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走迷宫游戏范文

2024-09-29 来源:华拓网

篇1

关键词:迷宫游戏:空间智能

迷宫是二维或三维空问结构的精简,也是在充满复杂的通道中,探索一条到达从入口到指定地点的道路。迷宫游戏能发展孩子的空间方位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对事物的观察中提升孩子的记忆力。幼儿期的孩子非常喜欢走静态空间的迷宫,经常看到他们拿着一本迷宫书,小手指弯来弯去,享受着成功到达出口后的喜悦。此时幼儿也有了一定的方向感,对上下左右前后分辨得很清楚,部分幼儿还知道了东西南北方向.有的甚至出现设计平面图的萌芽,开始学习利用较为复杂的标记,并对动态空间概念产生兴趣。针对幼儿出现的这一特征,如何借助迷宫游戏发展他们的空间智能,我们展开了探索,并获得了一些经验。

、选择合适的迷宫内容是前奏(一)有情节并富有挑战性的迷宫能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幼儿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到了后期抽象逻辑思维有了初步发展。有情节的迷宫就好比一个有趣的游戏,这游戏交给孩子一定的任务,有着一定的挑战性。一旦成功的完成任务,他们的情绪就会得到极大的满足,并且在迷宫中找到自信。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间,我们选取迷宫的情节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小年龄的幼儿选取的迷宫如《我需要什么》,游戏情节单一,明了,道路上没有障碍;《小蜗牛去旅行》有了出口入口的概念,并在路上找寻必须品带走;《小老鼠回家》的迷宫则稍微复杂,路途中碰到猫,老鼠要躲开它的天敌,并且路途有两条可走。。。《蝴蝶找花》《危险的农场》(三)蕴含多种知识渗透的迷宫,为幼儿带来乐趣幼儿是不断发展的个体,喜欢接受新事物,喜欢接受挑战,提供的迷宫书籍不能单一、局限,否则幼儿的兴趣很快就消失,因此我们选择了多种知识类型的迷宫,比如有昆虫迷宫、人体迷宫、水族迷宫、动物迷宫、恐龙迷宫、人物迷宫、童话迷宫等等,在这些迷宫中展现出大干世界的奇观。幼儿在此游戏乐此不疲,一本接一本的接受挑战(四)不同材料的迷宫,让幼儿在静态空间和动态空间中自由转换1.书籍迷宫书籍迷宫以静态为主,也是幼儿的主要学习点,书籍迷宫有平面、二维、三维类型,内容有深有浅,适合不同水平的幼儿,在选择上有更多的自主权。

2.木质磁性迷宫

木质磁性迷宫材料上更坚固,比书籍迷宫有了些许的动态.也就是在走的过程中借助手引动磁铁,而判断能力也需加强,一旦走错得牵动磁铁重新走。

3.电脑软件设计的迷宫

电脑软件设计的迷宫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模式,画面的情景、语言、动作设计惟妙惟肖。但对孩子的视力来说不易持续太久。

4.建构中自创的迷宫

建构游戏中自创的迷宫路线是幼儿迷宫活动的一次升华,幼儿借助各种玩具,利用所学到的迷宫元素和一些规则,进行以物替物。

5.以小区路线或公园为蓝图的现实“迷宫”以小区路线或公园为蓝图的现实“迷宫”是孩子空问智能的运用。在其中,孩子们利用工具,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各种路线.并运用已有的经验来展开设计或按照图纸进行挑战。

二、开展迷宫游戏是关键

迷宫游戏不同于其他游戏的组织和指导,没有现成的教案和教材.迷宫的实践者更趋于个体行为或小组行为。这对教育者的组织和指导是一个挑战,那既然幼儿喜欢迷宫且迷宫能发展幼儿的空间智能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教育策略:(一)营造氛围,创设条件,激发幼儿兴趣1.环境的布置提供丰富的迷宫书籍,放入迷宫区,根据孩子阶段性的发展适时调控书籍;墙上布置木质磁性迷宫,在玩中学走迷宫;区域中制作或摆放显著的立体标志,如红绿灯、斑马线、禁止通行等:电脑里安装适合幼儿能力的一些迷宫软件。

2.时间空间的选择

每天的自由活动时间幼儿都可以自由出入迷宫区角。公共区域的墙上布置的木质磁性迷宫,幼儿出园人园经过时都可以触摸,晨间活动的迷宫建构区材料丰富,幼儿可以单独或者三五成群结伴游戏。区域中电脑软件迷宫每周开放三次。

转贴于

(二)把握目标,适时介入,积极展开游戏幼儿在不同阶段呈现的迷宫游戏水平是不同的,孩子呈现的水平历程是简单到复杂,静态到动态,平面到立体。由此我们把迷宫游戏的目标梳理了一遍,也分成了六个阶段:1.掌握迷宫结构,知道迷宫规则,了解迷宫的基本走法,学会自我检测。

4.走线条复杂,静态的立体迷宫。

5.与绘画结合设计简单的迷宫。

6.能看图设计立体迷宫,并能在设计的迷宫通过。

有了目标也就有了相应的迷宫内容,教师在指导中更具有目的性和指向性。比如在“掌握迷宫结构,知道迷宫规则,了解迷宫的基本走法。学会自我检测”这一阶段中我们事先组织了一次谈话活动,选取的话题有“你走过的迷宫是怎么样的”“迷宫中经常会出现什么”在孩子们的各抒己见中,我们了解了孩子的已有经验,对下一步展开游戏提供了方向。于是结合教学活动,借助迷宫的形式展开,孩子们在集体和小组活动中了解和掌握了迷宫的玩法。。在孩子们走迷宫时细心观察,根据不同表现进行不同指导,共性的问题拿出来探讨,个性的问题个别指导,工作中加以记录随时反思。比如个别孩子在走迷宫中出现不成功的现象,建议孩子试试倒着走迷宫(从出口到进口),并鼓励孩子两两检测,培养合作学习意识。当幼儿掌握了迷宫的基本结构后。就会对迷宫游戏乐此不疲。

(三)合理组织,灵活指导,提升迷宫游戏水平迷宫游戏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导致在组织和指导上也是多样灵活的。

1.集体教学模式

单纯的迷宫游戏以集体组织的方式开展得很少.一般是借助迷宫形式整合开展各类集体教学活动。这种方式一般放在迷宫游戏的阶段总结和学习新经验的开始。

如中班数学活动《走迷宫》是孩子们掌握初学迷宫的技巧和方法。将数学知识融人走迷宫游戏中;绘画活动设计《蚂蚁的家》,是检测孩子对平面迷宫设计的水平,感受方位.教师引导幼儿加入迷宫元素进行设计蚂蚁之家;数学活动《测量两条道路有多远》,是在学习多种测量方法的同时检测对立体迷宫的掌握水平。教师一般采取直接指导的方法,通过提问、讲解、评价等手段,直接指导幼儿的活动。

2.小组结伴学习模式

在设计立体迷宫的时候一般采取小组结伴学习模式。迷宫的设计对孩子的思维发展有了一定的要求.其中涉及一些合理的判断,总结,推理和空间表现能力,孩子们在活动中相互讨论,修改方案,互相检测。如《行走在田埂上》,在动态的空间探索中教师经常利用手中的照相机拍摄孩子的精彩瞬间加以记录和分析.此时教师指导非常灵活.需要及时把握适时介入,引领孩子继续游戏。比如在晨间活动时一组幼儿在建构公园主题,其中有个孩子无意中说怎么像迷宫,教师听到这句话提议该组孩子试试建造迷宫。孩子们在乐意接受任务时不断开动脑筋,其间出现过一条直路的迷宫、通不过的迷宫、路太窄过不去的迷宫、出现合作不配合的现象、及至最后造了有两条通道的迷宫。在此过程中老师在旁不断鼓励、点拨,在孩子们迷宫建造成功的基础上,还建议幼儿测量一下迷宫两条路的距离,孩子们纷纷利用各种材料进行测量。大家兴致盎然,一次非常有价值的学习活动就此展开。

3.个体自主学习模式

静态迷宫(书籍中的迷宫)孩子们一般采取个体自主学习模式。孩子们在迷宫角中独自思考走迷宫,偶而也会两两结伴,一个走一个看,此时教师在周边设立一张游戏成功评价表,记录孩子走过什么迷宫,有没有成功。

4.亲子学习模式

篇2

一天我走进了《蛋糕城堡》那个世界里到处都是草莓蛋糕,牛奶蛋糕,蓝莓蛋糕,香草蛋糕……走到那,不愁没有食物了。

我走进一家游乐场,里面的玩具都是蛋糕,第一个游戏是:坐在蛋糕中间,蛋糕转过来转过去,第二个游戏是:站在蛋糕上,要把你弹起来,就想再弹簧上。第三个游戏是:走迷宫,在一座大蛋糕里面走迷宫……游乐场里面还有一个活动《比赛吃蛋糕》看谁吃的多!第一名送一个蛋糕屋,第二名送一套蛋糕衣服,第三名送一个蛋糕帽。

我来到我朋友的家里,我恍然大悟,这个家里面什么都是蛋糕!连水都是蛋糕里面放出来的呢!他们家里有三层,第一层是蛋糕客厅,沙发罢在一个墙角边地毯罢在中间…第二层是卧室,有三件屋,第一间事她爸爸的,第二间是她的,第三件是她妈妈的…最后一层是厨房还有洗手间…

篇3

“偏区现象”在班级里可能只存在于少部分的幼儿当中,但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幼儿偏区会使幼儿在某一方面表现出积极的兴趣,但不利于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不利于幼儿之间相互交往和全面发展。如果强行命令偏区的幼儿到别的活动区,反而会让他们产生逆反的心理,这样更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那么,教师应采取什么对策,逐步改变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偏区现象呢?

一、解决因幼儿对区域不了解而引起的偏区现象

场景:文静的婧涵搬着椅子慢慢地走着,她常去的阅读区没什么人跟她抢。她在科学区前停下来,看了一会儿。我鼓励她说:“你看,晓晴(化名)也在科学区,你也去玩一玩。”“我不会――我不喜欢在这里玩――我想看书。”说完她就搬着椅子去阅读区。

原因:有些幼儿胆子比较小,喜欢比较熟悉的活动区,可能是不敢或不大愿意与其他小朋友接触,也可能是觉得没玩过的材料没把握,害怕自己不会玩或玩不好。有的幼儿特别喜欢某个活动区的游戏,对别的活动区不闻不问,可教师又得尊重幼儿自己的选择,不能命令幼儿一定要到另一个活动区去。

对策1:“带她入区”法。教师先带她进入不同的活动区,在游戏中,教师的角色是“观察者”“指导者”“参与者”。教师可在一旁观察,及时给予适当的帮助,也可和她一起游戏。等她较为熟悉了其他活动区的材料和玩法,就可以放手,让她自己去选择。

。幼儿因对区域不了解而引起的这种偏区现象,在幼儿园可利用一日活动中的过渡环节,可以请在不同区域活动的幼儿互相交流他们的精彩游戏,让他们说说这个区域的游戏如何玩,以吸引幼儿的兴趣。通过观察,鼓励和表扬能到不同区域活动的幼儿。。

二、解决因材料投放不当而引起的偏区现象

场景:手拿入区卡的家乐(化名),在娃娃家旁站着看,我走过去问:“怎么了?你想到娃娃家吗?”“是呀,可是没有位置插卡了。”我看到益智区的人较少,便建议他说:“益智区新增了走迷宫的游戏,你可以过去试试。”他摇摇头说:“我上次就玩过了,我都会了,我不想去了。”

原因: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吸引幼儿是否参与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当前主题或领域的需要,及时地更新和丰富区域的材料,但有时也会出现教师精心投放的材料,幼儿却不感兴趣,出现吃力不讨好的现象。例如,益智区的材料,固定的多,变化的少,每种材料都有一定的活动规则,幼儿玩几次就会玩了,材料变得没有趣味性,容易产生怠倦情绪。

。(1)材料的投放要具有层次性。由于幼儿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所投放的材料要具有一定的探索空间,使不同能力的幼儿获得不同的认知体验。如,在益智区“走迷宫”的游戏中可以提供有指示标志的迷宫图、无指示标志的迷宫图和多条路径的迷宫图,还可让幼儿自己设计迷宫,让不同能力的幼儿都可以玩“走迷宫”游戏,既能获得成功又能有新的探索欲望。在美工区中的折纸范例中,可提供立体范例和平面范例,幼儿就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2)材料要有可操作性、变通性和游戏性,并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解决因成人的态度而引起的偏区现象

场景:在情景剧表演《小兔乖乖》中出色扮演兔妈妈角色的洪苡旋,家长夸她聪明、可爱,很适合当兔妈妈,老师们也都说她表演很形象。大人的表扬让她有成就感,她也就此爱上了表演。每次区域活动她都要在表演区扮演一次兔妈妈,并安排其他的小朋友当这当那的,成了表演区的“导演”了。

原因:有时家长的表扬、教师的赏识、同伴的羡慕,一方面能使幼儿情绪高涨,获得成就感,增强该方面的自信心和兴趣。。。

对策:“冷处理”法。当发现这种的情况之后,同班的教师应达成共识,适时进行“冷处理”,如:减少表扬那些偏爱某个活动区并表现较好的孩子,多讲讲其他区的游戏情况,使他们把目光投向其他活动区。。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由选择的活动,由于种种原因,难免会产生一些偏区现象,要解决偏区现象,就要求教师有更高的专业水平和自身素质,在幼儿自主游戏时,做到细心观察、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因材施教、善于总结。在幼儿区域活动中细心观察,及早发现有偏区现象的幼儿,并根据幼儿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发展水平等进行综合分析,及时调整整体的活动方式和方法,最后总结所取得的成果,并找出仍存在的问题,并不断进行修正。

篇4

关键词:幼儿教育 英语 区角 游戏内容

区角,指合理的利用和设计幼儿园活动室或者公共环境中的若干空间,并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使每个空间角落都成为幼儿活动和游戏的场地。这些活动的区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容,集幼儿游戏、探索、操作、合作为一体,大大的丰富了幼儿的个体化发展的内涵。为幼儿的个性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载体。

区角教学法是美国幼儿园课程内容及通用的教育方法,把生活中有价值的素材进行了筛选、整理和设计,融合多元智能理论,利用孩子的优势智能学英语。幼儿的学习是与环境息息相关的学习,我们应充分的理解幼儿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的关系,鼓励和引导他们与环境之间积极的互动,学会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并在游戏性的学习中快乐的成长。

区角活动为幼儿双语学习提供了积累的空间。在使用幼儿英语教材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发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的学习关键是在反复的练习,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都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大好时机,通过不同形式的听、说和感知英语的练习,从而达到熟练运用的效果。在区角活动中,孩子们可通过多人游戏的方式相互学习,这是一种幼儿自发的学习,有人曾这样说过‘同伴之间的学习,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我本人非常赞同这种观点。

区角活动为幼儿双语学习提供多种途径在正式活动中,由于幼儿人数较多,时间受到限制,因此活动的形式多以幼儿的听和说为主,但是正如幼儿母语的学习一样,听和说只是学习途径的很小一方面,很难让幼儿多角度、多通道的感受英语,其实幼儿喜欢的撕贴、涂色以及玩沙等活动也可以参与进来,于是我将一些有趣的英语游戏融进区角活动。

1、像不像

材料投放:①字母镶嵌板和相应的字母沙盒②沙盒、小扫帚和小簸箕。

玩法:①在字母盒中找出相应的字母镶嵌在字母镶嵌板中。②用手指划划字母镶嵌板中的凹陷处,用手指在沙盒中画出字母。

2给字母宝宝穿衣服

材料投放:①在纸上勾勒出幼儿所学英语大写字母的轮廓,各色蜡笔;②用虚线画出字母,在虚线的边上用箭头和数字表示笔划的方向和顺序。

玩法:①请幼儿为字母涂色;②引导幼儿按照正确的笔划描画字母。

幼儿可以通过涂色更进一步的了解所涂物体的颜色、形状等外部特征,帮助幼儿更好的记忆字母。

3、字母找家

材料投放:所学单词镶嵌板和相应的字母。

玩法:幼儿根据现有的单词字母外轮廓,选择字母拼单词的简单操作游戏。

在游戏中幼儿通过观察、比较从而认识不同字母的外形,帮助他们熟悉单词。

4、字母(单词)宝宝找妈妈

材料投放:①幼儿所学字母制成大字母各一张、小字母若干张、浆糊和抹布。②将小字母换成与打头字母与大写字母相同的单词(每一种相同的字母若干张)③将相同的单词换成不同的单词(打头字母与大写字母相同的单词)。

玩法:幼儿找出与大字母相同的小字母,用浆糊粘在大字母上(小字母摆放方向与大字母相同)。

5、走迷宫

材料投放:设计一幅迷宫,上标有单词和插图、各种小动物的指偶。

玩法:可以供两人以上的多位幼儿共同游戏,幼儿手持指偶走迷宫,边走边说出所学单词。(可以根据幼儿熟悉情况变换单词)

根据单词的分类,我为幼儿设计了动物、身体部位等不同的迷宫,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系统地记忆单词。

6、卡片找朋友

材料投放:画有单词及插图的卡片、字母卡片、打洞机、线。

玩法:幼儿将单词卡片与字母卡片用线串在一起。

篇5

运动可以为宝宝注意的发展提供自然的情境和丰富的游戏,这种很强的动力性和适应性恰恰迎合了宝宝最天然的需求。

1. 移动的玩具

准备一个颜色鲜艳、大小适中的、塑料小皮球或宝宝平时喜爱玩的布积木作为用具。游戏时,妈妈一只手拿着玩具轻轻地左右上下移动,不时地问:“看到了什么?”“是长颈鹿吗?”吸引宝宝注意,玩具要处在距离宝宝20~30厘米的地方,妈妈移动的幅度要小,节奏也要比较慢。

效果:吸引宝宝集中注意,追随物体。

适合年龄:0~10个月

2. 够不到

把一个色彩亮丽的球放在宝宝手边,看宝宝要够时,妈妈可以轻轻推一下,让球滚起来,但不能太用力让球跑远了。此时宝宝会很积极地去够滚远的球。

效果:这个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宝宝持续的注意力,而且还可以锻炼宝宝眼和四肢的协调能力。

适合年龄:8个月~2岁

3. 接球

准备一个适中的皮球,妈妈和宝宝保持一段距离相对站立(距离可视孩子的身高调整远近)。妈妈扔球宝宝接球,妈妈在刚开始扔的时候可以抛得弧度大一点,缓一点,这样宝宝接球容易些,等宝宝可以自如接到了,再逐渐加大难度。玩一会儿,还可以换一下,由宝宝来抛球,妈妈接球。

效果:宝宝需要很专注才能成功地接到球,从而也锻炼了手眼的协调性。

适合年龄:1岁半以上

4. 夹纸球

准备一双宝宝用的筷子,再用报纸搓若干纸球备用。游戏开始,请宝宝用筷子把桌上的纸球一个个夹到提前准备好的碗或者罐子中。

效果:锻炼宝宝手部的灵活性,提高注意的持久度。

适合年龄:2~4岁

5. 抛球

准备两个大小适中的皮球,妈妈或爸爸向上抛球再接起,让宝宝跟着妈妈做。等宝宝可以熟练抛上去再接起时,可以随意增加难度和提高抛球的乐趣。如:妈妈可在球抛起到落下的中间段,比画小白兔的长耳朵或老爷爷捋胡子,让宝宝跟着做,当然还可以依据宝宝的兴趣创建自己喜欢的变化动作。

效果:注意转移至少4次,提高注意的同时还培养了快速反应能力。

适合年龄:2岁以上

6. 我说你做

妈妈说指令,宝宝做出相应的行动,如拍手、蹲下、扭屁股,在此基础上,妈妈可以和宝宝玩更有趣的做相反游戏,即宝宝做出与妈妈所说相反的行为,如妈妈让笑,宝宝则做出哭的表情,妈妈让站起来,宝宝则蹲下,妈妈让向前,宝宝则退后等。

效果:能提高宝宝的快速反应能力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适合年龄:2~4岁

7. 顶沙包

准备两个干净的沙包,妈妈和宝宝从客厅的一端出发,把沙包顶在头上运到客厅的另一端,看看谁先到。还可以顶着沙包绕着家里的桌子转圈,转的过程中,妈妈带头说儿歌,让宝宝边顶沙包走边说儿歌,增加干扰因素。

效果:此游戏可以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同时提高宝宝的注意力及抗干扰能力。

适合年龄:2~4岁

8. 合作画画

在户外跑着、追着玩累了,回到家中休息时还可以和妈妈一起画画儿。画好后,还可以拿着捡来的小树枝和妈妈添些其他图案。

效果:为了配合妈妈画好的图形,宝宝不仅要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还要集中精力画好自己想画的图案,这对提高宝宝注意力大有好处。

适合年龄:2岁以上

9. 狡猾的狐狸,你在哪儿

妈妈、爸爸和宝宝,妈妈可以先当猎人,选一个安全的空间妈妈闭着眼说:“狡猾的狐狸,你在哪儿?”宝宝和爸爸四散开先躲起来,然后等妈妈在移动中一边说着一边有点放松警惕时,躲起来的“狐狸”们可以偷偷在妈妈的背后拍她一下再闪开。宝宝会因为紧张而特别兴奋,同时在玩的过程中越来越会躲闪和追踪。

这个游戏可以邀请家里多人参加,也可以带宝宝散步时与小区里年龄相仿的小朋友们一起玩,还可以互换角色。

效果:在专注地躲闪和追踪的过程中,更好地锻炼了身体的灵活性。

适合年龄:2岁以上

10. 听――滴答滴答

白天和宝宝一起玩大运动游戏玩累了的时候,可以与宝宝一起安静地坐在沙发上,此时妈妈故作神秘地问宝宝:“听到什么声音没有?滴答、滴答。”宝宝会很仔细地听妈妈所描述的声音,最后发现原来是家里墙上挂着的闹钟呀。然后妈妈还可以带着宝宝看着时钟听滴答声,当分针走完一圈后妈妈可以提议再听两圈。

效果:白天听滴答声是比较难的事情,需要忽视外在影响才可能办到,是培养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好办法,可以提高孩子在嘈杂环境中的注意力。

适合年龄:2岁以上

专家看台:

运动游戏需要儿童很好的注意转移能力

一个良好的飞行员在起飞和降落的5~6分钟内,注意的转移高达200多次,如果是一个注意转移能力低的人则无法承担这样的任务。妈妈日常在家炒菜,从打火、油热、翻炒、适量加入不同种类的作料一系列的活动,也是要求注意转移能力很高的活动。

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做简单的拍球,或玩复杂的游戏都需要不断地转移自己的注意。拍球时先注意球弹起的方向和速度并做出判断,然后注意转移到伸手找球,再转移到缓冲、按压动作,短时间内由意识控制的注意转移4次。这种注意品质的发展对儿童未来的运动能力、劳动能力、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无意注意在幼儿早期占明显优势

正常的教育条件下,幼儿的无意注意是逐年增长的,注意对象的范围、性质、注意的稳定性方面都在变化。在游戏中幼儿最初都会多注意游戏的动作方式、玩具、饰物、情节,而对游戏的结果、竞赛的胜负、规则和其他行为规范不注意。

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幼儿逐渐地对游戏动作方式的合理性、活动方式的变化、竞赛活动及其结果、规则和交往活动注意起来。

幼儿早期的注意稳定性会相对弱些,即使做感兴趣的活动持续时间也比较短。妈妈拿出一个花皮球,幼儿会兴高采烈地去玩,全神贯注,但玩不了多久,注意就不那么集中了。早期稳定性差还表现在容易被其他有兴趣的事物所吸引而改变注意的对象,正玩着球看到别的小朋友去玩滑梯就会弃球而随之。

了解了这一特点,就要多给孩子一些耐心和适时的鼓励。孩子在兴趣很浓地玩抛球时,不要因为他多次没有接住而进行指责。如果孩子受了批评,受人欺负而情绪不好,或者身体疲劳时,即使是玩新球,注意也难保持长久。久而久之,就会很难培养孩子好的注意习惯。

第二类:坐下来

相对前面那些运动量较大的游戏,下面的游戏比较安静,但玩好了,宝宝也会很兴奋。这些游戏借助色彩亮丽、多变的玩具可以使许多宝宝十分入迷,玩起来二三十分钟就很快地过去了。

1.找不同

很多宝宝的期刊中都有找不同的图,妈妈可以平时留意将这些图攒起来。开始玩时,妈妈要与宝宝一起找,妈妈先说一个不同点,宝宝再说一个,最后和宝宝一起把两幅图中的不同点找出来。等宝宝知道怎么玩时,可以试着由宝宝自己来独立完成,当宝宝全找出来或找出部分时,要给予及时地表扬和鼓励。

刚开始的时候,找不同的图要简单,画面要大,不同点也要比较突出,这样才会激发宝宝的兴趣。

效果:在宝宝的仔细观察、对比画面的时候,注意力也就逐渐提高了。

适合年龄:1岁半~4岁

2. 谁不见了

准备几个动物玩具,毛绒的、塑料的都可以,游戏开始让宝宝和这几个动物玩具玩两分钟,玩的过程中,妈妈问宝宝,它们都有谁,之后妈妈拿掉其中的一到两个动物,并问宝宝:“谁不见了?”让宝宝说出。刚开始,动物数量2~3种即可,慢慢再逐渐增加。

效果:吸引宝宝集中注意力去查看、回想、寻找。

适合年龄:6个月~3岁

3.黑白棋

3岁前的宝宝还不会玩五子棋,但是利用黑白分明的棋子,还是可以引导宝宝进行一些游戏的。比如可以让宝宝白子、黑子一个一个交替着排成一排,可以两个白、两个黑交替着排成一列,还可以用白子围一个大圆,黑子围一个小圆等。

效果:颜色分明的棋子简单、易操作,可以拼出不同的线条、图案,能有效吸引宝宝的注意。

适合年龄:1~3岁

4.快乐拼图

琳琅满目的拼图往往让孩子爱不释手。妈妈可以根据宝宝的年龄准备一些简单的、稍复杂的和有难度的,并依据孩子的喜好挑选动物的、卡通的以及科普类的如地图。刚开始时妈妈要和宝宝一起玩,试着拼了两次后故意装作最后几个拼不出来,从而激发孩子自己动手完成。拼图独特的魅力会吸引宝宝非常专注地投入其中,而宝宝神奇的拼图速度也会让妈妈惊喜不已。

拼图的难易可从拼图所含块数的多少直接看出,小宝宝要玩大块的拼图,例如由3~4块积木组成的拼图,慢慢地再向块数多的拼图过渡。

效果:锻炼宝宝的思维能力及整体、部分的匹配感知能力,同时发展坚持性与注意力。

适合年龄:1岁半以上

5.扑克排排看

妈妈准备1~5的5张扑克牌与宝宝一起按照顺序依次排列,同时可以和宝宝说:“我们让这5个小兵按顺序站好。”随后,妈妈可以有意将次序弄乱让宝宝按1~5的顺序排好;也可以故意抽出一张,让宝宝找找哪个小兵不见了?

效果:宝宝在专注于小兵的顺序排队时,还对数字1~5有了感知认识。

适合年龄:1岁半以上

6.穿蝴蝶夹子

准备一盒小蝴蝶夹子和一根鞋带,让宝宝用鞋带把蝴蝶夹子一个个穿起来,刚开始的时候妈妈可以先示范着穿几个,引起宝宝的兴趣后就可以让宝宝自己享乐其中啦!等宝宝穿完后,妈妈可以将穿成一串的漂亮蝴蝶夹拿起来,夸宝宝真能干,自己动手为妈妈做了一串蝴蝶夹项链!

效果:宝宝认真地坐下来耐心地将散开的蝴蝶夹子穿起来的过程,是在一点点提高注意时间的长度,同时也在锻炼小肌肉的发展。

适合年龄:1岁半~4岁

7. 配对

收集各种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空塑料瓶的瓶身和瓶盖若干,瓶盖的大小要区分明显。游戏开始妈妈把瓶子上的盖子拧下,和瓶子分别放置,之后让宝宝给每个瓶子找到大小合适的盖子。宝宝如果不会拧盖子,只要求宝宝盖上即可。

效果:让宝宝在动手操作中学习集中注意细致观察,同时锻炼小手的肌肉。

适合年龄:1~2岁

8.百变插具

插图无穷的变化和立体的图像能吸引宝宝长时间地投入其中,无论宝宝是还原玩具最初设计的图案还是依照自己的喜爱而拼插出的图像,都可以让宝宝在动手操作的同时一次又一次地收获不同图案的惊喜。

效果:宝宝在动手创造一个图像时,不知不觉地感受了空间、图形的变换和组合。时间过得好快呀!

适合年龄:2岁以上

9.走迷宫

书摊上有专门为宝宝设计走迷宫的书,妈妈可根据宝宝的年龄选择难易适当的迷宫书和宝宝一起玩。刚开始,妈妈要带着宝宝一起走,并且加些配合迷宫的情境,如喜羊羊要去救美羊羊,或小兔怎么走才能乘上火车,逗引宝宝有兴致地和妈妈一起走迷宫。然后,就可以由宝宝自己去沉浸在迷宫的情境当中走出来了。

迷宫图要先从简单的开始,等宝宝熟练了再加大难度,如果一开始就太难宝宝只会更加没有耐心。

效果:走迷宫寻找出口的过程就是一个吸引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过程,容不得宝宝半点走神,所以能很好地锻炼宝宝注意力的发展。

适合年龄:1岁半以上

10.童稚版跳棋

这个游戏所需的用具可由妈妈和宝宝一起做。准备一张比较大的白色硬纸,妈妈引导宝宝用彩笔在纸上画弯弯曲曲的双线条,一边画还可以一边问:“宝宝看这两条线像不像小蛇呀?”然后,由妈妈拿黑笔在弯曲的双线条中写上1~10的数字,每个数字尽量间隔地写在线条的拐弯处,如1在前边的拐弯处,那么2就写在后边的拐弯处。游戏开始,妈妈找个玩具小人做棋子让宝宝从1~10逐个跳着玩。

效果:宝宝在制作到开始玩游戏的过程中,一直保持新鲜、好奇的心情,专注的时间慢慢在增长。

适合年龄:2~4岁

温馨提示:

如果宝宝还不能操作玩具,妈妈可先示范,一直到宝宝可以自如地玩。

日常给宝宝玩玩具的过程中不要一次性提供过多的选择。玩具多固然可以让宝宝有选择性,但是选择性太多,反而容易令他眼花缭乱,不能专注地玩。

成人的参与有利于宝宝专注地玩游戏,有成人的陪伴宝宝持续游戏的时间也更长。

第三类:动动嘴

注意范围里包括听觉范围,宝宝对声音从出生就一直很感兴趣。在听、说、阅读理解、回忆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培养了注意力。

1. 与宝宝轻声细语

妈妈在宝宝精神状态好的时候,边逗弄宝宝,边微笑俯视宝宝,对宝宝说话。如妈妈可以边亲宝宝的小手边对宝宝说:“宝宝的小手。”可以指着一旁的爸爸说:“这是爸爸。”

效果:宝宝对妈妈的声音很敏感,妈妈温柔地与宝宝交流,虽然得不到宝宝有声的回馈,但也能吸引宝宝的注意,促进宝宝注意力的发展。

适合年龄:0~6个月

2. 妈妈在这里

爸爸抱着宝宝,宝宝面朝爸爸身后,妈妈站在爸爸身后以爸爸头为中心左右呼唤宝宝:“宝宝,妈妈在这里。”当宝宝把头转向妈妈时,妈妈冲着宝宝“哇唔”一声。然后,妈妈再转到另一侧去呼唤宝宝,宝宝再次根据妈妈的声音寻找妈妈,如此反复。

效果:妈妈的呼唤能唤起宝宝的注意,并能长时间吸引宝宝的注意。

适合年龄:5个月~1岁

3. 复述故事

在多次给宝宝讲述一个他喜欢的故事后,尝试让宝宝把故事讲给妈妈听,为帮宝宝顺利讲完,讲的过程中妈妈还可以和宝宝一起将故事情节演示一下,如:“大雁南飞了”“小蚂蚁划船过河”“最后怎么样了”等涉及故事人物、时间、地点、过程、结果的关键要素的提问引导宝宝把故事完整讲完。

效果:宝宝需要首先在听故事时更加专注,同时在复述时锻炼了思考和记忆的能力,同时培养注意力的持久。

适合年龄:2岁以上

4. 听故事、答问题

在孩子看图画书的时候,妈妈陪伴在身边,与宝宝一起阅读,并不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宝宝回忆与思考。如:“故事中都有哪些小动物?”“你最喜欢谁?”“你觉得他做得对不对?”

效果:问题的牵引与提示能吸引宝宝持续思考,并能长时间把注意力放在图书上。

适合年龄:1岁半以上

5. 拍手唱歌

妈妈与宝宝面对面坐着,一起边拍手边唱歌,或者边拍手边说有节奏的儿歌,拍唱的时候还可以变换姿势和所唱儿歌的节奏,如妈妈和宝宝背靠背坐着唱,或加快和变慢儿歌的节奏。

效果:拍手与歌的配合有利于培养宝宝持续的注意力。

适合年龄:1岁半~4岁

6. 错背儿歌

妈妈教宝宝读儿歌,等到宝宝比较熟悉的时候,妈妈和宝宝分别把儿歌读给对方听,妈妈给宝宝读的时候,故意把儿歌中的一句读错,看宝宝能不能听出来。如果宝宝没听出来,妈妈还可以再读一遍,或者换宝宝读,在宝宝对儿歌的不断熟悉中,宝宝会很容易听出妈妈读错或读漏的那一句。如果宝宝听出来,不要忘了要及时表扬噢。

效果:大声朗读,本身就训练注意力,让宝宝边听边找错,更是有利于宝宝注意力高度集中。

适合年龄:2~4岁

7.

清闲的时候,妈妈拿出家里的相册与宝宝一起浏览,当看到宝宝的照片时,妈妈可让宝宝讲一讲这是什么时候的照片?当时宝宝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效果:回忆与讲述能让宝宝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思考,当然还能发展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

适合年龄:2岁以上

8. 依次报数

玩这个游戏前,先让宝宝熟练地学会诵读1~10。游戏开始,妈妈和宝宝,你1,我2,你3,我4,依次报数,也可以把爸爸加进来,一家人依次报数,直到10,其间,爸爸或者妈妈可以故意报错数,让宝宝找出错误。

效果:宝宝要很专注地听爸爸和妈妈都报到几了,同时反应自己应该报几。这个游戏不仅可以熟练掌握1~10的诵读,同时在培养宝宝的注意力。

适合年龄:2岁以上

温馨提示:

篇6

关键词: 区域游戏 数学教学 教学效果

幼儿园数学教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重要的学习内容。数学以其自身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特点,成为促进幼儿发展,尤其是逻辑思维发展的有效工具。区域游戏作为一种开放、自由、自主的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和活动伙伴,并按自己的学习方式、速度操作实践,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起到重大作用。因此,我们尝试将区域游戏和幼儿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融入孩子感兴趣的游戏中,让数学知识贴近幼儿生活,让幼儿充分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一、游戏化的活动内容,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精神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对活动内容感兴趣,才会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为此,我们在确定区域游戏内容前,首先要了解幼儿的兴趣,然后将数学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巩固数学知识。如在平时的游戏中,我发现孩子对走迷宫的游戏非常感兴趣,玩得特别起劲。于是针对孩子的这一兴趣点,我在区域游戏中设计了走迷宫的游戏,并渗透1到10数数的数学内容。我设计的迷宫有多种线路可以到达出口,孩子们在玩的过程别带劲,同时产生问题,发生争执,“我这条路走得快”,“我最先到达终点”,等等。于是,我引导他们寻找走得最快的路,把迷宫游戏推向新的。在整个游戏活动中,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参与兴趣,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玩玩、说说中巩固1到10的数学内容。

二、多层次的游戏材料,发挥幼儿思维的主动性

新《纲要》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为此,在开展区域活动、投放材料时,我们非常注重投放材料的层次性,同样的学习内容,使能力弱的幼儿操作起来不感到太难,能力强的幼儿操作起来不感到容易,从而不失去兴趣,确保不同水平的幼儿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如同样让幼儿进行排序游戏,我们为能力强、中、弱的幼儿分别提供不同材料:能力强的幼儿选择按多种特征进行排序的材料;能力中等的幼儿挑选按两种特征进行排序的材料;能力弱的幼儿挑选只按一种特征进行排序的材料。然后引导幼儿分小组操作,或每位幼儿由易到难,逐一尝试三种层次的操作材料,这样既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需要,又使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教育目标。数学活动区材料是否丰富、可变,对幼儿能否主动参与操作具有很大影响。由于幼儿年龄的特殊性,他们对同一种物品或材料很容易感到厌倦,常常会被无关的外来刺激吸引,很容易转移注意力。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做到材料丰富可变,引起幼儿兴趣,激发幼儿参与欲望,并乐于参与活动。

通过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教师可以帮助发展较慢的幼儿进一步学习某些知识技能,给予他们鼓励和帮助;而对于已经掌握某种知识技能的幼儿,教师可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满足他们追求更高层次发展的需求。

三、适宜的引导,增强幼儿的求知欲望

在区域游戏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应把问题作为促进幼儿发展的主线,以问引问,以疑引思,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方法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应做幼儿的引导者、支持者,给他们多一些鼓励与帮助,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但不能代替。如在排序活动中,我给孩子们提供黑白棋,希望幼儿通过随意摆放黑、白棋子,体验、感受其中的规律,进而创造出各种排列规律的排序。黑白棋受到许多小朋友的青睐,大家争着操作。在游戏活动中,我没有规定孩子要有规律地摆放,当看到欢欢小朋友在无意中摆出了一朵黑白棋子交替相隔的花后,我有意识地问:“欢欢,你的小花真漂亮,是怎么摆出来的呢?你能介绍一下吗?”这样的提问引起旁边小朋友的注意,在我的提问启发下,孩子们很快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进行再创造,思维活跃。

四、积极的肯定,使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要“把劳动的欢乐,学习上取得的成功给予儿童,在儿童的心理激起自豪感和自尊感――这是教育的第一信条”。为此,我们根据幼儿的整体特点和个性差异,创造不同机会,让每个幼儿都尝到成功的滋味。在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和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支持,这样才能树立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以便更好地、更深入地投入到以后的活动中。如在中班区域游戏“袋鼠妈妈的口袋”中,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根据小袋鼠的特征排队,想一想放入多少小袋鼠,然后一起数一数,给袋鼠妈妈排排队,他们互相欣赏、互相检验。这时,我及时给予他们积极的肯定,他们非常高兴,情不自禁地为自己的成功欢呼起来,共同体验合作的愉快和成功的喜悦。

篇7

五四路的茶餐厅内,陶小昕的手指在桌上不耐烦地敲了几百下,眉头越皱越紧,最后一跺脚打算开溜。

!”

陶小昕顿时心虚地看了看四周,怀疑她老妈是不是装了监控,转念一想:不对,这不是她的错,对方没来所以她才开溜的。

陶妈妈扔下一句:“你先别跑,我弄清楚再说。”

没错,陶小昕今天是来相亲的。陶妈妈得知现在的姑娘要不在25岁之前把自己嫁掉,那之后就难嫁出去了,于是在陶小昕刚过完23岁生日,便迫不及待给她安排了相亲对象。

对于这枚相亲对象,陶小昕一点概念也没有,要不是迫于陶妈妈的怒气,她是不会乖乖坐这儿等的。

有这么不靠谱的男孩吗?陶小昕不满地腹诽。

到了广场,陶小昕才知道,为什么非让她去接,因为眼前一米八、戴着副精明的黑框眼镜、身上写满“精英”气质的孙佳远,居然是路痴。

据说他在读了六年的中学教学楼里都会迷路,老师经常揪出不是本班学生的他。

。”

孙佳远没什么异议,但是在陶小昕转身前,他问车站在哪儿。

陶小昕把车站方位和路线都一一做了说明,可是半小时后,她在路边看到了一脸茫然的孙佳远!

这个路痴善于走迷宫

。陶妈妈被哄得心花怒放,直接就忽视陶小昕的个人意愿,敲定了下一次约会。

陶小昕心里那叫一个后悔啊,谁让她看到在大街上徘徊的孙佳远时,一时心软,送上车不说,还一路送到了家。

一路上气氛还算和谐,孙佳远并不是那种木头人,虽然话不多,但偶尔蹦出一个冷笑话让陶小昕笑得很没形象。

所以,在孙佳远看来,他们试着处处也不错。

陶小昕愤愤地咬着吸管,冲着对面一脸悠闲的孙佳远咆哮:“自由恋爱,我要自由恋爱!”她可不想跟女友说,她的男友是相亲相来的。孙佳远对她的理由不为所动,在他看来,《非诚勿扰》已经替相亲摘掉了“老土”的帽子,变成时尚的代名词了。

对此,陶小昕很不屑:“行啊,要是你和我站在那里,我就承认相亲很时尚。”

这本是句玩笑,可是孙佳远却当了真似的,借口研究上《非诚勿扰》经常约陶小昕,最后却变成她不得不充当保镖送他回家,也因此,她在孙家成了常客。孙妈妈也忽略她的意愿直接认她做了儿媳妇,还送了她一只手镯。陶小昕哭笑不得,捧着镯子,生怕摔碎了。周一上班时,发现同事围在桌子前,陶小昕凑上前,原来是张迷宫图。

同事说,那是用来检验女性智商的,并且意有所指似的补了一句:“一般谈了恋爱的女人解不出来。”

这话简直就是裸的挑衅,于是陶小昕将迷宫图打印出来,带回家琢磨,她盯得太入迷,以致没发现孙佳远径自拿了笔,三两下就走了出来。

陶小昕不可置信地瞪着孙佳远,他居然不到十分钟就走出来了,那岂不是证明自己笨得落他几条街?

自怨自艾了很久后,陶小昕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她反身抓住孙佳远的衣领质问:“你是不是故意的?”

一个走迷宫这么厉害的人,怎么会是路痴?

假到死的谎言,她居然还信了

孙佳远却像癞皮狗似的围堵在她公司门口,然后抓住她扔进出租车。

孙佳远带着陶小昕到了一处迷宫似的废弃地下工厂。风从没有玻璃的窗户吹进来,陶小昕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右手小心翼翼地伸进包内找手机,她想报警。

刚按完110三个数字时,孙佳远突然指着一张破烂的凳子说:“当天,我就是被绑在这张凳子上面。”

“啊?”陶小昕的大脑一下子转不过来。孙佳远解释说,他小时候被绑架过,地点就是这个废弃的地下工厂,他趁人不注意挣脱了绳索想逃出去,但是面对迷宫一样的工厂,他怎么也找不到出口,最后还是被抓到。幸好警察及时赶来,救了他,否则真不知道他能不能活着出去。

被救之后,他便拼命练习走迷宫的方法,就像给当日逃跑失败的自己一个交代似的,所以他走迷宫比走大街厉害多了。

陶小昕愣愣地听完,她没想到孙佳远居然还有这么一段过往。

陶小昕有些后悔对他的怀疑。

看到她懊悔的表情,孙佳远忍不住笑出来:“你真信了?”

那模样,活像陶小昕是,才会连这么明显的谎话也信了。陶小昕便将刚刚的后悔回收得干干净净,飞快冲到孙佳远面前,对准他的肚子就是一拳,力道大得让孙佳远捂着腹部半蹲在地上。

陶小昕心想:活该,谁让你骗了本小姐一次又一次。

浪漫桥段,模仿未遂

就在陶小昕以为可以跟孙佳远老死不相往来时,他居然不怕死地自动送上门,和陶爸爸下象棋,和陶妈妈包饺子,怎么看都像一幅天伦之乐图。

陶小昕将孙佳远揪到阳台,质问他什么意思。孙佳远说:“别误会了,之前我们在百合网上报了名,现在人家要更详细的资料,所以我就顺便来了解你的日常生活了。”

他的意思好像在说,现在他俩就是两只拴在相亲线上的蚂蚱,除了同盟关系之外别无其他。陶小昕心里有着隐隐的不悦,但她说不出来哪里不对劲。

没过多久,陶妈妈盯着陶小昕的脸,恨铁不成钢地说:“小孙这么好的男生,你怎么就那么没出息抓不住呢?”

陶小昕这才知道,他们在百合网报的名,已经有姑娘看中孙佳远了。

她不服气,于是接受了网上一个相亲对象的邀约,全然忘了,自己在不久前可是鄙视相亲队伍中的一员。

陶小昕心不在焉地搅动着咖啡勺,全然没有注意对面的男人说了什么,男人大概注意到了陶小昕的神游,于是问她是不是有心事。陶小昕打死也不会承认自己居然在想孙佳远,天知道什么时候,那个大骗子已经占据了她的大脑。

就在陶小昕胡思乱想之时,孙佳远闯进咖啡厅,他显得很狼狈,额头上都是汗,领带松松地吊在脖子上,二话不说就拉着陶小昕走,临走前还不忘甩下二百块钱。

陶小昕一头雾水地任孙佳远拉着她往外走,可是走了半天,她也不知道目的地在哪儿。突然孙佳远很不好意思地说:“那个……我迷路了。”

看样子也不像是撒谎,陶小昕突然就没力气计较他刚才的鲁莽,很不客气地大笑出来。

笑过之后,陶小昕十分正经地问孙佳远:“你真的是路痴?”

“如假包换。”

牵着路痴的手,一辈子不分开

用孙佳远的话说,他在第一次见面就对陶小昕心动了,不是说长相,而是那股明明不相信他是路痴,却还是耐心地指明了车站的方向,这让他觉得陶小昕是个善良有责任心的姑娘。

原本他也是被家人逼的,但是陶小昕改变了他的想法,于是死皮赖脸地围在她身边打转。

那天将陶小昕带去废弃的地下工厂,只不过是想逗她一乐,那里的地形跟迷宫很像,他原意是设计一个游戏,让陶小昕成功走出去。这样,她就不会介意之前走不出那张迷宫图了。

可是陶小昕最后没给他那个机会。

得知原委的陶小昕嘀咕:“谁让你装神弄鬼地编了个故事骗我?”而她也知道了,孙佳远对于再难的迷宫也能破解,可偏偏就在自家小区里会迷路。

陶小昕想不通他的大脑到底是什么构造,怎么会如此矛盾。

这个问题还没得到解答,陶小昕突然被叫到皇家酒店,一进去,她就惊呆了。这里居然模仿《非诚勿扰》的布置,24个女嘉宾席上已经坐满了23个,全是她的女友。

孙佳远一脸得瑟地说:“今晚我是唯一的男嘉宾,过时不候。”

这些天,陶小昕和孙佳远虽然走得近,但都没有明确表明关系,原来他还记得当初的约定。孙佳远说:“我舍不得把你送进去听宝马车与自行车的辩论。”

还有什么好犹豫的,扑进身边这个人的怀里,直接牵手成功。陶小昕牵得那样紧,就像要黏合在一起,永不分开一样。

就在前一天,陶小昕从孙佳远家人那里得知了他路痴的真正原因。

孙佳远是被收养的孩子,他小时候被抛弃在广场上,一直傻傻地等着说好要接他回家的妈妈,直到晕倒。

篇8

这天是“五一”劳动节,表弟表妹来我家做客,下午时分,我与表弟表妹来到了龙川公园玩。

刚进公园门,小表弟就哀求我和表妹去玩高架车。我对表妹说:“你要不要玩高架车?”表妹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我不想玩!”我正为要不要玩高架车犹豫不决的时候,表弟央求道:“哥哥,去玩一下高架车嘛!”我对他说:“可是姐姐不想玩呀!”表弟为了玩高架车,几乎是乞求了:“哥哥,好不好嘛!”见他的那样子,我和表妹只得跟着他上了高架车场,好不容易上了高架车。为了表弟的安全,我将我的安全带将他系好,准备出发。坐在高架车上,我们居高临下,龙川公园的风景全在我们眼皮底下。就在看风景的时候,我的身子突然一震,我这才想起我在开高架车,刚才是我坐的高架车被后面那俩位叔叔的车撞了一下,经他这么一撞,我有了一个好玩法。我对旁边的表妹说:“表妹,我们开快一点,去撞我们前面的高架车!” 表妹举双手赞成。于是,我们开始用力的踩踏板,我们和前面的高架车之间的距离慢慢的缩小,十米、八米、六米、五米、三米、二米……“砰——”的一声,我们和前面的高架车撞到了……

后面我们还玩了许多游戏,比如走迷宫、碰碰车、假山、骑马等。剩下的我就不说了,有机会我再说!

篇9

一 支架式教学理念

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的教学方法。支架式教学模式基于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提供支架和支持,以帮助学生主动发展,这些支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内化新的知识。支架式教学由创设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环节组成。根据支架式教学的理念,教师可以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转化为若干个层层递进的需要学生探究的小任务。学生在教师搭建脚手架的框架下,并在教师帮助和引导下积极主动探索,消除这种“最邻近发展区”的差异,直至最后“脚手架”完全拆除,从而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

二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scratch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1.创设情境,搭建脚手架

初中学生都比较喜欢玩游戏,所以,本课以学生玩老师制作的一个迷宫游戏引入课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整个课堂的教学起一个铺垫作用。初中学生对scratch软件中角色和舞台功能比较了解,能应用动作、控制、声音等版块的部分脚本控制角色。紧扣“勇闯迷宫”制作这一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提出问题:(1)怎样导入或者制作迷宫背景图及角色?(2)怎样设计走迷宫的规则(如确定迷宫的入口与出口,游戏成功与失败的侦测方法等等)?(3)怎样通过上下左右方向键控制角色的移动?(4)怎样使用x、y坐标来控制角色的位置?(5)角色碰到边缘或者碰到某个颜色时,该怎么办?

通过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认知水平,创设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确立了“最近发展区”和探究的主题,围绕问题搭建脚手架,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探究的欲望。

2.独立探索

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中,独立探究是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进行自主探究问题情境的阶段。探索开始时先由教师引导或者提供探索学生所需要的资源,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选择。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实时提醒,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渐攀升。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在“勇闯迷宫”主题活动中根据搭建的“支架”,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了两个独立的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设计制作迷宫图

教师提供各种各样平面的迷宫图,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比较各种各样的迷宫图,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迷宫图的组成要素,如起点与终点;复杂的路径(通路、岔路、死路);障碍物、相关主题背景图等等。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图形处理软件制作自己喜欢的迷宫图。

探究活动二:控制角色的移动和侦测

学生制作过快乐的小猫、鱼儿水中游等作品,了解移动、旋转、面向、碰到缘就反弹、重复执行等动作脚本的使用。为了侦测角色的运动状态和控制角色的移动,教师对“碰到颜色”“如果”、移到x、y坐标进行了引导和提醒。学生紧紧围绕“支架”,独立自主的探究怎样控制角色的位置、移动角色、侦测角色。学生沿着这样的概念框架不断的攀升,最终编写出动作脚本解决这个问题。

3.协作学习

学生独立探究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因此协作学习、合作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协作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组,指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操作等活动,加强组内学生之间及群体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在群体互动、互补的合作探究中,共享集体思维的成果,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游戏规则制定是“勇闯迷宫”主题的重点和难点。规则不同,游戏的难易度也不尽相同。。(如确定迷宫的入口和出口、设定角色的初始位置、设定计时器清零、设定时间限制的条件、设定碰到终点颜色或者终点角色,显示广播闯关成功,并进入下一关、设定障碍物和宝物,找到宝物增加时间,碰到障碍物减少时间)。小组内游戏规则制定好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按照游戏规则编写相应的脚本。如下图3、图4所示:小组设计侦测、时间限制、碰到宝物和障碍物时的奖惩等动作脚本。

4.效果评价

篇10

一个Scratch作品的诞生好比是完成一部影视作品。在Scratch程序窗口中恰好也非常形象地为我们提供了类似于拍电影一样的指令(道具)、舞台(外景)、角色(演员)、脚本等区域。众所周知,一部影视作品的诞生还需要编剧、导演、演员等一个团队的合作,在Scratch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同样也需要师生间相互协作,共同在学习探究中创造精彩。下面就谈谈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争当编剧,激发创意

编剧是决定作品内涵的,目的是写出案例作品的剧本,包括角色、游戏规则等的文字说明。在教学中,一类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自编一个剧本给学生,也起到示范的作用,而更多的则是让学生根据平时的经验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作品的一些规则及玩法,在集体的智慧下形成独特而富有创意的作品剧本。例如,一个简单的大鱼吃小鱼的游戏中,学生能想出很多种不同的玩法:设计不同种类的小鱼,得到不同的积分;设计不同种类的大鱼,分别吃比它弱的小鱼;大鱼吃了一定数量的小鱼后再变大等。再如,走迷宫可以从迷宫图本身的设计及障碍的设置,从易到难设计成闯关游戏。学生所描述出的这些想法都是闪光的,可贵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平时玩游戏时是不能去改变游戏规则的,而现在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来实现。。。

学做导演,表达思维

导演是作品的灵魂,目的是完成案例作品的脚本搭建。在实现作品想法的过程中,关键是分析出的程序设计流程图。在程序设计中,流程图是一种用图形来描述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或算法的工具。在教学之初,涉及的脚本都比较简单,再加上模块化、可视化的脚本结构也很清晰地呈现了程序执行的流程,因此会觉得用流程图来分析显得有点多余,也就往往会忽视渗透流程图的学习,但随着教学的深入,发现学生面对稍复杂的程序进行描述时就会遇到表达与思维的障碍。在描述时,会感觉学生对着脚本无从说起,即使说了,语言的组织也是没有规范,思维的反应也是缺乏条理性与逻辑性。善于表达,善于交流,是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素养。在编程中,流程图无疑是一个用于表达思维的有效工具,是学生对作品表达的一个思维导图。流程图的建立离不开剧本,对剧本再分析,分析出要创建什么样的舞台,有哪些角色、给这些角色分别要设计哪些动作,各角色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将剧本转化为流程图表达出来,同时学生大脑中也建立了一个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规划的制作思路,有了清晰的思路,脚本的搭建也就水到渠成。引导学生完成导演任务的过程正传递了作品蕴含的编程思想,促进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将自己的思维用计算机语言来表达的习惯。

当好演员,展示智慧

演员是诠释作品的主角,目的是要将案例作品的脚本设计更优化。学生进行脚本搭建的过程就是一个“做中学”的过程。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一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新的指令来达到设计的效果,如学会让小鸟移动了,能不能让它扇动翅膀,真正飞起来呢?引入“下一造型”的指令,并应用这一方法发散学生的思维,自己设计角色并形成连续的动画效果。二是积极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指令与方法去实现脚本来提高应用技能。例如,两个重复执行的内容放在一起重复一段程序或分开重复两段程序,都点绿旗开始执行,因为计算机执行程序的速度很快,所以在运行效果上看不出区别,但从程序结构思想来分析,一个是并发执行的,一个是顺序执行的,让学生初步认知程序结构,体会编程的严谨性。在实现作品的最优效果的过程中,学生的智慧在不断的生成、生长。

做回观众,评价提高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