罪的最前线,逐步成长为打击经济犯罪的尖兵和经济犯罪侦查数据建模专家。

他用勤恳的奉献践行入警誓言,在平凡的经侦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二等功2次、个人三等功3次,获得安徽省公安机关“忠诚卫士”等荣誉。

在打击经济犯罪、“守护老百姓的钱袋子”的战线上,朱明破案、追赃、挽损、惠民——一步不少,步步精通,被誉为经侦战线上的“云端利剑”。他的利剑,是大数据技术,因此,他也被同事们称为“大数据专家型”经侦卫士。

2018年,朱明接手了一起串通投标案,报案单位的投标资料要用车拉,装了半个房间。警方要想从中发现蛛丝马迹,如大海捞针。“大数据时代,不想被海量数据湮没,就必须学会在数据海洋里‘游泳’。”朱明潜心研究,分析招投标数据,足足一个月没有出过办公楼。最终,他建成一套串通投标案分析模型。

模型不仅能帮助迅速破案,而且为排查采购类存疑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撑。朱明和同事们仅用1天时间就从1459个项目中筛查出串通投标犯罪线索32条,后续通过对线索的继续研判和调查取证,立案22起。

在一次次与不法分子的较量中,朱明不断解构研判流程、完善系统逻辑、优化数据算法,案件模型逐渐成熟。2019年,这一模型在全国经侦大比武中获特殊贡献奖,被公安部经侦局列装。

多年来,朱明始终在创新,他不断提升大数据追逃战法的效能,助力“猎狐行动”。习惯创新、善于创新的朱明,不满足于已有成绩。

2021年,在总结电信网络诈骗等案件的办案经验后,朱明紧扣买卖银行卡犯罪活动,研发出一种新的案件模型,使公安机关在批量筛查全国买卖银行卡犯罪线索方面实现突破。就在当年,他在一张被买卖的银行卡上找到突破口,公安机关循线在多地开展收网,实现了对“卡农”、中间商、取卡马仔、跨境物流从业人员、跨境卡商的全链条打击,成功破获叶某等人特大妨害信用卡管理案。

2022年7月,通过运用模型研判,芜湖经侦支队破获一起特大串通投标案件,打掉了一个职业围标团伙,案值近20亿元。

2024“最美基层民警”优秀事迹篇12

陈应伟承诺“马上到”的中队长

他叫陈应伟,是保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二中队中队长。从警16年来,他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马上到。”这是一种承诺,也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

陈应伟负责的辖区处在保山城区最核心部位,分布着中小学、幼儿园16所。对此,陈应伟提出“路面是战场、路口是基点”的勤务管理理念,实现以巡逻组及岗亭互补巡查管控勤务体系,推出岗前四必查、岗中四必巡、岗后四必办的勤务制度,并成立骑警队、夜查队、青年突击队3支队伍,进一步加强城区特殊勤务、重点时段、路面动态管控。在他的带领下,辖区交管工作获得上级部门一致好评,二中队被保山市公安局评为“爱民模范集体”;正阳女子岗亭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省级“文明交通示范岗”“保山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陈应伟提出“为民多跑1秒钟,道路畅通1小时”理念,要求护学岗民警“眼勤、腿勤、嘴勤”,主动将学生送至安全区域,有效提高高峰期间道路通行率。

2024“最美基层民警”优秀事迹篇13

施晓健同志是漳州刑侦反诈骗战线上的行家里手,也是深受漳州老百姓喜爱的“网红”民警。从警以来,他深入践行“四专两合力”理念,以青年智慧和青年担当创新打造“全息反诈云平台”,探索“全息反诈技战法”,取得了卓越的打防管控成效。以他名字命名的“施晓健工作室”推出大量鲜活的反诈骗宣传精品,成为家喻户晓的警务品牌,带动辖区掀起“全民反诈”的热潮。

施晓健曾获评全国“平安之星”,获得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公益事业推动者奖”,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2024“最美基层民警”优秀事迹篇14

有诗人说过,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并不取决于其走过的长度,而在于踏出的宽度。虽然年龄永远定格在26岁,民警朱冬冬却以自己的行动诠释出人生的价值,用生命擦拭着警徽的亮度。

来瑞昌市公安局报到的第一天,他主动向局领导请缨,要求分往边远的农村派出所工作,显现出一名优秀青年的卓识、责任和担当;在南义派出所工作的3个多月,他勤于学习、勇于挑担,成功调处多次民事纠纷,破获多起辖区案件,得到领导和群众的一致赞扬;离世前20余小时,他除了工作就是工作,出事之时,他过完26周岁生日不到半个月,距离订婚日子也仅差8天---或许,这名曾向党旗和警徽许诺过的年轻民警,的确太需要休息,他倒在了工作过的这片土地上。除了熟悉他的战友和村民,含泪致哀的还有巍巍青山、清清瀼水。

最后21小时——

他一直没放下手中的工作,留给母亲的最后一个电话是:所里太忙,婚事放假回家再说。

回想着朱冬冬最后21小时认真工作的情景,同事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徐美龙甚至有这样一种错觉:

推动着朱冬冬不自觉地完成人生告别仪式。1月23日,像许多个工作日一样,朱冬冬早早起床,8点钟前打扫办公室,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按照既定的工作安排,这天,朱冬冬、徐美龙要完成辖区20家重点单位的消防检查,而这,正是春节前农村派出所的一项重点工作。

8点刚过,两名民警带好相关资料,开车依次前往各单位检查。作为瑞昌第二大镇,南义幅员宽阔,地形多变,跑完这20家单位还真不是易事。每到一个单位,朱冬冬他们认真检查各处灭火器是否完好、消防通道是否畅通,并嘱咐相关责任人要切实保障生产安全,不合格之处必须限期整改。时间转眼间就过去了,一直到下午4点10分,朱冬冬他们才返回派出所。

回到所里,刚喝下一杯水,报警电话响起——辖区前进村大屋余组两户村民因邻里纠纷引发争斗,请求出警。所里的5名民警闻讯全部赶往事发地点,因现场嘈杂,便将6名当事人带到派出所询问做笔录。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虽是一名年轻民警,朱冬冬和另一名同事陈瑾作为当晚的办案民警,询问笔录直到次日凌晨1点多钟才结束,并对3名不服从调解的当事人依法作出行政拘留处罚。在此期间,朱冬冬忘记了吃晚饭,母亲打电话询问即将来临的订婚事项,他匆匆回答“我现在正忙,婚事等我春节回家再说”,便挂断了电话。

24日凌晨2时许,朱冬冬和同事们又马不停蹄地驱车50多公里,将6名当事人送往市区市拘留所。就在返回派出所途中,悲剧发生了,由于过度疲劳,朱冬冬驾驶的警车驶出水泥路面,撞在一棵大树上,同车两名协警重伤,而朱冬冬再也未能醒来。

出事的这一天,远在九江的母亲正忙着准备一家人的小年饭。按照惯例,母亲总会为不能到场的子女预留一副碗筷,而这一次,大儿子朱冬冬再也回不来了,因为他永远地留在了自己深爱着的那个岗位、那片土地。从警100天——

他用实际行动为警徽增光添彩,报到的第一天他就主动请缨:我有基层工作经验,我想到农村所去。

虽然从警时间只有100天,朱冬冬却留给了人们深深的印象。市公安局几位领导都认识这个好学上进、踏实稳重的年轻人。公安局政委田贤平还清晰地记得,vv年10月16日新民警报到第一天,长相精瘦而又成熟稳健的朱冬冬敲门进了他的办公室,谈话中朱冬冬主动提出,自己有着“三支一扶”当村官的基层工作经历,很想到最边远的农村派出所工作。这一点,着实让田政委有些感动,“现在很多年轻人怕吃苦,都愿意留在城区工作。朱冬冬是他们这批新民警中唯一一个主动要求下基层工作的”。

同样印象深刻的,还有南义派出所副所长王学:朱冬冬分配到派出所的第二天清晨,就主动把所内外的卫生打扫一遍;不出一周时间,他就开始尝试接手所里的内勤事务,并上手得很快。为了方便出警,朱冬冬值班时还将接警分机电话24小时放至自己的衣服口袋中,“村民有疑事难事打电话过来,我们可以做到第一时间出警。”王所长说。

“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内勤事务千头万绪,需要的是足够的悟性和耐性,仅仅一个月时间,肯学爱钻的朱冬冬已经有能力独自担当。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朱冬冬还经常协助同事处理外勤事务,成功调处多起民事纠纷,并破获数起重要案件。新福村村民周庆奎清楚地记得,因为自家耕牛丢失,他差点同邻村人闹起了矛盾,多亏了朱冬冬警官的及时帮助。那是去年12月的一天,老周家的耕牛不见了,他怀疑是邻村某人盗走,当即报警。经过对现场的仔细勘查,朱冬冬发现栓牛的木桩也不见了,很可能是牛自行走失,于是发动多名村民冒雨帮老周寻找,终于在数里之外的山上找到了耕牛。每每提起这.

件事,老周对朱冬冬赞不绝口。

积善为民,除恶务尽。南义镇地处三县交界处,治安形势较为复杂。去年12月底,镇上发生多起蒙面持刀入室抢劫案。案件侦办中,本来从事内务工作的朱冬冬主动参与案件侦破。案件办理中,他提出了大胆的设想,“可以从嫌疑人驾驶的面包车入手调查”。事实证明,这一判断非常奏效,案件得以顺利侦破。在对2名犯罪嫌疑人实施抓捕行动时,为避免打草惊蛇,朱冬冬主动提出驾驶自己的私家车前往嫌疑人住处附近蹲守,最终与同事一道将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破获这起系列蒙面持刀入室抢劫案,成功打掉一恶势力犯罪团伙,成为九江市“百日治安整治专项行动”中破获的首个案例。

永远的26岁——

思念他的,除了母亲、未婚妻、同事和村民,还有4岁的侄女子辰:最疼我的大伯,再也醒不过来了。

“佑其祥泰家园,正气清风荡忠魂;护我昌隆国运,忠心竭智归秋土。”1月26日,年轻的英魂归葬之日,瑞昌市200余名公安民警参加了朱冬冬遗体告别仪式。献花圈、脱帽、默哀……除了家属的恸哭声,还有民警的啜泣声。

“最疼我的大伯睡着了,再也醒不过来了。”面对着朱冬冬的遗像,4岁的小侄女子辰抽泣着说道。朱冬冬原籍湖北黄梅,幼时和姐弟跟随父母来到九江市区,一家人靠经营小本生意维持生计。朱冬冬11岁时,父亲因车祸去世,从那以后,身为长子的他有了更多的担当。依靠自己的努力,他考上了大学,并在大四时通过“三支一扶”考试,分配到修水县偏远的西港镇工作。

朱冬冬的弟弟有脑膜炎和癫痫病史,结婚后育有一女,随着姐姐的出嫁和弟媳的离家出走,照顾侄女的任务就落在母亲和他的身上。“三支一扶”的休假期间,朱冬冬为侄女换洗尿片、添衣擦澡,精心照顾着出生不久的小侄女。即便这样,他也没有影响到工作。除做好镇里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外,他还积极参与镇政府中心工作,深受当地群众和乡镇干部的好评。在此期间,他实现了自己的一大夙愿——成功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然而,年轻的朱冬冬心里埋藏着另一个愿望——当警察。“三支一扶”期满,通过公务员考试,他实现了自己的警察梦,一头扎进新的工作岗位。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回家探亲时,外婆和母亲总是抱怨他回家的次数少,他往往难过许久后嚅嚅地解释“家里的事固然重要,但那些村民更需要我们。”说:

谁能想到,就在他和一位美丽的修水姑娘订婚前夕,竟然就此撒手而去,留给心上人一个永远等不到的等待。

他曾在qq中这样写道:工作是美丽的,警察是神圣的,为了美丽而神圣的事业,我将倾其所有、梦寐以求!

或许,这名永远青春的优秀民警要践行更重大的承诺,以致于他匆匆地离开我们,去实现自己未竟的事业梦。

或许,这名曾向党旗和警徽许诺过的年轻民警,的确太需要休息了,他倒在了工作过的这片土地上。除了熟悉他的战友和村民们,含泪致哀的还有巍巍的青山、清清的瀼水。

2024“最美基层民警”优秀事迹篇15

2018年9月,超强台风“山竹”袭击深圳,树木折断,道路被阻,公共交通停运。人在路面被大风大雨拍打得站不稳,可一支女子铁骑队坚持巡逻,为过往车辆提供安全指引,在路面处理警情,发现并帮助受困车辆和群众。

台风天、暴雨里,全国首支女子铁骑队为群众开通“安全通道”的场景被很多市民用手机镜头记录下来,并为之点赞。带领这支女子铁骑队的是时春霞,广东省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机动训练大队二中队副中队长。

携带重达10公斤的装备,娴熟驾驭500余斤大功率摩托车,顶着严寒酷暑巡逻执勤,时春霞和女子铁骑队队员们被市民描述为“飒得很”。但同事们深知,交警铁骑是一项非常辛苦、危险系数高的工作。

2016年,深圳交警率先推出驾驶大功率摩托车武装巡逻的铁骑勤务,并成立全国首支女子铁骑队。历经“魔鬼训练”,时春霞正式成为其中一员,并担任队长。近6年的时间,时春霞始终坚守执勤一线。

2022年春节后,深圳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时春霞长期吃住在单位开展勤务工作,又参加了轮训封闭任务,50多天才回了一趟家。她说:“穿上警服,就得把责任扛在肩上。”

一次晚高峰巡逻时,时春霞发现在一起追尾事故中,一位女司机浑身发抖,不知所措。车上,还在襁褓中的小孩一直啼哭。迅速处理完事故的时春霞没有离开,而是耐心地和女司机沟通,告诉她遇到事故如何处置,后续保险如何理赔等,还陪着女司机一起安抚受到惊吓的小孩。

热情、耐心、细心的交警女“骑士”,在这条钢筋水泥筑成的公路上,为遇到困难、遭遇事故的人带来了慰藉。“这便是女子铁骑队的价值所在。”时春霞常常对队员们这样说。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