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东师秋季期末考核作业《教育心理学》

2020-01-16 来源:华拓网
东师秋季期末考核作业《教育心理学》

期末作业考核

《教育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马杰的行为目标的三要素理论。

答:马杰在他的《准备教学目标》一书,系统地提出了用行为术语陈述教学目标的理论与技术。马杰提出行为目标有以下三个要素:

1.可观察的行为

行为目标要用可以观察的行为来表述教学目标。在目标表述时要使用行为动词,如“背诵”、“解释”、“选择”、“写出”等。使用行为动词,可以使我们很容易观察到目标行为是否实现以及何时实现。

2.行为发生的条件

行为目标中的条件要素说明了在评价学习者的学习结果时,在什么条件下评价。行为发生的条件 通常包括下列因素:

(1)环境因素:空间、光线、温度、气候、室内、室外、安静或噪音等。

(2)人的因素:独立进行、小组集体进行,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等。

1 / 5

东师秋季期末考核作业《教育心理学》

(3)设备因素:工具、仪器、图纸、说明书、计算器等。

(4)信息因素:资料、教科书、笔记、图表、词典等。

(5)时间因素:速度、时间限制等。

(6)问题明确性因素:指提供什么刺激来引起行为的发生。

3.可接受的行为标准

行为标准是衡量学习结果的行为的最低要求。通过对行为标准作出具体描述使行为目标具有可测量的特点。标准的表述一般与“好到什么程度”、“精确度如何”、“完整性怎样”、“要多少时间”、“质量要求如何”等问题有关。下面列出了主要的表述方式:

(1)正确的次序。如“将水的净化过程的六个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

(2)正确的百分比或程度,一般要在80%以上。

(3)精确度,如误差在多少之内。 (4)在多少时间内,如“8分钟内装好调好零件、并操作万用表”。

2、 简述能倾与教学的相互作用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答:1.没有适合所有学生的万能的最佳教学法;

2.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上的个别差异,选择最适合学生能倾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

2 / 5

东师秋季期末考核作业《教育心理学》

3.对于能倾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应对他们进行预先训练,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方面对他们加以指导,提供给他们必要的先备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能倾水平。

3、 提问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教师提出与教学内容直接相关的问题时,教师可以确定学生是否完全掌握了有关的学习内容或学会了某些特殊的知识点。

(2)提问给学生提供了对理解水平进行自我监控的机会,使学生确定他们是否理解了所呈现的信息,是否需要帮助。

(3)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地进行信息加工。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和使新知识进入长时记忆中储存。

4、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答:1、现实地认识、承认、接受自我;2、对现实合乎常理地认识与反应,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观念与行为;3、对挫折有承受能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4、行为方式与社会角色相一致,符合常规;5、正常健康交往;6、统一的人格,心理保持连续性。

二、辨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1、专家与新手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侧重点存在差异。

答:正确。

由于专家记忆里储存着大量的解决问题的实际经验,这使他们形成了众多自动化的解题技巧,

3 / 5

东师秋季期末考核作业《教育心理学》

从而保证他们解题时快速、简便,甚至不用费神。对他们来说,许多问题已经不成其为“问题”,不需再费力去寻找答案,因为答案已经是现成的、储存在记忆中的。而新手却需要思考一步、核对一步,步子很多。同时,由于专家具有成百上千的解决类似问题的经验,在记忆中形成了有组织的“案例”,他们就能更广泛地使用“类推”策略。即使出现的问题是从未经过的新问题,他们也能迅速从记忆中寻找相似“案例”,并应用其中的解题方法。

2、外部强化能提高动机水平,所以是万能的,应在实践中极力推崇。

答:错误。

外部强化虽然能够提高外来动机,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副作用——损伤某些活动的内在动机。对于人们本来有兴趣的活动,或者说本来能够由内在动机激发的行为,由于外部强化的介入,而且这种奖赏又太过显眼,简直成为一种贿络时,使人们行为的结果似乎就是为了获得外部奖赏,从而损害了内在动机和对活动本身的兴趣。外部奖赏的破坏效果主要出现在所奖励的只不过是完成任务本身,而不是出色地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外部强化对内在动机的损害是以学习者的认知为中介的。研究发现,当学生完成了很容易的学习任务之后获提表扬时,他们会将这种表扬看作是教师认为他们低能的标志,因而损伤了内在动机。另外,外部强化的使用还易使学生的注意范围变窄,只关心考试、分数和奖赏,而忽略对所学内容本身的掌握。根据上述分析,当我们运用外部强化激发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慎重。对于学生本来有内在兴趣的学习活动,要避免由于外部奖赏而损害其内在动机;对于学生一开始就缺乏兴趣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运用外部强化去激发学习动机并使学生最终对学习活动本身产生兴趣。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奥苏伯尔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包括那些方面?

答:(1)课堂教学原则: 奥苏伯尔根据有意义学习过程,提出了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两条原则. 渐

4 / 5

东师秋季期末考核作业《教育心理学》

进分化原则指教学要先教一般或广泛的概念,再将其分解成具体或初级的观念,通过逐步分化,直到最广泛的概念分解为最初的概念. 综合贯通指在教学中比较观念间的相同与不同点,在观念间建立联系. 两条原则是相辅相成的.

(2)促进有意义学习的策略——先行组织者。组织者先于学习材料之前呈现的一个抽象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使新知识顺利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去。组织者最适宜在两种情况下使用,第一,若学生缺乏上位观念同化新知识,则设计一个陈述性组织者;第二,若有同化性知识的适当观念,但不清晰或不巩固或对新旧关系辩不清,则设计一个比较性组织者。

2、 论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答:学习理论:1、建构主义认知论:(1)认识是主动建构过程,即所有知识都是建构出来的,(2)在建构过程中已有的认知结构发挥重要作用,并在不断发展中。2、建构主义学习观:(1)学习是学习者运用自己的经验积极地建构对自己富有意义的理解,而不是去理解那些已经组织好的形式传递给他们的知识。(2)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特殊环境中,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主要是文化继承的行为。(3)学习的结果是围绕着关键概念建构起来的网罗结构的知识。

在教学中应用:1、教学是教师指导和促进学生按自己的情况对新知识进行建构活动,最后建构起关于知识的意义。2、教师成为学生学习促进者。3、学生主体、实际情况、协作学习和充分的资源是促进教学的重要条件。4、教师要灵活采用随机通达教学、情境性教学、支架式教学和交互式教学等方法。5、强调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