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__,男,汉族,1985年出生,中共党员,__乡__村人,现为__镇人民政府司机。2004年入伍,2012年退伍,服役时他积极向上,刻苦训练,认真工作,曾多次荣获“优秀士兵”、“三等功”等荣誉。
从事司机工作以来,他坚持任务就是命令,兢兢业业工作,用心做好车辆维护,他十分重视驾驶员的职业道德,始终如一地以思想文明、语言文明、行为文明、仪表文明、生活文明作为自己的行动指针,很好地维护了政府司机的良好形象。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吕__充分发挥退役军人的先锋模范作用,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在关键时刻体现了军人的责任和担当。他说:“我虽已退役,但军人本色不会丢,对党绝对忠诚的信念不会变,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随时愿意冲到最前面!”
黄__,男,24岁,2016年入伍,2018年退伍,退伍后进入__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工作,2021年3月入职于县城市建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任工程管理部专员。
在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周边附属项目建设中,他每日每夜坚守在工地,协调各施工单位紧抓工期,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如期完工。在建设县委党校新校区项目时,由于此前桩基检测达不到设计要求,项目建设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他仔细研究施工图纸后提出合理解决方案,最终顺利通过桩基检测。他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科学组织安排,按照时间节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他把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经常给施工人员讲安全知识,天天检查安全防护工作,对安全问题整改未到位的坚决不允许进行下一步施工,确保了项目安全高效有序推进。
赵__,男,1975年出生,__县__乡__村人。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始终弘扬在部队大熔炉中锻造的优秀品格,投身到家乡经济建设和公益事业中,用自己爱家爱国爱民的实际行动彰显出军人本色和大爱情怀。2005年,被评为“__市杰出青年”。2020年,被评为“__县优秀政协委员”。
自主创业,不等不靠闯出新天地
1994年底,赵__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服役于国防科工委__部队,为国防现代化建设献出自己的青春年华。服役期间表现优异,被评为优秀士兵。1997年后,他自觉响应国家政策,回到家乡,开始自主创业。
三年的军旅生涯培养了他勇于担当、永不言弃的精神,鼓舞和帮助他开启了一段创业生涯。下岗后的他为了生计,与同时下岗的妻子回家从养猪开始做起,慢慢积累了一些资金和经商的经验,后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十几年后,赵__从一个养猪户摇身变成了东方养殖场的总经理。
为了更好服务村子发展,赵__被选举到村“两委”班子,常常自掏腰包服务支持村级事业发展,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2018年年底,为村内65岁以上的老人发放了米、油、面;到了春节,他走访慰问全乡困难退役军人,为他们送去新春的祝福和必备的生活用品,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奋战疫情一线,捐款出力献爱心
在新冠疫情突发的情况下,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积极响应县、乡党委政府的要求,主动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无偿为乡里捐赠抗疫物资和两头猪;为袁庄村、东李庄村等兄弟村捐赠烧鸡、方便面等价值约1万元的物资。
50多个日日夜夜,他和同志们坚守在值班点的帐篷里,克服严寒气候等困难条件,坚持24小时值守不断岗,为进出的居民测量体温、盘查登记、宣讲防疫知识、统计人员数据……为全村村民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疫情防线。
坚持扶贫济困,彰显大爱情怀
赵__一直热心于全乡的扶贫济困事业,每年拿出十几万的资金救济全乡贫困户。截至目前,共计上交扶贫收益544320元,全乡受益贫困户181户,受益群众348人。
家住__村的贫困户赵衍静,自身肢体残疾,父母疾病缠身,妻子体弱,还有2个儿子上学,只靠着赵衍静一个人务农,一直属于贫困村里典型的贫困户。赵__退役后,时常伸出援助之手,帮赵衍静渡过难关。后来赵__把赵衍静吸纳到养殖场,成为了一名技术骨干,每月可以拿到三四千元工资。
从入伍到退役20多年来,赵__一直保持着军人的优良传统,他一路艰苦创业,热心公益事业,充分体现了一名退伍军人敢于担当,闪耀着他“退役不退责、退伍不褪色”的光芒。“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今后,我还会一如既往、无怨无悔地做下去的。”赵__坚定地说。
6、11入伍,1990。3退役。自2011年任党组书记以来,细化村两委与扶贫工作队的帮扶工作机制,共商难题,共商对策,探索发展思路,盘活资产资源。发展现代林业,增加村集体收入,创办流水养鱼基地,蔬菜基地;项目稳步发展,引进百亩以上中药材种植企业一家,填补村农业大户规模化空白;在森林防火,抗洪救灾,铲雪除冰,疫情防控均以一个军人的担当冲锋在前。
2008~2009年天柱山镇优秀村干;
2013年,2014年天柱山镇优秀党组织书记;
2016年__县十佳党组织书记;
2017年安徽省两学一做优秀共产党员;
2019年天柱山镇优秀村两委主要负责人。
姬__,女,汉族,1988年7月出生,本科文化程度,中共党员,__县__镇__庄村人,现任__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办公室副主任。2005年12月参军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青藏兵站部服役,书写着青藏高原上通信女兵们的多彩军旅,扎根高原不曾言悔,苦练本领增强素质,科学训练保持畅通。先后7次被评为优秀士兵、2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次荣立三等功,这一份份荣誉,一枚枚勋章,无不浸透着她青春的血与泪。
在党和军队的感召培养下,她于2007年7月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一名懵懂的青春少女,成长为连队中的一名女士官长。高原上的酸,是思念自己那牙牙学语的儿子时无法倾诉的酸楚;高原上的甜,是和战友一起过新年包饺子时洋溢出的笑容;高原上的苦,是海拔4000米依然坚持每天3公里训练的汗水;高原上的辣,是紫外线晒伤皮肤后火辣辣的痛;高原上的咸,是野外驻训沙子硌牙齿的滋味。一路走来,风雨兼程,她深受党的教育,是党旗的指引让她思想更加纯净,行动更加有力,使命更加坚定。
2018年,在依依不舍中她褪去了绿色戎装,转身投入了“深海蓝”方阵中,成为城市管理队伍中的一员。从绿戎装到蓝制服,变的是战斗领域和工作岗位,不变的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军人精神和“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的庄严承诺。
她是信息员,2018年底转业以来,沉身城市管理第一线工作三年之久,从事单位宣传报导工作。众所周知,宣传工作的专业性强,需要扎实的文字和摄影功底,对于刚接手宣传工作的她来说,困难可想而知,前所未有的压力让她不肯服输,硬是摸着石头过河,通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跑一线执勤现场、沟通各类执法情况、慢慢的找到了工作的门道。三年来,她相继参加了百余次的集中整治,夏顶酷暑、冬战严寒,楼顶依法拆除破旧户外广告有她;深夜检查露天烧烤油烟治理有她;工地扬尘管控有她;雪天街道上清雪除冰有她,同事们的辛勤付出和工作成效她都要第一时间及时的用镜头记录,诉诸笔端,形成文字,发表周知,让城市管理工作的点点滴滴常驻心间,共编发工作动态400余篇,曾在学习强国、省市县各级媒体报道50余篇。
她是电话员,以温暖礼貌的声音接听市民群众的各类来电,从最开始手足无措的“菜鸟”,到下功夫刻苦学习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常学习、多提问,两个月时间让自己硬生生从一个城市管理者的“门外汉”蜕变成内行人,面对服务对象的投诉,她都耐心细致的解释相关规定,面对出言不逊、威胁辱骂,她也委屈过,忐忑过,但是始终坚持初心,用微笑劝导,用尊重真诚换来理解和支持。
她是城管队员,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造访,作为一名退伍老兵,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为了战疫防控,她选择舍小家为大家,大年初二就立即坚守在疫情防控的一线,值守包联小区,排查小区住户、劝离聚众人员、消毒办公区域等,深夜加班对小区300余住户的信息进行统计上报,凡事她都冲在最前面,她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倾尽全力,用较小的身躯筑牢抗疫工作的后方堡垒,累了就坐在椅子上休息,困了就趴在办公桌上打盹,“连轴转、白加黑、就地躺”成了日常工作状态,“微信妻子”“电话女儿”“视频妈妈”成了关键时刻忙起来和家人相见的代名词。
岁月流淌,初心如磐,无论何时,她都不会忘记,也不曾忘记,曾经胸前那枚金光灿灿的国防服役章,那长城铭刻忠诚,那和平鸽放飞梦想,那橄榄枝书写使命,那八一军旗飘扬信念。褪去绿色戎装,穿上蓝色制服,她头顶的帽徽上,国徽象征国家,人字飘带代表人民,盾牌象征依法行政,牡丹花和橄榄枝象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不论在工作还是生活里,她总是爱笑的那一个,在城市管理最前沿,在这座生她、养她、成就她的城市里,她坚持用行动践行初心,用坚守诠释担当,秉承让“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工作理念,书写她平凡的青春魅力。
贺__,男,汉族,1991年2月生,中共党员,六级残疾军人,__县__镇__人,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服役期间,注重自身素质提升,不断深化业务水平,积极践行初心使命,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2014年退出现役后,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先后创办陕西省豆荚集市商贸有限公司、__县豆荚集市商贸有限公司及陕西豆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努力探索当地农产品销售渠道,解决农民增收难问题,年均吸收当地剩余劳动力100余人,践行了一名军人和党员的优良素质和本色,诠释了一个民营企业家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先后荣获渭南市最美退役军人、渭南市就业创业示范基地、__最美退役军人、县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等荣誉。
出军营,海阔凭鱼跃;创企业,天高任鸟飞。2014年退出现役后,先后创办了__县好又鲜生活购物中心、陕西省豆荚集市商贸有限公司及__县豆荚集市商贸有限公司,年销售近2000余万元,在__零售行业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为了在“零售商业”上不“落伍”、不“队”,他充分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军人作风,外出考察学习最新管理经验,深入农产基地和农户进行种植购销合作,努力改变传统农贸市场农产品流通模式,助力实现商超、农民、消费者共赢!
“军人一身的优秀品质都是国家给的,做好企业是对国家最基本的回报。”他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时间在变,岗位在变,不变的是军魂;环境在变,社会在变,不变的是军心。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他建立了退役军人及军属职工奖励补贴制度,设立了企业内部“员工互助基金”使职工安心上岗、开心上岗,得到了员工的信赖,大大的激发了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践行初心使命,体现企业担当。连续几年,面对席卷而来的疫情,他带领企业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充分发挥企业供应链优势,广泛联系货源,坚持保障供应,确保市场稳定,疫情期间供应的米面粮油、肉蛋果蔬等生活必需品均按照成本价格出售,并先后向当地市场监管局、陕煤澄合矿业公司等单位捐赠防疫物资10万余元,以实际行动履行了企业责任担当,获得当地监管部门和群众的一致认可和好评,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大爱无疆、善德永存”锦旗表彰。
投身工业倍增行动,争当本土企业排头兵。他常说,企业一步步发展壮大,离不开__县委、县政府的政策帮助,离不开__老百姓的鼎力支持。2021年,当得知__县“十四五”期间推出了工业倍增计划,他毅然决然投身工业领域,投资建设了__县年产4000吨标准化豆制品品牌战略项目,打造本地乃至渭北区域豆制品品牌标杆企业,争当工业倍增计划排头兵。该项目总投资2700万元,建成后可带动当地就业200余人,实现年产值近3000万元。以坚强的决心,坚定的意志,践行了一名军人退役不褪色责任和担当!
我是李__,2016-2018年服役于广东省湛江市公安消防支队开发区中队,是一名退役消防兵,曾获得优秀士兵和嘉奖一次,现担任国旗护卫队指导员兼学生社团联合会副主席,期间参加第三届全省国旗护卫队交流比赛获得省二等奖并荣获“优秀队员”称号,服役期间参与了各项火灾扑救,抗台,抢险救援。
为人喜欢与人交流,在队伍中做到设身处地为队员着想,严于律己,对队员不抛弃,不放弃,相信只有教不好的领导,没有带不好的兵,让队员做到不带病训练,不带伤训练,不带情绪训练,私下多与队员们交流,从中发现问题所在,及时改正,做好针对性措施。在社联的工作中,做好学习和工作两不误,做好上传下达,及时于老师对接工作,平衡好社团与社团之间的关系与利益,举办大型活动,不断丰富校园生活。
杨__,男,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3月出生,1987年入伍,2005年退役,__省__县__乡党委书记。
从军18载守卫海岛,转业14年安心小岛建功立业。在担任__乡党委书记期间,他提出建设“品质旅游示范岛、绿色低碳示范岛、共建共享示范岛”三岛融合发展的新思路,带领群众修水库、整治环境、建设基础设施、铺设海底电缆等,将偏远闭塞、面积仅有3。28平方公里的悬水孤岛,精心打造成首批__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舟山市旅游示范岛。曾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称号。
信息工程系2019级软件技术1班
徐__
共青团员,2017年9月入伍,2019年9月退伍,曾服役于原武警187师560团机炮连,后因调整移防于武警西藏总队机动第三支队机动中队,先后参加卫士18-红蓝处突演习、19年西藏3月处突任务、卫士19-红蓝对抗演习、19-地区公安武警联合处突演习;参加支队魔鬼周坡道推车比赛,获得第一名;于18、19年连续两年获得嘉奖。
作为一名机动战斗兵,随时都要做好战斗准备,时刻都在警惕着号令。入伍参军让我认识了更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让我懂得了什么叫战友情,让我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学会奉献和自律。
现已退出服役期继续回到校园提升自我。在学习上,严于律己,遵守课堂纪律,刻苦专研。秉承着军人的精神,从严要求自己,提升综合素质,为学院和社会贡献力量。
唐__,男,汉族,中共党员,1962年1月出生,1979年入伍,1984年退役,__省__县__乡__村党支部书记。退役回乡后担任村民兵连连长,把解决全村严重缺水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带领全村民兵和村民连续奋战5年,在几百米高的悬崖峭壁上建成一条水渠,结束了全村干旱缺水的历史。
组织发动村民将乱石堆改成高产稳收的基本农田,让全村彻底告别食不果腹的日子。当选村支书后,带领乡亲们发展特色产业,__村成功摘掉贫困的“帽子”,发展成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曾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4、12入伍,1997。12退役。王__坚守初心,退伍不褪色,临危受命扎根基层,担任村支部书记后,严抓村务工作,积极争取项目,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关心帮助困难村民,抓党建促引领,助力脱贫攻坚。大灾大难面前,义无反顾,2016年特大暴雨、2020年疫情面前,迅速主动作为,组建党员志愿队伍,积极服务奉献。
2013-2016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016年被评为“安庆好人”。
9、11入伍,1983。11退役。多年来,他在__供电公司机关部室、生产营销、供电所等岗位工作。不论在机关,还是在基层,周__同志始终保持军人的优良作风,不忘初心,勇于担当,较好地完成了供电服务、营销管理、新闻宣传等各项工作任务。坚持学习,与时代同频共振;不惧困难,冲锋在前有担当;脚踏实地做工作。
2014年2月,被__供电公司授予为“2013年度优秀中层干部”;
2015年9月,荣获人民网安徽频道、安徽省电力公司联合举办的“安徽电力迎峰度夏‘最美瞬间’摄影”十大优秀作品奖。
“同志,我是不是得新冠了?”“阿姨,我害怕!”“什么时候让我们出去,我受不了了!”“天天检测,天天折腾,还有完没完!”……在__区某新冠疫情集中隔离点,由于初来时的恐慌、隔离期间的烦躁,导致一些隔离人员不配合检测。面对指责甚至谩骂,总有一名年过半百的老大姐柔声细语、耐心细致地解释和安抚。她就是__区疾病预防防控中心的退役军人邹__。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退役老兵、一名共产党员,在一线防疫工作中,邹__特别能吃苦,始终冲锋在前。特别是年初以来,她在集中隔离点全天候盯靠值守,厚重的防护服一穿就是五六个小时,泡在汗水里工作成了她工作的常态。
作为采样小组组长,采样时她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反复的撕取棉棒、打开试管进行采样。
除了核酸采样,她还是隔离点的“情绪安抚员”。有位老人来到隔离点后非常恐惧,导致血压高,吃不下饭,严重失眠。邹__耐心解释、悉心安抚,对她的日常隔离也格外关注,慢慢老人的情绪稳定了,能更积极配合隔离工作了。
完成白天的繁重工作后,她还要连夜准备第二天采样所需的物资及试管编码工作,每天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是她的工作常态。当凌晨终于忙完繁重的工作可以稍微休息下疲惫的身躯时,她却失眠了:家中那年过八旬的老父亲,今天是否吃上热乎的饭菜了?是否按时服药了……没被抽调到隔离点以前,每当有休息时间,她都会陪伴在远在老家的父亲身边,但现在只能强忍着对老人的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
在近100天集中隔离点的日日夜夜中,她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贡献力量!
龚__,男,31岁,__镇__下村人,2011年12月入伍,2019年12月退役,现任__下民兵营长。
他工作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甘于奉献、乐于助人,与群众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一心为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疫情防控期间,他带头坚守疫情防控卡点,主动接送行动不便的老人接种疫苗。汛期来临,他全力以赴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确保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在村里开展的各项工作中,龚__都身体力行树标杆、作表率,热心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__,男,30岁,中共党员,2012年至2017年服役于__某部队,现任__乡__村支部委员和村民兵营长。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村干部,他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千方百计为村谋发展,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退伍不退志,退役不褪色”的军人风采。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身先士卒,带领党员、志愿者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当好抗疫战斗员、勤务员、协查员、值班员、宣传员,为__村构筑起坚实的防疫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