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风范文1
奔走于这个城市的夏天的傍晚,感觉闷闷得,太阳的余热也没完全退去,7月的风热热的,浑红的苍穹似乎被什么罩住,压抑的让人无法喘息。
难得的假期,没有悠闲漫步在有点物质的步行街,没有徜徉陶醉于这城市夜空,还是那样快步急行,并不是我不愿意或是麻痹,习惯,觉得不足为奇,只是无暇顾及。我无法控制我的脚步,也不能。或许马路的十字路口是我唯一的停顿,红绿灯机械的指挥,我也机械的走着,走着。我知道人总有一天会停下来,并且永远的停下。白天最终会变成黑夜,因为这是必然的。
七月的风范文2
手心残留着岁月流逝的余温,自己躲在某个角落患过伤风
整个季节,我静坐窗前,看远方的风景里是否有你
熟悉的旋律,跳动的音符,串连成回忆的珍珠,
馨柔的夜风,璀璨的灯光,折射着思念的影印
站在桥下看着桥上欣赏风景的你,不知是在欣赏你,还是在编织自己的梦
你说你只是一滴雨珠,风起的时候,就会散落成烟
你说莫恋红尘,再璀璨的绽放无非也只是昙花一现
你说心的悸动,情窦初开的记忆很美,幸福却带着痛
所以,有一种情愫叫做想爱却害怕被伤害
所以,你选择沉默选择关闭心门选择离开
所以,不曾开始的感情已收获了遗落,花来不及开放已尝过调零的苦果
苦苦守着一个没有结果的诺言,或许只是掩饰内心的不甘,还有一点点放不下的虚荣
戴着幸福的面具在黑夜里舔着自己滴血的伤口
内定的结果你选择用眼泪洗涤自己受过伤的心灵
“拥抱过后你转身就走,
我笑着说再见心却在颤抖”
站在大雨中,我假装着对自己说眼角流下的只是雨水
七月的风范文3
在碛口追忆似水流年
碛口与壶口一字之差,乍一听还以为是一个地方,向当地人一打听才知道,猜测竟还有几分道理。碛口与壶口有相通之处,“碛”是指河道中由沙石堆积生成的浅滩。碛口古镇就是因下游不远处有个“大同碛”而得名。壶口是大名鼎鼎的“黄河第一碛”,而名气紧随其后的“大同碛”被称作“二碛”。刚到碛口古镇时,正值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为古镇边上的黄河镀了层金色的皮肤。临河主街上的那排明清建筑被庄严肃穆的气氛笼罩着,让人分不清到底是颓败与萧条,还是古朴与厚重。百年老店早已传不出买卖的吆喝声了,斑驳的大门紧闭着,有如一双历经沧桑的眼在凝视着黄河……
“黄河行船,谈碛色变”,难以弄清历史上有多少在“大同碛”船毁人亡的事故。“大同碛”是黄河中上游黄金水运通道的终点,货船在此只得止步卸货改走旱路,货物的转运带动了经济繁荣,碛口从清代乾隆年间兴起,此后200余年都是作为商埠重镇的流金岁月,素有“水旱码头小都会,九曲黄河第一镇”的美誉。
像所有的古镇里的人一样,碛口人也喜欢缅怀昔日的风光。找个上了些年纪的老人聊天,递上一支烟,他就会告诉你古镇当年的繁荣:碛口镇在鼎盛时期云集了380余家大小商号,主街全长五华里。“驮不尽的碛口,填不满的吴城”、“碛口街上尽是油,三天不驮满街流”这流传至今的民谚,仍能勾勒出它昔日的一派繁华。在一家老油店里,我看到大门、门廊和柱子都结了一层黑疤似的“油化石”,这是不知多少代搬运工用沾满油的手留下的痕迹,不经意地成了沧桑岁月的见证。
说完后,老人一声叹息。重又陷入了吞吐出来的烟雾中。没有人能阻挡历史的进程,随着铁路公路运输的兴起,黄河水运被挤出了历史舞台。碛口古镇,也就有如这位老人一样,被长久地遗忘在荒凉贫瘠的黄土沟壑中,枕着黄河的涛声,追忆着似水流年。
古镇不大,要不了两个小时便能逛个底朝天。但住在古镇的每个傍晚我都要去大街小巷散步,经常走到月上林梢才想起得回栖身的那孔窑洞。与当地人聊天,和当地人一起捧着粗瓷大碗蹲在大街上吃饭,仿佛置身在一幅褪色的老照片中,被人来车往打磨得油光水滑的石板路更是让人心静如水。虽然贫瘠,但春天到这里,也是个受欢迎的贵客。家家户户早就贴好了大红的对联和窗花,多少也滋补了北方春天的血气不足。沿着那些纵横交错的小巷,走进一户户庭院,有种沿着文化脉络追寻的恬静。于是,每个春寒料峭的夜晚,都是春风沉醉的夜晚。更多的时候,我用来发呆,坐在岸边或堤上,仿佛听得到大好春光被眼前的黄河一点点带走。起身时便明白了:碛口,无关风月,却又风月无边!
西湾的柔软时光
西湾是碛口镇的村子,一个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村。从镇上出发,沿着公路步行二十来分钟就到了。西湾村很适合眺望,隔着湫水河在公路上便能看到村子。。流经碛口古镇的财富大多汇集到了西湾。碛口商贸的创始者陈氏家族,选择了西湾大兴土木,这个村子逐渐成了碛口陈氏商人的“家属宿舍”。据说西湾的布局很合风水,村里五条石砌的街巷代表着金木水火土五行,将30多座宅院连为一体,辅以高墙围护,整个村子就成了一个封闭式的城堡,仅南面留有三座大门,寓意天地人,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走在村里,在一户户古朴典雅的老房子里进出,宛若时空倒转,回到了明清时期。不少民宅都雕有异彩纷呈的木雕、砖雕和石雕,显示着这户人家祖上曾“阔过”。走村串户很有意思,从外面看起来,整个村子堡垒般坚固,但一进到村里,似乎无论从哪户人家出发,都能畅通无阻地走遍整个村子的各家各户。因为村落里的宅院间都有小门相通。这样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村内的横向交通,更有利于突发事件下的快速转移和集体防御。随便进出的惬意,对在都市里习惯了人际关系有分寸地隔绝的我们,真有很大的吸引力。西湾的村民很好客,向他们打听事情,或想进屋看看,都能受到热情欢迎。跟他们聊天也行,老乡们在商讨着该种点什么,春天来了,从老乡们嘴里算计着的庄稼农活,总算是看到了春天的芳菲。如果听不懂,也可在向阳的那盘炕上盘腿坐下,看女人们边聊家常边剪窗花、刺绣或是缝布老虎。
西湾的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也比较低,正是这个原因,当地的老宅院才能保存至今,要不然也会被一栋栋毫无特色的新建筑所取代了。这些活化石般的老建筑,让西湾的时光变得柔软无比。大多数的时候村里仍是一派宁静,静得似乎听得到阳光落在地上的声音,听得到阳光盘桓在雕梁画栋上的鼾声。静默中传达出春天那悠然自得的韵律。
村民们更多的时候是静坐着,默默地看着我们进出拍照,好像我们也是村里的一员。这时候,便觉得东奔西跑去寻觅春光是多余的,要体验那柔软时光,只需像村民们那样守着一轮太阳过活。阳光一日日地暖了起来,透过窗棂射进幽暗的老宅,扬起的道道尘柱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借一把躺椅,在向阳的院落里呆着,取出自带的咖啡,向老乡讨了一壶热水,在洋溢着东方古老色彩的庭院中喝着咖啡,是种反差很强烈的体验。有老乡也尝了点咖啡,说一股中药味儿,不习惯。得承认,在西湾,他们喝的茶才更吻合这里的意境。
李家山:黄河边的世外桃源
李家山与碛口镇隔水隔山相望,过了湫水河和南山,便到李家山村。去李家山的路是简易的土路,路很颠,除了农用车和摩托车外,其他机动车很难上去。我租了辆农用三轮车上山,把背包扔在了后车厢里。农用车虽然颠簸得厉害,但翻山越岭如履平地,着实让我领教了被许多驴友戏称为“农用悍马”的农用三轮车的强悍。
李家山面南背北,200多户人家散落在“两沟四面坡”的地形上,大大小小的清代建筑风格的窑洞,沿坡壁呈阶梯状分布,下一层的窑洞就是上一层窑洞的前庭,有的窑洞甚至就直接建在下层窑洞的窑顶。这多达八九层的窑洞看似随意的布局,实则完美地结合了山势的坡度与走向,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地层叠而上,直至坡顶,宛如一尊精美巨大的塑像或是一幅立体的画卷。乍见李家山,只能用“震撼”二字来表达心情。那一刻,我似乎理解了李家山村的发现者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的惊喜若狂。吴先生1989年10月赴李家山后写道:“我在山西有一个重要发现――临县碛口李家山村。这里从外边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很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世界都难再找到。”
七月的风范文4
关键词:《吴越春秋》 奇诞 吴越 信仰习俗
《吴越春秋》主要撰写春秋末期吴、越两国的历史,是正史之外重要的参考资料,也是后世历史演义小说的滥觞。。但《吴越春秋》中也存在着大量奇异的记叙,比如水神取马、伍子胥显灵、公孙圣通鬼神、黄龙舍舟、幻化白猿等故事情节,为何会形成如此奇诞的作品风格?本文将从和民风习俗这两个层面出发,加以探讨。
一、
第一,占卜、占梦与巫风。《吴越春秋》中有关卜日的记载共有四次,伍子胥和范蠡各为其君主卜算过两次,以推测国家军政大事施行之日是否吉祥。。而伯、公孙胜为吴王占梦的事件,则显得更可信,因为《国语》、《左传》中同样存在许多通过梦境、异兆来附会、预测人事凶吉的记载。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都信奉原始巫教之神。根据《越绝书・吴地传》记载:“匠门外丽溪椟中连乡大丘者,吴故神巫所葬也……虞山者,巫咸所出也。虞故神出奇怪。”[1]可见吴国尊奉巫神“巫咸”。同样在《越绝书》中,《越地传》则记载:“江东中巫葬者,越神巫无杜子孙也。死,勾践于江中而葬之。巫神,欲使覆祸吴人船。”[2]可见越国尊奉巫傩,勾践亲自为去世的巫举行葬礼,甚至还利用巫傩的法术使吴国的船只覆灭。原始宗教的哲学性虽低,但现实实用性强,吴越两国的巫教信仰就是如此,注重浅近的眼前的功利。
第二,鬼神迷信。《吴越春秋》记载,文种灭吴九术的第一条就是“尊天事鬼,以求其福”,[3]而越王勾践照做后,“事鬼神一年,国不披灾”。[4]吴王诸樊在战场受伤后,“轻慢鬼神,仰天求死”。[5]而吴王夫差亦曾对公孙胜自称“吾天之所生,神之所使”,[6]认为自己有鬼神相助,不会轻易受到伤害。这些都可见,吴、越两国对鬼神的敬畏与迷信。
二、民风习俗
第一,尚勇。《汉书・地理志》载:“吴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7]《越绝书》也称“锐兵任死,越之常性也”。。
《吴越春秋》记载吴楚柏举之战,吴王阖闾之弟夫概,晨起请求出战被拒绝,称自己行其志不待命,以其部五千人攻击楚国子常,获得大胜。夫概的勇猛,帮助吴师顺势大破众楚。又如著名的刺客专诸,“胸断臆开,匕首如故,以刺王僚,贯甲达背”,[9]吴王左右护卫的立戟已经断开了专诸的胸骨,而专诸依然向前推匕首,刺穿吴王的护甲直达后背。这种英勇无畏、不惧死亡的胆识令人震撼。
第二,重义。《吴越春秋》中有一大批的仁人义士,见难争死,为了维护尊严或成就仁义。典型的如伍子胥逃亡途中所遇的渔父和击绵女。被楚兵追赶的伍子胥通过渔父搭救过河,答谢以楚前君之剑,虽价值百金而渔父不受,并为防止泄露子胥行踪,“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10]后遇濑水边捣丝的一个女子,三十未嫁,自守贞明,馈饭给饥饿乞食的伍子胥后,称“越亏礼仪,妾不忍也”,[11]待子胥走开五步后,就自投濑水而死。而伍子胥伐楚胜利、复仇而归后,也重义图报:为了渔父之子的请求而撤军郑国;往濑水中投百金作为对击绵女的报答。
第三,尚奇:战争策略之奇;人物行为之奇;故事情节之奇。
战争策略之奇。首先体现在李之战中,越国利用死士阵前集体自刎的奇策,吸引了吴国将士的注意力,在他们惊讶不已之时迅速攻击,从而取胜。此外,越国还善于偷袭和坚守:趁着吴国北上黄池争霸,切断吴军归路并攻入吴都姑苏;而在吴军一日三次挑衅时,又坚守不战,等待对方的士气消亡;而在灭吴过程中,更是围困了姑苏三年之久,使其不战自溃。同样,伍子胥也曾用阴谋代替阳攻:在战前散布谣言,使得楚国临时换帅,用子常代替了经验丰富的大司马子期。不走寻常路的奇策往往带来惊奇的效果,包括王孙雒在黄池之会上,为解危难而出的计策:在故国被越偷袭而破的紧急关头,不仅帮助吴军全身而退,并且力压晋国、取得盟会上的霸主地位。
人物行为之奇。《吴越春秋》中最著名的人物奇行,自然是越王勾践的饮溲食恶:为了取得信任,不惜通过尝粪来分析夫差的病情;而归国后又卧薪尝胆,以大忍雪大耻,实在非一般人所能。另外,与专诸齐名的另一刺客要离,其行为也具有让人震惊的传奇色彩。为了帮夫差刺杀前吴王僚的儿子庆忌,竟提出“臣诈以负罪出奔,愿王戮臣妻子,焚之吴市,飞扬其灰”,[12]以此取信和接近庆忌。主动要求杀死自己的妻子孩子、焚尸扬灰,无疑是一次奇举。而在渡江时,要离突然刺伤庆忌、庆忌受伤将亡之时,竟认为要离是天下勇士,命令属下放走他:宽恕刺杀自己的凶手,也是一大奇举。而故事并未就此结束,被赦免的要离做出了第三个奇举:认为自己杀妻子不仁、杀庆忌不义,不可以贪生于世,在投江自杀被救后,又“自断手足,伏剑而死”,[13]如此离奇而又决绝的死法,令人惊叹。
故事情节之奇。吴王阖闾求善作钩者,悬赏百金,而一钩师竟然杀死自己的二子,以涂血的金属制成二钩求赏。当他呼唤二子的名字时,两钩从众钩中飞出来着父之胸。伍子胥冤死后数次显灵:在越国将破吴国时,发动暴风疾雨、雷奔电击、飞石扬沙阻挡越军;从海上穿山来,持文种尸体而去,与之俱浮于海。当然,越女跟白猿化成的人比剑、公孙胜的灵魂能够应答人的呼唤、一夜天生神木、龟山一夕自来,诸如此类的离奇情节不胜枚举,令人在惊讶之余不免深思遐想。
《吴越春秋》对于以上奇人奇事奇策的细腻演义,不只因为“奇”可以吸引人的兴趣,也因为“奇”的背后有发人深省的原因或令人惊讶的奇效,具有警戒后世的意图。当然,从这些奇人奇事奇策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春秋时期吴越先民好勇的性格、尚义的风俗和尚奇的审美取向。
综上所述,可见《吴越春秋》内容之虚、风格之奇与吴越的和民风习俗密切相关。原始宗教、巫风盛行导致了占卜、占梦和鬼神迷信,尚勇、重义且尚奇的民风民俗导致了战争策略、人物行为和故事情节的怪诞离奇。因此,《吴越春秋》奇诞的文风,正是对春秋末期吴越信仰习俗的折射与反映。
参考文献
[1][2][8] 张仲清.越绝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4][5][6][9][10][11][12][13] 张觉.吴越春秋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6.
七月的风范文5
彼得·希瑞尔的加入让起亚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一点从全球各地的销售表现便能一目了然。而对于彼得而言,为起亚谱写的这部交响乐有了K3的出现才算正式进入了的章节
起亚的历史不长,车型设计风格也很飘忽不定,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自从彼得来到了设计团队,这一切令人耳目一新了,从已经进入市场的K2和K5我们就已经深有体会。不过K2就像是小号和长笛,清脆而又先声夺人,K5又似乎是大提琴与定音鼓沉着又稳健,它们之间似乎缺少小提琴双簧管和萨克斯的持续和起承转合,而这就是K3。有了K3,彼得的起亚之曲才算是有了章节,才算是翻开了第三乐章。
和家族的其它车型一样,K3同样有着一副虎啸式前脸,但格栅则采用了直瀑设计,在我看来这是有意而为的差异化,因为同质化的造型虽能体现同品牌车型的连贯性和统一性,但往往会过早地带来审美疲劳,这也是最考验设计师的。还好K3在这方面处理得不错,在多数细节上均有专属自己的元素。头灯内部的布局设计稍显复杂,同时采用了异形轮廓,灯眉处的一长串LED日间行车灯很有延伸感,除了能为车头带来横向拉伸的视觉张力更与从引擎盖上起始的车身线条紧紧相连。
车身侧面的处理比较独特,独特到以至于把它与其它车停在一起时它绝对有跳出来的潜质。相比起恶俗地在车身侧面刻出一两条笔直腰线而言,像K3这样在中间偏下的位置划出一条“归去来器”样式的线条则更容易表现出与气流的亲和力,也是一种阐释车型本身拥有运动元素的聪明办法。出彩的车身侧面线条再加上简洁的车尾设计,尾灯清晰明确的布局,K3很容易被人认出来是一辆起亚,同样也很容易令人驻足并仔细查看,因为它的不一样是这么一目了然。
坐到车里,彼得赋予新起亚的特质扑面而来,作为主攻青春亮丽的车型,黑色内饰酷酷的感觉再一次打在青年人的软肋上,比起早已泛滥的纯黑内饰,几块仿碳纤的装饰面板点缀于仪表台各处简直妙不可言,其实老起亚也有过同样的尝试,碳纤维装饰板曾在千里马和赛拉图上出现过,只不过这次的出现,比起之前所带给人的视觉刺激更到位。虽然仪表台只有黑色可选,但座椅以及车门内衬板可以在黑、米、白、红间选择,再加上多达8种的车身颜色,再追求个性的人也不难选出一款适合自己的。
而更令我不禁唏嘘的是起亚真的很会拿捏国人购车心理,K3的轴距已经够到了紧凑级车的上限2700毫米,几乎快赶上中级车的水平,够大够豪华够漂亮,如果价格不贵谁不想要?
单拿我所驾驶的这辆车来说,与K5相同的1.8升Nu系列发动机足够安静和平顺,数据很亮眼,动力爆发更偏向于中高转速。与之配合的6挡手自一体变速箱也被竭尽全力调校到了偏向平顺性和经济性的状态,自按下发动机启动按钮的那一瞬间起,这辆车就在随时随地考虑着帮你节省未来日子里随着油价不断上涨的燃油花费。不去深深踩下铝合金的地板式油门踏板并保持住的话,K3绝对不会给你所想要的爆发力。即便不开启ECO节能模式,多数时候这辆车还是会比较自作主张地使用很低的转速游动,虽然这和它犀利的外形与215/45/17的轮胎尺寸极不搭调,不过一旦你对它严苛起来,催促它快些的话,它还是能让你觉得换挡拨片与运动型花纹的耐克森轮胎非常受用,而这种享受往往是在你感到轻巧的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不再轻盈,回转时甚至有些打手时而开始的,但终归这是辆紧扣舒适主题的车。
前麦弗逊式后扭力梁式的悬挂结构在成本和性能上做了很好的均衡。侧重于舒适性的调校很明显,小颠簸通通过滤,大沟大坎的处理已经能看到小游艇的影子了,当然一个硬币有两面,过于在意舒适性的调校使得这辆乍看起来很运动的车在连续弯道里有些手忙脚乱,而身处车中的话则能深切感觉到支撑性的力不从心。
七月的风范文6
1.纯化的平面语言设计
随着平面设计内容的多样化,设计风格和设计手段之间的冲突也就越来越明显。现代的平面设计早已经由注重造型变为色彩的主导设计,而随着越来越多优秀平面设计作品的涌现,我们不难看出,平面设计开始逐渐呈现简约化的趋势。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人们精神需求的变化,人们更希望在简约化的设计中保留让自己理解的空间,特别在简约之风吹进设计行业后,在设计中留出空白,将设计语言尽量往纯化靠拢,这也已经成为了当今平面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2.震撼人心的艺术简约美感
在2008年荣获“中国最美的书”奖项的设计作品《蚁呓》无疑是平面设计简约风中的代表作品,这部作品将简约设计的理念运用到了极致。《蚁呓》传达的是蚂蚁这样一个渺小的生命的呓语,这种纯粹的意境无需添加任何元素,多余的设计只会弱化渺小生命的存在,只有留白才能够让这只蚂蚁给作品的欣赏者带去无尽的思考,以及对于坚韧生命的尊敬,让人肃然起敬。这种通过最简约的方式表达巨大意境的设计方式,无疑能够让人们感受到作品震撼人心的美感,以及设计者在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由此可见,艺术设计的简约之美是传达设计者理念和作品灵魂的一种方式。
3.深入人心的简约标志设计
简约的平面设计产品更能够抓住观众的视线,深入人心。如苹果公司的标志是被咬过一口的苹果,该标志之所以被大众所熟知和喜爱,更多的是因为这个标志设计的简约风格,简单的标志清晰地表达出了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理念,从而让该标志得以被传播,让广大消费者对于苹果的标志有了一个深入的印象。但纵观该标志的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最开始的设计是复杂化的,但最终还是以被咬一口的苹果标志得到了人们的青睐。该标志的成功也从侧面说明了简约给平面设计带来的巨大力量,简约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设计方式,更多的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二、论简约之风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1.色彩的简约化
在平面设计中,能够给人以最直观感受的无疑是色彩的设计,不同的色彩能够给人们带去不同的心理暗示,并且容易在人们心里给产品打造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为了更好地加强人们对于设计的感受,色彩成为了平面设计简约风格中的主要运用元素。简约的色彩设计通常被设计师用来表达作品的主题,单一的色彩运用能够直观的展现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而采用简单的色彩对比方式进行作品的设计,还可以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比繁复、优雅的设计风格要更具富有艺术魅力。
2.图形的简约化
图形作为平面设计中最重要元素,其发展无疑也反映着平面设计的发展,最开始的平面设计由于受到发展水平的制约,设计的图形往往倾向于直观化,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平面设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了凸显,多样化的图形设计方法也让人们产生了视觉审美疲劳,这时,简约风格的图形应运而生,开始成为了平面设计中广受欢迎的一种新型设计理念。简约的图形设计不仅能够直观、简洁的表达出产品的含义,还富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图形元素的简约也从不同的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设计的要求。
3.文字的简约化
最初的文字设计是以图画形式来表达的,随着平面设计的发展,图画中的部分表达方式开始转化成了文字,简化后的平面设计概念也将文字作为了作品信息传递的重要部分,文字本身是一种特殊的视觉形象,其包含的简约意蕴也让设计家开始不断对此进行创新和改变。为了获得更为生动、形象的简约效果,不少设计家对文字采用了变形、夸张等手法进行作品的设计,文字已经拥有了超越自身以外的独特意义,同时也给简约风格的平面设计作品带去了更为简洁明了的表达效果。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