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诚信”与会计信息失真之思考

2021-11-21 来源:华拓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会计信息失真之思考 口大同市电信实业有限公司扬艳春/撰稿 笔者从事企业财务工作有=十年有 余,期间目睹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企业 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伴之而来 些企业或中介机构提供虚假信息已威 为一个公开的“游戏规则”。许多会计 一执业人员和经营者都从“失信”中捞到 好处,一些擅长做假账的人员还成了一 些企业竞相聘请的“人才 。 三、提高会计诚倍度.治理会计信 息失真之对策 的种种问题。作为企业内部审计的负责 人.仅从“诚信“角度简析会计信息失 真之现状、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 会计造但账引发市场“诚信” 一、危机 由于在现行管理体制下.企业会计 行为的价值取向更多地受制于经营者的 利益偏好.所以改变优化氧十环境.是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之根本。 首先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即设计 出一套使经营者在获得激励的同时,又 受到相应的约束.以保障所有者权益的 机制。激励与约束的有效结合.将使经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说: 信 用缺失关系市场大局“ “诚信”是会计 师行业的 灵魂“。诚信一旦威为会计 领域的稀缺资源.财务报告的真实性、 可靠眭、公允性将无从谈起。去年,银 广厦利润造假7 45亿元事件败瑶时,笔 者正在本企业MBA班学习 关于此事 曾请教老师,老师说:”一个企业每丧 失一次诚信,就等于埋下了一个自毁的 定向爆破炸弹”:时过不久,美国发生 了严重造假的“安然”事件。一个位列 2001年《财富》杂志500强第七位的公 二、会计诚信度下降,会计信息失 真之根源 从企业来看,会计诚信度下降、会 司,到去年年底股价暴跌,市值缩水近 计信息失真.除了会计自身职业道德较 350倍 最终结果是宣布破产。为其出 差外,还有其深层原因。过去企业所有 据不实财务审计报告的安达信亭务所信 杈和经营权尚未分离,在单一会计环境 誉严重受损.此事骇人听闻.不仅应证 中,会计履行其核算与监督职能较为容 了人大老师的看j去,他让我们:看到,即 易,应当说当时的会计信息输出较为客 使是在市场经济发迭的美国,在信誉的 观,反映较为真实。但在两权分离的l膏 自我培育和 ̄'1-8保障上也存在着严重问 况下,所有者与经营者客观上存在着利 益不相容、信息不对称及激励不相容三 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上市公司造假严重.那么其他企业 大矛盾,使得现行会计管理体制下,会 状况如何?我国从1999年开始财政部 计反映失实,会计控制弱化。在承认人 每年组织财政监察专员对经中介机构审 都是有限的理性经济人的前提下,会计 计的企业会计报表进行抽查,抽查结果 代表谁来控制经济业务这个主体选择的 显示,多数已被审计的企业不同程度地 不同,必然导致其控制的内容与方法的 有的还相当 不同,代表经营者的核算和监督显然不 从上市公司、中介机构来看,我国 尚处在经济转型时期,尚未形成成熟的 市场经济环境和完善的监管机制。对会 计做假的公司或中介机构惩治力度明显 严重。可以说.会计信息失真在一定意 同于代表所有者的监控。 义上已超过了会计范畴而演变威一种较 严重的社会问题。朱总理视察上海国家 会计学院时曾题词”不做假账 。近期 中共中央又将 诚信”列人《公民道德 建设实施纲要》。会计造假引发市场 诚信”危机.诚信威了全社会面临的 话题。 不够。失信成本过低是目前不讲信用的 主要原因.从目前状况看.守信者未得 到有效保护,失信者未受到严厉制裁。 营者行为与所有者目标实现最大程度的 致。对经营者的约束.所有者可以利 用业绩评价.还可以派出监事会直接监 督经营者的代理权.以维护所有者权 益:对经营者的激励可以尝试推行年薪 制与股票期权计划.使经营者利益与股 东利益相结合。其次要改变现行管理体 制,由所有者委派财务总监,领导会计 机构和会计工作,财务总监对所有者负 责.会计人员对财务总监负责。公司业 务运行则由经营者全权负责.财务总监 与经营者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相互约 束,通过财务总监使所有者和经营者达 到澈励和约束相容。第三要制定和推行 使“失信成本”远高于“守信成本”的 惩治制度,尤其是对于中介机构帮助上 市公司造假现象.要严 n处置.建立健 全失信退出机制,只有让失信者得不偿 失,守信者得到应有保护,才会为提高 会计诚信度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第四 要建立和完善信用记录体系.为会计人 员建立 信用档案”,确保信用记录成 为个人的必备档案.并威为上岗的重要 考核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使诚实守信 者受到社会的信任和尊重.败德失信者 受到应有的唾弃。以此来强化道德威慑, 使诚信内化为会计人员的自觉行为 ● 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