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牦牛生态养殖和产业发展工作措施

2024-09-29 来源:华拓网

摘要:川西北畜牧养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传统养殖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地畜牧养殖产业发展需求,需要及时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向生态化持续化节约化方向发展。作为当地的支柱性畜牧养殖产业,需要向方向发展,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加农牧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实现基层社会秩序的稳定发展,提高经济水平。该文首先分析了牦牛生态要点,然后论述了促进牦牛生态养殖的措施。

关键词:牦牛;生态养殖;发展措施

牦牛是川西北地区的支柱性畜牧养殖产业,牦牛在高海拔地区生长适应能力较强,抗病性能优异。为加速川西北畜牧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当地农业农村部门不断加强农牧业结构调整,引导当地农民群众转变传统生产模式,积极向生态养殖产业转变。牦牛生态养殖涉及到的环节诸多,包括天然草场的保护、饲料种植、饲料加工,也包括牦牛繁殖、育肥、养殖及生产加工。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不断加强总结和分析,结合川西北牦牛生态养殖的现状,从生态养殖模式推广,培育优良的牦牛品种,提高饲料质量等几个方面入手,以提高牦牛养殖效益,转变传统养殖模式为目的。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加大支持力度,不断加强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撑,加速牦牛生态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川西北牦牛生态养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1生态养殖要点

1.1推广应用生态养殖模式。从目前牦牛养殖现状分析,很多农牧民群众一直坚持传统放牧养殖模式。在天然草场或者人工草场放牧,这样虽然能获得高品质的牦牛降低饲料成本。但是由于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天然草场的载畜量严重超标,草场的生产能力逐渐下降,牧草质量逐渐变差,再加上牧场生产通常具有季节性,导致牦牛生产始终处于低级产出方式。需要引导广大养殖户转变传统养殖模式,借助现代化的饲养管理技术,由放牧养殖向设施养殖转变,积极推广舍饲养殖模式和半舍饲养殖模式,保证牦牛在冬春季节有充足的饲料供给。从饲草饲料种植角度出发,应对现有的种植结构及时进行调整,适当增加优质牧草的种植比例,加速天然草场建设和天然草场保护,积极发展人工种草事业,促使天然草场和人工草场形成优势互补,保证牧草供给充足,加速天然草场休养生息。1.2加强优质品种培育,提高牦牛抗灾能力。在川西北牦牛产业发展中,很多农牧民群众不注重对本地牦牛资源的保护,普遍存在无序杂交、近亲繁殖的现象,使牦牛的生产能力逐渐下降,养殖周期变长,育肥效果变差。要促进牦牛养殖产业向健康生态方向发展,一方面,要做好天然草场的恢复和治理工作,提高牧草的生产能力。要全面掌握辖区范围内天然草场的退化程度,并以此为依据构建针对性的保护机制,全面落实天然草场生态保护工程,消灭草场当中的有毒有害杂草,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最大程度恢复天然草场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还应不断加强牦牛良种防御体系建设,筛选优质的牦牛品种,加大对本地生产性能退化牦牛的有效改良,以提高牦牛的良种化程度和牦牛抗各种病虫灾害的能力[1]。结合本地区牦牛生产实际,不断加强优质高产牦牛的繁育,采取措施,提高良种牦牛的覆盖范围和覆盖率,综合应用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对牦牛的产奶、产肉、产毛等遗传因此进行评价和改造,进而培育出全新的牦牛品系。另外,在保护本地牦牛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加强优质种公牛冻精的引进力度,实现对本地低生产性能牦牛的快速品种改良。通过积极推广人工授精技术[2],还能进一步扩大优质种公牛的利用效率,扩大优质牦牛的种群规模,极大提高牦牛的生产能力,实现牦牛品种改良和复壮。1.3保证饲料质量。牦牛实现生态化养殖,对饲草饲料的来源提出更高要求,需要不断加强饲草来源的拓展,同时,还应注重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实现草地生态平衡,大力研发和推广高产优质高效的草地栽培技术,以提高牧草的产量和品质,发展节约型牦牛养殖产业。另外,为保证饲料的来源,积极发展饲料青贮技术,将农业生产的各种秸秆进行适当的青贮处理,进一步释放秸秆资源的营养价值,降低对天然草场的依赖和破坏。还应不断加强基层地区的畜牧养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做好草原病虫害的防治工作。1.4科学疫病防治。在过去川西北牦牛养殖中,很多农牧民群众不注重疫病的科学防控,不能掌握多种疾病的具体流行特点和发病情况,导致出现疫病后,不知采取哪种方式进行治疗,使疫情快速传播蔓延造成严重危害。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加大疫病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利用各种有利契机,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养殖户转变养殖理念和养殖思想。日常要加强对广大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能掌握常见疫病的具体流行特点和临床表现,出现动物疫病后能立即将病情上报,及时对发病动物进行处理,控制疫情传播蔓延。同时还应严格控制养殖户兽医人员的用药行为,保证用药科学合理,积极推广中成药制剂和微生态制剂,降低各种化学药物的使用量,避免产生药物残留。

2发展措施

2.1提高支持力度。政府部门应发挥自身职能作用,不断加强政策的支持,促进生态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应不断加强天然草场的保护力度,给予人工种草的土地支持,确保农牧民群众、养殖企业或者养殖合作社有充足的牦牛养殖基地。还应提高准入门槛,注重做好饲养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通过考核后才能发展牦牛养殖产业。在提高准入门槛的基础上,还应尽量简化办理手续,降低养殖企业办理证照的难度,并及时向牦牛养殖户和养殖企业发放检疫合格证明。为加速牦牛生态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应进一步加强对发展生态养殖户的补贴力度,增加饲料生产机械、饲料储存库建设、出栏补贴。2.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发展生态牦牛养殖产业,相对于传统养殖模式,通常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成本。因为缺乏资金,很多农牧民群众不能开展生态牦牛养殖。为改善这一现状,地方政府部门应和地方金融机构加强联系和沟通,引导金融机构适当与农民群众、合作社、牦牛生产企业进行有效的合作,开展融资贷款,保证农牧民群众有充足的发展资金来源。结合地区牦牛养殖产业发展,还应积极推广牦牛养殖保险,加大推广力度,促使农民群众、合作社和牦牛养殖企业积极投保,以降低生态牦牛养殖中面临的各种风险,保证牦牛养殖产业能安全可持续的向前发展。2.3加强技术支撑。科学技术是实现牦牛养殖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一生产力,它能有效促进生态牦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加强技术支撑,提升牦牛养殖的科技含量。畜牧兽医人员和农技技术人员应结合地区实际情况,为不同养殖户制定不同的牦牛养殖方案,以促进牦牛养殖产业健康发展。还应定期做好养殖户和畜牧兽医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重点培训饲草种植技术、饲养技术、饲料加工技术、疫病防控技术[3]。通过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传播媒介,积极推广牦牛养殖技术,从整体上提升整个牦牛养殖从业者的养殖水平,促进农牧区牦牛养殖专业化程度提升,保证生产的牦牛制品品质更加优异,肉质更加安全。另外,还应进一步拓展农牧地区的牦牛产业链,实现牦牛产品的深度资源开发,以增加牦牛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收入。

3结束语

牦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需要结合川西北养殖实际情况,切实做好牦牛生态养殖和产业化发展工作。在生态牦牛养殖产业发展中,需要发挥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力度和资金扶持力度,不断加强牦牛品种开发,保护牦牛种质资源,以提高牦牛的生产水平,保证牦牛养殖产业向健康可持续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淑昆.牦牛生态养殖与产业发展措施[J].农村实用技术,2018(8):24-25.

[2]任欣欣,姜淑静,李宝华.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探讨[J].农家参谋,2018(15):116.

[3]杨月林.农村生态养殖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2):28-29.

作者:刘君 单位: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阿坝州农业农村局畜牧工作站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