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管理要把节约变成一种习惯

2020-03-16 来源:华拓网
 节约要从细节做起,把成本管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环节,加强广大员工的成本意识,这样的企业才有希望。

对于企业中微不足道的细支末节,每一个管理者和员工都不能够将其草草一笔带过。不能因利小而不为,点点滴滴,从小做起,积少成多。

能够厉行节约的公司,会在市场上有刃有余;能够为公司节约的员工,会在职场中脱颖而出。管理者要让大家明确微利时代节约的重要性,并引导大家在工作中养成勤俭的习惯。 节约的最好方法就是保证质量,“一次做对”。这里所说的质量包含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一次做对”所实现的工作上的节俭风暴已成为世界各大企业不断追求的目标。“一次做对”不仅仅是一种理念的创新,更是一种实践上的节俭的捷径。

不要浪费工作时间,将自己最重要的工作集中于黄金时间来完成。没有效率就没有经济。时间浪费我们看不见,但它给企业造成的无形损失却是惊人的。时间是企业的稀缺资源。 处理库存要“快、准、狠”,库存不带来利润,只能增加企业的成本和负担。资金流动才能增值,回收资金才是利润。

企业内部存在着许多浪费,它们消耗了资源但却没有产生价值。不消除这些浪费,就谈不上节约,也无法增加利润。

节约不仅仅是企业要做的事,更不是一种口号,而是一种精神、一种行动、一种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当节约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当节约的意识融进了每一个员工的心中,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节约,才能塑造真正意义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当然“节约型员工”必然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

从基业长青企业发展的历程中可以看到,正是勤俭节约、精打细算为这些企业铺垫了通往成功辉煌之路。

随机读管理故事:《第一名》

毕业典礼上,校长宣布全年级第一名的同学上台领奖, 可是连续叫了好几声之后,那位学生才慢慢的走上台。 后来,老师问那位学生说: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还是没听清楚? 学生答:不是的,我是怕其它同学没听清楚。 (名与利是多少人的捆绑、多少人的心结?我们被教育要争气、要出头, 但是争气出头的,不过是少数人,沉默的大众毕竟还多数。 想一想,有那么多人都和你我一样,不也是很兴奋的一件事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