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期间,盆底肌锻炼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1月-2021年1月,研究对象为82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41例实施盆底肌锻炼,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膀胱功能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膀胱功能对比,观察组最大膀胱容积、膀胱初感容积与最大尿流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锻炼方案应用在产后尿潴留患者群体内,可实现患者膀胱康复效果的提升,能够促使患者自主排尿,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缓解患者尿道口疼痛,具备显著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盆底肌锻炼;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膀胱功能
产后尿潴留是因患者产后膀胱出现麻痹,对盆底肌的收缩力产生影响,使得收缩力下降,尿液大量聚集在膀胱内,患者难以实现自主排尿。一般在分娩后4-6h,产妇会出现自主排尿,剖宫产产妇24h拔除尿管之后,也可自主排尿,若超过上述时限依旧无法自主排尿,则认为是尿滞留。临床上,就产后尿潴留患者,多选择心理疏导,一般借助按摩、热敷与水声刺激等,刺激患者的膀胱,以此促使其自主排尿。不少研究认为,产妇盆底肌功能性障碍会导致产妇产后出现尿潴留现象。本文在尿潴留产妇群体内实施盆底肌锻炼护理,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82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将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年龄22-36岁,平均(29.04±2.71)岁;体质量指数(BMI)为21-27kg/㎡;初产妇20例、经产妇21例;对照组41例,年龄21-37岁,平均(29.05±2.88)岁;体质量指数(BMI)为22-28kg/㎡;初产妇18例、经产妇23例。两组在体质量指数、生产次数与年龄指标对比上,无差异,P>0.05。
1.
1.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积极与患者开展沟通交流,讲解尿潴留的相关知识,护理方法,注意事项等,通过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以此减轻患者负面情绪,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心理。指导患者通过听水声,以此刺激膀胱,促使其产生排尿反射,有意识的将肛门括约肌放松,锻炼阴道周边肌肉,收紧阴道之后3s放松,反复循环。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盆底肌功能锻炼,主要包括:1.生物电刺激反馈,在进行电刺激前,指导产妇选择仰卧位,将电极缓慢的置入阴道内,从0mA开始,逐步将电刺激强度增加,最高刺激为60mA,以产妇耐受为准,确保产妇可感受到肌肉收缩。选择生物反馈模式,交替进行电刺激,每次刺激20min,每天进行1次刺激,持续治疗5d。2.收缩盆底肌肌肉,包括肛门、尿道与阴道等,通过上提肌肉,以此激活膀胱。锻炼期间,放松大腿内侧肌肉,收紧腹部肌肉,每次锻炼10-15s后放松5s,反复进行,每天2次,每次30下,持续治疗5d。
1.
1. 评价指标
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运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两组护理满意度,总分为100分,其中<60分为不满意,60-80分为满意,>80分为非常满意。
统计对比两组膀胱功能,指标包括:最大膀胱容积、膀胱初感容积与最大尿流率
1.
1. 统计学分析
本实验所搜集数据储存在Excel 2021表格中,指标SPSS23.00统计学分析软件;其中护理满意度为计数资料,统计学由X检验;膀胱功能为计量资料,统计学由T检验。组内统计学判断以<0.05为界定。
2
2 结果
2.1两组护理满意度分析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分析 [n(%)]
组别/项目
意
非常满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观察组(n=41)
20(48.78)
20(48.78)
1(2.44)
97.56
对照组(n=41)
18(43.90)
13(31.71)
10(24.39)
75.61
χ² - - - 8.5045
P - - - 0.0035
2.2 两组膀胱功能对比
膀胱功能对比,观察组最大膀胱容积、膀胱初感容积与最大尿流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2。
表2 两组膀胱功能对比 [n(
)]
组别/项目 最大膀胱容积(mL)
最大尿流率(mL/s)
膀胱初感容积(mL)
观察组(n=41)
48
326.87±21.17.40±3.95 17.43±4.45
对照组(n=41)
70
265.08±16.13.15±1.50 13.05±1.25
t 11.5168 5.0293 4.7379
P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产后尿潴留是排尿困难甚至不能自主排尿的发生。与剖宫产相比,阴道分娩尿潴留的发生率更高。尿潴留可导致膀胱过度扩张,影响子宫收缩,增加产后出血风险,损伤膀胱逼尿肌,增加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严重影响产后恢复和健康生活质量。因此,及时有效的干预对产后尿潴留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有研究指出产后尿潴留的发生与盆底肌功能障碍有关。因此,加强盆底肌功能锻炼对改善患者膀胱功能、促进患者自主排尿有重要作用。在这项研究中,观察组的患者接受了盆底肌肉训练。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膀胱功能对比,观察组最大膀胱容积、膀胱初感容积与最大尿流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盆底肌锻炼能够提高自主排尿率,缓解尿道疼痛,盆底肌锻炼可以改善产妇的膀胱功能。
总之,积极对产后尿潴留患者进行盆底肌锻炼,促进患者自主排尿,改善膀胱功能,缓解尿道疼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洪盼.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功能锻炼在自然分娩产后尿潴留产妇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1,34(14):137-138.
[2]周昌莲.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与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0):338.
[3]卢意,文欢.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01):163.
[4]察桂珍.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的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智慧健康,2018,4(06):91-92+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