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具行业干了半辈子,父母对柳州这个工业大城非常熟悉。作为占到广西总工业四分之一强的支柱城市,这里是他们在八九十年代经常出差的地方,但若问到柳州山水锦绣几何,均摇头皱眉表示不甚了了。(好吧,淳朴自律如他们,工作出差从来无法与游山玩水有机结合。)
而我对柳州的印象,始于古龙先生的武侠小说,大概是柳州所产木材奇佳适合为寿材,故但凡书中提到的棺材铺,必冠“柳州”之名。金庸先生也说过“住在苏州,着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如此,对这“最佳死处”先来踩踩点,仿佛很有必要。
柳州棺材话题有点扯远了,但这个现今号称“天下奇石城”的柳州,有一点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个有着2000多年的建城历史,曾经的南越国辖地——柳州,素以山高林密,山奇水秀著称,此地蕴藏着大量丰富的林木和奇石资源,自古以来就盛产上佳木材和各类奇石,且水路陆路交通便捷,由此才能在中原大地上享有如此响亮的名号。
虽是初春,但柳州炙热的阳光颇有些让人招架不住,我们来到马鹿山奇石馆,想一睹柳州奇石的风采,谁料人可进,狗娃被拒,老妈心疼大眼狗无人照料,无奈放弃。我们挂念烈日下等待的亲人,匆匆入内转了一圈便出得门来,心有牵挂,则无法静心欣赏。
所谓欣赏,不外以目视形,以心蕴神,心神皆空,静心凝气,从一草一木,一石一鸟中,联想到人生的各种境遇,参透出宇宙的自然法则,藉以充实脑海,丰富心灵。看来,我等俗人,始终心有所系,神思不静,仍需好好修炼罢。
马鹿山奇石馆柳州全民爱石,不分高低贵贱,无论商场店铺,甚至路边简陋摊位,均摆上各类奇石,待有缘人将它纳入囊中。
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柳州人爱石之心可见一斑。
那日路过柳州三江街边一小型货车改装的卖石摊位,老板见老妈抱着的大眼萌狗灵巧可爱,拦下我们欲以石换狗,还大度地拍着胸脯让我们随便选哪一块都行,呵呵,结果么,可想而知。
我们拉住愤愤不平的老妈,是嘛,爱石之人石为贵,爱狗之人狗为宝,或许人家并无轻贱戏弄之意,我们也别那么较真儿罢。
说到三江,属柳州辖地,而我们选择这里,不为别的,侗族大歌是也。
侗族大歌侗乡至今还传承着“行歌坐夜”之古风,沿袭至今成为其婚恋习俗。农闲时节,小伙子们跑到姑娘家门口唱歌,通过对歌来相互了解,寻找伴侣,要是看上哪个姑娘,就会坐到那个姑娘腿上,以表达对姑娘的倾心爱慕,这一当地侗族青年交际和恋爱的特殊方式,称为“行歌坐妹”或“坐妹”。
侗族“坐妹”在不同的侗族地区名称各有不同:湘西叫做“赶边边场”或“会姑娘”,黔东南则称为“游方”,三江融水叫“坐妹”或“走寨”,黔西北称为“踩月亮”,这种以对歌的形式谈恋爱的方式是侗族苗族婚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富于民族色彩的风俗,极富戏剧性和感染力。
程阳风雨桥 侗乡鸟巢最让我们震撼的,是这座规模宏大,主体为木质结构的“侗乡鸟巢”,三江人将博大深远的侗族文化在鸟巢浓缩成了一场华美惊艳的大型演出——《坐妹》,奉献给来到这里的朋友。数百名姑娘小伙儿在鸟巢弘大壮观的舞台上,以歌声和舞姿,一幕幕向大家展现千年侗乡的美妙风情,同时,还全面展现琵琶、芦笙、侗笛和牛腿琴这些侗族器乐的风采,以歌舞剧的形式将侗乡文化与侗族生活演绎得淋漓尽致,堪称绝美。
坐妹作为一名退伍文艺兵,父亲的文艺欣赏水准代表了我们家的最高水平,吹拉弹唱无一不精,也正是基于此,当年才获得了母亲这个美貌的文艺女青年的芳心。而在我提议去看《坐妹》演出前,这两个“大龄文艺青年”还一直报有将信将疑的态度:这里,能有高水平的演出?我们可是见过大世面的,哼哼。
壮观的舞台设景,绚丽的背景灯光,精美的民族服饰,精巧的美术设计,华彩的演员阵容,从疑虑到惊艳,从感动到沉醉,只需要这样一场震撼人心的演出!
世外桃源告别三江,还真有些眷恋不舍的味道,驶过百年风雨桥,看着渐行渐远的鼓楼,耳机里许巍一直在唱:“从人间到天上,从天上再到人间,这生生世世的轮回变幻无常,你一直是我的春天,你是我生命中的世外桃源。”
我翻看着手机里自己穿着侗族服饰的照片,把玩着父亲在街边购买的三江石项链,对这里的山山水水产生了无以名状的好感,秘境广西,不知还有多少这样世外桃源般的小城!我在心里暗暗祈求:请别忙着走入现代化,等着我们一一来探寻你们的精彩,好么?
喜欢请点赞,转载请私信。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