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渐入漆境——未来当代漆艺术之现状及展望

2024-04-15 来源:华拓网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J0URzAL 01 z》NJ艺0 AR1I∽芝∞1_一11J1.m 一美术与设计版FlNE AR1-∽8I口Es—Dz一 o13\o_l 渐入漆境 未来当代漆艺术之现状及展望 31 00 0 2) 唐明修(中国美术学院浙江杭州20l2年l2月1日,“第三届南京漆画展”在南京 艺术学院美术馆正式开幕,展览上许多成熟的漆艺 品,在感叹每一张精心之作完成之不易时,思考我 们也应该有一种面对海量的信息自我识别的能力。 家和年轻的作者同台展览。如管中窥豹般,我欣喜 的读览到目前中国大漆艺术的现状,同时也沉浸在 对未来漆艺术的思考和展望中。 就在今年,当我得知杭州市萧山区跨湖桥博物 馆对外公布在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八千年前的独木 舟上竞有一块用大漆修补的窟窿时,我哑然了一一 比如说,当我们看到总是重复的画面,我们是不是 应该思考能否从中分离出~种单纯的语言,就好象 我们做菜一样,加了很多的佐料进去,反而错失了 去品鉴食材的原汁原味。如果这样可以,尽量不要 加佐料试一试。又或者我们可以思考什么样的图式 跟大漆这种媒材能产生一种和谐的关系,当生搬硬 套的题材跟大漆很难结合的时候,漆自身的魅力就 因此丧失了,我们得承认,在漆材料自身的强有力 语言和深远的漆文化背景之前,作者是“被动”的, 如何对待一种自身文化那么强大,沉淀时间那么冗 长的的材料?大漆竞比我们所知的存在又往前推 进一千年,它古老得几乎让我们不知所措,尤是当 我们在狂妄地企图用当代人的力量去赋予它再生 的能力之后。谦卑和感恩的停下来,思考我们的立 场和坚持,坚持一块材质的阵地,拒绝一些勉强的 趋同,保持一种文化身份,当我们有了这些诉求时 放弃自认为的主控,寻找媒介与自身的关系和连接 点,这可能是很重要的。我们在做作品的过程中可 以容许有很多实验的过程,特别是在信息量吞吐巨 大的时代,有很多的作品供大家参考,但是要有一 种自我过滤的选择机制,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某 我想这一切也该到了渐入佳境的时候了吧,这意味 着经由“慢下来”的过程,我们才有可能完成对自 身的超越。 种技法里,被某种表象所迷惑。我们必须不断诘问: 哪种材料,哪种画面,更适合表现,它的独特性又 在哪里。我觉得在这个技法横飞的现状下,我们是 时候要把所有的技法放弃掉了。这时,我们眼里往 往更多看到的是画面的结构舒服吗?画面“好看” 漆画一直以来都是比较边缘的画种,总是给人 一种慢半拍或者停留在过去的感觉,甚至许多圈内 同僚都仅仅将其视作工艺美术的范畴。当然这也无 可厚非,从历史原因上来说,中国的8 5新潮揭开了 中国实验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序幕,国油版雕等主流 画种在这次异军突围中不说获得完胜,但至少完成 了一次自我升华的突围,使得他们冲破了长久以来 吗?画面与我们自身有关系吗?这时候一定不要 再去单纯地看技法,而应当把所谓的‘技法’忘了, 单纯地去面对这张画面的本身,这种样式是三十年 代,是四十年代,还是五十年代?是现在还是未来 的束缚开始了丰富的实验之旅。而漆画在过去五十 年的发展中,也多少因为缺少8 5新潮的洗礼而原地 踏步了很久很久。而从现实原因来说,愈是弥足珍 贵的传统媒材背后,愈是有着庞大复杂的制作工艺 的?特别是对于年轻地艺术家来说,如果是做跟这 个年代没关系的东西时,我觉得是对不起自己的。 作品的差异性虽然不是一个硬性的目标,而是一种 最基本的诉求,若都只是一荷一鱼一静物,我们根 准则,这些传世手艺既是最为珍贵的利器,同时也 是诱惑,诱惑你沉醉在约定俗成的工艺之美里不得 第 三 本无法跳出三五十年前的图式,更不用说能如同其 他艺术领域一样,一个个面貌新鲜的学术团队如雨 后春笋拔地而起。 就中国美术学院漆专业的团队近两年来参与的 一自拔,诱惑你重复着前人留下的图式机械膜拜。所 以尺度掌握在自己手中,如何拿捏分寸是最难的事 情,我们如何实现漆艺术的突围?。 在中国的当代漆艺术努力走向多元的过程中, 我们中国美术学院一直在竭尽所能做一个“提纯” 的体系,还原这个材质的纯度,让这个材质和使用 这个材质的人有合一的精神构架,让每个人的世界 观呈现在他们的作品里。在南京漆画展的观展现 场,我和我的学生一起很仔细的欣赏了每一幅作 协会会员。 届 全 国 漆 囹 些展览来看,从展览结构到学术主题,可以从中 看到未来漆艺术学术发展的基本雏形,其中主要包 括两个比较重要的方面:一是关注当代漆画艺术 的转型,就我个人而言,希望我们的团队和学生能 在未来的创作中去思量如何运用传统的大漆媒材 进行当代的表达,如何以古典为约束和考订,以实 验的多元思维去探索大漆的各种可能性。我们在近 展 研 究 专 栏 作者简介:唐明修(1 9 5 8一 ),男,福建福州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漆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 年的一系列新展览(如当代漆艺术提名展,当代漆 艺术国际三年展,上海双年展等等)中渐渐看到了 许多坚守传统大漆媒材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在努 力强调一种东方系统文化的精神自留地,强调保留 着东方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观中的精神气质,同时 也慢慢舒展开一种国际化的当代视野,这就有了和 当代的其他艺术领域平等对话的机会的应和。 另一方面,“跨界”的概念在近年当代艺术的趋 势中逐年升温,我们中国美术学院漆专业团队也正 在着重关注着这样的一个命题,即考虑漆艺术与多 种艺术学科的交融,探索能否通过各学科的融汇贯 通,通过造物的过程,为这门过于古老甚至有一点 模式僵化的漆艺术实现自我超越,我们也正在积极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LOu墨AL 0 z NJ—NG RT∽一Ns TITuTm 一美术与设计版的与北京大学考古系对话,希望能找到相应对接 点,从而在未来,通过大漆的作品去唤起一种新古 典文化回归的感觉,去扩展作品中的精神含量和可 读性,并提示一种属于东方人自己的新的价值观和 精神诉求。我想漆艺术虽是中国古典艺术的重要代 表,它以大漆的创造延续了八千年奔腾不息的历史 长河,成为世界艺术之林中一朵古老的奇葩,在这 古老的媒材既没有在当代学科的知识结构中充分 展开、也没有在当代艺术的可能性中尽情推进的历 史情境中,我们没有理由替换材料、改写基因。当 然,面对这样庞大的历史遗产,我们更不能固步自 封,理应以博大包容的心境介入其中。 (责任编辑:李立新) FlNE RT∽8l DE∽IGz一 o13/0_1 第 三 届 全 国 漆 I璺l 展 研 究 专 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