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ICU患者早期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与镇痛

2022-11-15 来源:华拓网


ICU患者早期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与镇痛

目的 探究ICU患者早期机械通气患者的初期采用右美托咪进行镇静与阵痛的对比效果,与该种镇静阵痛方法的效果。方法 通过入院的ICU患者100例的早期治疗效果分析对比得到实际处理的效果用以讨论。结果 发现在ICU患者的早期机械通气中运用右美托咪进行处理确实能够达到比较好的处理效果,实现对患者镇静效果的良好控制。结论 对于以后的ICU早期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与阵痛确实能够采用右美托咪来进行注射,作用效果良好,对于患者帮助效果较优。

标签:右美托咪;机械通气;ICU;镇静镇痛

ICU早期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主要是利用一些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以消除患者的疼痛,一般来说镇静与镇痛还需要能够达到一个使患者得到催眠的作用甚至诱导患者出现一定的遗忘以更好地减轻患者的痛楚。ICU中都是一些病症较为严重的患者,主要都是需要更多的把治疗中心放到器官的功能支持与恢复,维护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所以治疗过程中有依赖于机械通气设备,但是这样对患者的器官机能进行强行的代偿性补氧也有可能对患者造成新的伤害,所以就要尽可能的让患者镇静从而到到阵痛休眠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2~2013年底在我院重症医学科收住的18~65岁,确实进行有创机械通气需要轻度至中度的患者。选取患者的过程中主要排除指标包括: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平均动脉压(MA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进入ICU开始就尽早的开始了镇静注射,所有患者都在入院24 h内开始镇静,采用静脉注入方法给药,给药剂量:A组患者右美托咪定0.2~1.4 U g/kg/h;B组咪达锉仓0.03~0.2 mg/kg/h;C组丙泊酚0.3~4.0 mg/kg/h。

本研究釆用Ramsay镇静评分方法对患者进行镇静评分。维持理想的镇静深度约3、4级。Ramsay镇静分级法:1级清醒:患者焦虑、不安或烦躁;2级清醒:患者合作、定向力良好或安静;3级清醒:仅对大声指令有反应;4级睡眠:患者对轻叩眉间或强声刺激反应灵敏;5级睡眠:患者对轻叩眉间或强声刺激反应迟钝;6级睡眠:患者对轻叩眉间或强声刺激无反应。

在进行镇静前记录患者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Ramsay评分,氧合指数(PaO2/FiO2)。镇静中4h、8h和12h各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呼吸。镇静达12 h时停止药物输注,每60 min评估1次镇静深度,记录恢复时间(停药至Ramsay评分1分的时间)。计算达到满意镇静深度的时间(从调整药物粟速开始计时),镇静满意程度。镇静满意程度为:MAAS在目标范围的次数/总的评估次数×100%。

2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右美托咪定在达到与咪达锉仓及丙泊酚镇静评分相当的情况下(P>0.05),镇静满意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在恢复时间上,较之咪达锉仓短(P<0.05),而与丙泊酚相当(P>0.05)。说明右美托咪定在达到同样镇静效果情况下停药较之咪达挫仓有较好的患者清醒时间。

本研究显示:右美托咪定用药后4 h、8 h及12 h与用药始相比较,出现心率变慢、血压下降变化(P<0.05)。而相对于咪达锉仓组及丙泊酚组,心率及血压变化不大,仅丙泊酌组在用药12 h较之用药开始血压有轻度下降(P<0.05)。而对于呼吸的影响,结果显示右美托咪定对于呼吸未发现有呼吸抑制现象(P>0.05),而咪达锉仓组及丙泊酸组均显示对呼吸有轻度的抑制,而其中咪达锉仓相比丙泊酚更为明显,在用药4 h及12 h相比用药开始呼吸频率均有轻度下降(P<0.05)。

3讨论

机械通气在ICU危重患者的救治中运用越来越广泛,患者因原发疾病、手术创伤、人工气道、通气模式等带来的紧张、烦躁、不能耐受而出现人机对抗,妨碍了医疗护理工作的及时有效进行,增加了患者的代谢和氧耗,加重了组织器官的缺氧,影响原发病的及时处理。机械通气患者的理想镇静镇痛药物应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代谢和消除迅速,无明显的呼吸循环影响,咪唑安定是苯二氮类受体特异性激动剂,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和顺行性遗忘等作用,同时还具有刺激性小,作用时间短,疗效强,对循环和呼吸抑制轻微等独特的特点。

ICU患者中,存在着各种伤害和刺激,其中气管导管的刺激对于机械通气患者往往是最强烈的伤害性刺激,所以机械通气的患者即使没有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比如手术或外伤,仅仅就是气管插管的存在,可能会出现患者的烦躁、人和呼吸机的不协调甚至对抗,导致患者的代谢及能量消耗不必要的增加。而对于医生来说,由于这种现象使得治疗过程中通过呼吸机改善通气的难度增高,发生呼吸机并发症比如气压伤的几率增高。甚至发生患者自己因不能耐受直接拔出气管插管的现象,直接危及到患者生命。所以就必须要选找到一种最为合理有效的阵痛药物进行患者的镇静阵痛,所以只能够选择更为合理有效的药物进行注射治疗。而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的镇静药物,其药理作用是作为美托咪定的右旋异构体,可通过激动人的脑干蓝斑区域(负责调解人觉醒与睡眠状态),导致并维持非快动眼睡眠期(NREM)状态,产生镇静用。因为人的这个区域是α2受体最为密集的区域,右美托咪定的机理恰恰是作用于α2受体。由于这种特殊的镇靜机制,右美托咪定的镇静状态是可以被言语或刺激所唤醒的,且在右美托咪定镇静状态下对呼吸无抑制。除了镇静作用外,右美托咪定可通过作用于脊髓后角α2受体,产生镇痛作用。维持机械通气患者需要的镇静状态,并且能够从镇静状态迅速恢复对于尽快脱离呼吸机非常重要,有助于减少带机时间、ICU住院时间。此外镇静药物尤其是苯二氮类药物在镇静的同时,剂量过大或镇静时间过长,可以促进谵妄的形成。而这可能是右美托咪定的一个优势,由于与苯二氮类药物镇

静的机制不同,它不与GABA受体结合,因此右美托咪定有可能减少谵妄的发生率。此外右美托咪淀还可能具有神经保护的功能,这对于颜脑损伤患者可能存在潜在的益处。右美托咪定的心血管效应,是右美托咪定在临床上使用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副作用,最为常见的是心动过缓乃至心跳骤停和低血压现象,其他少见的有心动过速、高血压的发生等,除心血管外,其它系统方面尚可能出现口干、恶心、发热等。目前认为,右美托咪定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机理是:注射药物的初始阶段是右美托咪定引起血管收缩,从而导致短暂的血压升高,进一步触发人的自主调节系统从而反射性引起心动过速,而导致心动过缓的主要原因是右美托咪定作为α2受体激动剂直接激动血管平滑肌突触后α2受体引起的。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引起的低血压是因为它可以作用于人体心血管调节中枢,降低交感神经的冲动释放而同时却可以增强迷走神经冲动释放进一步导致的血管舒张。应该说明的是,在引起心率减慢的机制中,并不是右美托咪定直接抑制心肌而产生的,但确实右美托咪定可以减少患者的心输出量,而这主要与使用右美托咪定后引起心率减慢而后负荷增加相关。

其实际上,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就是是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的α2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机理是通过与蓝斑和脊髓的α2肾上腺素受体作用,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从而发挥镇静和镇痛的作用。除此之外,右美托咪定还具有抗焦虑的作用,另外据研究其在麻醉过程中还具有减少麻醉药的用量、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优点,而其对呼吸的轻微的抑制作用则是它比较显著的优点,对于未来的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早期镇静与镇痛确实能够更好地利用右美托咪。

在医疗过程中,尤其是ICU这样的重要科室中,镇静与镇痛治疗室保护危重患者安全的重要手段。由于医疗知识的局限性和诸如呼吸机等医疗设备的落后,在危重患者进入ICU后常规给予镇静乃至肌松,以增加患者对各种治疗的耐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进步和重症医学科学的发展,大家逐步认识到过度镇静的各种弊端:自我保护反射削弱、机械通气时间延长、肺部感染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皮肤压疫形成等。于是加强了对镇静的研究,更加讲究适度及平衡,从而使过度镇静的现象得到纠正。

ICU理想的镇静药物应该有以下特点:镇静效果开始速度快、剂量与镇静效果之间有依赖性,从而使临床上可以通过调整剂量进而对镇静效果进行调控;半衰期不能太长,无明显的蓄积作用;对呼吸及循环系统无明显影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不存在代谢障碍;在镇静的同时具有抗焦虑及镇痛作用;价格适中方便临床使用等。

4结论

ICU是医院重症医疗最为重要的部分,其实这样一些现代化的医疗手段,比如机械通气和一些药物注射更是一种附加的医疗痛苦;所以现代医学不仅仅是需要为患者减轻其本身病痛,所以说我们必须要利用一些有效的镇静镇痛手段来保证治疗效果;如今的右美托咪也只是效果较好的一种药物之一,但是也还不能完全满足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镇静镇痛的理想要求,所以相关研究的空间也还

巨大[1-4]。

参考文献:

[1]潘赫男,张勇.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治疗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14).

[2]誉铁鸥,周立新,马明远,等.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在危重患者机械通气镇静镇痛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2009,(29).

[3]叶宝霞,冯晓敏,冯慧,等.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29).

[4]王昱,陶琨,朱立.丙泊酚与咪达唑仑-芬太尼对老年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的比较[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07).编辑/张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