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描写夏天的诗句范例6篇

2024-09-29 来源:华拓网

关于描写夏天的诗句范文1

北宋文学家秦少游有一首诗的标题就叫《纳凉》:“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其首句用“携”“来”“追”三个动词,逐级递进地表达诗人追寻理想中纳凉胜地的内在感情,幻想着在绿柳成行、画桥南畔处闲倚胡床的美妙图画。月明之夜,船家女儿吹着短笛,笛声在水面萦绕不绝,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沁人心脾。这种由外而内的凉意让人沉醉,燥热也自然褪去。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有首诗的题目为《六七月山中甚凉》,其诗云:“城市方炎热,村墟乃尔凉。拂窗桐叶下,绕舍稻花香。”

宋代诗人葛元怀喜欢在休闲消夏时观察大自然的情状,以此寻求乐趣,他在《夏日》诗中云:“晓荷承坠露,晚岫障斜阳。树下地常阴,水边风最凉。蟑移惊鹊近,鹭起得鱼忙。独坐观群动,闲消夏日长。”炎炎夏日,正是大自然充满勃勃生机的季节,诗人一边乘凉消夏,一边欣赏着眼前的景色,真是情趣盎然,乐在其中!

宋代人消夏是很讲究去处的。宋代的真山民爱到山中亭子里避暑,真山民的《山亭避暑》诗中说:“怕碍清风入,丁宁莫下帘。地皆宜避暑,人自要趋炎。竹色水千顷,松声风四檐。此中有幽致,多取未伤廉。”尽管是炎炎夏日,但身居山亭中,哪里还会有暑热之感。夏日的寺庙也是乘凉的好去处,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有一首题为《中伏日妙觉寺避暑》诗:“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盛夏,城镇赤日如烤,而山中则清风绕屋,禅房内花木葱茏,长廊曲径幽深,于此避暑品茗,自然乐而忘返。“唐宋家”之一的坡却十分乐于水边纳凉,他在《洞仙歌・冰肌玉骨》中写道:“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而被誉为“一代诗宗”的南宋杨万里的《桑茶坑道中》,则了一个牧牛的小童为避酷暑睡卧柳荫之下的悠闲情趣:“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塔水满溪。童子柳荫眠正着,一牛吃过柳荫西。”

关于描写夏天的诗句范文2

关键词:杨柳 折杨柳 意境 离别 思乡 伤怀

由于杨柳所含意蕴独特,故常常被引用于传统文化当中,或言志,或抒情,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这种文化意蕴的多义性,在历朝历代的典籍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杨柳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意象和题材,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四库全书》子部中的类书对历代古籍中的杨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列举。

杨柳根据所指不同,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中,杨柳并无特殊意义,只是作为季节指示或者单纯的景物描写;第二类中,杨柳被作为情感的寄托,用来象征思乡之情和离别之苦;第三类中,杨柳被赋予人格化的特征,用来指代淑女或者君子;第四类强调的是杨柳的实际功用。下面分类举例介绍。

一.杨柳作为季节指示或单纯的景物描写

1.杨柳作为时令季节的指示

杨柳的生长期较长,经历春、夏、秋三季,杨柳枝叶色彩的变化标志着季节的更替。初春时节,杨柳为鹅黄嫩绿,暮春初夏则为翠绿,夏天变为深绿,秋天渐趋枯黄,冬天枝叶凋零。杨柳色彩由浅入深的变化,标志着从春天到秋天的季节变更。。。

类书《艺文类聚》卷二中记载,梁吴均的《咏雪诗》中写道:“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廉隙,荧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不见杨柳春,徒看桂枝白。”如该诗题目所示,此诗中的杨柳只是作为白雪的陪衬出现,但“杨柳春”几个字,从侧面体现出“杨柳”与“春天”的关联性。

《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八中记载了志南的诗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同样是对季节的暗示,“杨柳风”并不寒冷,杏花雨也不会令人感到不适,此处彰显出暖暖的春意。《记纂渊海》卷二中梁简文帝“春风本自奇,杨柳最相宜”的描述,也是暗示出“杨柳”与“春天”的关系。从以上引言中可以看到,此处的杨柳与意象无关,只是作为季节与气候的指示词。

2.杨柳代表盎然春意,勃勃生机

先秦到唐宋以来,人们对杨柳形象美的认识经历了从整体到局部、由“求形”到“求神”逐步深入的过程,杨柳的形象也由挺拔茂盛转变为柔弱易衰。

六朝文人对杨柳有了新的审视,他们侧重于杨柳枝叶疏朗的外形和清秀俊爽的风姿,杨柳的审美价值得到了空前的重视。

唐代以来,文人侧重于杨柳望秋先零的特征,杨柳由汉魏时期的根粗叶壮变为枝细条弱,柔弱的特征逐步定型。。

晋傅玄的《阳春赋》中提到“万物乐生,依依杨柳,翩翩浮萍,桃之夭夭。”此处“杨柳、浮萍、桃花”都是春意盎然的象征,代表着勃勃生机。《御定渊类函》卷十三中记载:元刘秉忠三月诗曰“背阴花木锦成丛,幽谷莺啼上苑中。李白桃红杨柳绿,天涯无处不春风。”也彰显出杨柳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勃勃生机。

3.杨柳没有特殊的指代意义,只是作为景物描写

北周庾信于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中提到:“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此处提到“杨柳”,并非言志,亦非抒情,只是摹景状物,将杨柳比作春旗,凸显春意。

类似的记载同样见于《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三中,如其中所录乐天的诗句“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以及坡的“梨花千树雪,杨柳万条烟。”等

二.杨柳意象的情感意蕴

杨柳是中国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其所指也具有多重性。杨柳作为人们寄托美好情感和愿望的载体,主要用来表达悲、思、离别之情,经历了由相思到离别的发展过程,这跟“折柳”的民俗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之前多以杨柳喻相思,“折柳以寄远”。汉唐以来,文学上由“折柳寄远”生发出“折柳赠别”,以杨柳寓离别较多。

1.离别之情

《艺文类聚》卷三中梁沈约所著《咏春初诗》曰:“扶道觅阳春,相将共携手。草色犹自绯,林中都未有。无事逐梅花,空教信杨柳。且复归去来,含情寄杯酒。”离别之情无以寄托,只得以诗酒相托,此处的杨柳表达的正是离别之情。

沈约的《又春咏曰》:“杨柳乱如丝,绮罗不自持。春草黄复绿,客心伤此时。青苔已结洧,碧水复盈淇。日华照赵瑟,风色动燕姬。襟前万行泪,故是一相思。”此诗同样将杨柳与离情相关联,以杨柳暗喻惜别之情。

类似的记载在典籍中还有许多,比如《锦绣万花谷》续集卷九中郑谷的《题咏》:“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又如《古今事文类聚》后集卷十七中记载的韩的诗句:“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都表达了离别时的伤感与不舍。

在离别之情中,“折杨柳”是较为有代表性的一种寄托离情别意的方式,因“柳”与“留”谐音,故以“折杨柳”来衬托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折杨柳》本是宋朝诗人李新的一首诗,原文如下:“东风来何时,百花已飘零。独余堤上柳,惨淡含春荣。扁舟复何适,延客江上亭。顾无青玉案,何以送子行。攀条欲相赠,上有双流莺。流莺正求友,奈此别离情”。该诗表达了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感情,自此诗始,后人以“折杨柳”来表达惜别之思。

2.悲伤之思

《艺文类聚》卷三十二中,梁简文帝《咏人弃妾诗》曰“可怜淮水去来潮,春堤杨柳覆河桥。泪痕未燥讵终朝,行闻玉佩已相要。”“柳”通“留”,依依惜别之时,泪痕难干,只得以玉佩作为信物彼此寄托了。又如梁元帝《寒闺诗》曰:“门前杨柳乱如丝,直置佳人不自持。”等都无一例外地承载着深沉的思念。

元好问《归舟怨诗》:“渡头杨柳青复青,闺中动离情”以及程诰《春闺诗》:“画楼红烛黄昏,思妇啼春泪痕。杨柳轻烟别院,梨花细雨重门。”描述的都是闺中对远方夫君深深的思念之情。

3.怀乡之念

《山堂肆考》卷一百十一记载了王之涣边塞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典型的以杨柳表达怀乡之念的例子。

4.纷扰愁绪

《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三中,记载了李太白以杨柳衬托悲哀心境的诗句:“门前杨柳暗沙汀,雨湿东风未放晴。点点落花春事,青青芳草暮愁生。”借杨柳表达哀伤之情,是较为少见的。《锦绣万花谷》后集卷二十五中,记载了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舟。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诗句,此诗读罢,忧郁沉闷之情油然而生。又如《记纂渊海》卷八十一中,记载着骆宾王的诗句:“愁心极杨柳,摇动乱如丝。”以摇摆的柳枝来表达纷乱的愁绪,极为恰当。

三.杨柳被拟人化,作为人格象征

对杨柳美感的认识,诗人不只停留于其外在形态,更着眼于内在的神韵和人格象征。魏晋时期杨柳多用以比拟名士的秀爽风姿。陶渊明之后,杨柳又成了隐士的象征。时至唐代,杨柳越来越倾向于以青春女子拟之。渐至中晚唐,杨柳又多用来比拟妓和小人。总之,魏晋至中晚唐以来,杨柳的人格化由不同流俗的清俊之士和超然世外的归隐之人,演变为地位卑下的青楼歌妓和趋炎附势的卑劣小人。杨柳形象的多变,使得杨柳意象的人格象征意义非常广泛。

《艺文类聚》卷八中,应贞的《临丹赋》中写道:“杨柳婀娜乎”,此处将杨柳拟人化,以杨柳之柔美比拟女性婀娜之身姿,此为古来杨柳较有代表性的意境之一。此外,在《海录碎事》卷七下中,也有以“杨柳小蛮腰”来形容女子妙曼的身姿体态的记载。以上诸例都体现出古人以杨柳形容妙曼身姿的创作意图。

四.杨柳的实际功用

有些诗文中虽然提到杨柳,但此处所指的杨柳并没有指代意义,而是强调了它的实际功用,比如《太平御览》卷六百六十中记载:“楚国先贤传曰:孙敬编杨柳简,以为经本,晨夜诵习。”以杨柳编简,此处记载介绍了古时杨柳的实际用途,这种关于杨柳实际功用的记载在典籍中是较为少见的。《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五十八的《丧事部》中,记载了杨柳在丧事中的用途:“韦书要语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

《御定渊类函》卷四百十五中记录了李时珍定义杨柳的来由:“本草李时珍曰:杨枝硬而起故谓之杨柳。”

古籍中记载的杨柳并非总有指代意义,如上所述,其中描写的是杨柳的实际功用。

以上是对《四库全书》子部类书中的“杨柳”的多种意境进行了分类汇总,古典文学中杨柳成为重要的题材和意象,对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代将杨柳作为描写对象的作品不计其数,构成了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杨柳所蕴含的独特意蕴,也是其它物象所不能替代的。

参考文献

1.石志鸟:中国古代文学杨柳题材与意象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D]2007

2.朱敏:传播与接受视野下柳意象的发展流变 文教资料[J] 2008

关于描写夏天的诗句范文3

师:当第一片树叶落下的时候,秋天悄然而至。;在画家笔下,秋天是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在诗人眼里,秋天是优美的文字串成的美好图画。这节课,我们将跟随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王宜振爷爷,走进他笔下的――秋天。

(生开火车读课文,教师随机正音)

二、 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诗里的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从哪里看出来的?(句式说话:“秋天是一个 的季节。)

生:秋天是一个芳香的季节,我从“野香了田间羊肠小路”“秋风抓一把桂子的香气”看出来的。

生:秋天是一个五彩的季节,果园里有红通通的苹果、紫莹莹的葡萄,田野里有金黄的向日葵……这么多颜色,所以秋天是五彩的。

生: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的果园硕果累累,秋天的田野庄稼都成熟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师:王宜振爷爷把这一幅幅美好的画面用文字串成秋天的长卷。

三、 走进文本,领略秋天

师: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远远地凝望了秋天,对秋天有了一点点粗浅的印象。下面,我们再次走进诗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诗句,边读边想,把感受最深的词语或句子画下来。

(生自由读诗,教师巡视,随机点拨指导)

四、 集体交流,品味秋天

师:谁来说说看,你最喜欢的是哪一节诗句?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顺序,顺势而导。

1. 学习第1小节,体会诗歌的音韵美

生:我喜欢第一小节诗句,喜欢秋天红红的太阳。

师:秋天到了,秋高气爽,太阳显得更红更远也更美了!你能美美地读一读吗?(生有感情读第一节)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那一轮红红的秋阳。

生:我也喜欢第1小节,这一小节一共四行,两句重复,中间用分号隔开,读起来很有节奏感。

师:请你读一读,读出诗歌的节奏感。(生朗读)

师:诗歌不仅有节奏感,请大家观察一下读音,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娇”和“好”押韵。

师:诗歌不仅有节奏感,还押韵,这就是诗歌的“音韵美”。请你读一读。(生朗读)

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太阳像一个荷包蛋,平静地挂在天上;我仿佛闻到了桂花的香味。

生:我仿佛走进了果园,看到一个个红苹果,像一个个小太阳一样挂在枝上;我仿佛闻到了苹果的香味……

生:我仿佛看到了桂花开了,一朵朵桂花就像一颗颗黄色的小米粒;我仿佛闻到了浓浓的桂花香。

师: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节诗句。

生:(读)走在秋天/秋天的太阳更红更娇/走在秋天/秋天的空气更甜更好

2. 学习第2小节,感受诗歌的形象美

生:我喜欢顽皮的秋风,它会在田野里打滚,在小路上奔跑,还会抓桂花的香气,我觉得很好玩。

师:哪些词让你感受到它的顽皮?

生:打滚、奔跑、抓、轻轻涂掉。

师:我们看这几个词,都是描写人动作的词语,这里却用来写秋风,把秋风当成了活泼可爱的娃娃。看,这是王宜振爷爷的另一首儿童诗《秋风娃娃》(出示),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请男女各一位代表合作朗读《秋风娃娃》)

师:多有趣啊,秋风在我们眼里就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你看,这写得多形象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第2小节,感受它的顽皮可爱。(生读)

3. 学习第3小节,感悟诗歌的意境美

生:我觉得田间小路上还开着野菊,特别美。

师:那你美美地读一读。(生朗读第3小节)

师:走在这样的小路上,闻着野菊的清香,你是什么心情?

生:愉快,舒畅。

师:秋天到了,稻穗都成熟了,向日葵也成熟了,成熟的稻穗和向日葵沉甸甸的。在田间的羊肠小路边,野像星星一样散落在草丛里。肥壮的牛羊在悠闲地吃草。。(生读第3小节)

4. 学习第4小节,体味诗歌的色彩美

师:水果们真的冷吗?

生:不,他们想早早成熟,穿上更漂亮的衣服。

师:果园里可不止这两种水果,走,我们一起到果园看看,认识它们吗?跟它们打个招呼。

生:你好,橘子,你橘黄的外套可真美!

生:你好,梨子,你金黄的披风真是威风啊!

生:哎呀,柿子,你红红的战袍别提多帅气啦!

师:走进丰收的果园,你们听见欢笑了吗?所有的果子都成熟了,红的、紫的、绿的、黄的;胖的、圆的、扁的,大的、小的,甜的、酸的……它们在枝头笑着,摇着,调皮地在农人的指间滑来滑去,嘻嘻哈哈地滚进果筐里……

师:嘻嘻哈哈的真的只是这些果子吗?

生:嘻嘻哈哈的还有开心的果农们。

师:看到硕果累累的枝头,能不令人喜悦吗?(生朗读第4小节)

5. 学习第5小节,领悟诗歌蕴含的童趣

师:考考你们,看谁的课外知识最丰富。哪个是玉米?哪个是高粱?红缨在哪里?(生上黑板指认)

师:老师现在就来到了秋天的山坡上,看到成片成片的玉米。(教师指着学生)这是一株玉米,这也是一株玉米,那还是一株玉米。这边是成片成片的玉米,那边是成片成片的高粱。这株玉米,你乐什么呀?

生:我终于要成熟了,很开心。

生:秋天很凉快,终于不像夏天那样热了,不被蚊虫叮咬了,很高兴。

生: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植我们,终于可以有饱满的玉米可以回报给农民伯伯了。

师:瞧,你们一个个乐的,难怪人家说“乐而忘忧”呢!你们把夏天的烦恼忘掉了吧。那株高粱,你在笑什么?

生:我可以酿出美酒给农民伯伯们喝啦!

生:终于可以酿出甘甜的美酒给农民伯伯庆祝丰收了。

师:我们一起快乐着玉米的快乐,幸福着高粱的幸福。这些高粱、玉米酒像我们这些孩童一样有趣!(生读第5小节)

6. 学习第6小节,领会文字背后的诗情

师:秋天的田野,高低错落,色彩分明,让人赏心悦目,显得井井有条。真的是秋风的功劳吗?

生:是农民伯伯辛勤耕耘的结果。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我从“秋光如同发亮的汗珠”这句里看出来的,这里的“汗珠”其实就是农民伯伯在田间劳作洒下的汗水。

师:你真了不起,从文字中领悟到了文字背后的深意。你来读读这节诗句。(生读第6小节)

师:正因为农民伯伯的辛劳,田野才耕耘得井井有条,庄稼才长得蓬蓬勃勃。诗、歌本是一家,有一首歌唱的就是我们的田野。(生齐唱《在希望的田野上》)

师:诗让我们感受到了田野的蓬蓬勃勃,歌让我们感受到农民丰收的喜悦,我们的心也跟着澎湃起来。

五、回溯全文,走出秋天

师:王宜振爷爷的《秋天》不仅描写了秋天迷人的景色,还描绘出秋天一派丰收的景象。这样美好的文字值得我们永远珍藏,我们配着音乐完整地把整首诗读一读。(生配乐诵读全文)

师:今天,我们读了《秋天》的诗句,感受到了诗歌的音韵美,想象了《秋天》的画面,这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就构成了美妙的意境;我们还从文字中感悟了诗情,体会了诗歌中蕴含的童趣。相信这美好的一切会永远珍藏在同学们的心底。

【评析】2007年,我在“南京市现代诗主题教学研讨会”上进行过《秋天》的主题教学,今天再听熊梅老师执教的《秋天》,颇感欣喜。这节课很好地呈现了执教者对诗歌教学的理想追求:

1. 。儿童诗,是现代诗的一个分支。。。在以学定教的基础上,通过生动活泼的角色转换促进移情体验,从而努力让课堂呈现出生机和活力。

2. 坚持“言意兼得”。关于诗歌的教育意义,丘科夫斯基说:“教育者应该利用年幼的孩子们在生活中的这一‘诗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诗歌作用于儿童的思考和感情,成为强有力的一种教育的手段。诗歌能帮助儿童感知周围世界,有效地促进语言的形成。”整节课,熊梅老师通过“读”“想”“悟”,让学生诵读出诗歌的音韵之美,想象出诗歌的意境之美,体悟出诗歌的意趣之美。在此过程中,不仅领略了秋天美丽的景色和丰收景象,还悄然无痕地进行了观察、思维、表达等方面的言语训练。

关于描写夏天的诗句范文4

当我们忧伤的时候,走进大自然,我们学会了遗忘,读懂了坚强;当我们成功的时候,走进大自然,我们学会了谦虚,读懂了踏实;当我们浮躁的时候,走进大自然,我们学会了冷静,读懂了沉稳;当我们……

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的书,上面既有快乐,也有悲伤;既有和平,也有战争。只要你用自己的眼光去读它,即使是同一页同一行,你也可以得到与众不同的理解。走进大自然,你就走进了丰富多彩的人生;走进大自然,你就走进了五颜六色的世界。这里有笑,有泪,有风,有雨;这里有冷酷无情,有真爱无限;这里有数不清的风景,有看不尽的奇观……朋友,请你走进大自然。在这里,你可以一马奔驰于千里平原,亦可以引臂攀援于险峰奇山!

美文扫描一

昆虫与音乐

①无论是在深深的幽谷,还是花木掩映的河边;无论是瓜棚连着豆架的茅舍,还是窗明几净的校园,处处可闻虫鸣。蝉的歌声嘹亮,蟋蟀叫声悠扬,螽斯嗓音清脆,蝗虫声音深沉,蜜蜂飞响热烈,使人感到欢欣!

②温煦的春,炎热的夏,凉爽的秋,不知疲倦的昆虫歌手们总是在廉价地演奏,甚至在那寂静的寒冬,在室内,尤其是在厨房里,你也会偶尔欣赏到灶蟋动听的歌声。其实,很多昆虫都能歌唱。据不完全统计,发音昆虫有16目之多。有人曾经灌了一盘名为《昆虫》的音乐磁带,听着其作品,自然地便把人融入法国著名文学家罗曼・罗兰笔下克利斯朵夫躺在万物滋长的草地上,“闭着眼睛,听那个看不见的乐队合奏”的情景:“一道阳光底下,一群飞虫绕着清香的柏树发狂似的打转,嗡嗡的苍蝇奏着军乐,黄蜂的声音像大风琴,大队的野蜜蜂好比从树林上空飘过的钟声……”昆虫的歌,如果加以放大,那就更有意思了。有的似马嘶,有的像鸟鸣,有的如风吹,有的又像……北京农业大学杨集昆教授那里有一盒飞虱发音的磁带,若把它们用声音分析摄像仪转变成波形图,则可以进行昆虫的分类。

③昆虫不仅自身产生音乐,而且也使无数艺术家得到了创作灵感。关于昆虫的词牌名有“蝶恋花”,曲牌名则有“扑灯蛾”“粉蝶儿”等。关于昆虫的乐曲有:(1)笛曲《花香蜂舞》,又名《一架蜂》《一江风》,原传于山东菏泽地区,旋律优美,节奏富于跳动,再现了蜜蜂采花飞舞的神态,此曲灌有唱片。(2)唢呐曲《蜜蜂过江》,流行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旋律中较多地运用了四度、九度以至十二度的音程大跳,加上锣鼓伴奏,显得格外热烈欢快,当然也被录成了唱片。(3)琴曲《神化引》,又名《蝴蝶游》,意与《庄周梦蝶》相同,常作为其引序。戏曲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又名《双蝴蝶》)的结尾以男女主人公化为一对蝴蝶作为忠贞爱情的象征。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故事写成的一曲《 》,感动了全世界不知多少人。其中“化蝶”一段的旋律更是优美动听,感人肺腑。《 》已成为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快乐训练

1.本文介绍了昆虫与音乐的关系,如果将第②段内容概括为“昆虫自身能产生音乐”,那么,第③段内容应怎样概括?(不超过15个字)

2.第②段描写了克利斯朵夫躺在草地上听昆虫音乐的情景。我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请把你听到某一昆虫歌唱的情景和感受描述出来。(60字左右)

美文扫描二

丁香赋

张福海

每当冰雪消融,一股细细的清香立刻浮满北国冰城,是丁香选择了哈尔滨,还是哈尔滨选择了丁香?问花花不语,天地间都在感叹着花与城的奇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哈尔滨的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的春天交相辉映。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不胜收。

春天的丁香花,夏天的太阳岛,冬天的冰雪,是每个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几十万株丁香装点着哈尔滨的街道、公园、庭院。

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簇簇的,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以创造的热情、想象的驰骋。

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为浓郁了。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自己的未来的。

丁香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

古时,有许许多多关于丁香的传说,说丁香是“神树”,能给人带来幸福。

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腾。”

李商隐则用“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描述情人的思恋之心。

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丁香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审美的移情,更是他们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追求。

丁香花的生命力很顽强,能绽放在北纬45度线上,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

这里的丁香外表柔媚,但它的根紧紧地抓住土地,纤细的枝干,劲健地支撑着一簇硕大的花冠,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

初春,丁香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它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它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丁香是哈尔滨人精神的写照,丁香是北国历史的见证。丁香,秀美的花色,繁茂的花丛,把北国冰城装点得分外妖娆。

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选自《电视散文精品》)

快乐训练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是根据 写的《 》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改写而成的。

?(可用文中原句回答)

4.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任选一句)

①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②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5.丁香花、太阳岛、冰雪是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请你选择自己家乡具有地方特征的一景或一物写一段话,抒发自己的喜爱之情。(不得直接套用文中的原句,不超过60字)

美文扫描三

美在何方

陈 村

说起来十分奇怪,记忆中对美的觉悟居然是从书本开始的。

我生活的这个城市,美是需要用点劲才能看得出来的。城市给我的印象有些肮脏、杂乱、喧嚣、破旧,其间自然有许多美丽的事物,譬如一朵花,一片云。我生活的这个城市适宜拍照而不适宜游览。每次从风景地归来,总是十分沮丧,往日的麻木被瀑布森林大漠海洋洗去,活泼泼的感觉神经便觉得疼痛。朋友教过我一个看画的方法:卷起一本杂志,像单筒望远镜,用一只眼睛来欣赏。这时,遮去画框之外的纷乱,画居然明亮立体得多。城市之美也是这样得来的。

不过,我不能总是眯着一只眼走在街上。我的印象总是整体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我的审美意识是从这里开始的。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是那么纯粹,令人情不自禁。我不知也无须知道翠柳置身何地,无须知道这千秋的沧桑与万里的景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词儿一蹦一跳的,读起来眼睛会一闪一闪。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是气势。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是慷慨。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这是沉甸甸的忧伤。

人渐渐走入景中,将景淹去,留下一点气息。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有燕在双飞,人就立得更孤独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需要心情。凡俗的我虽然没有那种超然,却有对超然的向往。有位老先生近来发现陶渊明是个斜眼,因他东篱采菊却见了南山。我想这也是游戏之论吧。不仅南山,北山西山也是见得的,连眼都不必斜,只消转转身体就行。我想我们是很容易被这样的诗句弄烦了的,因为我们既无菊可采,又无南山可见,所见之物多是人之眼,所以需要研究它究竟是斜还是不斜。

从诗词出发,回到生活中,人的感觉有了两个系统:艺术与非艺术。艺术是我们逃遁现实压力的港湾。美在心目中被放大,直到淹了一天一地。美在心目中被抽象,以至不需特定的对象。

美常常是无名的。走在九寨沟,看近处的水,远方的山,拍拍大树,数数牦牛,在珍珠滩洗洗双足。我无力指出一个具体的美,即使指出也是虚妄的。那是天人合一、地人合一的感受。所有的细节都淡化了,心中起伏着一种莫名的愉悦。景物不再是对象,于是人也就不再君临一切。在这美好的时间和美好的地点,一切都是和谐的,不需要刻意修饰,努力操作,苦思冥索。许多人支起照相机,许多人架起画板,然而全都徒劳,因为取舍也是多余的。我想,我们热爱的还是这样一种深入其中的境遇,热爱它的全体,否则,旅游如何能成为人类如火如荼的节目呢?这样的美比起“绿肥红瘦”式的吟咏更有生命力。

能在生活中常常看见美是一大幸事,如能看到他人未能体察的美尤为幸福。幸好在景观之外还有人性、力量、崇高,人的情感也由此丰富起来。

很多年以前,我常常站在晒台上看一个人走过弄堂。从她走入我的视线直到消失,其间不过一分钟。那时我还小,不懂爱情或,只觉得想看一看。假如世上有所谓“美的觉悟”的话,这就是了。这是最典型也是最普遍的觉悟,其间没有语言的参与,无须学习和训练,是情不自禁的真正的觉悟。(选自《躺着读书》)

快乐训练

2.第二段末句说“城市之美也是这样得来的”,是怎样得来的呢?

?这段文字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4.本文大量引述了古代著名诗人的著名诗句,请你写出其中两位的姓名及其生活的朝代。

关于描写夏天的诗句范文5

摘要狄金森以其新颖、奇特、凝练的意象群落,构建起富有个性特点的诗歌表现形式和主题模式。本文通过对其五彩纷呈的诗学意象、爱情意象和死亡意象群落的探访和解读,探索其有悖传统的创作手法,揭示其诗歌意象群落背后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关键词:狄金森诗歌意象群落诗学爱情死亡

中图分类号:I072文献标识码:A

意象(image)原指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诗歌中的“意”指诗人的思想意念和审美情感,“象”指审美客体的形象与场景。诗歌意象即诗人用诗歌的语言和手法将客观物象艺术地传递给读者的过程,是外部事物通过诗人的思想宝镜折射出来的闪光点,是“诗的灵魂,诗的光源所在,诗的生命之寄托”。诗歌意象既是连接诗人心灵和客观世界的桥梁,也是诗人与读者进行交流的平台。许多脍炙人口的中外诗作名篇无一不是以其独具一格的意境和鲜活生动的形象而为世人所咏诵,所传唱。

狄金森就是这样一位察赋灵异的诗人,在其身后留下的1800首诗歌中,创造出了数量众多、与众不同的诗歌意象,这些意象或新颖别致,或生涩离奇,甚或怪诞突兀,构成了狄金森诗歌百花园中多姿多彩的意象群落,借以讴歌她对自然、爱情和人生的热爱,以及对宗教、死亡和生命的感悟。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狄金森被称为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先驱之一。

狄金森生活简朴,终身未嫁,在阿姆斯特丹小镇过着一种隐士般的独居生活。按照当时的家境,她完全可以很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去,但她却选择了站在外面,透过窗户旁观这个世界。她的活动范围就是她家的花园里、西窗前和书房中,在这片有限的天地里,她用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审视着周围的世界,她诗歌的内容也大多是“自然界的花草鸟兽,人心中的七情六欲”。

无论是一只空中飞舞的苍蝇和妖蜂,还是一丛迎风摇摆的青草和枯花,抑或是一只疾飞而过的小鸟,或者一条在草丛中爬行的蛇,可以说任何细小的生灵,任何微妙的细节,都会被她不经意间采撷入诗,成为她意象群落里“美丽的居民”,为她构建着不同的诗歌主题,传递着她对于人生、社会、艺术的思考,体现出她深邃的思想、澄净的内心、睿智的才思和独特的感受,同时也构造了一个属于她自己的诗歌院落。

知更鸟、蜘蛛、黄鹂、玫瑰、白雪、雾霭和门边落英等构成的诗学意象群落。

狄金森认为诗歌只有通过由具有意象的字词引起的内心图景,才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在她的诗歌里,意象的使用犹如山野里一片百花盛开的草地,一簇簇,一团团,五彩纷呈。知更鸟是狄金森熟悉并喜爱的小生灵,在她的笔下,描述这种小鸟的诗歌多达33首。在她的诗歌中知更鸟“在春天为她唱歌”,“把多少欣喜的歌/挂在树梢”。她愿自己的诗歌就像知更鸟的歌声一样,婉转动听、愉悦身心,给人们带来莫大的艺术享受。她还把知更鸟的歌声当做评判她“乐曲的标准”。她说:

知更鸟是我评判乐曲的标准――

因为我生长在知更鸟生长的地方――

但是,如果我生来是只杜鹃――

我要凭他的名义起誓――

他那熟悉的歌是最美的歌曲……

因为我以新英格兰方式看待一切――

女王衡量事物,也像我――

用自己家乡的尺子――

甚至她的导师希金森也很不欣赏她的诗,常提醒她要按当时的流行诗风加以修改,并善意地建议她推迟发表。尽管狄金森渴求希金森的帮助,但她在1862年8月给希金森的一封信里却说:“在我的生活中没有君主,不能统治我自己,当我试图有条理时,我小小的内力便爆炸了,使得我赤身,被烧焦了……”并随信附寄了“我不能点着脚尖跳舞”一诗,表明她不能按传统艺术形式创作而她掌握的艺术形式却不被别人所了解的复杂心态。

但她并不因为追求诗歌的发表而丢掉她坚持的艺术“标准”,因此,她生前仅发表了7首诗,还被“手术”得面目全非,于是她非常生气表明了她的态度:“发表――是拍卖/人的心灵……”从此之后,她开始了隐退,再不愿让自己的“白雪”(纯结的艺术),“蒙受价格的羞辱”。这里,诗人以知更鸟为标准,坚信自己的诗歌一定能“在夏天占领一席之地,长出更丰满的曲调”,因为知更鸟的乐曲从古唱到今,而今天听来还如此的美妙动听;同时还因为知更鸟和她生长在同一个地方,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都是“用自己家乡的尺子”,“以新英格兰的方式看待一切”,而“他那熟悉的歌是最美的歌曲”。

狄金森常用清新明丽的语言、大胆怪异的想象、新颖奇特的譬喻和对人们熟悉事物独特视角的阐释等,将自己对诗歌和艺术的理解以及自己的创作原则,通过凝练深邃的诗歌群像传递给读者,感染着读者,使读者在鲜活跳跃的意象间用联想和想象感知她超前的、叛经离道的诗学思想和艺术倾向。狄金森虽然没有系统阐述她的诗学理论,但她“削掉天灵盖”和“金线穿心”的诗学观却大量散见于书信及诗篇中,其中不乏精辟的论述与独特的见解。

她认为诗人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要在平凡如门边寻常的“落英”中,通过奇妙的构思和妙笔的升华,提炼出“上等的精油”――凝练的诗句和神奇的思想,就像“玫瑰”压榨出精油,文学作品要经过长期的磨练和痛苦的压榨才能问世,这和一夜成名的畅销书有着本质的不同。此外,狄金森还通过“蜘蛛”用勤勉和智慧在夜间编织蛛网,比喻诗人要精心织就完美的诗歌结构;用“雾霭”昭示其艺术的“迂回”策略;用“黄鹂的鸣啭”表明诗歌要有优美的旋律和强烈的节奏;用“造就草原”强调想象力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等等。狄金森独创、超前的诗学意象群落,虽然不符合当时的诗歌风尚,但却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和吸引着无数现代读者和研究者孜孜探索的目光。

太阳、雏菊、蜜蜂、鲜花,小河,大海和上堂的子弹等构成的爱情意象群落。

虽然狄金森生活中有过如牛顿、鲍尔斯等几位男性朋友,但其中真正正式确定恋爱关系的连一个也不曾有过,因此被称作“修女”。但狄金森表面平静如水,内心却非常渴望爱情,在她看来爱情是无价珍宝,“为了拥有它/她会以整个生命作代价”;为了它,她不但“付出了生命/而且付出了她的灵魂”。在她的1800首诗歌中,以爱情为主题的就有300多首;如果从深层的角度去研究,爱情诗远远超过这个数目。和她的诗论诗相比,狄金森爱情诗歌的意象更加丰富,且呈族群模式,密集丛生。“太阳――雏菊”是狄金森诗歌中最常见的爱情意象族群模式之一。

谅我们,当夜幕降临――

我们悄悄雏菊悄悄地追随着太阳――

直到他走完所有的辉煌――

雏菊就羞怯地偎在他的脚旁――

我们是花朵,你是太阳!

原地向你靠近――

鲍尔斯曾赠送过狄金森一个别名叫雏菊(daisy),狄金森也曾多次在诗歌中把自己比作默默绽放洁白花瓣的雏菊,期待着“导师”情人的垂青和。雏菊在希腊神话中是太阳神阿波罗的女仆名叫克莱蒂,出于对太阳神的暗恋变成一朵雏菊或太阳花,九天九夜不吃不喝,以露珠为伴,痴痴地从日出望到日落,最终站成了地平线上一道憾人的风景。但她虽苦犹甜,无怨无悔,始终对太阳神仰着笑脸。诗中的雏菊比神话中的克莱蒂更加倔强和大胆,她不顾一切地“靠近太阳”,“依偎在他的脚旁”,充分显示出她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爱人一生追随的执著。有时,“雏菊”对“太阳”的爱是无需理由的,也不期待报答;有时,花儿主动接受骄阳如火一般地灼烤来完成生命的花期。

“蜜蜂――鲜花”是狄金森诗歌中另一重要的爱情意象族群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诗人经常用芬芳的花朵去吸引那些来去自由的蜜蜂来求爱。如:“蜜蜂驾着锃亮的马车/向玫瑰大胆驶去――/玫瑰接受他的拜访/以宁静和坦诚/对待他的贪婪――/不留一个花蕾――”诗歌集中描述了含苞待放的鲜花不顾传统习俗“以宁静和坦诚”,“不留一个花蕾”来完全袒露自己,迎接和享受蜜蜂的“贪婪”的情景。

在这类诗歌中,诗人彻底撕下雏菊式的娇羞面纱,大胆表现出遭受爱情饥渴折磨的女子对待“盛宴”的渴望。诗人借助喻体描绘出想象中的欢爱场面,把心中的满足和失落,空虚和渴望,激情和反抗等心理状态表现得栩栩如生。如在《慢慢过来呀――伊甸园》中,嘴唇羞怯地――吮吸着茉莉,像昏阙的蜜蜂,在花房外围嗡嗡地唱了一会情歌后,便一头探入花蕊,扎进了令人沉醉的一片乳香之中。在这类诗中,诗人大多以伊甸园为背景,在那天国的宁馨中,尽情享受爱情的“暴风雨之夜”。

此外,诗人在其经营的爱情意象群落中,还独辟蹊径地用一把上膛待发的枪,来比喻主人公等待爱情到来的急切心情,把等待爱情到来的迫切心情比作子弹上膛的枪在等待欣赏它的主人,这个意象为狄金森所独创。一旦所爱的人出现,被压抑的情感就会一触即发,这个意象准确地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热烈的焦渴之情。。通过这些意象让读者感觉到狄金森与众不同的创新性,和她那种非一般人所能企及的对爱情的向往和渴望,使读者能切实感受到她那种肝肠寸断、撕心裂肺的无奈的苦痛。

苍蝇、马车夫、坟墓、月桂、黑檀木盒、停摆的钟、雪花膏石的屋子等构建的死亡意象群落。

狄金森凭借对死亡的浓厚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把死亡写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她笔下的死亡意象群落构成的艺术感受完全超越了常规,打破了人们对死亡的常规认知思维,使旧话题新鲜化。在她的诗歌里,死去的那一刻,就是快乐到来的时候,死去的人还将得到荣誉、尊严和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门票。因此,在她很多描写死亡意象的诗歌里,死神并不可怕。相反,他彬彬有礼像个绅士、朋友、甚至爱人。

在她著名的诗歌“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中,死神以温文尔雅的马车夫的形象出现,殷勤地邀请忙于劳作的“她”和他一起踏上死亡的最后旅程。他翩翩的风度使她毅然搁下劳作,勇敢地跟他踏上了不归之路。于是他赶的车上坐着死神、她和永生三人,他们经过人生的三个阶段“学校”、“庄稼”和“落日”,最后在一幢富有英格兰特色的房前停下,即到达了主人公的归宿地。

在诗人的笔下,死亡的过程成了短暂而愉快的旅程。尽管死神是将她带向死亡,但与永生同行却使她十分欣慰。然而,虽然狄金森有时希望有永生,但有时又对基督教关于“永生”的宣教感到怀疑,流露出失望的情绪。比如,在“我死时听到了苍蝇的嗡嗡声”诗中,通过“苍蝇”这个形象的介入,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永生的怀疑与诘问。

此外,在狄金森的死亡意象群落中,还常有“导弹都到不了的坟墓”、月桂、黑檀木盒、停摆的钟、雪花膏石的屋子等意象,来表达一个全然有悖传统意义的死亡内涵。

当然,狄金森的诗歌意象群落十分丰富,这里仅通过对狄金森诗歌纷繁意象群落几例的探访,旨在阐释狄金森在选象、立意和练意方面的独特视角和奇巧选择。我们知道,狄金森诗歌中的意象并非都是线性的表达单一的思想主题,而很多诗中同一个意象却代表着多重的主题内涵,而同时诗人还常用很多多重意象交叉并置来叠加诗歌的主题意象,丰富诗歌的思想内涵。因此,她的诗也一如她的人,无论一代代的人们如何去揣摩、去玩味,却从来没有一个人敢声言自己解透了其中所蕴涵的千般滋味。它们就那样静静地存在着,一如晨曦中含苞的雏菊,令人心动,又如暮色中荡漾的微波,耐人遐想。

参考文献:

[1] 吴思敬:《诗歌基本原理》,工人出版社,1986年。

[2] 刘焱:《意象,诗歌航行的风帆》,《理论与创作》,

关于描写夏天的诗句范文6

关键词 夸张 夸大夸张 缩小夸张 修辞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7.21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Exaggerated

――Rhetoric in Ancient Poetry

YU Dan

(Zhenjia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Zhenjiang, Jiangsu 212016)

Abstract Exaggeration is the use of imagination of some aspect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ngs that stand out, deliberately exaggerated extravagant objective facts to create a distinctive image and unique mood, causing the reader's attention to listen to a special "made things by their meaning" expression. As a rhetorical way, it has much rhetor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exaggeration; exaggerated hyperbole; narrow exaggerated; rhetorical significance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应该是实事求是的,但语言又是人们思维的直接体现,它对于客观事物的描述还带有人的主观感彩,人们认识水平的高下和感情的变化可能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这时人们便认为此现象即为夸张,但是事实上这种无意识的扩大或缩小客观事实并不是“夸张”。。刘勰在《文心雕龙・夸饰》一文中这样说“壮辞可得喻其真。”所谓“壮辞”,就是指夸张的语言;所谓“可得喻其真”就是运用这些词句可以显示出事物的真实面貌来,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夸张。“夸张”就是出于修辞的需要,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有意识地不去顾及客观现实而对客观事实所作的扩大或缩小的表述。

1 夸张的基本类型

夸张按其表现方式看,可分为夸大夸张和缩小夸张两类,刘勰说:“言峻则崇高极大,论狭则河不容,说多则子孙千亿,称少则民靡子遗。”(《文心雕龙・夸饰》)刘勰的这段话实际上已经涵盖了夸张的两种基本类型。

1.1 夸大夸张

。因为生活中蚂蚁再大也不会像一只大象,黑胡蜂再大也不会像个葫芦。。《招魂》一诗是屈原为楚怀王的亡魂而写的一首名诗。“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而“赤蚁若象,玄蜂若壶”无非是极言“西方之害”而已。然而,我们也正是通过这样的夸张手法可以看到屈原对楚怀王的悼念之心和对楚国命运的无限忧虑之情。李白《秋浦歌》中的名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就是夸张手法运用的一个典型,也因此成为千古佳句。生活中,因过度忧虑而促使须发早生的现象是存在的,但是“缘愁”而“白发”长到“三千丈”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出现的,然而“白发三千丈”这句充满浪漫主义情调的诗句,人们却是十分喜欢的,原因就是透过这种极度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使人们充分感受到诗人忧国感时、怀才不遇的孤寂情怀。“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是《乐府诗集・上邪》中的内容,虽然那是在遥远的古代,但是劳动人民将妇女对于爱情的坚贞描写得如此深刻,“山”要“无陵”,“江水”要竭尽,冬天要打雷,夏天却要下雪,这样才能将你我分开,足见一个女子的坚贞与执着,这里所用的夸张是显而易见的。又如王粲的《七哀诗》中“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这是极写白骨极多,已将整个平原遮蔽,通过诗句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当时的所见,同时也将人民生活的悲惨遭遇用寥寥几笔刻画得淋漓尽致。屈原的《离骚》中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用“九死其尤未悔”写决心之坚;白居易的《海漫漫》中“海漫漫,直下无底旁无边”,用“无底”夸大海的深度;郭璞的《游仙诗》中“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云生栋梁间,风出窗户里。”用“青溪千余仞”和“云生栋梁间”写山高屋大;《诗经・王风・采葛》中“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写女子对男子的思念,度日如月……这样的夸张在古代的诗歌中是非常常见的,其运用范围也可见一斑。

1.2 缩小夸张

缩小夸张,顾名思义就是与夸大夸张相对的一种夸张类型,缩小夸张就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物的某些特征尽量地作缩小描写,与夸大夸张相比,缩小夸张在古代诗歌语言中用得并不十分普遍。曹植的《赠白马王彪》中“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和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采用了缩小夸张,前者写的是丈夫志向远大,将“四海”视为“比邻”,后者写的是与朋友情谊,两者都是通过“比邻”一词将茫茫天地缩小,前者是说虽然他和兄弟不在一起,但他们的兄弟情谊依然如故,后者让我们深深体味到王勃对于友情的珍视,千山万水隔不断他与朋友的深深情谊。“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出自苏轼的《前赤壁赋》,前句极写人生的短暂,后句极写人的渺小;苏轼的另一首诗《澄迈驿通潮阁》中一句“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青山一发”就是极言远处青山的细小;《孟子・尽心上》中“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用“拔一毛――不为也”写杨子的“为我”等等,这些都是缩小夸张在古文中的运用。

当然,从不同的角度来分,夸张还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类型的,如从内容方面着眼,有程度夸张、时间夸张;又如从表达方式着眼有单纯夸张、复合夸张。。复合夸张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形式,在古代诗歌中也是较为多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2 夸张的修辞作用

鲁迅曾这样说过夸张的修辞作用;“廓大一个事件或人物的特点,甚至也是并非无特点之处,却更容易显出效果来的。”高尔基则这样说夸张的修辞作用:“艺术的目的在于夸大好的东西而使它显得更好,夸大有害人类的东西,使之望而生厌,这种方法也应当是语言的一种最有效的‘战术’。”上述两段话对夸张辞格的修辞作用的高度概括是相当精辟的。

夸张能够极为深刻地生动形象地揭示出一般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而展示出比现实生活更强烈更鲜明的艺术真实。如“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就是抓住了离别时莺莺的行为和心理中最突出的特点――流泪和离愁。泪多,多到流入黄河里能使黄河泛滥溢出;愁重,重到若将愁苦放到山顶上,能将山峰压低。李白的《蜀道难》一诗中的名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也是抓住了蜀道的主要特征――难,上蜀道要比上青天还难,可想而知蜀道之崎岖,登之不易。

夸张能够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引起人们的共鸣。夸张重在感情的抒发,不重在事实的记述。充沛的感情或深刻的体会,通过夸张可以畅快淋漓地抒发出来。如李白的《赠汪伦》一诗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桃花潭水”的深度表明我和汪伦之间的深厚感情,极言“桃花潭水”的深,恰当的对照,适度的夸张,将汪伦对我的真情实意充分地表现出来。又如“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出自杜甫的《兵车行》,这里是用“直上干云霄”极言“哭”的强度。当时是安史之乱,又逢云南瘴疠,无人肯应征入伍。杨国忠派御史分道捕人,将他们送入军营,父母妻子儿女前来相送,哭声震野。该句用五字便将父母妻儿的恋恋不舍之情跃然纸上,而且也从反面衬托出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灾难如此深重。

夸张能够最大限度地启发读者的联想,以利于读者能对描述内容有更深刻的了解。如欧阳修《晚泊岳阳》中一句“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就让人产生无尽的想象。在群山峻岭之间嵌上一条绿丝带,一叶轻舟箭步如飞,轻轻地向天地问候一声,余韵袅袅,余韵不绝。这是一种明亮轻快的色彩。如若心境不同,读者的理解也会随之改变,也会有不同的想象。又如项羽《垓下歌》中“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雎不逝”,极度夸张项羽的力大无穷,可结合后面的句子使人不得不为项羽感到惋惜:空有一身蛮力,在现实面前他又是如此地软弱无力。

3 修辞的运用与理解

一是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即所谓的“饰穷其要”(《文心雕龙・夸饰》)。如“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里脂油,亏老先生下手。”也是抓住了“贪小利者”贪婪残忍,欲壑难填的本质特征,通过极度夸张,将他们典型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白居易的《新制布裘》中“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一句将“吴绵”的特点紧紧抓住,“软于云”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这种特点――软,而且给人以丰富的想象。

二是要有分寸,有一个“度”的限制。这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不能无限度地夸张,即所谓的要“夸而有节”(《文心雕龙・夸饰》)。如“相如持璧睨柱,怒发上冲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史记・刺客列传》)皆用“发”“冲冠”“上指冠”形容人的愤怒,形象生动,且均可为人所接受。但若说“冠为之裂”(《晋书・王逊传》),却反而过犹不及,过分地夸张了怒的程度,使人难以接受。另一方面,夸张的“度”也不能太低,要与现实有一定距离,让人一眼看去就知道所说的是“夸张”。如说“白发三千丈”,显然是夸张;若说成“白发三尺长”就变得模棱两可,分不清楚是夸张还是事实,而且也失去了那种李白式的浪漫主义情调,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三是要有事实依据,不能毫无根据的夸张,即所谓的要“饰而不诬”(《文心雕龙・夸饰》)。对此,鲁迅先生有一段相当精当的叙述:“虽有夸张,却还是要诚实。‘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无雪花,就含有一点诚实在里面,就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就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漫谈“漫画”》)“广州雪花大如席”之所以会成为笑话,是因为广州很少会有雪花,缺少构成夸张的事实基础。换句话说,没在一定事实基础上的夸张往往是不能成立的。被夸张的事物尽管是主观想象的扩大,把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物扩大到千倍万倍,但它是生活真实的再现,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亦即所谓的“夸过其理,则名实两乖。”(《文心雕龙・夸饰》)

四是正确理解夸张的运用。刘勰说:“自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被,夸饰恒存。”(《文心雕龙・夸饰》)这说明,夸张作为一种修辞格式,一向是被文人诗家所喜用的。艺术的夸张就是对现实中人或事物作一定的艺术渲染,使人感到更真实、更生动、更形象,这就是说通过夸张之后现实生活所显示出的效果与我们所接触的生活是有一定差距的,它是通过言过其实的说法表现生活的真实,因此不能从字面意义上对夸张作一个简单的理解,如果这样也就理解不到字面上的言辞所要表达出来的实际内容。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曾作《古柏行》,诗中前四句是“孔明庙前有古柏,柯如青铜根如石。苍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这里的“四十围”、“二千尺”无非是夸饰“孔明庙前”的“老柏”是如何古老、高大而已,它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是因为杜甫对“古柏”作了艺术加工,经过处理不但不使人感到荒谬,反而使人感到真实、合理。但是宋代的沈括读后在《梦溪笔谈・讥谑门》里对其后两句提出异议,认为“四十围乃是径七尺,而高却有两千尺,无乃大细长乎?此亦文章病也。”这里沈括误将艺术夸张描写当成现实真实照像似的叙述了,其实这里只是通过夸张形容古柏的高大。可笑的是后来据《靖康缃素记》记载,黄朝英又为杜甫辩护说:“存中性机警,善九章算术,独于此为误何也?古制以围三径一,围四十即百二十尺。围有百二十尺,即径四十尺矣,安得云七尺?若以人两手大指相合为一围,则是一小尺,即径一丈三尺三寸,又安得三尺也?武侯庙古柏,当从古制为定。则径四十尺,其长二千尺宜矣;岂得以细长讥之乎?”这里所评述的内容已完全抛弃了夸张手法的运用,只是在辩论数学问题而已。因此如何正确地理解夸张所表达的意思是十分重要的。

五要注意语境。夸张虽然有很强的修辞功能,但也不能滥用,也要符合语境,在合适的语言环境中恰当的运用夸张手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要看清语体性质,一般来说,理智型语体类的文章中是很少使用夸张的,譬如关于文学理论类的文章,因为真实准确是其本质特征,即使是其他语体类型的文章中,使用夸张也要注意语言环境。

。正如鲁迅所说:“传神的写意画,并不细画须眉,并不写上其名字。不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只要见过被画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谁;夸张了这人的特点――不论优点或是缺点,却更知道这是谁。”这就是夸张的灵魂,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求“神”似而不是“形”似。同时,既然夸张是用以抒感,揭示事理的“激昂之言”(宋・范温《潜溪诗眼》)、“情至之语”(清・叶燮《原诗・内篇下》),“重在主观情意的畅发,不重在客观事物的记录(陈望道《修辞学发凡》),那么,理解时自然应该以理解其感情、道理为核心,切不可拘泥词意。。要之,还是孟子那句“老话”:“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文”。

参考文献

[1] 周生亚.古代诗歌修辞.语文出版社.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