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接一个的悲剧,在文字中不断上演,艰辛、苦难、无知、麻木、绝望,一部分人在生活磨难中逐渐走向堕落。对生活的无力感贯穿全书,他们是受害者也是施害着。
字里行间里,充满主人公对温暖的渴望。可在主人公的童年里,温暖总是那么短暂、那么容易失去。
年老的、年少的,总是会被丧失责任心的人视为累赘。行将就木的人总是盼着能早点死去,年少的人羡慕死去的人终于得到的解脱。
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失去,偶尔的被爱的感觉显得弥足珍贵。
我想在细雨中呼喊的应该是爱与善意吧。当邻居为一点宅基地就动刀杀人时,当妙龄少女被玷污不再求助他人时,当白发人送黑发人仍唤醒不了发自内心地的悲痛时,当为人师表的老师如恶魔般时刻让孩子胆战心惊时,身为救死扶伤的医生竟然无视自己的孩子在濒临死亡时的求救时,当一个弱小的孩子遭受欺凌不再期望有人能为自己伸张正义时,当小孩的亲生父亲选择另一个女人彻底把自己遗忘时,当将死的老人死在了狗的前面时那长叹的一口气,无不在呼喊着社会的浑浊不堪,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丧失良知和互相残害。孤独的无依无靠的呼喊声更让人战栗。在细雨空旷的黑夜尤其让人心生寒冷与凄凉。
如果每一个父母都能无条件地爱自己的孩子,每一个男子都能尊重每一位女性的贞操、生命,每一个男人都能尽到一个丈夫爱妻子、一个儿子孝敬父母的责任,邻里之间互相体谅互相帮助,每一位老师都能尊重呵护自己的学生,每一个人都对生命充满热爱和希望,那会是怎样的一幅美好和谐画面呢?
每个人都有关于童年、关于往事的回忆,而这些回忆也许因为年龄的原因留下的大多是童年的欢欣与纯真。但是余华书中的“我”,却承受着孩童本不应该面对的太多太多的心酸和无可奈何。
书中的“我”,仿佛如一个旁观者,与世无争,冷静而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讲述着一个个事不关己的事。字里行间里,却充满主人公对温暖的渴望。可在主人公的童年里,温暖总是那么短暂、那么容易失去。
刚读完的那一瞬间,我的感受只有两个字:压抑。如同余华写的其他书一样,将人物的无情、恶意、虚伪等负面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他的擅长之处。孙光林一直 都是作为被边缘化的人存在,虽有几个挚友,却都只是昙花一现,他一直在见证生活的荒谬与悲惨,看到了他人的不幸,但同时更衬托出自己的孤独。
苦难中的人们在罪恶本性下显露出丑陋的灵魂,张开自己的獠牙凶狠吞噬着一切比自己弱小的事物,由此来证明自己不是蝼蚁的地位。
悲剧的结局,往往给人最深沉的感动。抛弃固然可怕,但只要不自我拋弃,你就会永远的被接纳。不要太过奢求,因为人总是难以满足。知足常乐!
即使人们在人生旅途中会遇到种种磨难,但我们要不断从经历中感悟出:路,还是要走下去的。就像书中“我”的祖父孙有元,一个看似窝囊了一辈子的人,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挺直腰杆站着,让所有人都觉得他从未被打倒,依旧是一个勇敢面对生活的人。
所以人生旅途中有太多自己无法控制的,主人公.“我'就经历太多磨难,但“我”仍然能找到属于自己心灵空间的一方净土,我们无法把握一切,能把握的却是自己的心。
"他先试看到远处菜地里两个女人披头散发地撕打在一起,这情景使他兴奋不已。走近几步一旦看清是谁之后,我父亲慌乱地走上了一条田埂,准备逃之夭夭。"
中国农村中无赖的男人,他们愚蠢却拥有力量,支配着可怜的女人和孩子们。然而女人们也同样愚蠢地被支配着,并且痛恨着自己的同类,却对男人们有着毫无底线的隐忍和包容。因此悲剧是油男人们造成的,更是由女人们自己的软弱和愚蠢造成的。于是男人们在自己的幻想中自生自灭,任意践踏着周围的人,也践踏着自己。因此“我”想要逃离那个乡村,想要拥有崭新的人生。
对于90年代出生在小城镇里的孩子们来说,农村已经是一个略显遥远的存在。城市周围有大片大片金色的、美丽的油菜花田,然而这些美丽仅仅是作文中的浮光掠影,有人真正深入农村生活吗?并没有。有时候我常常在想,在大山最深处,最贫穷的乡村。人们到底是像电视里播的、书里写的那样淳朴厚道,还是像余华、莫言们笔下那样的愚昧和无知?长大以后我明白。淳朴的农村是真实的农村,愚昧的农村也是真实的农村。他们像两条交织的线,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并行不悖。甚至,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正因为农民的纯朴,所以人性中的“恶”得以毫无保留地展现,不加粉饰。
农村到底是愚昧还是纯朴,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愚昧的问题。因为人性总有善恶,并不因为在城市或者在乡村就有任何不同。我们身上流着一样的血液,我们本质上是同样的、平等的存在于世间的人。
回到《在细雨中呼喊》,这本书中展示出的人性的恶还是让我大惊失色。但又让我无比同情。我爱余华,爱他笔下的一切是非,一切啼笑。
用了一天左右的时间,把这本书认认真真的看完了。不是第一次接触余华的作品,先前也读过他的《鲜血梅花》,读那部书感觉不到他的主要思想,总觉得主人公浑浑噩噩,也可能是自己浅薄,理解不到作者的良苦用心。而读这部书,我不得不为他精湛的写作方式和写作技巧所折服。
这篇文章凌乱却又完整,不是按照时间顺序从过去到现在或从现在到过去,仅仅是一个成了年的人或者是已经在中年的人或者是老者在回忆他那苦涩的童年和青年。文章以一个孩子的视角看身边发生的一切,描写着他内心里面对整个生活的感受,具有很强的震撼性。再加上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引人入胜的描写,入骨的描述,把环境和心情表现的淋漓精致。作者写得很随意,但却不随便,那一丝丝扣人心弦的描述,把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拉进时光隧道里,体会这时光一分一秒的蠕动。这本书可以说是一个回忆的时光碎片,一段一段的堆积着主人公生活,那深动、紧张、期待、恐惧却有现实的种种感受的交集。看着幼小的主人公经历着的种种曲折成长故事,我们仿佛就已经看到一个小男孩在南门口徘徊,孤单的背影,慌张的神情。也仿佛感到自己置身于故事里,仿佛自己就在那样的现实中,看着身边的人一个又一个的离我们而去,我们也一次又一次的体会内心里心灵的嘶喊,我们也一次次的望着友情的猜忌和背叛,亲人的冷落与鄙视,我们也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着身边的世态炎凉,人家冷暖……读这部书,读的仿佛就是读我们自己的生活,过去或现在。
那是一个失败的年代,会为一个表彰而掩盖自己内心失去儿子的悲痛,那也是一个疯狂的年代,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谈论床上的种种事情,还那么的津津乐道,那更是个悲哀的年代,死亡成了一种解脱,对活着的人的解脱……那个年代,我却看到了现在的影子。
能拜读到这么深入内心的作品,真是一种幸运。发现读书是一件多么让人深思又痛快的事情,往后的日子里,一定多多的多读好的书。
这次出差的带上了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
最早读余华的书是在大学时候了,《许三观记》和《活着》,书中的语言平淡地讲述,如同讲述一件完全与自己无关、距离自己很遥远的事情,但读完以后,那种无可奈何的悲凉却能让我的内心震撼。
《在细雨中呼喊》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一段:“现在眼前经常会出现模糊的幻觉,我似乎能够看到时间的流动。时间呈现为透明的灰暗,所有一切都包孕在这隐藏的灰暗之中。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土地上,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时间里。田野、街道、河流、房屋是我们置身时间之中的伙伴。时间将我们推移向前或者向后,并且改变着我们的模样。
……
他一旦脱离时间便固定下来,我们则在时间的推移下继续前行。孙光明将会看着时间带走了他周围的人和周围的景色。我看到了这样的真实场景:生者将死者埋葬以后,死者便永远躺在那里,而生者继续走动。这真实的场景是时间给予依然浪迹在现实里的人的暗示。”
这一段关于时间和人生的思考,出现于弟弟孙光明死时。
时间裹挟着一切向前流去,人世在变,沧海也能变桑田,唯一不变的,只有时间。也可以说,世事未变,唯一变的,只有时间。
余华在书中这段关于时间和生命的思考,也带给我很多启示,书中对回忆的描写让人叫绝。回忆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决然不可能是整个事件的再现,我们只能记得带给自己感受最深刻的部分,比如,某个场景,某种味道、某种心情,通过这些,我们渐渐回忆起事件的全貌。这本书就通过这样一些线索,叙述了主人公对童年的回忆,看起来特别真实。
余华的书有个特点,不对个人感受进行描写,但却能让人回味无穷,悲剧到最后剩下的不再是愤怒、悲伤这些情绪,只有深入骨髓的无奈,对世事的索然无味和麻木。这样的书让我看了比看耽美的虐文难受一百倍,耽美的虐文看了只让我心中一时纠结、难受,但这样的书看过一遍,不管时隔多久,回想起来那种深刻的无奈仍能准确无误地击中我,无法动弹。
那么下一部余华的书《兄弟》,我看我还是等等再看吧……
如果说余华的小说以前只能是影响我,那么现在已经左右我了,不折不扣。
我是在逾近20岁才看了这本书,我发觉我竟然无法一口气读完它,我只能读读想想停停,以至于忘掉了主角是他还是我。
我终究是没有那样的时运,生活在那个年代,有那样的祖父,父亲和继父,母亲,哥哥和弟弟。生活与他们每个人来说,都未尝不是一种劫难,我曾以为在细雨中呼喊的是个人,最后明白,呐喊的是时代,是生命,是贫穷,是魂灵。
所以我发觉我的生活和我想的事,我所写的东西,未免都太过狭隘了,如果是可以选择,我到希望我的童年也是贫穷、落魄、颠沛流离,其实除此之外,我委实是想不出还有什么不同的.,我一样的渴望友情,一样对一切美的事物充满着渴望,对一切丑的、沦落的东西失望透顶、唏嘘不已。然而正是因为贫穷和时代的滑稽,才能真正的让我们直面孤独,是的,就如同那个等待小伙子来爬床的寡妇一样的孤独。至少于我,和他有过同样的孤独,所以每每读到我也有的场景,我只能合上书,默默的回想着,甚至对余华虔诚的战栗着,现实尽是如此,丑陋不已,却毫无消极。
总是有那么样的一些丑陋,是相对于教条而言的。
其实,那并非正的丑陋,只能算作是不伟大而已,自然不必赞扬,但是更无须批判。
现在来看,我知道我是根本无法理解那个时代的,我只能透过已有的感慨,念头,经历,和朦胧的臆断来揣测每个人的意图,我越来越觉得我是能理解父亲的,比如他爬寡妇的床,那般的对待祖父。而数年的教育使得我不能原谅他,或者自己不能让自己原谅他,他即便丑陋滑稽,也终究不是他本身的丑陋。
在细雨中呼喊,有人说是在将童年,但意义却早已超越了童年的范畴,里面的每个人都是主角,我喜欢每个人物,我也向往那样的环境。
也只是想想而已,他们所有人都不肯离去,在细雨中呼喊,内容不一,表情各异,有的在诉说,在抱怨,在咆哮,在啜泣,尽管如此,主角也该是微笑的吧,再多的不幸、贫穷,可是,他确是有着完美的生活。
在毛毛雨中大喊着读完《看见》后再次来到鲁鲁身边,我已经是一个母亲了。时间是在前些天的一个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觉,随手翻开了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就这样,一个活泼、可爱、倔强、孤独、可怜的小男孩再次出现在我的眼前,在那一刻,内心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把鲁鲁抱在怀里,想为他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
可以说,我第一次见到鲁鲁,他深深地打动了我。依稀记得那是在大学时代,偶尔一次逛书店,看到了《在细雨中呼喊》这本书,之前已经读过余华的《活着》,我再一次被余华那压抑、忧伤的语调所吸引,冲动之下买下了这本书。由于年龄的增长和心情的变化,看鲁鲁的心情已经大不相同了
第一次,最大的感触是对鲁鲁可怜的命运的怜悯、眼泪和不公;这一次,是心痛,我想为他做点什么,减轻这种不公的命运给鲁鲁带来的伤害。鲁鲁的悲惨命运__于他的母亲--冯玉青,她的鲁莽、轻率使他的爱情之路颇多崎岖,她先是爱上了村里的无赖---王跃进,这个男人在占有了冯玉青后娶了别的女人;冯玉青在第一次感情受挫之后,跟着一个卖货郎私奔他乡。几年后,卖家失踪了。冯玉青带着一个小男孩鲁鲁回到县城,当上了单身母亲。
孤寡的困境最终迫使冯玉青走上__的道路,最终将她送进了监狱,也使鲁鲁失去了唯一的依靠。如果你仔细品味冯玉青和鲁鲁母子的生活,你会发现有一种幸福——酸甜苦辣的幸福。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尽最大努力互相保护。
鲁鲁,一个年仅七岁的孩子,就知道体谅母亲了!对于母亲的打骂,他心甘情愿地承受着,没有抱怨,没有记恨。而当冯玉青坐牢后,鲁鲁又一个人几经辗转找到了母亲。
鲁鲁是一个倔强而孤独的孩子,由于"来历不明",鲁鲁受到同伴们的歧视和排挤,然而他内心又是非常倔强和坚强,当别的孩子欺负他时,他坚决反抗,不退缩,不求饶,他的脆弱只有在他那虚幻的哥哥面前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