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孔子的中庸之道

2023-04-06 来源:华拓网


《孔子的中庸之道》

一、中庸的起源

“中庸”的看法起源于上古的时代。我们看《尚书》的《周书》里面,周武王向殷代的遗臣箕子请教国事,箕子提出九条大法,“洪范九畴”,其中就有所谓的“中道”的思想。“皇极”它是讲正直为主要,有刚有柔,相互调剂的中正的思想,“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尚书·洪范》)讲这样一个中平的、中正的中庸之道,正直的政治哲学。所谓的“极”,它就是一个大房子中间的一个大梁,房屋中间的最高、最中、最重、最正的东西,它引申为一个中正平直的一个标准。春秋末期,孔老夫子对“中庸”的思想大大地加以推进。

乡下上梁的时候要举行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梁就是房屋的最正、最中、最重、最大、最主要的物件,它也是一个标准,老百姓家都非常看重这一点。你如果坐在直升飞机上看北京的古城,你看从天坛到紫禁城到皇陵,它是在一条中轴线上,古城是一个中庸、平和的、是对称的,这是一个建筑美学,是城市规划的美学,实际上很多有名的城市都是这样。大家可能也看到一些考古资料,辽阳的辽河流域,有一个古代四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的遗址,那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祭祀上天,他有一个遗存,他有祭坛,相当于北京的天坛。可见我们这个民族,它的审美,它对世界、宇宙的看法,它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定是非常对称、非常中正。有一条主轴,有对称性的这样一个结构,这可能是最稳定的结构,也是最美的一个结构。这就是所谓的中庸。

二、孔子对中庸的解释

孔子主张中庸,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是一

个“其至矣乎”,是一个非常高的道德修养的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但也是可及的。中庸的第二意思,它是一个方法。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智慧和方法,处理各种事务的一个方法,或者叫方法学。中庸的“中”就是中正的“中”。

中庸的“庸”字有三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平凡,很平常;

第二个意思:庸者不易也,庸是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变化的一个原则;

第三个意思:庸就是下面的第一部分叫做用,所以中庸也可以颠倒过来说庸中,叫使用中道的方法,叫庸中。所以庸有三个意思,从字义上说,庸者常也,是个常道;庸者不易也,庸者用也,中庸也许就是用者这样的意思。

有一次子贡问老师孔子,他说:“师与商也,孰贤?《论语·先进》”老师的“师”其实是指颛孙师,是子张;“商其实是卜商,也就是子夏。他们都是孔门了不起的弟子。在性情上面,子张与子夏哪一个更好啊?孔子就说,在品行上“师也过,商有不及”。子张有时候会稍微过头一点,子夏有时候会有不足、不及,还达不到这个标准。那么子贡就问,“然则师愈与?”那是不是子张过了一点更好呢?孔子的回答是:“过犹不及”。过和不及都不好,都没有达到中正的标准。要死守一个中道,子夏的处事有一点赶不上,子张的处事有一点过头,这样都不好。

孔子还有一句话,谈到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叫“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和质这个内容,文和质要相当,形式和内容相当才比较好。孔子在评价一首诗的时候,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快乐不至于太淫荡,哀伤的时候也不是过分的痛楚,

保持一个中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情感表达是这样。孔子的弟子说孔子的性格是“温而厉,威而不猛”,他有威风,但是不至于过分,不是像现在主张的超男、猛男。然后“恭而安”,恭敬又很安详,严肃、恭敬而又很安详。

三、中庸之道的原则性

中庸之道是不是不要原则呢?是不是说滑头主义呢?是不是说老好人?是不是迎合所有的人?有的人说孔子是主张乡愿的,这完全是胡说八道。儒家在原则性上非常的好,像孔子,有道的人请他去做官、治理国政他不去,所以他有原则立场,不是哪个政治家把儒生抓来就怎么样的,他可以不昭。所以中庸之道不是乡愿,不是“滑头主义”。《礼记·中庸》中记载孔子的话,“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意思是随时的符合标准,要与时迁移、与时携行的。孔子也是主张礼、乐这些方式、这些原则、这些标准都是可以调节,和时代的要求相中和的。孔子讲立于礼,不是机械的而僵死的符合某种教条,他提出一个“权”的观念,权利的权字,就是秤砣,通权达变是儒家中庸的思想,也就是今天所讲的动态的平衡,大家也要想到中庸,我告诉大家一定要想到从前他到紫禁城、到十三陵这一条中轴线,城市美学对称平衡的一个原则。

孔门有一个大弟子叫有子,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用一种专门的规矩来节制人们的行为,协调各种冲突,协调人际关系,使人事的处理正好恰到好处,这是礼乐的制度的价值。礼,使社会秩序化;乐,使社会和谐化。这是人与人、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和谐相处的一种精神。

孔子还有一个思想叫“叩其两端而竭焉”。如果有人问他一个问题,孔子不一定马上回答他。但是孔子的方法从这个提问的问题的两边慢慢的去启发问题,然后慢慢的去回答对方的问题,“叩其两端而竭焉”,一点一点问,两端来问。我们处事,正和负、快和慢,两

个方面怎么把它相互地去叩问、相互去思考,达到一种平衡。

他还有“只取两端而用其中于民”。两端之中保留一个动态统一的平衡的机制具体去分析,灵活去处理,辩证地去综合。

四、中庸的涵义

孔子的孙子子思,姓孔,名伋,是孔子的孙子。他作的中庸,在《礼记》里面保留的中庸、表记等等几篇文章相传都是子思写的。中庸开宗明义的三句话叫“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它讲的是性、道、教三者的关系。性就是人性,《中庸》讲它是天所赋予的,有时候这些人性被遮蔽了,我们反而不知道最根本的人的特性、内在本质是什么东西,孔子子思就告诉我们了,过去有一首诗《诗经·大雅》当中的,孟子记载说:“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这首《蒸民篇》,懂得人文的道德,是一首好诗。天养育了我们小民,每一个物、每一个事都有它内在的原则,那么作为人的原则是什么呢?就是趋向美好的道德,它总是向上的、总是为善的。人和禽兽的差别是什么呢?孟子讲:“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君子是谓君子,保留的恰好就是人之所以为人,人和禽兽差别的这个差距,就这么一点点,所以我们说儒家,孔子、孟子,特别是孟子以后推崇性善论,孔子对《诗经·蒸民篇》的推崇,作为人的本质的东西是善。

人人都有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我们也有道德的情感,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施琅之心。喜怒哀乐这些感情没有抒发的属于平静的状况,叫做中;“发而皆中节”,叫做“和”,我们抒发出来了,符合于我们当时所处的一定时空条件下的伦理、社会的要求。“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情感没有发的时候,心截然不动,是中的状态,没有过和不及的规避,中是道之提、信之德,如果情感抒发恰到好处,自然而然就叫和。和是道之庸,中是天下事物的大原则,

和是天下可以通行的叫做达道,君子的自省的工夫,达到至善至美综合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安于其所、运行不息,万物是各率其性,生生不已。

中和就来自中庸,它所追求的中和的境界。孔子所讲的“五伦”,又叫“五达道”,君臣、父子、朋友、夫妇、兄弟等等的关系,这五者通过人伦关系去学习人道。学习的途径还要学习“三达德”,叫智、仁、勇,日本有个公司用“智、仁、勇”作为它的公司的精神理念。“智”是智慧,知人任事;“仁”是仁慈、仁爱、推已及人;勇是勇敢,勇者不惧。

子曰:“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我们爱好学习接近着智慧,知识不是智慧,力行实践。我们要知道羞耻就是勇的开始,知这三者才是修身,这是内圣,这跟《大学》的主张是一致的。《中庸》的境界让我们成就自己,还要成就他人,成就万物。我们在成就他人的过程中来成就自己,我们爱自己,我们也爱别人。我们在爱别人的过程中学会爱自己,在爱自己的过程学会爱别人。这就要从我们个体的生命,从形躯中超脱出来,使万物各安其位,我们人就会提升自己的境界。孔子的第74代孙孔繁森,他就是具有成己、成物、成人这样一个精神。他在阿里和藏族同胞生活在一起,他是在成就别人的过程中来成就自己。他的仁德、他的智慧、他的勇敢三达德发挥到极致。这就是《中庸》所讲的“尊德性”和“道问学”的统一,也是《中庸》所讲的平凡和伟大的统一。“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意思是说我们既要保护天赋给我们的善良的本性,也要重视后天的学习、修养。我们既有远大的目标,又要脚踏实地,不离开凡俗的生活,我们是人之子女、人之父母,我们要尽人道、尽家庭、尽社会的责任,追求真善美合一的目标。像孔繁森这样的人物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

五、中庸的品德在现代的意义

“中庸”既是理想的境界,又是普遍的方法。儒家思想讲和,不仅讲社会的和谐,还

讲人和自然的和谐平衡,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平衡,人和自己内在的身和心,内在的平衡和谐。儒家讲和,孔子讲和而不同,和不是同,和也不是不同。和是多样的统一,“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不是天下没有对立,而是说我们要达到和谐的状态,要争取克服这些对立,达到和谐的状态,这是一个人文的睿智。这个智慧是现代化的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它不只是生态平衡,不只是社会的和谐,他是人和天地万物的整体的和谐的思想,这是讲的“和”,普遍和谐,这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是“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它发挥到一个极高的境界,万物生长就茂盛。

中国哲学、儒家哲学强调的是整体的和谐,物我的相通。人际关系也要次序化、和谐化,天地人物之间达到《中庸》这本书里面所说到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形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意思是指万事万物共同的繁荣发展,彼此不相妨害,个人所追求的道并行不悖。这就是一个宽容的、平和的、兼收并蓄的,博大恢弘的品格,这正是我们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多民族统一的文化,华夏文明、华夏的种族,一个根本性的品格。在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就是西方哲人雅斯贝尔斯所讲的轴心文明的时代,君不见那个时代的文化巨人、文化渊源之处,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古印度,到后来晚一点的波斯,现在的希腊人已经不是古代那个希腊雕塑的黑头发的英俊的希腊人的后代,希腊的人种已经消散斯拉夫族群中去了。埃及、印度不是古埃及、古印度的一个延续发展。中华的民族、中华的文化,在长期的中庸平衡、中和之道,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多民族的文化统和过程中,她慢慢地相延成形。它的语言、它的文化、它的生存方式、它的价值世界,一直到今天延续下来。这说明我们是一个爱好历史的民族,我们是一个爱好有一个崇高理念,有一个崇高追求的民族。我们是一个不断地吸纳周边的文化和人种,种族和文化的发展都是一以贯之而又不断代谢。这就是“中庸中道”。

中庸之美就是在中华民族的民族生命之中,就是我们日用而不知的一个经验,我们要珍惜这个经验,我们和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古埃及他们的文化相比较,才有了真正

的认识,中国华夏孔孟当然他有老庄的,还有佛家的这个智慧,都是世界顶级的智慧。

孔子在思想方法上,很重视客观的法则,反对主观的偏好,有四个方面他讲“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要太过意、私意地揣测;不要太自以为是,我们在管理中,处理人和人的关系、人和社会、和自身的身和心的关系的时候,处理国家之间、宗教之间、语言之间复杂的矛盾的时候,复杂的系统工程,家庭的内部事务、外部事务,家国天下事,公司的内部事务、外部事务,在处理各方面的时候,应对各方面的时候,可以学一点《中庸》,学一点孔子的中庸之道,这会增长我们的智慧,可以让我们坦然地、安宁地面对各种矛盾。“中庸之道”既是人生修养的极致、最高的境界;又是一个普遍的方法学,一个方法论的原理,像松下公司那样,它是可以活用于当今的世界,圣贤的智慧是要靠我们实际地去体验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