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成语练习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C )
A.关于高中时代种种恋爱技巧,大多数中学生不得而知,而且在实践中无师自通,运用自如。(不知道,得,能够,而表修饰)
B.叙利亚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长期以来兵戎相见,大动干戈,巴萨尔政权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卡扎菲政权。(兴师动众,大张声势做事)
C.这家自己开办的农村阅览室图书流动很快,从未发生久假不归的现象,大家对书籍的渴望可见一般。(久借不还)
D.万达广场的数米雕塑——垦荒牛十分具有动感,尤其向上仰望自然产生一种不翼而飞之灵动之势。(比喻东西突然丢失,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C )
A.他作报告毫不心怯,会场里水泄不通,他却如入无人之境,坦然自若。(势如破竹)
B.面对高考,同学们暗下决心,大家一定要齐心协力,如手如足,共渡难关。(指亲兄弟间。近义替代,应用如兄如弟)
C.许多参与拦截上访群众的闲散人员常常受雇于当地政府部门,强行遣送,无端扣押,这无疑于火中取栗,最后只能落个身陷囹圄的下场。(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D.许多年轻人之所民热衷于选秀节目,是因为此类节目能给人一种心理预期,通过媒体炒作可以快速成名,成为明日黄花,引人瞩目。(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B )
A.著名主持人柴静在《看见》中回顾自己央视新闻经历,刚进央视,有些稿件被视为不刊之论,难登大雅之堂,甚至被前辈痛斥为新闻垃圾。(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B.面对身处舆论漩涡中打假专业户方舟子,公共媒体不为已甚,但别有用心的人惟恐天下不乱,必置之死地而后快。(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C.大年三十下午,店铺关门,机关放假,热闹的街市一下子万人空巷,人们归心似箭,都想在天黑前回家赶上年夜饭。(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D.沪深股指一路狂跌,广大股民唯有望洋兴叹,自认晦气。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盲目跟进,非理性出手,将会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强遇强,小见大,自叹不及)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D )
A.他作画时喜欢将画框固定在墙上,俯仰奋笔,向壁虚构,这样灵感才会喷涌而出,画出境界。(凭空捏造,出于杜撰)
B.学好语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经过旷日持久的努力才能提高语言运用水平。(耽误时间,拖延很久)
C.此时已是午夜时分,周丽穿着高根鞋,独自走在深巷中,周围悄然无声,只有空谷足音和自己的心跳声,虽说是自己平时最熟悉的路,但她心中还是有几分恐惧。(难得的音信、言论和事物)
D.夫妻俩惨淡经营着这爿小店,生意一直很红火,供孩子上学和赡养老人全靠这生意了。(费心思于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或事业)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A.无锡尚德集团江河日下的颓势日益显现,政府买单还是资产重组,整个光伏业都在揣测这家昔日无比荣光的行业龙头老大的命运。(比喻事物日趋衰落,情况一天不如一天)
B.近段时间,“超级女生”在全国巡回演出,每到一处,那场面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真可以用间不容发来形容。(与灾祸相距极近或形势危急)
C.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去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相互间的前嫌、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或困难迅速克服)
D.慌乱中他错穿了同学的.衣服,一路上始终觉得捉襟见肘,浑身捆得很紧,十分别扭。(本指衣服破烂,后喻困难重重)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D )
A.一些人对中国的茶有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进口饮料。(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
B.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此处为第一位)
C.朝鲜对美韩军演的危言危行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尤其对东亚局势的稳定制造了不小的障碍。(讲正直的话,做真正的事)
D.大学生进驻社区是新时期上山下乡的尝试,他们虽然经验不足,甚至毫无经验可言,但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也能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A.一将成名万骨枯,如果没有成千上万的将士马革裹尸,血染疆场,就不会有将军们的赫赫战功、不朽声誉。(英勇杀敌,战死疆场)
B.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目无全牛。(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C.松下企业刚创业的时候只有三个人,真应了三人成虎的中国老话,现在却是闻名于世的知名公司。(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D.安徽小岗村是中国改革之初实行土地承包制的始作俑者,进而吹响了中国广大农村土地改革的时代号角。(第一个做坏事的人)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C )
A.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偶尔为之的短视行为可能不足为训,而积重难返的短视行为就不能不引以为戒。(不能当作典范或准则)
B.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代,河东狮吼,巨龙腾飞指日可待,伟大的中国梦必将实现。(比喻悍妇发怒)
C.房姐、房妹、房叔、房祖宗爆红网络,此等空穴来风的新闻也会纳入舆论监督的视野,作为提示真相的相关线索。(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D.当下许多中学生为文极不规范,甚至到了文不加点的程度,有些文章的句读与古文相当,同学们竟然戏称为“五四前体”。(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下笔成章)
高考语文古诗词复习资料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船,不是船只,而是“衣襟”的意思。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了当时八位著名的诗人,其中一段专门写李白的醉态。据说,唐玄宗想召见诗仙,李白仍然保持一副很牛气的高人派头。所谓“不上船”,并非不登龙舟,而是敞开衣襟,连扣子都不系。《康熙字典》里明确记载:“衣领曰船”,“或言衣襟为船”。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不是云霞的意思,而是指“零散的飞蛾”。
要了解这句话的意义,当时当地的风物不可不晓。对此,宋代吴曾说:“落霞非云霞之霞,盖南昌秋间有一种飞蛾,若今所在麦蛾是也。当七八月间,皆纷纷堕于江中,不究自所来,江鱼每食之,土人谓之霞,故勃取以配鹜耳。”由此看来,“霞”不是云霞,而是一种飞蛾。另外,“落霞”之“落”并不是“飘落”的意思,“落”在句中与“孤”相对,意思当相同或相近,是“散落、零散”之义。而最近从日本的藏本来看,孤鹜的“鹜”是“雾”,是由于读音相同而被误写的。
依据日藏唐本,一些专家认为,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可能是“孤雾”而不是“孤鹜”。因为,落霞、秋水、长天等都是自然景观,冒出来动物“孤鹜”一词,不那么对仗。此名句,自北宋《文苑英华》本以来,两宋、明、清,历代官、坊诸本均作“孤鹜”,惟见此日藏唐本作“孤雾”。雾、鹜音近,正伪难分。日藏古本写于唐景龙元年(公元707年)七月,距王勃《滕王阁诗序》面世不足32年,应最接近王勃原著原始面貌。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屋漏,不是屋子漏雨,而是一个方位名词——屋西北角。
杜甫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其中“屋漏”二字历来被解释为屋子漏雨。“屋漏”其实是一个名词,它是屋内西北角的特定名称。《辞源》修订本“屋漏”条的第一个义项是:“房子的西北角。古人设床在屋的北窗旁,因西北角上开有天窗,日光由此照射入室,故称屋漏。”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所谓“红酥手”可作红润的手指,还可解释为一种点心。
陆游著名的词作《钗头凤》,写给表妹唐婉。词中以“红酥”形容红梅蓓蕾之色,是个令人陶醉的字眼儿。陆游用“红酥”来形容肤色,便寓有爱怜之意。另有一说是点心,“红酥手、黄滕酒”等,都是桌上的饮品糕点。
高考语文作文审题步骤
例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乡下来的小孩第一次跟着我走进宾馆,我们坐在大堂里。他侧着头,盯着电梯的方向。一会儿,他悄悄告诉我,那个门,太奇怪了。刚才进去了一个人,再打开时,换人了!原先的人呢?他压低了声音,疑惑的表情里有一种紧张。
如今,人们已经没什么或者说不愿再对什么好奇了。令人惊奇、激动、愤怒、出人意料的事情,好像都已经发生过了,多数人都是一幅见怪不怪、心里有数的样子。而这个孩子,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满脸惊诧。后来,他当然知道了电梯的功用,他乘着这奇怪的铁房子上上下下。我羡慕这个孩子,做一个有所迷茫的人,用一双睁大的眼睛去质疑,而后恍然大悟。如此衍生出来的快乐,多么简洁单纯啊。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一审要求:共有几条?内容、文体、字数、有什么禁忌?
二审意图:命题者有立场吗?隐含的思想是什么?如何找立场和思想?
一要概括材料中的彼此关系:小孩子从疑惑到明白,小孩子的探索和我的感慨。
二要找到材料中的关键词句:疑惑、好奇、迷茫、质疑、恍然大悟、简单快乐。
三要概括出一个写作关键词:好奇心。
四要根据关键词,或扩充,或转述,形成一个句子。这个句子就是作文的立意,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照此写去,一般不会偏题离题。
参考立意1:探索未知是一种快乐;参考立意2:让我们对世界保持好奇。
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946年4月11日,爱因斯坦在给好友奥托?尤利斯伯格医生的信中这样写道:“我相信,当今人们的伦理道德之所以沦丧到如此令人发指的地步,主要是因为生活的机械化和非人性化——这是科学和技术思维发展的一个灾难性的副产品。罪孽啊!我想不出办法对付这个灾难性的弊病。人类比他们居住的星球冷却得更快。”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要求】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一审要求,共有几条?内容、文体、字数、禁忌?
二审意图,命题者有立场吗?隐含的思想是什么?如何找立场和思想?
一看彼此关系:科学技术和伦理道德;
二看关键词句:道德沦丧、生活的机械化和非人性化、科技的副产品、罪孽、灾难;道德沦丧是科学技术的副产品。
三要概括出一个写作关键词:科学技术和道德人性,这就是作文的话题范围。
四要形成一个句子:如“科学技术导致道德沦丧、人性冷漠。”这就是写作的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