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机关处理办法》规定: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通报可以分为三个大类,即表彰类通报、批评类通报和传达类通报。
一、表彰类通报,即用以表彰先进的通报。被表彰的对象可以是先进集体或先进个人,也可以是先进事迹,还可以是从先进的人或者事中所体现出来的先进思想、先进精神以及总结出来的先进经验。这类通报的正文一般由四部分组成:一是被表彰对象的基本情况;二是被表彰对象的先进所在及其精神、价值和意义;三是“特此通报表彰”之类正式表彰用语;四是对被表彰对象提出希望和对广大群众发出向被表彰对象学习的号召。
用于奖励事项的文种有三个,即嘉奖令、奖励决定和表彰通报。这三个文种的区别在于:嘉奖令的行文主体必须是具有行令职权的机关,其被嘉奖对象须是在全国或很大范围(地区、系统)内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对被嘉奖事迹的表述要进行高度概括。奖励决定的行文主体多为层级较高的机关,其被奖励对象多是在全国或较大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的先进典型,对被奖励事迹的表述要进行适度概括。通报的行文主体可以是一般机关单位,其表彰对象应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先进典型,对被表彰事迹要有较为具体的表述。
二、批评类通报,即用以批评错误的通报。这类通报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小类:
1.批评严重或较为严重的违纪违法事件及相关人员的通报。其正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概述错误事实或不良现象;二是分析错误的性质、原因和危害性;三是“特此通报批评”之类正式批评用语及相关处罚项目;四是提出改进措施或对被批评者提出希望和要求。
2.处理严重或较为严重事故的通报。其正文也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概述事故情况,诸如发生、经过、直接经济损失等;二是事故的分析,诸如性质、危害、原因、责任等;三是事故的处理,即对责任单位或部门以及相关负责人、直接责任人的处理;四是总结教训,引以为戒,对规章制度加以建立、健全或改进。
惩戒性、批评性的公文,有决定也有通告,二者之间除行文机关的层级高低、行文客体的情节轻重及对事实材料的表述详略不同外,还有一个重要区别,即决定中一般不就有关错误或事故另行做出相关规范,而通报则往往就此做出相关规范。如2005年12月11日,10名白内障患者在安徽省宿州市市立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不料发生眼球医源性感染,其中9名患者单侧眼球被摘除。2006年1月26日,卫生部就此发出批评类通报,最后做出规范:所有公立医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必须进行自查自纠,严禁科室承包、出租科室以及各种名目的营利性合作项目,对医师外出开展诊疗活动必须按照《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严格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履行监管职责,加大对监管力度……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必须严肃查处,坚决追究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传达类通报,即用以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的通报。。传达类通报因其所通报的“重要精神或者情况”不同,又可以分为3个小类:
1.会议情况通报。这类通报多用于高级机关的领导层会议,规模不大,意义重要,写作重点在于传达重要讲话、重要精神,以起到宣传、教育与鼓舞群众的作用。
2.专项情况通报。这类通报内容单一,往往先写主要情况,再写情况分析,最后写处理意见。写作主要情况时要注意顺序明晰、表述清楚;写作情况分析时,要注意找出因果,分清主次;写作处理意见时,要注意分条列项,措施可行。
3.综合情况通报。这类通报正文由首部、主体和结语三部分组成。通报的首部写明发此通报的原因、依据以及目的等。通报的主体又分二部分,一是陈述重要情况。因其所写是综合情况,一般较为复杂,所以应注意层次安排要有助于内容表达,一般写法多是先分方方面面,各述前前后后,即横中有纵,然后加以综合;二是传达重要精神。一般是分成若干点,既要就其制定进行说理,又要就其涵义进行诠释。通报的结尾为指出前景或提出希望和要求。。三是情况与精神相辅相成,无情况则精神无所依据,无精神则情况无从处理;所以具体到一份综合情况通报的写作,要依据形势需要,把握行文目的,抓准侧重方面,全面表述内容。
1.1探地雷达的组成
一般来说,在目前的探地雷达中它主要是由主机、天线和后处理软件构成。这其中主机起到的作用是帮助实现雷达系统的整个控制、数据采集以及处理和显示。在我国现阶段的公路工程建设中,由于地下介质情况比较复杂,我们在探测到的数据资料往往要用后处理软件进行运算,以增强异常区域,利于得出准确结论。
1.2探地雷达工作原理
在现在的公路探地雷达使用中,它主要依据电磁脉冲在地下传播的原理进行具体的工作。当遇到存在电性差异的地下目标时候,电磁波就会发生反射,然后由地面接收天线接收,再通过对接收到的雷达波进行处理分析,形成一定的平面图形,具体如下。我们根据这个参数就可判断地下物体的结构,位置等。
2探地雷达的技术参数
在探地雷达技术中,最主要的莫过于是技术参数的分辨率了,它是探地雷达分贬率最小异常介质的能力,可以分为垂直分辨率和水平分辨率这两种。下面笔者根据实际分析了探地雷达不同天线垂直分辨率的经验值,供大家参考使用。
3探地雷达技术在公路隧道中应用
1.方向要正确。撰写公文必须要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本企业的制度、规定,并能客观、完整、准确地体现本单位、部门所要表达的意图。
2.主题要突出。起草公文要开门见山,简明准确,要合理安排正文结构,做到层次、条理清楚,要确保请示件一事一文,不可一文多事。
3.表达要深入。尤其请示件,一定要内容完整、有深度。例,对于涉及到经费方面的请示项目,在明确理由的同时,还应拿出依据,测算经费,并提出合理方案,或拟定几种方案,阐明利弊,供领导决策借鉴,从而增强文件的前瞻性和批办效果。
4.文题要对应。目前上报的请示中,文不对题的现象依然存在。例,某已开工工程需申请费用,标题却写“关于××工程的请示”。
5.用语要得体、规范。
(1)文句严谨,周密、准确,不生歧义,没有漏洞、失当之处。
(2)简明,精炼,去浮辞,忌冗长空泛。
(3)文理通顺,符合语法、逻辑规律。
(4)格调郑重、严肃、客观,不主观褒贬、肆意渲染,不矫操造作、虚构加工,体现公文的权威性。
(5)平实自然,通俗易懂,忌堆砌词藻,滥用辞格。
。
称谓词,第一人称用“我”、“本”,第二人称用“贵”、“你”,第三人称用“该”。
领叙词,一般有根据、依据、按照、遵照、接、顷接、近接。。表示目的的词有“为”、“为了”。表示理由的词有“由于”、“因为”、“兹因”、“鉴于”。
承转词常用的有“据此”、“为此”、“故此”、“有鉴于此”、“基于上述”、“综上所述”、“由此可见”、“总之”、“总而言之”。
时态词不能用“明年”、“后年”等不准确的词,而应使用具体化的年、月、日。此外常用的时态词有兹、现、将、值此、时值、按时、准时、届时、在即、立即、当即、先期、逾期、片刻、曾经、暂、暂行等。
结尾词,一般有此复、特此批复、特此函告、特此报告、 为盼、为要。还有致意性结尾词,如谢谢合作,谨致谢意,顺致诚挚问候等。
公文语言要符合发文机关职权、符合文体特点、符合行文关系,下行文要明确肯定,平行文、上行文要用语谦和,分寸适宜。
“请示”要求理由充分,必要性、可行性阐述清楚,在结尾处不能含糊,如“请领导考虑”、“上述意见不知妥否,请上级酌定”就含糊其词,而应当明确请求批示,例如,“妥否,请批示。”等就比较明确。
6.字句要正确。避免病句、错字、标点乱用等文字性错误,减少语句前后缺乏逻辑性、关联词使用不恰当、标题不准确、不确切等表达上的错误。
7.引文要准确。常见的错误有:引用某个相关文件名称时,公文文号置前,标题置后,或者引文文号中的六角号“〔〕”用“[]”代替,正确格式应为“《标题》(文号)”;引用会议纪要内容时,专门强调某个领导提出某某事项,不符合行文规定。正确的表达应该是会议强调某某事项,不出现个人姓名;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和数字用法不符合相关规定等错误。
公文种类主要有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13种。
1.不能漏写文种。
例:“关于××的方案”、“关于××的办法”,为不完整正式公文,“方案”、“办法”不能作为文种,应为 “关于印发××方案的通知”。
2.不能自编文种,行文时必须在上述13个文种中选择适当的文种,避免出现“说明”、“建议”、“要求”等自编文种的现象。
3.正确选择文种。要依据发文机关的职权选择,上行文多采用“请示”或“报告”,必要时也可使用“意见”;平行文用“函”,指在同一系统内部平级单位之间或不相隶属的任何级别的单位之间;下行文使用的文种有“通知”、“通报”和“批复”等。
要注意几个易出错文种的正确使用:
“请示”和“报告”,“请示”需上级批复,而“报告”则是向上级汇报,不须批复。“请示”必须是一文一事。
“通知”和“通报”,“通知”具有执行性,主要用于批转下级机关行文,转发公文,印发本机关公文;通报具有教育性,如批评、表扬及情况通报等。
“决定”和“决议”, 这两个文种都属于下行文,具有决策性,但决议是党的机关文种之一,而且是会议通过的,在题注中要注明是哪次什么会议什么时间通过的。
规范的公文包括眉首,正文和版记三个部分。
1.眉首。一般包括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与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6个部分。上行文必须要注明签发人姓名。
2.正文。。
(1)标题。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要文字简明。文种中已表达过的内容标题不再重复,如,不能说“关于申请××的请示”,“申请”二字是多余的。标题中除必要时使用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要正确使用介词,要么用“关于”,要么用“对”,不能出现“关于对”。标题的排列要均称,不能将一个词拆分成两行。转发的公文,如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可省略中间层次,但在正文中须叙述完整。
(2)主送机关。“请示”不能多头主送。
(3)成文时间。成文时间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
3.版记。版记部分包括主题词、印发机关、印刷份数和发文时间。
(1)主题词:主题词应主要选择名词、动名词和名词性词组,有些公文标注的主题词是将标题简单割裂,有的甚至出现介词“关于”、动词“调整”等等,对于揭示公文主题内容、便于检索毫无意义,选词数量应不多于6个,排列顺序为类别词、类属词,最后必须加上文种。
(2)版记最后要标注印发机关、成文时间和打印份数。4.其他格式
遵循“参照标准,力求美观”的原则,对常出现的格式及其他细节方面的问题作如下统一规范:
(1)文号、正文(除标题外)、版记(除主题词、词素外)及上行文中的“签发人”3个字都采用仿宋GB2312三号字,页码采用仿体四号阿拉伯数字;上行文的签发人姓名为楷体三号;标题用宋体小二加粗;“主题词”3
个字为黑体三号,主题词词素为宋体小三,各词之间空一全角汉字。(2)正文统一用1.5倍行距。
(3)一般标题上与红色反线空两行三号字距离,下与正文空一行。
。正确格式为:
1.××××××××××××××××××××××
2.××××××××××××××××××××××
。
(6)成文日期中的“”从特殊符号里引用,并与正文字体相同。
(7)正文层次序号依次为:“一、(一)1.(1)”或“一、1.(1)”
(8)单独发文落款处只写日期,不写发文单位。
(9)用印要求横向居成文日期中间,纵向上不压正文,下压日期,骑年盖月。印章所在页必须有正文,不能在空白页上打上“此页无正文”之后再加盖印章,必要时可调整行间距或标题与红色反线距离。
(10)版记应置于文件最后一页,亦即偶数页。
(11)要双面打印纸质文件,以备归档。在OA系统电子版公文制作时,要按纸质文件要求排版。
(12)“妥否,请批示”并不是请示中必用的固定格式,如以“请公司批复”收尾,再加“妥否,请批示”,则属多余。
。
。
关键词:办文;素质;能力
公文是党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办理公文是行政机关的重要工作,也是基础性工作,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办文是公文处理的核心环节,需要办文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过硬的能力。
一、工作作风过硬
办文人员在公文处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每天经手的文件数量多、种类繁、内容广,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和细致认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一是要在思想上提高认识,认识到办文工作对于机关工作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作为办文人员应该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二是要在行动上提升效率。办文人员要努力做到在数量众多的文件中厘清头绪,既要注重效率,又要保证质量,不能出现遗件、漏件、错件等情况,防止出错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比如:文件责任到人,成立办文小组,相互校验、互相纠错等有效手段。三是要在操作上提炼方法。面对数量繁多的公文,总结出好的工作方法,无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对公文进行科学、合理分类,在心中有轻重缓急的衡量,哪些件是批示件,需要优先办理,哪些件是急件,需要抓紧办理,哪些件是常规件,可以按步办理,绝对不能杂乱无章,眉毛胡子一把抓。
二、工作态度严苛
公文是行政机关指令、沟通信息,进行公务往来的重要工具。公文具有法定性、规范性、权威性的特点,公文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机关工作效力和决策执行力,同时也影响着机关的形象和威望。所以,办文人员在处理公文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办文程序,坚守原则,确保质量。一是要把好收文关。公文处理工作的第一步是收文,对于下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报送的文件,在接收时一定要先确认主送机关是否正确,文件内容是否属于本单位范畴,如果文件确实应该本单位接收,再看公文格式是否正确,包括文种是否正确,格式是否规范,内容是否合法,表述是否严谨等基本内容,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退回重发。二是要把好发文关。按照公文处理流程,公文在发文之前,要经过审核的环节,对其文种、格式、内容以及结构、语言进行细致检查,确保准确无误,否则出错的公文无法运行,会直接影响工作的效率。三是要把好保密关。办文过程中会接触到很多公文,办文人员一定要强化保密意识,对保密文件的流转,要使用专门的保密设备,做到不擅自复印文件,不泄露、遗失保密文件。
三、工作细节抓牢
公文处理是一项严密而细致的工作,办文人员必须时刻绷紧认真的弦,对于公文处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细节决定成败,同样在公文处理的众多环节中,任何一个细节出问题,都可能影响整个公文的运行效力。一是掌握所以细节。对于接收的文件要做出详细的记录,包括来文的单位、时间、拟稿人信息、来文单位签发人、初核人信息、复核人信息以及承办部门信息等。二是盯住关键细节。通过对细节的掌握,办文人员了解到文件的基本情况,对于紧急的、需要领导批示的文件更要多关心、多留意。盯住文件的走向和进程,运行到哪一步了,下一步该做什么,做到心中有数。三是妥善处理细节。办文人员在办文过程中,除了严格按照程序运行,还要养成多思考、善于分析的能力,特别是要做到正确领会领导批示的精神,准确剖析领导批示的含义,保证领导批示能够及时准确落实。
四、业务素质加强
一、文秘工作与档案工作的衔接关系
文秘工作与档案工作的衔接主体主要是公文。。可见,文秘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它们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既紧密相联,又相对独立。
二、目前文秘工作和档案工作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文秘和档案实行的是分块管理制,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有效的、比较科学的管理体制。但是这种体制某种程度上却拉大了文秘工作和档案工作的距离。目前,在文秘工作和档案工作的衔接主体上,即公文的格式和处理办法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的现象:
(一)用纸不达标,装订不规范。。但长期以来,公文用纸常因纸张质量差和耐折度低,以至于保存时间不长便开始发黄。而且相当一部分单位还在继续延用过去的16开型纸,即使同是16开,有时大小也不一致。印刷装订中,掉页、漏页、压字、钉脚不齐等问题时有发生,使公文的严肃性、美观性和档案的完整性都受到一定影响。
。版记是文书部门和档案部门相互衔接,顺利实现“文档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标识。而日常文秘工作中常常不被重视,只有主题词而无抄送单位者有之;不标明印发部门和时间者有之;甚或没有版记;尤其是主题词的选用不准确或自拟自编主题词,这些都给文件归档、拟写案卷标题造成困难,增加了“文档一体化”的操作难度。。
(三)文种使用不当,办理程序不规范。。但实际应用时,往往文种“决定”和“意见”不分,“通知”和“通告”混用,公文的实际效力常因此而削弱。最容易混淆的是“请示”和“报告”两个文种,有的该用“请示”却用了“报告”,有的“报告”中夹杂“请示”的内容,有的甚至把两个文种合二为一成“请示报告”,给公文受理机关带来不便,影响了公文作用的发挥。公文的办理程序虽说是一个严密的体系,但在日常工作中,越级行文,越级签发,有校对无复核,不登记就印发等无序现象却很难避免,从而为档案工作留下后患。
(四)原稿不齐全,编号不规范。公文原稿的搜集整理是公文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时候,办文过程很规范,但实际归档时,却发现只有定稿,缺了原稿或修改稿。从某种意义上讲,修改稿别是领导批示的原稿更具有存档价值。还有的归档材料是传真原件,不经过复印就存档,短期内字迹就变得模糊不清。公文编号的差错一般则是由于登记不及时、分类不准确造成的,漏号、重号等乱号情况的出现,既影响了公文的质量,又不符合立卷归档的要求。另外,《办法》规定撰写公文字迹材料应该使用碳素或蓝黑墨水,不能用铅笔或圆珠笔书写,包括领导的签字在内。但在实际操作时,这一条几乎没有单位能完全做到,使档案的真实性难以保障。
三、实现文秘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规范衔接的措施
(一)加强“文档一体化”意识
“文档一体化”的实质是把现代文秘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从组织制度到具体程序真正交融在一起。这个概念的提出,旨在加强档案部门对文件管理的超前控制,保证档案的质量,同时减少档案部门的工作程序,避免无谓的重复劳动,使文档工作流程科学化、合理化。文秘工作是“文档一体化”的基础性工作,最重要的是文秘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档案意识,要站在对历史负责的高度,按“文档一体化”的要求,规范办理好每一份公文。
(二)加强质量管理工作
首先,要树立质量管理意识。不论文秘工作,还是档案工作,每个环节的每个工作人员都要确立质量第一观念,明确认识各自岗位的质量责任,这是“全过程管理”的前提。其次,要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档案法》、《格式》和《办法》等法规对国家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公文格式、行文规则、收发程序、公文管理要求及公文归档工作均作了明确规定,全体档案工作人员和文秘人员应该认真学习,熟练掌握,在精通的基础上模范执行。第三、要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组织机构,建立一支业务过硬相对稳定的文档工作队伍,这是“全过程管理”的基础。文秘工作和档案工作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这就要求从事文档工作的人员要素质高,并且相对稳定。第四,要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严格按照规范程序办理公文。这些规定和程序要尽可能细化,简捷明确,操作性强。要严格执行公文行文规则,严格审核签发制度,禁止滥发文件和发无效、无用的文件。。若要修改实质内容,则应按程序复审。在公文用纸纸型、幅面尺寸、字体字号、排布规则、装订要求等技术指标上也要严格按标准把握。。第五,要依靠先进的装备和技术。社会已经进人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落后的文件设备和档案工具已经不能适应《档案法》、《格式》和《办法》的要求,因此,配置性能优良的设备和工具,是“全过程管理”的关键。同时还应注意操作的熟练性和规范化,对一切不合理、不经济、不正当的使用行为要坚决禁止。
关键词:防雷检测;技术探讨;问题分析
前言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灾害多发,在重多的自然灾害当中雷电灾害是比较严重的一种。每年因为雷击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不计其数,因雷击导致的火灾和爆炸事件频频发生,各种通信和网络都将受到严重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高层建筑以及电子信息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雷电灾害给社会经济带来的损失也越来越大,所以做好防雷工作不仅仅是生产工作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更是社会经济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证。防雷检测工作是防雷减灾工作当中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应该在防雷装置的检测校验、日常维护以及管理工作等方面进行入手,提高防雷设施的可靠性和防雷安全性。
1 防雷工程设计
防雷工程设计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感应雷防护,另外一类是直击雷的防护。防雷工程是系统的,也是具有一定复杂性的。它突出强调的作用是对防雷设施进行全面的治理以及设防。在防雷工程中,只有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需求,才能够在防雷的工程中取得理想的效果。
2被保护对象的相关信息勘查
对于被保护的对象,我们应该根据其三维数据以及被保护对象的立体结构图、剖面图和平面图来设计合理的防雷装置。如果被保护的对象是建筑物,那么我们在进行防雷装置的设计之前,就应该对建筑物的布局以及供电方式进行详细的勘查分析,对电流电压的情况进行了解和记录。如果被保护的对象是计算机信息系统以及天线卫星系统的防雷设计时,就需要我们结合滚球法,来对接闪器的高度进行集散,然后对经过的电流以及产生的磁场造成的相关信号的干扰程度进行计算。通过改变磁场的程度以及导线周围的磁场强度来计算出一个最为安全的距离值。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通信信号的衰弱程度以及信号的频率,来设计有效的防雷装置。
2.1 地质勘查工作
雷击的发生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这种规律主要与地面上的设施以地质的构造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防雷工程的设计当中,我们需要对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勘查。按照季节进行分类的话,在春季我们至少要选择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来进行参数的测定,并且要保证三个数据之间的误差不要过大。地点的选择也是要注意的,不能随便的进行选择要注意地点的代表性。如果是在其他的季节进行参数的测定是,要考虑到季节系数对于最终勘查结果的影响。在参数设计中不仅仅要考虑到点设施对于周围设施的高度差问题,还要考虑到设施相对于地面的绝对高度。其实雷击发生的地区并不都是地势较高的,而是最容易发生在雷雨云形成的地方。在进行检测是,地下水的参数对于整体的勘探结果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进行接地装置的设计时,要考虑地下水的参数,综合最终的结果进行判断和设计工作。
3防雷装置的检测
在我们目前实行的管理当中,是定期进行检测的,一般情况下是每年进行一次检测,对于一些易燃易爆的危险场所则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测。
3.1 做好检测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检测之前,需要对防雷装置进行的被检测部分做充分的了解。比如被测建筑物的防雷级别,地网状况以及工程的合理性、接地体的材质和布局等等。尤其是对于接地体的埋地深度和距离人行通道的安全距离是否满足国家的要求,如果不满足的话,将极有可能导致跨步电压造成的人员损伤。
在检测的过程中比较重点的部分就是引下线部分以及接闪器的部分。要仔细查看接闪器处是否有断裂以及腐蚀的情况发生,同时也要避免导体和导线之间的缠绕。对于较高建筑物天面部分的所有金属物都要进行等电位的连接。对于线路与引下线之间的距离也应该着重的注意,尤其是在燃气管道周围一定不要存在其他的金属管道。
在进行数据收集测量之前,需要对检测仪器进行一次具体的检查,主要是保证仪器的使用状态处于正常,在数据测量时也要多次进行测量,减少不必要的误差。对于仪器的连接方式以及工作情况都要做好相关的记录,通过计算和分析来确定防雷装置是否合格。
3.2 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工作
防雷装置的检测往往是针对防雷装置当时的状况进行的监测,所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检测合格的防雷装置也只能够保证在不受到人为破坏的基础上进行正常的防雷工作。所以说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工作也至关重要。所以除了对防雷装置进行定期的检测之外,还应该安排撞门的安全监管人员对防雷装置的安全工作进行巡查和维护。一旦防雷装置遭到了破坏那么防雷装置就失去了他的用途和价值。发现异常的情况要及时的上报有关部门,及时整改,确保防雷装置的正常使用,保证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4防雷检测工作中常见的技术问题
4.1 测试点的选择问题
在进行测试点的选择时要综合考虑楼顶测试点的选取对检验参数的影响以及建筑物顶端的甩线进行检测。测试点的选择通常在一些防雷网和引下线的连接位置。在建筑防雷的监测工作当中对于具有引入线和测试口的建筑,要通过引入线和测试口的部位对接地电阻进行测试。
4.2 打桩点的选择问题
打桩点的选择地点不同对于电阻值的测量结果也会造成不同的影响,在防雷检测当中,为了能够保证接地电阻的检测性能,在进行打桩点的选择时,要根据相关的要求标准进行选择。在距离检测点20m和40m处分别打入两个金属桩,作为电流和电压的辅助级。
4.3 连接导线的使用问题
接地电阻测试仪的主要功能就是为了进行防雷检测,他的工作原理就是电流流过导线所产生的电压,通过与基准电压的比较,算出接地电阻的阻值。在检测的过程中,如果导线是弯曲的那么导线就相当于是一个电感元件,产生的磁场将直接影响防雷数据的结果。在检测数据确定的过程中,要把额外为了满足高楼层建筑测量需要的部分导线产生的电阻值减去,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接地电阻值测量的准确性。
4.4 氧化层的处理问题
在各个检测点处都会有金属物夹杂,金属长期的暴露在空气当中就会产生氧化,氧化层具有绝缘的特性,所以需要及时的去除,否则将会给测量结果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将接地装置设置成不锈钢的材料,这样在防雷检测时,我们除了需要对检测点进行打磨处理,还需要在凸起的部分进行连接,使检测数据更具准确性。
5.总结
雷电灾害是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所以我们必须要加以重视,充分的做好防雷的管理工作,提高防雷意识,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对于防雷技术的使用,需要我们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避免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参考文献:
[1] 张建军,岳建强,余兵等.浅谈防雷检测工作中的几个技术问题[J].贵州气象,2010,34(1):35-36.
[2] 陈奕挺.防雷检测工作中技术问题的分析[J].科技资讯,2012,(23):198-198.
[3] 周树彬,林耿武,刘明发等.防雷检测工作中技术问题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9):975-975.
[4] 李亚芬.防雷检测中几个技术问题的探讨[J].地球,2014,(5):292-292.
第一、必须明确规定文书、档案部门及电子文件生成流转部门的职责及权限,尤其是要赋予档案部门浏览系统中电子文件运转及归档各环节的权限,并对收文、发文、文件归档各个程序、各个工作环节的责任人及权限进行设置。
第二、确定应归档的电子文件元数据和背景信息项,系统具备将其与电子文件相关联的功能,以便其能够被输出。凡是反映电子文件真实性、有效性,保证其长期可读的元数据和背景信息都应当通过系统自动获取或从其他表单中引用的方式予以保存。
第三、系统应在各业务部门设置办结库,用于积累该部门办理完毕的电子文件,操作权限归业务部门兼职档案人员。业务人员可以随时将办理完毕的电子文件保存到本部门办结库中积累,部门兼职档案人员可以随时对办结库中的电子文件进行鉴定、整理,并向档案部门进行在线归档。档案部门具有浏览办结库的权限。
系统应在档案部门设置预归档库。电子文件在线归档之后,即由业务部门的办结库进入预归档库中,预归档库的操作权限在档案部门,档案部门可以对预归档库中的电子文件相关管理信息进行修改,如修改保管期限、档号等。
第四、为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系统应满足三个方面的管理需要:规定电子文件的流转程序,文件流转到下一环节后,上一环节的人员不能再对其进行修改;能够记录并显示文件的历次修改痕迹或历次修改稿,并具备将其与文件最后稿本相关联的功能,以保证电子文件的处理过程无差错,未被非正常改动;设置足够容量的电子文件预归档库,保证各部门办理完毕的应归档的电子文件能够及时收集,集中管理。
一、电源的功率和电动机的功率问题
1. 有关电源的功率问题.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源的电动势为E=U+Ir,将此式两边同时乘以I,即得IE=IU+I2r. 其中IE为电源的总功率,IU为电源的输出功率,I2r为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解题时要注意三者与电流的关系.
A. 直线a表示电源的总功率
B. 曲线c表示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
C. 电源的电动势E=3V,内电阻r=1?赘
D. 电源的输出功率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解析:电源的总功率PE与电流成正比,故直线a表示电源的总功率. 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Pr与电流成二次函数关系且函数图像开口向上,故曲线b表示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 电源的输出功率PR=IE-I2r与电流成二次函数关系且开口向下,故曲线c表示输出功率. 又直线a、b的交点表示电源的总功率与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相等,即IE=I2r=9W,由I=3A可得:E=3V,r=1?赘.
答案:A、C
2. 有关电动机的功率.
含电动机的电路一般分为两种情况:如果电动机不转,则该电路为纯电阻电路,如果电动机转动,则为非纯电阻电路,解题时要特别注意电动机消耗的总功率、发热功率和输出功率三者的区别.
【例2】在研究微型电动机的性能时,应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电路. 调节滑动变阻器R并控制电动机停止转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50A和2.0V. 重新调节R并使电动机恢复正常运转,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2.0A和24.0V. 则这台电动机正常运转时输出功率为
A. 32W B. 44W C. 47W D. 48W
解析:电动机停止转动时,此电路为纯电阻电路,可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求出电动机的内阻为r=U/I=4?赘;电动机恢复正常运转时,此电路为非纯电阻电路,此时电动机消耗的总功率为PU=IU=2×24W=48W,因电动机的内阻不变,电动机内阻的发热功率Pr=I2r=22×4W=16W, 所以输出功率为=PU-Pr=48W-16W=32W.
答案:A
二、电源与负载串联的功率问题
负载电阻一般分为定值电阻和非定值电阻两种,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到接入电路中的负载两端的电压和通过负载的电流,然后根据相关规律求解.
1. 电源与电阻串联
当负载电阻为定值电阻时,可直接根据欧姆定律求出负载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或者根据电阻的U—I图像和电源的U—I图像找到负载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再求出负载的功率.
【例3】如图3所示,直线A为电源的U—I图像,直线B和C分别为电阻R1和R2的U—I图像,用该电源分别与R1、R2组成闭合电路时,电源的总功率分别为PE1、PE2电源的输出功率分别为P1、P2,则
A. P1=P2 B. 电源内阻为3?赘
C. PE1>PE2 D. PE1
解析:先要清楚图像A、B、C分别表示电源、R1、R2的U—I图像,对于直线A而言,由于纵坐标和横坐标的起点均由零开始,故A与纵坐标交点表示电动势E=6V,与横坐标交点表示短路电流I=6A,所以电源的内阻r=E/I=1?赘. 同时A、B交点表示电源与R1串联时R1的工作点,此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即R1的功率P1=2×4W=8W,电源的总功率PE1=2×6W=12W,同理可得:P2=8W、PE2=24W.
答案:A、D
2. 电源与小灯泡串联.
小灯泡的电阻会随电压或者电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由于负载的电阻无法确定,故无法直接用欧姆定律求解负载的电压和电流,根据小灯泡的U—I图像和电源的U—I图像求解是较为简便的方法.
【例4】某同学描绘的小灯泡的U—I的图像如图4,若将该小灯泡接在电动势是1.5V,内阻是2.0?赘的电池两端,请你求出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约为多少.
解析:虽然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不变,但由于小灯泡的电阻不确定,所以不能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解,此题的关键是找出小灯泡与电源串联时流过灯泡的电流和灯泡两端的电压. 题中已经给出小灯泡的U—I的图像,故只要作出电源的U—I图像,它与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交点就表示小灯泡与电源串联时小灯泡的工作点,由图5可知:小灯泡的工作电压约为0.8V,工作电流约为0.34A,故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约为P=IU=0.27W.
三、功率变化问题
电路中某个电阻的阻值变化会导致相应的功率发生变化,判断出电阻随电压或电流的变化规律才能找到功率的变化规律.
由U—I图像判断功率的变化.
理解U—I图像的意义并明确图象上某点与坐标原点的连线的斜率代表电流的倒数即K=R/U=1/I是判断功率变化的关键所在.
【例5】一位同学描绘的小灯泡的U—I的图像如图6所示,根据此图像,可确定小灯泡消耗电功率P与外加电压U的关系. 符合该关系的示意图是
解析:对图6的分析如7所示:图像上某点与坐标原点的连线的斜率K=R/U=1/I,随电压增大,直线的斜率减小,故电流增大,即随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电流均在增大,进一步分析可知小灯泡的功率也在增大. 根据P=U2/R可知:当电压为为零时,小灯泡的功率均为零,故B、D错误;而由图8可知:选项C中图像上某点与坐标原点的连线的斜率表示电流即K=P/U=I,随电压的增大,直线的斜率变小,电流在减小,显然与题意不符;同理根据以上的斜率分析法对选项A中图象分析可知:随电压的增加,电流和功率均增大,符合题意.
答案:A
综上所述,要熟练掌握电学中的功率问题,首先要熟悉各种功率的计算公式和辨析不同电路不同条件下用何种公式计算,其次要学会寻找出负载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在判断功率变化问题时,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图采用斜率分析法去发现负载的电阻随电流或电压的变化规律再进一步求解.
【关键词】申请函;请示;选用策略
函和请示都是《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确定的公文种类,其中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函和请示这两个文种都有“请求批准”的功能,发文机关往往就是在“请求批准”时不能在请示和函两个文种中作出正确选择。请求批准的函通常被称着“申请函”(也有的称“请批函”),本文着重探讨申请函与请示的选用问题。
一、申请函与请示错用现状
在日常工作中,申请函与请示错用的情况主要是应当用申请函而用成了请示这种情况,而该用请示却用了申请函的情况则比较少见。应当用申请函而错用成了请示,从发文机关和受文机关级别的角度分析,主要表现为两类情况。
(一)向不相隶属但级别更高的部门请求批准。这种情况是受文单位的级别比发文单位的级别高,发文单位误认为级别比自己高的单位就应该属于“直属上级机关”,因而选用了请示。这里发文单位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受文单位与发文单位是否具有上下级隶属关系,是否具有领导与被领导或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如某高职学院要调整收费标准,需要请求省物价局审核批准,由于高职学院是副厅级,而省物价局是正厅级,因而高职学院就用请示向省物价局行文,但这是不符合行文规则的。
(二)向不相隶属且级别相同或更低的部门请求批准。这种情况是受文单位的级别与发文单位的级别相同或者受文单位的级别比发文单位级别低。发文单位往往认为,尽管对方的级别不比自己高,但对方是主管部门,手中握有权力,自己有求于人,为了请求的事项能尽快批准,还是用请示行文更有利于推进工作。如某区下属的环保局因为新建楼房需要请求该区规划局批准设计方案,两个单位无隶属关系且都是正处级,环保局本应用申请函行文,但还是用了请示行文;再如本科院校因为建设用地需要区国土房管局批准,本科院校是正厅级,而区国土房管局是正处级,本科院校本应用申请函行文,但还是选择用请示行文。这两种情况也都是不符合行文规则的。
二、申请函与请示错用原因
在现实工作中,该用申请函而用成了请示的情况屡见不鲜,且极不容易彻底纠正。。
(一)客观上分不清楚。在该用申请函而用请示的公文草拟活动中,有少数人,不管是公文草拟人员还是单位领导,的确是客观上分不清楚该用哪个文种。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选择“确实分不清该用哪个文种”的达到了25%,选择“领导说用请示”的达到了33%。这些公文起草人员和领导往往不是专业人员出身,对公文写作缺乏研究,因此简单地认为凡是请求批准就当然应该用请示行文。或者认为用请示比用申请函正规,既然是要请求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当然要选用正规的请示行文了。更有甚者根本就不知道还可用申请函向不相隶属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更谈不上正确选择文种了。
(二)“尊重”受文机关。有的发文单位明知向不相隶属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应该用申请函行文,但是为了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好让收文机关开“绿灯”,早日批准请批事项,因此不管不顾行文关系和行文规则,格外表示对受文机关及其权力的充分“尊重”,在行文上把对方当作“直属上级机关”来对待,因此毫不犹豫地选择用请示行文。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选择了这种原因的高达75%,可见这是将申请函错用成请示的主要原因。
(三)受文机关的要求。有时发文机关向不相隶属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选择用请示行文实属无奈,因为受文机关明确要求用请示行文,有的业务主管部门也习惯了有求于他们的单位向他们请示,以彰显其行政审批权力。更有甚者因为使用了“申请函”而被受文机关退回不办,而一旦改用“请示”行文后,就马上得到受文机关的“恩准”,请批事项很快得到了“批复”。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选择了这种原因的占25%,可见这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原因。
三、申请函与请示选用辨别
(一)从行文目的上辨别。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处理公务的重要工具,“行文应当确有必要”。如果行文没有必要性,为行文而行文,不但不利于解决问题,促进工作,反而会对工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凡要行文我们都要先问一下“为什么要行文”?只有行文目的十分明确且确有必要,我们才行文。我们辨别申请函与请示的选择使用,首先也要从行文目的上入手。
根据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顾问张保忠先生在《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释义与实务全书》中的观点,请示按其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呈批性请示和呈转性请示,呈批性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呈转性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示批准所提工作意见并要求批转。据此我们可以判定,凡行文的目的是请求上级机关指示或批转的,就必须用请示,不能用申请函。如:××省国土厅提出了制止交通道路建设违法用地问题的建议并请省人民政府批转各地各有关部门贯彻执行就必须用请示行文,其标题是《××省国土厅关于制止交通道路建设违法用地问题的请示》。
而当行文目的是请求批准时,才会涉及在请示和申请函二者之间进行选择的问题,这时就要结合发文单位与受文单位间的行文关系来作出进一步的选择了。
(二)从行文关系上辨别。孙老师在其编著的《公文写作与常见病分析》中指出:行文关系是指根据机关之间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而确定的一种关系,包括三种情况:
一、中国古代上行文书概述
1.行政事务性文书
1.1笺札类笺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早期的笺同表相类似,主要用于臣下向皇帝陈述政事。南北朝时期,笺便成为了臣下呈给皇后、太子、诸王文书的统称,宋朝时期,笺专用于上书太子,明清时期,笺不再用于陈述政事,而是变成了臣下向皇后、太子庆贺时使用的文书,乾隆六十年,皇帝下诏停止使用笺文。札又称作札子,唐朝时被称为简札,是臣下向皇帝奏事文书的一种,其文体介于表和状之间。然而札真正得到广泛应用还是要等到宋朝,宋朝时期除了呈给皇帝的札子,还有呈给宰相的白札子,主要用于议论政事用。札虽然在宋朝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普及,但元朝建立以后,札子被彻底废止。
1.2其他类牒最早出现于唐朝时期,唐朝时用做官府间的上行文书,宋朝时称作“公牒”,也改为平行文书的一种,元朝时期牒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进步,元朝的牒分为牒上和牒呈上,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用于官员的逐级上报,后者应用于品级差别大的官员间使用。随着元朝的灭亡,牒也被废止不用。
2.日常礼仪性文书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臣下呈送皇帝的文书不仅仅涉及行政事务,也包含着陈情、谢恩、请安等礼仪性内容。。
2.1章启类章又称作谢章,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是百官受封、受赏后向皇帝谢恩的上行文书。东汉以后章有时也用于谏言和庆贺,唐代之后废止不用。章的书写格式比较固定,文辞也比较华丽。启始用于三国时期的魏国,但到了晋朝时期才得以普及和规范。启的书写格式非常规范,文首通常为“启闻”而以“谨启”作为结束语。
2.2贺表类表始创于西汉时期,创建之初仅用于臣下向皇帝陈述事情或表达情感,后来兼具推荐、庆贺、弹劾等其他作用,这也使得表一度成为了用途最为广泛的上行文书。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专门用于庆贺国家重大事情的贺表,贺表多用骈偶文体,隋唐以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无论这种的行文制度贯彻落实的效果如何,对维护封建统治起到多大作用,至少从文书档案工作角度来讲,这的确是我国古代文书档案工作的一大特色。议是我国最早的上行文书之一,它和奏一样始创于秦朝,它同时也是我国最早的百姓议政上行文书。秦朝之后的百姓专用文书被废止不用,直到隋唐时期出现了新的文种———辞,然而辞的用途比较多样,既用于百姓议政也用于下级官府的政事上报。此后关于百姓议政文书的记载则要等到元朝,元朝时期出现了百姓议政的新文书———状,状虽然在宋朝以后便不再作为官方政务文书,但元朝建立以后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将其作为百姓议政文书使用,元朝灭亡以后,便再无有关百姓议政文书的文献记载。
二、中国古代上行文书发展特点
1.以服务皇权统治为基本出发点无论是司马迁的《史记》还是王充的《论衡》,其中都有关于文书重要作用的论述,最著名的便是“萧何入秦,收拾文书。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由此可见在封建社会早期,统治者就已经认识到文书对于维护其统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纵观我国古代上行文书的发展历程,其中最显著的特点便是所有文书的产生及变迁都是为了更好的维护皇权统治,其本质都是“资治襄政”的工具,这一点从文书内容和文书种类便可知一二。从文书内容来看,政务文书构成了上行文书的主体,在文书种类方面,除了贺表、谢章等少量的礼仪性文书以外,其余的都是向皇帝和上级官员呈报政事的文书,这与文书创建的最初目的———维护封建统治也是相互吻合的。
2.文种和体例日益丰富自秦朝创建奏和议两种上行文书开始,上行文书在文种和体例方面在后来的朝代中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完善。汉代出现了用于陈情的表、用于谢恩的章、用于弹劾官员的疏等诸多新的文种,这些专用文书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文书种类,更使得文书工作变得更加严谨规范。除此之外,文书内容也不再拘泥于政事,礼仪性文书和百姓议政性开始出现。西汉以后的历朝历代都结合本朝统治思想、文化传统等或创建新的文书种类,或对前朝文书加以改革,致使整个封建社会时期,我国上行文书形成了种类繁多、内容规范的局面。例如在政务文书方面就有奏、议、疏、笺、札、牒等近二十余种,礼仪性文书也有贺表、启、章等文种。正是得益于此,我国古代上行文书才取得了无可比拟的成就,也形成了独特的文书文化。
3.事务性文书的核心地位从未改变文书创建时的最初目的便在于解决行政事务,提高管理效率,此论断之于古代上行文书同样适用,在我国古代上行文书发展的两千多年间,历朝历代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文书改革,但无论文书的名称、种类、内容和性质发生怎样的改变,事务性文书都一直居于核心地位,自秦朝创建奏和议两种文书开始,以后的各朝各代虽在体例和内容上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但这些礼仪性文书只能居于从属地位,事务性文书才是改革的重点。这一点从各类文书的数量便可以管窥一二。
4.注重对前朝的继承和发展我国的文化传统既讲究提陈出新也同样重视继承发展,新王朝建立以后既要前朝的现有制度,又注重保留其中的合理之处,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一点在上行文书的发展历程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在诸多的上行文书中有一些文书的名称和性质从未发生改变例如奏、疏等,也有一些文书的名字未改变但性质和作用却在不同朝代有所不同,例如表、状等。这种“名不副实”的情况一方面为古代公文的研究者带来了诸多困扰,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古代公文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三、中国古代上行文书演变的内在动因
1.政治环境是文书改革的主导因素在政治权利高度集中、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一切管理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皇权统治。正如前文所述上行文书的出现便是为了解决政务问题、提高管理效率,换而言之自文书产生之初便是政治产物,因此任何朝代的文书改革都要受制于当时的政治环境,都是封建统治主导下的文书改革。各个朝代的政治环境也对当时的文书改革产生了直接影响,例如在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朝,文书制式和文书种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并用法律形式对公文的使用范围和等级制度加以明确,特别是当时出现的公文用纸制度,直观的体现了当时的等级森严,凡此种种一方面由于当时的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另一方面也是出于体现皇权思想和统治意图的考虑。
2.出于维护社会统治秩序的考虑相较于政治环境对上行文书演变产生的直接影响,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更为间接。秦朝建立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其发展历史虽然短暂,但仍然给当时社会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奴隶制的废除以及小农经济的建立致使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出于维护社会统治秩序的需要,当时的政府必然要建立与社会分工相一致的管理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专门性政务文书应运而生,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迁,这些专门性的政务文书也势必要发生相应的改变,但归根结底是出于维护社会统治秩序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