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精准扶贫理念下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23-11-11 来源:华拓网
第34卷 第6期 Vo1.34 No.6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ANZH0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018年6月 Jun.2018 精准扶贫理念下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创新 创业教育研究 王翠平,谢少群,熊泳妍,曾玉婷 (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梅州51400) [摘要]*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不仅只是指导在物质层面的精准扶贫,同时对思想、教育等精神 层面的精准扶贫也具有指导意义。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深入,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作为地方 高校弱势群体的贫困大学生,就业前景更是不容乐观。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核心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 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进行研究,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新思路, 构建创新创业协同育人实践平台,提升贫困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贫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关键词]贫困生;就业创业;精准扶贫;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23(2018)06--0100-03[收稿日期]2018—02—07 一、引言 势日益严峻。而作为高校中弱势群体的贫困大学生 “精准扶贫”最早是2013年11月*总书记 就业前景更是令人堪忧。调查显示,近年来贫困大学 赴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来的:“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 生的失业率不断增加,就业质量下滑,根本原因在于 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 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创新创业意识相较于其他学生有 目标。”¨ 2014年5月,国务院制定并出台了《建立精 明显不足,造成了贫困生在求职中碰壁,在人职后的 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全国各地开启了“精准扶 职业生涯发展中动力不足。新时期社会需要创新型 贫”工作模式。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从现在到 人才,这就决定了贫困生更应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进一步提出了 养。有能力的贫困生还可以进行自主创业,在解决自 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的新策略和新机制。除此之外, 己就业问题的同时为社会提供工作岗位。因此,创新 十九大报告中还明确提出要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创业能力的培养能提升贫困生在就业和创业中的核 工作,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高校作为扶贫工作的重 心竞争力。 要基地,数量庞大的贫困生群体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群 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这一群体由于各方面原因造成 (二)加强地方高校贫困生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提高就 体。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深人,高校大学 推动高质量就业 就业压力更大,更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地方高 业质量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 校应探索高校贫困生创新创业新思路,构建创新创业 2018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教育改革 协同育人实践平台,提升贫困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工作的通知》中强调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高等教 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 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 二、加强地方高校贫困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革,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高校毕业 (一)加强地方高校贫困生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 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直接反映高校人才培养的质 缓解当前就业压力 量。[ 只有加强地方高校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及核心竞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 争力,使贫困生能够好就业、就好业,才能真正实现高 持续扩招,在校生人数持续增加,高校贫困生人数也 校办学水平的提升。 在不断增长。 而且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城 解放了大量劳动力。大学生人数的增加与就业岗位 (三)加强地方高校贫困生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阶段,区域经济结构 乡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高科技产品的更新换代更是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势必需求大量的创新创业人才为经济发展 的数量并没有呈现正相关,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 不断调整,[基金项目]嘉应学院第十三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青年项目“协同创新模式下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育系 统的构建——以广东嘉应学院为例”(项目编号:JYJG2O16O307)。 [作者简介]王翠平(1988一),女,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 第6期 王翠平等:精准扶贫理念下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101 注入新的活力。地方高校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真 的模式必须紧紧围绕着“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 正解决贫困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最重 发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两个办学基点。而且, 要的是摆脱“能力贫困”,即提高贫困生的核心竞争 创新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依托地方特色经 力。一是地方高校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教育引导 济发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发展 贫困生优化思想、调适心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培养 的空间,积极鼓励贫困生到地方就业、到基层就业,促 技能、锻炼身体,实现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二是要教 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所以,地方高校应深入推进人才 育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和对 培养模式的改革,重视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 待贫困,培养坚强的意志品格;三是探索行之有效的 养,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实现培养更多优秀的创 提高贫困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路径,开展专门的贫 新创业人才,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 (四)加强地方高校贫困生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 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是当下中国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是中国 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伟大理想。习 总书记经常说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意思是 “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的贫困人口脱 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高校贫困生绝大部分是来自 广大农村及贫苦地区,父辈依靠耕作及打工供养其读 大学,肩负着改变家庭命运的使命。能否使高校贫困 生Ji ̄ltJ就业,减轻家庭压力,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成果,实现共同富裕,事关贫困家庭的脱贫,事关国家 长治久安。 三、地方高校贫困生创新创业教育精准突破探索 (一)激发地方高校贫困生创新创业意识——意 识扶贫 习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对贫困的内涵进 行了深刻认识及辩证思考,强调必须克服只从经济层 面单向度理解贫困的认识。其意义在于摆脱意识和 思路的“贫困”,只有“摆脱”了头脑中的“贫困”,才能 使我们的区域“摆脱贫困”,最终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 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强之路。l4 通俗地讲,就是 思想意识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地方高校应加 大对贫困生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开展挑战杯、创新 创业大赛等科技创新活动,并在政策、项目立项等方 面向贫困生倾斜,依托区域特色资源开展创新创业方 面的探索,并支持大学生的精准扶贫项目作为创新创 业重点支持项目,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 围,树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案例 J。让贫困大学生 认识到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对今后职业的重要性,激 发贫困生的内在动力,积极主动树立创新创业意识, 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实现人生价 值。 (二)提升地方高校贫困生综合素质——能力扶 贫 困生技能培训活动,由专业教师进行分团队指导,提 高贫困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 是对贫困生进行全程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辅导员 和班主任从贫困生入学时进行精准识别,引导贫困生 树立创新创业意识,使他们在大学一年级认识自我, 分析自身的优劣势和机遇挑战,二年级认清职业目 标,三年级提升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四年级根 据自身发展目标选择就业或创业,完成角色转换。此 外,辅导员、班主任还定期对贫困生进行求职技能等 知识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贫困生,提升贫困生 的核心竞争力。 (三)资助育人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物质扶 贫 近年来,政府和高校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帮困体 系,确保贫困生能够“有学上”。但是,解决贫困生的 重心放在了对贫困生的经济帮扶上,而对大学生的能 力培养重视不够,导致资助与育人功能脱节。资助育 人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实现贫 困生的人生价值。因此,地方高校可以将创新创业教 育与资助育人工作进行整合,在创新创业项目中加大 对贫困生的支持力度,提倡贫困生组建团队进行创新 创业研究;在资助工作中,设立专项资金,以项目的形 式资助贫困生开展研究工作,资助工作与创新创业相 辅相成,共同促进贫困生能力提升。l6 (四)搭建地方特色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特色 扶贫 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哲学”告诉我们,想要贫困 生积累经验、铸就品格、提高能力,必须要以实践作为 重要载体。因此,地方高校要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优 势,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创建校地合作、校企联合等立 体化实践模式,创建实用性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基地,加强与企业、地方政府创业孵化基地、创业示范 园的合作,让贫困生更能直观了解创新创业的核心内 涵。此外,地方高校应开展各种有关的创新创业活 动,为贫困生创新创业提供实践机会、资金、设备、服 务支持,给学生营造真实的创新实践体验。如果有条 件,高校应与企业联合教学,将贫困生创新创业成果 102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四、结语 第34卷 进行转化,努力帮助贫困生通过自身努力创新创业, 完成人生理想。H 总的来说,地方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五)构建贫困生创新创业精准帮扶体系——制 其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事关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 度扶贫 养和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型,事关社会稳定和学校和 构建贫困生创新创业帮扶体系,为贫困大学生提 谐,事关我国能否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因 供一站式优质创新创业服务。一是加强创新创业师 此,加强对贫困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转变贫困生 资队伍建设,定期对贫困生进行指导,提高他们的专 的就业观念,培养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尤为重 业能力和水平;二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利用大 要。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各方面力量都应积极采取有 数据平台,建立贫困生创新创业资料库,动态跟进贫 效措施,切实提升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为贫困生高 困生的个人状况,推动社会资源与贫困生的有效对 质量就业创业提供有力的保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 接,提高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效率;三是不断完善贫困 供智力支撑。 生创新创业帮扶政策,继续加大对贫困生创新创业的 政策支持力度,扩大受助学生人数和覆盖面;四是提 升贫困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大多数贫困生的自尊心 扶真 较强,心理承受能力差,因此要注重引导贫困生调整 [1]曾伟,刘雅萱.*的“扶贫观”:因地制宜“真扶贫,[参考文献] 好创新创业心态,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 (六)提供贫困生创新创业个案辅导——个体扶 贫 贫”[EB/OL].(2014—10—17).http://politics.people.con1. cn/n/2014/1017/cl0o1—25854660.htm1. [2]郑玉莲,曹浩.加强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5):162—163. [3]郑纯,凌辉剑.加强就业文化建设,提升就业竞争力[J].思 习总书记强调抓扶贫工作,即要整体联动,又要 突出点,加强对特困村、特困户的重点帮扶。地方高 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l15一l17. 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必须根据地方及学校特色 [4]*.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建立具有特色的、科学的创新创业体系,完整创新创 [5]王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重在精准中突破[j].教育与职 业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贫困生个性化 业,2017,(9):67—7O.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一是积极引导贫困生了解并充 [6]朱亚宾,朱静文.基于发展性维度的高校贫困生创业探析 2016,(3):36—38. 分利用国家创新创业的方针政策;二是为贫困生开设 [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特色的创新创业培训,丰富贫困生的常识;三是针对 [7]夏广清,周杨威,刘伟.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途 贫困生建立专门的贫困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并对能 力强的贫困生进行重点培养,优先转化贫困生创新创 业成果,提高贫困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从实际上促 径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7,(2):91—93. [责任编辑:李瑞] 进贫困生创新创业实效性。 (上接第99页) [2]吴爱华,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 [9]邓传德,孙超,李进才.关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 济[J].高等X-.程教育研究,2017,(1). 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8,(4). [3]胡波,等.加快新工科建设,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新—— “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J].复旦教育论 坛,2017,(2). [10]袁剑波.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 [1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 策措施的意见[EB/OL].(2015—06一¨).http://www.gov. cn/zhengee/content/2015—06/16/content_9855.htm. [4]夏建国,赵军.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 发展刍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 [5]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 [6]潘懋元,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 育研究,2009,(5). [1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 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EB/OL].(2010—5—4).http:// WWW. moe. edu. cn/srcsite/A08/s5672/201005/t20100513120174.htm1. — [7]陈小虎.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定位、使命、路径和方法 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2014,(3). [8]许为民.论独立学院的三个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2006, (8). [责任编辑:县晓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