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杨宁的人物事迹

2024-07-16 来源:华拓网

关于杨宁的人物事迹【篇1】

杨宁所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距离县城不过60公里,但峰陡路险、山多地少,村庄长期处于贫困之中。全村12个自然屯共有将近500户人家,2010年,江门村人均纯收入1000多元。

“见过城市的高楼大厦和高速发展,回来后发现村里道路泥泞、没有产业,家乡的贫穷落后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我要改变江门村的面貌,让乡亲们富裕起来。”杨宁说。

怀着一腔热血回到家乡,杨宁才发现,在家乡工作与之前想象的并不一样,事情千头万绪,经常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着手处理。但她知道,没有其他快捷方式,唯有学习再学习,耐心再耐心。

当时有关部门给符合条件的老人申请“低保”,杨宁去村委会那天就帮不识字的老人填写申请资料。第二天她下村回来,看见村委会门口坐着一位老人,是专门来感谢杨宁帮她填资料的。握着老人硬塞给自己的桔子,杨宁的眼睛湿润了:“我只是帮忙填个表,就是这样的一件小事,却能实实在在地帮助到一个家庭,这让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农民是善良的,是懂得感恩的,我要帮助他们。”

村里的一位残疾老人因生病常年卧床,杨宁带他到医院看病,到县城为他买药,申请百名老人“微心愿”资助。村里一个读小学的女孩的父亲身体不好需要常年吃药,家里生活贫困,杨宁一直资助她读书。后来女孩一家从深山搬到了县城易地扶贫安置点苗家小镇,女孩的母亲在小区的超市打工,女孩也读到了高中,一家人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

为了帮助村里的孩子们,杨宁积极协调建成了“留守儿童之家”,她每天抽出时间,辅导孩子们学习、陪孩子们玩游戏。2013年,杨宁还拉到了赞助,组织了“安陲乡在外大学生夏令营”,大学生们返回村里,陪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暑假。“如果我每天都照看那么多小孩,其他事就都做不成了,可是杨宁就不一样,每件事都做得有条不紊。”江门村的村委会副主任、村妇联主席贾丽鲜说。

如何帮助家乡摆脱贫困是杨宁考虑得最多的问题。“发挥江门村的资源优势,发展高山生态种植业。”身穿一件T恤衫,脚蹬一双解放鞋,这个质朴得像山花一样的苗家妹子拿着笔记本,走村进户收集信息,经过反复调研分析,把致富目标定在了“大山”上。

安陲乡拥有丰富的竹子资源,发展竹子初加工业有着独特的优势,但竹子收购中间环节多、价格低。2012年,杨宁考察市场后发现,将经过初加工的竹子卖给广东、广西北海等地的商户,可以减少流通环节,从而可以提高村民收入。于是,她联系商户,签订销售协议,并建起了竹子收购点,这样,种植户每年都会增加不少收入。

但竹子生长周期长,受益群众少。杨宁又开始琢磨新的项目。2014年,杨宁尝试种植高山辣椒,不料想,那年雨水大,地里的辣椒苗一片片长斑腐烂。2015年,高山葛根种植示范基地成立,她带领安陲乡90多户农户种植300亩高山葛根……“想带领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杨宁说。

杨宁提出从环保出发,不用农药化肥,恢复苗家传统的自然耕种法,种植高山生态水稻。传统耕种亩产只有500斤,而用农药化肥种植的杂交水稻亩产有800斤,所以很多村民不愿意种植。为了打消大家的疑虑,杨宁带头种植了一块试验田。秋天,杨宁的试验田和种植高山生态水稻的村民都迎来了丰收,并卖出了好价钱。这时候,村民们的心被打动了。

苗族人喜欢吃糯米,紫玉香糯是当地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独特品种。2017年,杨宁带领农户种植613亩高山紫玉香糯特色稻米,以“稻+鸭+鱼”共作的模式种植,获得了丰收。杨宁又带领农户种植高山水果、蔬菜及生态水稻,也获得了丰收。

杨宁用真诚的付出、实在的效果,获得村民的信任。聋哑村民梅秧经常比划着说:“小杨喊我怎么种,我就怎么种。”

“我到贵州参加培训学习时,学习到岩博村的发展模式。我觉得农产品深加工是一条致富的好门路。”受到启发,杨宁着手在村里建立一个扶贫加工车间,对村里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变成原生态产品,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于杨宁的人物事迹【篇2】

很快,两届6年的任期结束了。村民们希望杨宁留在村里多干几年,但又希望她能有一个更好的平台。村民说:“小杨很好,我们都喜欢她。但是村里条件不好,她应该去更好更大的地方发展。”当时,无论杨宁是考公务员,还是进入企事业单位,都会有相应的优惠政策。也有同学劝她:“凭你的韧劲和吃苦精神,来城里发展一定会更好。”

“我有幸生长在这个时代,有幸参与了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你们不知道我对自己的正确选择有多么自豪。我也意识到,农村确实需要有想法、敢干事的年轻带头人。”杨宁说。

杨宁坚定地做出选择—留在农村。她说:“回到家乡,我尝试了很多道路,目前还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还没有真正实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目标。我曾经看到山西的一位女村官把穷村变成富裕村的事迹报道,很受鼓舞,作为苗家的女儿,我也要像她一样把我们贫穷的苗寨变成富裕村。”

在带领村民致富的道路上,杨宁从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也因此赢得了苗寨乡亲们最大程度的肯定和信任,2017年村委会换届选举,杨宁成为融水县第一个大学生女村委会主任。这一年,杨宁还当选为安陲乡的人大代表。“人大代表是村民一票一票投出来的,大家都给我投了票,这是乡亲们信任我,认可我的工作,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我的支持。”杨宁说。

一天,杨宁下屯里工作时遇到董大嫂。董大嫂一个人挑着一担西瓜下山,坐车到镇上去卖。到了晚上,她担子里的西瓜还剩下四五个没卖完。杨宁把董大嫂挑西瓜下山的照片加上一段文字发到了朋友圈,想不到西瓜受到了朋友们的欢迎,都卖了出去。朋友们还反馈说“真是又甜又沙的西瓜!”。

江门村海拔较高,日夜温差大,山间雾气弥漫,加上原生态的种植方式,使得这里出产的西瓜特别清甜,产品供不应求。杨宁组织村里的留守妇女成立了“苗阿嫂”种养专业合作社,一起种植高山泉水西瓜。“只要销路好,我们都愿意和她一起种植西瓜,发展产业。”村民们种植的热情可高了。

2018年8月,融水苗族自治县妇联在江门村举办了“首届苗阿嫂高山泉水西瓜农耕文化节”,几位苗阿嫂上台发言。她们说:“我们种出来的西瓜品质好,又红又甜,根本不够卖。像我们这样的妇女,能够上台讲话,这还是第一次,杨宁到底是大学生见过世面,真是让我们妇女扬眉吐气了!”

“苗阿嫂”种养专业合作社种植的高山泉水西瓜品质好,但是上下山的泥泞小道严重影响西瓜的运输。

2020年,杨宁把修建“泉水西瓜产业路”作为江门村的重点提案。2020年7月,在政府的支持下,“泉水西瓜产业路”开工建设,2021年1月修建完成。“没有修路的时候,我们这里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大家上山种西瓜的肥料都得靠肩挑背扛上去;道路修好以后,车开上去拉西瓜省力多了,方便多了。”“苗阿嫂”张海慧说。在杨宁的积极协调下,江门村下泗欧屯2020年还安装了237盏的太阳能路灯。路修好了,大家夜晚出行也方便了,村民的幸福指数更高了。

“我们江门村依托原生态资源优势,摸索出适合发展林下经济的路子,选择种植竹荪作为村民经济发展项目之一,2020年发动部分村民试种竹荪获得成功。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后,就有了积极性,2021年我们扩大了规模,又带动更多村民共同种植竹荪。”杨宁说。“在杨书记的鼓励下,2020年我试种一亩地的竹荪,就收入了好几千块钱,2021年我家扩大了规模,又种了三亩竹荪,现在天天在这里采摘竹荪。”江门村村民董燕芳说。

关于杨宁的人物事迹【篇3】

香菇、木耳、笋干、灵芝都是苗寨的特产,原来由于销售困难,很多村民都不愿意继续种植。2016年,杨宁决定通过网络渠道推广、销售村子里的农副产品,分享大苗山的美食和文化。很快,杨宁和6名大学生村官成立了融水县大学生村官创业联盟,共同建立起“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和微信公众号,并通过大学生村官们的微信朋友圈,做起了“微商”。为拓宽销售渠道,她还建设了“苗村倌”食堂,把生态农产品加工成便捷的盒饭,让生态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苗村倌”吸引着返乡青年加入,在脱贫攻坚的战场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从小生长在大苗山,在云端的梯田上、茂林深处、沟壑清泉里,苗家人经营出自己的食材花园……我叫杨宁,是一名在基层工作的村委会干部,我看到了家乡人的勤劳和无奈,大苗山农产品品质很好……”杨宁为“苗村倌”代言,打动了很多人。

杨宁扎根基层实干担当,用青春书写花样年华,她带领江门村村民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降到0。江门村的各项产业如火如荼,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民们住上了安全牢固的房子,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基础设施也得到很大完善。如今的江门村很美也很富饶,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碧波荡漾,后山的毛竹林四季常青,一根根笔直挺拔的竹子上长出竹叶,似一道翠绿的屏障,遮住了夏日的燥热。江门村的竹荪产业基地在毛竹林下,阳光洒在漫山遍野的竹荪上,竹荪更显得阿娜多姿。

农历正月十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一年一度的“芒篙节”,村民们汇集在大山深处的安陲乡,由有威望的人扮成苗家崇尚的神灵“芒篙”,和大家共跳芦笙踩堂舞,以祈求好运降临。按照传统习俗,“芒篙”都由男性扮演。2018年3月8日,村民们第一次自发以跳芒篙舞的形式庆祝妇女节,大家把杨宁选为“女芒篙”。村民们说,过去我们祖祖辈辈向“芒篙”祈福,其实真正能给村民带来好生活的,是党的好政策和党的好干部。大家都把杨宁当成了“当家人”。2020年11月,杨宁在江门村换届选举中高票当选为江门村党支部书记。

被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称号,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光荣当选中国妇女十二大代表……面对荣誉,杨宁说:“在农村踏踏实实为村民做事,是我追求的目标,也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她希望更多有理想、有抱负、有才华的青年,能够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中去,贡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

关于杨宁的人物事迹【篇4】

2010年7月,大学毕业的杨宁在收到南宁市一家农资公司录用通知的同时,也了解到家乡正在选聘大学生村官。几经思考,杨宁下决心回村里当一名大学生村官。

到村任职的第一天,杨宁就换上了一双解放鞋,走村入户、了解民情。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留在大苗山里的孩子们常常无人照料,每逢中午和傍晚,留守儿童总在路上游走,无人看管,很不安全。杨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动员街上开米粉店的姑姑,用闲置的房子建成“留守儿童之家”,让孩子们在这里休息、玩耍。她还每天抽出时间,给孩子们辅导学习、陪孩子们做游戏,当上了孩子们的“妈妈”。

村里的吕素明因患病造成家中生活困难,想申请大病救助,但是又达不到申请条件。杨宁得知后,和村两委班子商量决定,从村集体资金里拿出600元作为临时救助金,以解吕素明的燃眉之急。

纾困解难,只能治标,无法治本。杨宁开始思考怎样帮助村民彻底摘掉穷帽子,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苗家人喜欢吃辣,房前屋后都零星种着辣椒。杨宁打听到县里一家农业公司销售种子、化肥和农药,还可以免费提供技术,辣椒成熟后负责回收。心想这个项目没什么风险,就跟那家公司签了购销合同,回村流转了50亩土地,请20多位村民种植辣椒。到了辣椒成熟的季节,她到地里查看,发现一些辣椒长满了“伤疤”。

眼看不对劲,她赶紧给公司打电话,请他们派人来解决问题。技术人员查看后说:“辣椒生病了。”问他解决办法,他摇了摇头说:“回去想办法,过两天答复你。”没过几天,地里长疤的辣椒越来越多,却再也没能打通公司电话。她心想公司靠不住,还得靠自己,就把品质较好的辣椒挑出来,跑遍附近乡镇的小饭馆,一家家上门推销辣椒,甚至每天开车10小时,往返柳州农贸市场,才勉强把辣椒卖完。

“年轻就是本钱,摔倒了还可以站起来”,杨宁憋着这股劲,又尝试种植葛根、搞养殖,一番折腾下来,有赚有亏。2017年一次下村入户走访时,她发现一位阿嫂家里有一种紫色的糯米,询问得知这是苗家人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一种叫紫黑香糯的独特品种。后来经过了解,种紫黑香糯的收益是普通糯米的两倍。于是她挨屯召开动员会,发动村民用苗族传统的“稻+鸭+鱼”共作模式种植紫黑香糯,每亩稻放养13只香鸭、150条禾花鱼。

她对村民说:“你们不要有顾虑,我免费提供稻谷、鸭苗、鱼苗,你们负责种养,我来负责回收,国家还有针对贫困户的产业奖补资金,尽管放心好了。”为了筹集启动资金,杨宁偷偷把家人为她结婚准备的房子卖掉,总共筹集了30多万元,带领全村63户贫困户种植紫黑香糯120多亩。当年秋天香糯迎来了大丰收,每亩收入增加两倍。

真诚的付出,看得见的收益,也让她获得了村民打心底的信任。2017年8月,江门村两委换届选举,她成为大苗山第一个有大学学历的女村委会主任。肩上的担子重了,责任也更重了,杨宁开始探索更优质的产业项目,先后带领村民种起了高山水果、蔬菜以及生态水稻,帮助村民创建了“苗阿嫂”等知名品牌,走线上渠道销售农产品。

一条条产业路被杨宁闯了出来,村民也跟着富起来。2020年,江门村年人均纯收入提高到8000多元,全村实现整体脱贫摘帽,杨宁也被推选为村党总支部书记。

“脱贫只是起点,乡村振兴是全新的战场。”杨宁的返乡奋斗之路并没有止步。去年,村里建成了农产品加工厂,走上了乡村农产品深加工新路子;今年,占地面积30亩、投资1500万元的产业园已经开工建设,产业发展的蓝图正徐徐展开。

从穷乡僻壤的深山苗寨,到如今瓜果飘香的美丽乡村……看着家乡的巨变,杨宁觉得一切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我无悔当初回乡的选择,农村广阔天地真的大有可为。”杨宁说,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到农村来,有人才才有更美好的未来。

关于杨宁的人物事迹【篇5】

2010年杨宁从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在大苗山出生长大的她,做了个令人不解的选择,没有留在城市,而是“逆行”回到家乡——融水安陲乡江门苗寨当村官。当时的家乡,封闭和贫困一直是相亲们挥之不去的阴影,人们渴望摆脱贫困,却看不到方向,就像没有月亮的苗寨黑夜,看不到脚下的道路。

她,下决心要做大苗山中的那一轮月亮。  

考虑到村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杨宁提出了因地制宜地种植高山生态水稻的计划。她说:“大家觉得你种什么都种不好,种不出来。”于是,她卖掉自己的婚房,筹集3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带领村民干起来。这一年的秋天高山生态水稻迎来了大丰收,收入增加两倍。 

接着,杨宁一门心思带领村民寻找脱贫路子,组织留守妇女成立了“苗阿嫂”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高山泉水西瓜、高山黄金百香果、高山木薯、高山蔬菜等特色产业,牵头创立“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900多万元,使江门村村民顺利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