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电影《烈火英雄》观看有感,《烈火英雄》影评范文精选

2024-07-18 来源:华拓网

电影《烈火英雄》观看有感,《烈火英雄》影评范文精选

  《烈火英雄》根据鲍尔吉·原野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最深的水是泪水》改编,故事源于“大连7·16大火”真实事件,讲述了沿海油罐区发生火灾,消防队伍上下级团结一致,誓死抵抗,以生命维护国家及人民财产安全的故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xx《烈火英雄》观后感

  “我想借这个机会说一下‘太过煽情’这个事情。”8月1日晚,跑完一天路演的《烈火英雄》导演陈国辉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质疑该片“太过煽情”的声音从点映开始就一直存在,“其实真实世界远比电影残酷得多”。

  影片中“消防战斗早晚会有牺牲”这句台词,在片尾彩蛋中出现了原型人物。“我们第一次听到这事时,很多工作人员都哭了,”陈国辉告诉记者,“影片中的很多内容都已经在克制了,但现实是消防员的火场工作残酷得已经超出我们的接受范围,所以我就更想通过电影把他们不为人知的一面展现出来”。

  陈国辉称,《烈火英雄》中每一位消防员角色都有人物原型:“从20xx年筹备开始,我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与现实中的消防员接触,影片中每一个情节、每一句台词,90%都是出自消防员之口。当然从戏剧角度考虑,消防员性格上的不同我们也做了很多考量。”

  谈及如何平衡人物情感和场面特效,陈国辉说自己一开始就坚持这不是一部场面大、特效多的影片,“我希望展现的是灾难面前的人性——真实的消防员形象和他们背后的情感故事。我们1∶1搭建了油罐区,全程用真火拍摄,所以场景方面确实很真实。但所有走出电影院的观众说的都是流泪、戳心,那证明打动观众的是情感,不是其他。”

  对于国内电影为何缺少这类现实灾难题材,陈国辉的回答很直接:“就是市场难接受。”在他看来,想要完成一部好的灾难电影,从时间、精力、投资等各方面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现在可能没有太多人愿意花太多时间去达到一个没有实际利益的目的,所以灾难题材电影在市场上的接受度自然就不够高。”

  20xx《烈火英雄》观看心得

  在8月1日公映的《烈火英雄》中,黄晓明在这部国内少有的消防题材影片中饰演了消防中队长江立伟。

  电影中,江立伟原本是特勤中队备受尊敬的中队长,但是在一次事故中,因为自己的疏忽而让手下的新战士牺牲,他也因此被调离了特勤中队,在心理上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长期在前线工作,他也和自己的家庭孩子有了距离感。在灾难发生后,已经被调去郊区消防队的江立伟带领队伍来到火场,在危机关头,他义不容辞冲进最危险的地方,徒手旋上了需要8000转才能关闭的输油管道。这并不是为了逞英雄,直到生命的最后,他都怀着一个简单的希望——灭火之后,能再见到自己的老婆孩子。

  导演陈国辉和黄晓明相识多年,在剧本创作完成之后,他希望找到黄晓明来饰演这位在电影中有着重要戏份的角色。在了解了故事原型之后,黄晓明更加义无反顾,加入剧组。接着,他和其他演员一同进行消防训练。现在,他自己穿上消防服的时间和专业消防员一样。

  对于如何塑造角色,导演对他没有别的要求,只有一句话:“我不要在镜头里看到‘黄晓明’。”在拍摄江立伟参加儿子学校活动的戏份时,剧组本来给黄晓明准备了一件皮夹克,他看了看身边助理身上的军绿色夹克,直接套上他的夹克——就是因为他希望江立伟在外形上显得“普通再普通,平凡再平凡。”在后续路演宣传时,黄晓明也总是和观众和媒体说:“希望电影结束大家记住的不是黄晓明,记住的是一个伟大的、平凡的消防英雄江立伟。”

  如今身为父亲的黄晓明也更能对江立伟的故事感同身受。在和《一线》的交流中,他非常坦诚饰演这个角色与他个人之间的某种相似性:“可能搁到几年前,我不一定能够演好这个角色,但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这样子的,有成功,有失败,有高峰,有低谷,我也是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对这个人物特别有感触。几年前的我可能会努着劲去演(这个角色),但是搁到现在我会把自己放低了去演。”

  20xx《烈火英雄》观看有感

  在这部以消防战士为主角的“男性”影片中,谭卓饰演一位消防员的妻子。从女人的视角,谭卓如何看待这部影片、看待消防员和消防员家属呢?

  “《烈火英雄》是很不一样的电影,消防员意志坚定、英勇无畏地奔赴火场,非常鼓舞人心,有很正向的作用,我觉得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是向往这种力量的。”除了意料之外的回答,谭卓更透露了拍摄及路演中的故事,像所有人一样,消防员的形象是一点点地在她心中丰满起来的。

  找到灵感

  消防员有帅气可爱的一面

  谭卓说看剧本是她接戏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我看完剧本后清楚地意识到,其实这是标准大片。”

  这种类型片她以前接触得不多,自然就想尝试一下,“但我还比较理性,没有盲目做决定,而是先跟导演沟通了一番。导演陈国辉做了许多针对消防员的采访工作,他给我讲了很多故事,我听了很感动。对我来说,一个项目除了有品质保证外,如果还能有更多的社会意义,我是非常愿意参与其中的。”

  片中,谭卓扮演的是消防员黄晓明的妻子,谭卓说自己做的准备功课就是想明白,女孩为什么会嫁给消防员,“因为大家都知道消防员这个工作意味着面临很多生死,意味着照顾家庭的时间不多。”

  为此,她就去网上查资料,结果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图片、故事:“比如有一个消防员拍婚纱照,因为经常健身,身材好又帅气,其他消防员戴着墨镜超有型地站成两排,新人站在中间,很酷。还有一张是其他的人拿着水枪冲一对新人,新郎拿透明的伞挡在前面,女生躲在他后面,那个表情又快乐又幸福……这些与以往不同的照片,很接地气又幽默可爱,让人看到消防员的另一面。”铁汉柔情,当然会有好女孩喜欢他们。这是谭卓想象中嫁给消防员的理由,而这只是走近消防员的第一步。

  感慨角色

  消防员家属是了不起的群体

  谭卓表示自己扮演的李芳代表了消防员家属,这些人非常不容易,“我们在路演过程中就有一个家属,她是消防员妻子的姐姐,她说,多少年来自己一直不喜欢妹夫,‘很不解我妹妹为什么会嫁给一个这样男人:什么事情都不管,我妹妹生病了,也没有人关心,家里出了事情,都是我妹妹来担当,他忙得连家都不回,但是,在我看完这个电影之后,想跟他说对不起。’”

  谭卓由衷地感叹消防员家属是很坚强的一群人,她们在背后支撑着这些英雄。“她们的家庭也是普通家庭,也需要有人分担压力、排解苦恼,但是作为消防员家属,她们只能让自己变得异常坚韧。她们内心的力量难以形容,每天要面临着煎熬的考验,爱人每一次离开,有可能都是永远的离别。日复一日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所以,我觉得李芳不仅坚毅、勇敢,又有作为女人的温柔体贴、细腻。”

  至于自己,谭卓说自己原本是一个特别硬的女孩,“非常锐利,充满棱角,但是在长大的过程中,突然在某些瞬间,很惊讶地感受到了一种温柔的东西冒出来,这是成长带来的变化。我觉得特别有意思,我也很愿意接纳。”

  感动常在

  因一个真实故事情绪失控

  谭卓自己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但是在拍电影和看电影时都没有失控。让谭卓“泪崩”的是在路演的过程中,听到的一个真实故事:“李局是一位退伍的领导,也是我们这个戏关于消防部分的技术总监,我们操作的环节,包括消防员的台词,都是由他亲自来监督指导。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出火警,大火烧得很厉害,同伴又失联了,李局他们一边要救火,一边还要联系这些人,最后找到两个人的时候,发现两个人是相拥在一起牺牲的。消防官兵都跪在地上号啕大哭,李局作为领导,必须要站出来。他讲到这段的时候,我的情绪一下子就失控了。”

  后来李局把衣服掀开给他们看,他身上有好几块颜色很深的烫伤、烧伤的疤,“他说会有火星从消防员的脖子掉进衣服里面,因为扎着腰带,火星就会掉进衣服里,卡在腰带上面。但是还要救火,就忍着烧伤、灼热,身上有很多这样的疤。听到这些,我觉得这不是电影里的,这就是真实的生活。我们这部电影用不煽情、不夸张的手法,真实地还原了消防员和群体。所以,我非常希望有更多人去看到这部电影,知道是有多少人为我们如今平安幸福的生活而负重前行。”

  20xx《烈火英雄》观看体会

  日前,电影《烈火英雄》正在全国各大影院火热上映中,上映以来收获一致好评,获封“眼泪收割机”,网友纷纷充当自来水安利,更有网友夸赞《烈火英雄》是“中国英雄片的代表”。

  《烈火英雄》改编自鲍尔吉·原野长篇报告文学《最深的水是泪水》、由刘伟强、李锦文监制,陈国辉导演,由黄晓明、杜江、谭卓领衔主演,杨紫、欧豪特别出演,侯勇友情出演,张哲瀚、谷嘉诚、印小天、高戈联合出演。

  截至东方网记者发稿前,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烈火英雄》上映一天已斩获1.88亿票房收入,预计本周末将会迎来票房大爆发,自点映以来,《烈火英雄》收获一众好评,淘票票评分9.4分,猫眼评分9.6分,微博大V推荐度100%。网友纷纷留言在观影时大哭,称电影是“眼泪收割机”。有网友直接感恩主创,“感谢陈国辉刘伟强用电影记录历史,把主旋律拍成了够劲的类型片,中国的‘英雄电影’就该这么拍”。而演员杜江和欧豪则贡献了本片最大泪点,网友评价“从头哭到尾,两个小时的电影,哭了一个半小时,我现在看见鸡腿就想哭”,“欧豪真的让我意难平,看得我嚎啕大哭”。

  监制刘伟强表示,很荣幸可以成为这部电影的监制,“消防员真的非常辛苦,不光是要救火,包括地震以及各种各样的灾难,只要人们遇到危险,他们都会出手帮忙,所以我很荣幸可以参与到这部电影当中来。”主演杜江则表示:“为这部电影拼命是应该的,因为我们的消防员都在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拼命,我们作为演员,也应该把自己的生命拿出来奉献给这部电影。”欧豪也表示:“消防员就是离我们最近的超级英雄,因为有他们在我们才会安心。”在片中饰演消防员家属的谭卓表示:“消防员家属眼看着最爱的人奔赴最危险的火场,那种痛和煎熬是难以言喻的,所以也要借这部电影向所有消防员家属致敬。”

  《烈火英雄》是首部大规模聚焦中国消防官兵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也是首次将火场营救呈现在大屏幕上。

  20xx《烈火英雄》观看影评

  暑期档已经进入了后半程。虽然今年不少被寄予厚望的大片撤档,《银河补习班》反响不及预期,好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以极佳口碑逆袭,成为暑期档一大爆款。但今年暑期档不会只有“哪吒”,在8月1日上映的《烈火英雄》,首日票房已经破亿元。

  《烈火英雄》由香港导演陈国辉执导,黄晓明、杜江、谭卓、杨紫、欧豪等领衔主演。电影改编自鲍尔吉·原野的报告文学《最深的水是泪水》,以20xx年“大连7.16油爆火灾”为原型,并融合了其他地方火灾的一些案例。

  电影讲述的是:在滨海市,有一座海港码头发生了管道爆炸,大量原油外泄,催生了惊人的火海和接连不断的爆炸。火灾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引发相当于20枚原子弹威力的爆炸,威胁整座城市。在这样的危难时刻,一批批消防队员告别家人,赶赴火场……

  《烈火英雄》既是一部消防题材电影,也是一部主旋律商业片。它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之于主旋律创作有怎样的启示?

  主旋律的商业大片策略

  这两三年来,主旋律商业大片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湄公河行动》票房11.8亿元、《战狼2》票房56.8亿元、《红海行动》票房36.5亿元……而今年时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下半年市场上还有不少主旋律大片上映,比如博纳影业的“中国骄傲三部曲”(《烈火英雄》《决胜时刻》《中国机长》),比如国庆档吴京、章子怡领衔主演的《攀登者》,等等。

  “中国骄傲三部曲”

  主旋律已经成为影视圈的通用语,那么主旋律电影有什么基本特征?

  主旋律本是音乐领域的术语,指的是在一部作品或一个乐章行进中再现或变奏的主要乐句、音型,在整个作品或乐章中居于重要地位。电影挪用主旋律一词,为的是凸显主旋律电影的中流砥柱的地位。

  1987年,在全国故事片厂长会议上,电影局提出“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被公认为是“主旋律”的首次提出。主旋律电影被规定为弘扬民族精神、体现时代精神的现实题材与表现党和军队光荣业绩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不过,随着电影创作实践的深化,主旋律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可以简单地用古人的“文以载道”来形容,主旋律既是自主创作,同时也是国家意志的一个载体,它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媒介,承担着塑造国家的正面形象、凝聚国人的共同情感的功能。

  因为主旋律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古今中外都有主旋律。就比如大家所熟悉的好莱坞超级英雄大片,看上去是普通的商业片,但它也宣扬着个人英雄主义等美式价值观;而奥斯卡最佳电影中,像《为奴十二年》《逃离德黑兰》等,也是典型的主旋律。

  但为什么国内很大一批观众一听到主旋律这个词就皱眉头,甚至有的条件反射就是“不好看”?

  这与我们以前创作上走过的一些弯路有关。比如新世纪以前的很多主旋律作品,都是官方主导拍摄和发行,它们很容易变成观念的图解和生硬宣传,大抵都有这样一些缺点:艺术手法单一幼稚,故事模式老旧,人物“高大全”,关键时候就说教,电影本身的艺术魅力未能得到彰显,市场化程度较低。久而久之,观众就会形成主旋律“不好看”的刻板印象。

  好在电影人也在不断探索。在大陆与香港文化交流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一批香港导演“北上”,而这批香港导演在主旋律的商业化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将香港电影成熟的商业类型片元素,加入主旋律叙事中,成功地使主旋律电影成为好看的商业大片。

  主旋律商业大片的操作逻辑是:电影首先得好看,你是警匪片就先符合警匪片的基本美学规范,你是军事片就请拿出军事片的范儿,在“好看”的基础上就可以自然而然地传递价值观。毕竟只有电影被观众接受了,主旋律才能“声入人心”。像徐克20xx年执导的《智取威虎山》、林超贤20xx年执导的《湄公河行动》、林超贤20xx年执导的《红海行动》,撇开价值观不说,它们都是非常扎实的商业类型片,拿到好莱坞也是水准之作。

  20xx年《湄公河行动》给业内带来了思想冲击,原来主旋律也可以拍成如此酷炫的商业大片

  而这一次《烈火英雄》,陈国辉同样是一名“北上”的香港导演。

  《烈火英雄》与“灾难片”

  商业类型片的范式+主流价值观的承载,是时下主旋律电影的叙事新面向。《烈火英雄》亦然。那么,从类型片角度考量,《烈火英雄》要如何做到“好看”?

  重大火灾与救援,是商业电影中非常成熟的“灾难片”中的一种主题。所谓灾难片,即以人类社会面对重大灾难为背景,体现人类在灾难面前非凡的勇气和战胜灾难决心的电影。灾难片是好莱坞最青睐的类型片之一,比如说有表现自然灾难,《泰坦尼克号》《完美风暴》;有怪物灾难,《哥斯拉》系列、《大白鲨》系列、《侏罗纪公园》系列、《环太平洋》系列;也有星球灾难,比如《后天》、《20xx》等。

  事实上,国内也有不少灾难片,像《紧急迫降》(飞机惊险迫降)、《惊涛骇浪》(洪水)、《惊心动魄》(“非典”)、《惊天动地》(地震)、《超强台风》(台风),但这些普通观众大抵比较陌生,唯一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无论是与好莱坞,还是与我们邻国日本、韩国相比,国内的灾难片一直处于比较稚嫩的阶段。

  原因在于:灾难片的核心美学特征之一是逼真的灾难场景(往往需要大量借助特效),比如火灾、海啸、地震、病毒入侵等带来的城市瞬间毁灭,能够在视听语言上给观众带来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这种视觉冲击进而演化为心理上的冲击,通过营造一种末日感,激发观众内心中的恐惧;灾难中最宝贵的是救援时间,主人公必须在封闭的空间和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冲突非常集中,攥紧观众的内心,投入感强烈;而最后的成功救援,既让观众完成情绪宣泄和审美满足,也启发他们对于人类生存环境和生存意义的反思,提升人类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具有重要的寓言和警示意义。

  可见,一部灾难片要成功,首要的是,灾难场景的营造必须逼真,视听效果得令观众觳觫。

  大多数国产灾难片无法出圈,就在于灾难营造上面临的技术桎梏和资金桎梏。像20xx年上映的号称首部中国灾难大片的《超强台风》,投资1000多万,导演冯小宁自个都吐槽道,“我们是拿美国大片塞牙缝的钱,在做中国主流灾难大片的尝试。”灾难片非常考验电影工业水准,但之前我们没钱、没技术,因此特效很“灾难”,观众看得很出戏;再加上以前灾难片往往迎合主旋律宣传需要,灾难过程被略写,甚至死亡都不敢刻画,之后的救援、家园重建等成了重头戏,缺乏对灾难的恐惧与敬畏,更多是“人定胜天”的盲目乐观。灾难片的核心价值被稀释了。

  在火灾灾难片中,国内外都有一些佳作,比如好莱坞的《回火》《云梯49》《勇往直前》,中国香港的《逃出生天》《救火英雄》《十万火急》,韩国的《摩天楼》等。既有大量特效镜头制造的烈火涌动、爆炸等惊险镜头,也有英雄主义情节的彰显以及深刻的人性反思。

  在火灾场面的营造上,《烈火英雄》比之前《逃出生天》《救火英雄》更进一步,场面更为宏大、逼真。电影中火灾的发生地点是港口,储备原油达1000万吨,而且还有数量非常庞大、可威胁整个城市生存的化学物质储备。《烈火英雄》将港口进行1比1还原,从油罐到管道,搭建了超过50个油罐,观众可以从画面上直观感受到火灾的可怖威胁性。

  《烈火英雄》虽也有借助特效的部分,但大部分场景都是在实际放火基础上完成的,最多甚至曾燃起一个足球场那么大的火。这种真实感,既能给观众带来更具冲击力的视觉刺激(电影配乐满且有强烈的紧迫感),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能感受到灼人的热浪,也让演员表演时更为投入。这一次黄晓明、杜江都贡献了优秀的演出。

  灾难场景不仅是视觉效果的需要,更是要激起观众内心的恐惧感,让观众揪心。《烈火英雄》在这方面完成度也很高。其剧本结构与《战狼2》《红海行动》相似,在港口火灾之前,先铺垫了一次小一点火灾,将观众代入情境中。开篇的火灾发生在一家火锅店,江立伟(黄晓明 饰)与马卫国(杜江 饰)成功进入完成了救援。正当他俩以为火灾已被扑灭时,江立伟同意马卫国带领一个新兵蛋子进入现场检查,而这个时候,藏满煤气罐的封闭空间内煤气不断泄露并大量聚集,有冲破门并与火星相遇之势……这是惊心动魄的一刻,会不会再次爆炸?结果,它真的爆炸了,整栋楼都被炸毁,而这名新兵也不幸遇难。

  在之后的港口火灾中,恐惧感升级。除了火灾现场烘托的氛围外(意料不到的爆炸,几个消防员的不幸牺牲),电影也以火灾现场之外城市的惊慌与“逃亡”来营造一种无力感。整座城市仿佛失去了秩序,一切似乎都停摆了,市民们纷纷收拾行囊准备逃亡。灾难之前既有人性的光辉,也有人性的自私——也反过来凸显人们求生意志的强烈。

  总之,在灾难场景和恐惧情绪营造上,《烈火英雄》算是达到了国产灾难片比较高的水准,也有所突破(不再避讳灾难和死亡的呈现)。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故事情节,它都是“好看”的商业类型片。

  但灾难场景,并非灾难片的全部魅力,面对灾难的人性抉择和反思,决定了灾难片的思想高度。

  怎么逃走?谁先逃走?在有限的求生机会面前,让谁先走?是自己得救即可,还是愿意拯救更多的人?灾难检验人性,它有时也构成对权力的反思。比如韩国的一些灾难片中,官方的刚愎自用、粉饰太平或者为了选票利益,往往加剧了灾难的蔓延和升级。至于灾难如何发生,也会指向人类对物质的放纵、对科技的滥用、对利益的贪婪等的检讨。

  《烈火英雄》更侧重的是,彰显灾难中的人性光辉。灾难面前人人都会恐惧,消防战士也是人,他们同样也会恐惧;消防员的身份之外,他们同样是别人的父亲、丈夫与孩子,他们也有自己的小家庭。但消防员的身份与职责决定了,他们是向着灾难前行的人,人人都在躲避灾难,只有他们是逆行者。

  哪怕内心恐惧、哪怕牵挂家人,却义无反顾地选择逆行,这就是消防员这一份职业的荣光与伟大之处。

  在人物塑造上,《烈火英雄》选取了几个典型人物。一个是郑志(张哲瀚 饰),他是以“负面”的形象出场的,只剩几个月就退役了,训练会偷工减料。当队友被大火包裹住请求他去搬救兵时,他朝着反方向跑,正当大伙以为他是当了逃兵时,他独自一人扛着水枪回来,把队友救了出来,自己却葬身火海。

  一个是黄晓明饰演的江立伟,他也是电影的“戏眼”。火锅店爆炸,他的指挥失误让队友丧生,他被下放到郊区消防队,同时深受PTSD创伤折磨。面对港口火灾时,他起初也有恐惧和逃避心理,但他还是战胜了恐惧,成为敢死队员,到火灾的深处手动关闭流向燃烧油罐的每一个阀门,一个阀门80转为一个扣,每个阀门有100转,意味着关闭一个阀门他必须转动8000转。热浪的烤炽,氧气和水分的稀缺,他和队友周浩(谷嘉诚 饰)脸部已被热浪烤得脱皮模糊,周浩也已筋疲力尽。哪怕江立伟最大的愿望是“活着出去见我老婆孩子”,但他还是把求生机会让给队友,自己留下来将剩下的阀门关闭。高温已经将防火手套烧坏,周浩只得徒手关闭,最终所有阀门关上,成功阻挡了火灾的升级,他也壮烈牺牲。

  还有一个是徐小斌(欧豪 饰),他与防火监督员王璐(杨紫 饰)是一对情侣,火灾发生时正拍着婚纱照,穿着婚纱立即往现场赶,俩人有争吵也还来不及和好。徐小斌负责远程供水,消防车的水量储备有限,得从大海抽水。但因为海上生活垃圾太多,堵塞了抽水机的泵,每隔一会就得下海清理一回垃圾。只是在第N次下水后,徐小斌没能上来……

  欧豪饰演的徐小斌,现实中的原型壮烈牺牲了

  未能完成的婚纱照,在《最深的水是泪水》中是有原型的。“徐小斌”原型叫张良,一名年仅25岁的消防员战士,本已定好三天后要拍婚纱照,但他不幸牺牲。他也是这部报告文学名字的由来,“大连消防支队、全省消防官兵为张良洒下了无比深厚的泪水。世界上什么水最深?不是大海,是官兵的泪水。”

  通过这几个消防战士的英勇无畏、舍生忘死、壮烈牺牲,《烈火英雄》让观众深深被消防战士的英雄主义精神所打动。而与好莱坞大片的个人英雄主义不同,我们的英雄是集体主义英雄,他们深受听从指挥、保护家国、为民服务、党员敢于牺牲等集体主义精神的感召,实现了与主旋律的呼应。

  由此,《烈火英雄》让主旋律“声入人心”。

  感动之余:电影的不足

  无论是从商业类型片还是主旋律角度看,《烈火英雄》都是合格之作。但电影是否有什么不足?或者说,离一部电影杰作,它还有怎样的距离?

  假设跟《红海行动》这样的主旋律商业大片做一个对比,笔者个人认为,《烈火英雄》要逊一筹。主要并非是视觉效果等商业因素的距离,而是《烈火英雄》欠缺反思力度。

  《红海行动》属于战争片的范畴,电影中的危机来自于敌人和恐怖势力,这些都是不可抗因素,战士们除了斗争别无选择。《烈火英雄》中危机是火灾,火灾的发生更多是一种“人祸”,它并非不可抗力。像电影中的港口火灾的发生,就源于一艘外籍油轮在为卸油附加添加剂时操作不当。

  换句话说,我们歌颂牺牲,也应检讨:牺牲是否本可避免。电影中有不少类似的台词,“自从我们当了消防员那天开始,我们就已经做好了要牺牲的准备”,这让人对消防员非常钦佩,却也令人非常难受。理虽是这个理,但我们能否避免让消防员牺牲?让消防员平平安安地活着不是比牺牲成就的伟大更好吗?像今年四川木里县森林大火发生后,媒体就进行了多重反思,澎湃评论《没有一条生命是为了牺牲而存在》就点出了要害:我们虽然歌颂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却也应该谨记,“没有一条生命是为了牺牲而存在”,让消防员避免牺牲并不损其伟大。

  消防员值得歌颂,值得记住,更需要保护

  消防员需要的不仅是歌颂。杜绝火灾的发生,杜绝“人祸”的出现,才是真正爱护消防员、爱护我们的家园的方式。只有将反思抵达这里,《烈火英雄》才会是一部更有力度、更具现实意义的电影。

  但电影没有做到。《烈火英雄》的主体篇幅是歌颂,甚至因此落入了传统主旋律电影的窠臼,为了凸显英勇和营救,在人物塑造上“失真”,对于火灾的呈现逻辑bug比比皆是。比如那边救火十万火急,却花费了不少篇幅在生离死别上,各种慢镜头;前文提及江立伟关阀门,烈火包围,不戴氧气罩(浓烟中会一氧化碳中毒),徒手关阀门(烈火中铁器的温度可达几百摄氏度),是挺英雄主义的,但与常识明显不符;再如关闭阀门如此重要,为什么仅派两个人去关,远程供水如此重要,为什么也只有两个人在负责……

  烈火浓烟中,不戴氧气罩,徒手关闭被烈火炽烤的阀门,并不符合消防常识

  只有歌颂,反思则被简单带过。很多人听说过“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现实生活中,不少重大火灾的发生背后,也是多个环节的失守。《烈火英雄》对灾难的责任“轻描淡写”,归咎于外籍船工的失误以及港口主管的掩盖。徐小斌的牺牲,虽让观众看到海上垃圾污染的危害,可惜没有详细展开讲,以至于有些观众认为徐小斌的牺牲是编剧的煽情安排(实际上是有原型的)。

  结果就是,灾难发生其他人好像都没有责任,好像牺牲都是不可抗的意外,也没有过多检讨的必要。但只有歌颂,反思不足,杜绝不了下一次不幸的发生;只有感动与泪水,不足以保护好消防战士。

  假若《烈火英雄》能在渲染牺牲上稍微克制一些,不要为了煽情而煽情,而能够在之后的反思上做一些延展,将对火灾的反思,落实到政府部门、企业、个人乃至消防部门身上,以避免火灾的再次发生,尽可能保障每一个消防战士的安全,那么,《烈火英雄》会得到更高的评价。a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